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历史专题一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434745
  • 上传时间:2022-08-31
  • 格式:PPT
  • 页数:76
  • 大小:3.2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专题一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 专题 课件
    资源描述:

    1、历历 史史任务一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二任务三任务三任务四任务四任务五任务五史前时期 夏、商、周的更替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文明专题一 史前时期和先秦历史专题一 史前时期和先秦历史知识导航知识导航 内容简介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专题一 史前时期和先秦历史知

    2、识导航知识导航 夏、商、周三代对于后代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三代的文化、典章、政刑、学术思想给予后世极大的影响。整个春秋时期,东周国君越来越衰弱,根本不能号令诸侯,中国历史进入诸侯争霸时期。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7个大国并峙称雄,合纵连横,争战不断。兼并战争的结果是统归于秦。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完成了从诸侯割据称雄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转变。专题一 史前时期和先秦历史知识导航知识导航 学习目标 1.掌握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2.了解夏、商、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3.了解先秦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任务一 史前时期文献选读文献选读 上古之

    3、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任务一 史前时期 古代猿人 一、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元谋人的两颗牙齿与北京人基本相似而有差异,是首次发现的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距今约170万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元谋人遗址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谋人元谋人1.任务一 史前时期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那蚌村西北小山岗而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元谋人牙齿化石

    4、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元谋人生活年代约为170万年前,误差最多不超过前后10万年。知识拓展元 谋 人任务一 史前时期蓝田人蓝田人2.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蓝田人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而无额鼻,眉脊骨粗壮,头骨极厚,脑量很小,吻部向前突出的程度很大,年代在距今80万75万年。图图1-1 1-1 蓝田人头骨出土处蓝田人头骨出土处任务一 史前时期 北京猿人发现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前额和眉脊骨与蓝田人相同,吻部突出,颧骨高突,鼻子宽扁,头部轮廓呈椭圆形,牙齿比现

    5、代人粗大,脑量比蓝田人多,肢骨比头骨进步,基本上与现代人一致。男子平均身高1.62米,女子平均身高1.50米。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50万年。北京猿人北京猿人3.任务一 史前时期 山顶洞人于1933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在体质与形态上已经消灭了猿人遗留下来的原始性,脑重在1 3001 500毫升,已在现代人脑重变异之内。头颅增高,厚度变薄,眉脊已经低平,嘴部明显后缩。肢骨的骨壁变薄,髓腔逐渐扩大,体质同现代人十分接近,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山顶洞人4.任务一 史前时期图图1-2 1-2 北京猿人北京猿人图图1-3 1-3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任务一 史前时期 母系氏族社会 二、任务一 史前

    6、时期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仰韶村而得名,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新石器文化,现已发现的遗址达1 000多处。这一时期距今六七千年,前后连续达2 000年之久。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经营原始农业,以种粟为主,饲养了家畜,烧制了陶器,有定居的村落和集中的葬地,通行土葬,葬制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仰韶文化仰韶文化1.任务一 史前时期 大汶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大汶口文化遗存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

    7、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有堆纹和篮纹。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2.任务一 史前时期 河姆渡文化因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部地区。河姆渡遗址出土石、骨、水、陶的各种生产工具几千件,以骨器为主,许多骨、木器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在我国新石器遗存中尚属首次见到。骨耜是重要的农业工具,也是典型器具之一。从河姆渡文化中发现了米粒、稻谷、稻秆、谷壳等,有籼稻和粳稻,是迄今为止我国也是亚洲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3.任务一 史前时期图图1-4 1-4 大汶口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遗存图图1-5

    8、 1-5 骨耜骨耜任务一 史前时期 半坡氏族遗址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 000年,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原始农业有了发展,主要粮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开始有原始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等,还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会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并使用陶器;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定居生活。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房屋,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且位于中央,小屋围大屋而筑。半坡氏族遗址半坡氏族遗址4.任务一 史前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 三、任务一 史前时期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

    9、山东济南附近章丘县的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龙山文化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造型整齐;以黑陶、灰陶占多数,尤以磨光泥质黑陶最具代表性。龙山文化龙山文化1.图图1-6 1-6 龙山文化黑陶罐龙山文化黑陶罐任务一 史前时期 尧王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境内,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都城。该遗址被发现于1934年,1977年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中美联合考古队调查后认为,该遗址面积比两城镇遗址面积还要大,应该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都城。该遗址文化层厚度一般为23米,最厚处可达6米。地层堆积以龙山文化层为主,兼有大汶口、岳

    10、石、商、周、汉等时代。知识拓展尧王城遗址任务一 史前时期 良渚文化以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区(原余杭县)良渚而得名,位于杭州城北18千米处余杭区良渚街道。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距今5 3004 500年。从良渚文化中发现了水稻实物,有粳稻和籼稻两种,还有植物种子花生、芝麻、蚕豆、甜瓜子、毛桃核、葫芦等。陶器以夹砂灰黑陶和泥质灰黑陶为主,除少数彩绘陶和彩陶外,还有漆绘陶器。良渚文化良渚文化2.任务一 史前时期 部落与部落联盟 四、四五千年前,中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大都进入了部落、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各部落及部落联盟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

    11、文明,其中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部落群的贡献尤大,黄帝、炎帝、共工、蚩尤、尧、舜、禹等是其代表人物。部落的分布和发展部落的分布和发展1.任务一 史前时期 黄帝,姓姬,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他是我国北方一些氏族部落的祖先,被列为“五帝”之首,是这个“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发展迅速,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展成中原地区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并在与东夷的斗争中结为部落联盟。炎帝,姓姜,号神农氏,生于渭水支流的姜水。以神农为号,说明他们主要是从事农业的氏族部落。炎帝后裔还有共工氏,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称,其子曰“后土”,后被尊奉为土地之神社。“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名词。任务一 史前时期 三

    12、皇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农氏(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图图1-7 1-7 少昊陵少昊陵知识拓展三 皇 五 帝任务一 史前时期 各氏族部落在迁徙和交往中不断进行斗争,黄帝成为包括诸夷部落在内的更大规模的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黄帝族成为不断融合中原各地众多部落的核心力量。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各氏族、部落交往、角逐、融合的中心,在这里形成了包括东夷、苗蛮大部分先民的共同体。黄帝是由军事民主制到国家诞生的这个急剧变化时代英雄的象征。社会的大变动,部族的大融合,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步伐,加速了文明社会的降临。各部落之间的斗争和融合各部落之间的斗争和融合2.任务一 史前时期 “炎黄子

    13、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3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知识拓展“炎黄子孙”的由来任务一 史前时期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

    14、产生。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时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政权,破坏了尧、舜、禹的禅让制度,确立了王权世袭制,从而开始了中国文明时代的历史。尧舜禹的传说和世袭王权的形成尧舜禹的传说和世袭王权的形成3.任务一 史前时期 据传说,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有带

    15、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史海钩沉大 禹 治 水文献选读文献选读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毛泽东1958年11月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任务二 夏、商、周的更替任务二 夏、商、周的更替 夏王朝的建立 一、夏王朝的起止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

    16、王位。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4 000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朝共传14代,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商 二、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

    17、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任务二 夏、商、周的更替 殷墟是中国商王朝晚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为30平方千米。1928年10月13日开始发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立了殷墟博物苑,在原址复原或仿建了4座商代宫殿和妇好墓上的祭祀建筑。知识拓展殷 墟任务二 夏、商、周的更替 商代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奴隶主贵族除强迫奴隶劳动外,还视为牲畜而任意鞭挞,甚至大量屠杀,用奴隶祭祀祖先、神灵,祭奠宗庙、宫室等,社会矛盾尖锐。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举行誓师大会,列举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

    18、鼓动军队和商纣王决战。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殷都,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占领殷都,商朝灭亡。任务二 夏、商、周的更替任务二夏、商、周的更替 周 二、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功臣或先代贵族,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庶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9、。分封制分封制1.任务二 夏、商、周的更替任务二 夏、商、周的更替 宗法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了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他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宗法制度宗法制度2.

    20、任务二 夏、商、周的更替任务二夏、商、周的更替井田制井田制3.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这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井田制是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70亩)。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的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知识拓展井 田 制任务二 夏

    21、、商、周的更替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文献选读文献选读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商鞅 春秋是指前770年至前476年的历史时期,战国是指前475年至前221年的历史时期。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文献选读文献选读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统治的地区很小,力量很弱;而诸侯国的力量日益强盛,郑、齐、晋、秦、楚、吴、越等国相继称霸于中原。周王名义上保留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实际上根本号令不了诸侯,有的诸侯公然和周王进行战争;有的诸侯名义上打着“尊王”的旗帜,实际上是要把周王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争夺指挥诸侯的霸权。周王变成了霸主的傀儡,各国君主执掌政权。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

    22、 春秋五霸 一、春秋五霸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史记索引中的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桓公于前685年即位。他在政治、经济上做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 管仲史称管子。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他先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管仲几经曲折后,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丞相),被称为“华夏第一相”。他在齐执政40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

    23、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知识拓展管 仲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死后,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前632年4月,晋楚两军开始决战。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而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册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当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称霸。在齐国称霸时,

    24、楚国因受齐国抑制而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并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是铁器的使用。铁器的使用为兴修水利、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深耕细作提供了工具,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春秋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 三、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7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这7个国家被

    25、称作“战国七雄”。为争夺权力和土地,战国七雄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而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封建政权的变法运动 四、四、魏国李悝变法魏国李悝变法1.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在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李悝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李悝变法在当时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

    26、道路。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起变法楚国吴起变法2.战国初期楚悼王于前386前381年任命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旨在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是消灭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因而这也是一次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吴起变法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反对。吴起变法使楚国国力增强。虽然变法失败,但变法却在楚国贵族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吴起变法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对楚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商鞅变法3.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于是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前356年,秦孝公拜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大规模变法。变法主

    27、要内容如下: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封建经济;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以增强军队战斗力;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并推行县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也不断加强,逐渐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商鞅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于是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并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10金,众人皆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50金,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

    28、50金。商鞅想以此建立政策权威并取信于民,也称商鞅徙木立信。史海钩沉商鞅立木取信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五、在农业方面,铁质工具进一步推广,除了牛耕外,还有马耕,使用的地区更为广泛。此时出现了施肥技术,比欧洲早1 000多年。战国时期的手工业有作为农业副业的家庭手工业,有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有豪民经营的大手工业,也有各国政府经营的官营手工业。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带来了商业的发展。政府也承认了商人的合法存在,征收各种税捐。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引起了城市的发展,有代表性的是齐国的临淄、燕国的燕

    29、下都、楚国的郢、齐国的定陶、赵国的邯郸等。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 秦统一六国 六、秦统一六国为大势所趋。(1)从经济方面来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有所加强,交流广泛。(2)从民族关系来看,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个基本上有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具有共同风俗和习俗,具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字的民族,已经在中国出现。(3)连年混战之后,统一是人心所向,各阶层各阶级的人都希望统一。任务三 春秋战国时期(4)经过兼并战争和商鞅变法,秦国势力扩大,成为统一的中心力量,具备了统一的条件。秦王政于前238年亲政后平定了嫪毐的叛乱,免除了吕不韦的相职,起

    30、用尉缭、李斯等人,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文献选读文献选读 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出现的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31、,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百家争鸣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突破官府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

    32、家经典论语。孔孟和儒家孔孟和儒家1.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7日没吃下一粒米饭。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史海钩沉知 人 不 易图图1-8 1-8 孔子孔子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不可以祭祖先了。”孔子问:“为什么?”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

    33、,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的内心是最难确定的。大家要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史海钩沉知 人 不 易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孟子,战国时期邹城人。其代表作品为孟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性善论”的思想。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

    34、派创始人。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老子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其代表作品为道德经。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庄子著有庄子一书。道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老庄和道家老庄和道家2.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墨子和墨家墨子和墨家3.墨子,名翟,鲁国人。他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子的十大主张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核心是兼爱、非攻。他认为社会上一切人只有“兼相爱”,才能“交相和”,因此反对战争,主张“非攻”。任务四

    35、先 秦 文 明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荀子4.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其代表作品为韩非子。前期法家李悝、吴起、商鞅等是政治改革家,后期法家韩非等是政治理论家。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36、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韩非和法家韩非和法家5.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文学艺术 二、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刻画符号,表明人类记事方式的进步,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商朝出现了甲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情况与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所得结果。甲骨文的形体结构已由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

    37、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的发展演变1.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图图1-9 1-9 甲骨文甲骨文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药叫“龙骨”,见上面刻着字,觉得很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并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人们将它们命名为

    38、“甲骨文”。史海钩沉甲骨文的发现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汉字经过了6 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知识拓展汉字的演变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其中国风是精华部分。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朝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楚辞吸收了南

    39、方民歌的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其代表作为离骚。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文学作品文学作品2.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史学三、三、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传为孔子所作。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此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东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此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共35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

    40、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数学四、四、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医学五、五、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此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其著作有内经和外经,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

    41、的先河。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天文历法六、六、春秋中关于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242年间有37次记录,书中33次已证明是准确的。其中记载了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一种正方向、定南北的仪器,后来发展成为指南针。任务四 先 秦 文 明 军事研究七、七、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孙子兵书等,共13篇,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和源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专题一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347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