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结电池(PERC)发展历程与投资启示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异质结电池(PERC)发展历程与投资启示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异质结 电池 PERC 发展 历程 投资 启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目录目录一、一、前言:从异质前言:从异质结结电电池池的产业化开始说起的产业化开始说起 4 二、二、追本溯源,复盘追本溯源,复盘 PERC 电池十年发展历程电池十年发展历程 5(一)源起(1989-2012):PERC 电池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012 年“863”专项推动国内产业化进程 5(二)萌芽(2012-2014):PERC 电池实现初步量产,核心设备供应以国外厂商为主 6(三)成长(2014-2017):PERC 电池投资吸引力凸显,国产设备供应商崭露头角 11(四)爆发(2018-2019):高收益引爆 PERC 产能投资需求,国产设备俨然成为行业主流 21三、三、以以 PERC
2、电池发电池发展展经验为本,予异质经验为本,予异质结结电电池池设备投资以启示设备投资以启示 28(一)试验产能规模有限,规模化量产尚需过渡时间 28(二)多维度降本提效有望打开电池利润空间,推动电池产能扩张和设备放量 31(三)技术从少数厂家对外逐渐形成扩散,技术领先产业链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32(四)进口替代为大势所趋,国内设备厂商不断弥合技术差距 33(五)参考 PERC 产能的扩产数据,异质结电池设备市场规模空前广阔 36四、投资建议四、投资建议 38 五、风险提示五、风险提示 40 插图目录插图目录 41 表格目录表格目录 421一一、前言:从前言:从异异质质结结电池的产电池的产业业化开化
3、开始始说起说起2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异质结电池项目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根据 Wind 的统计信息,2019 年以来,包括爱康科技、东方日升、通威股份、山煤国际,中利集团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 布了与异质结电池相关的投资规划。参考当前单位产能的投资额,我们预计,上述各公司异质结 电池项目的投资规模有望突破 150 亿。表表 1:19 年年以以来来,与与异质结电异质结电池池相关的相关的投投资规资规划划信息信息汇总汇总时间公司投资规划2018 年 11 月东方日升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 29 亿资金,用于建设 2.5GW 高效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生产项目、以及澳洲 Merredin Solar Far
4、m 132MW 光伏电站项目。2019 年 7 月山煤国际公司与钧石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共同建设总规模 10GW的异质结电池生产线项目。2020 年 2 月通威股份拟与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签订光伏产业基地投资协议,在成都市金堂县投资建设年产 30GW 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其中,项目将分四期实施,其中一期、二期计划各投资 40 亿元,分别建设 7.5GW,共计 15GW 高效太阳 能电池项目,三期、四期计划各投资 60 亿元,分别建设 7.5GW,共计 15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2020 年 3 月中利集团拟进行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 15.75 亿元,用于新建年产 1
5、GW 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项目以及 1GW 高效 TOPCon 电池及组件技术改造项目。2020 年 3 月爱康科技拟进行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 17 亿元,用于 1.32GW 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有息负债。资料来源:东方日升、山煤国际、通威股份、中利集团、爱康科技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高涨的投资热情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产业对于传统电池的性能焦虑。随着技术红利的逐渐消失,当前 PERC 电池的效率已逼近理论转换效率天花板,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因此,为了进一步 提升电池效率,降低电池成本,寻找新一代的电池技术成为一众厂商的共同选择。此时,凭借出色性能表现,异质结电
6、池开始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然而,相较于 PERC 电池发展的成熟,当前的异质结电池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异质结电池 的工艺技术将如何演绎?其产业化路径该是怎样一幅景象?相关的电池项目的投资节奏又会呈 现出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历史案例的研究,寻找其中的答案。而作 为上一代的高效电池技术,PERC 电池与异质结电池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所以,在接下来内 容里,我们将对 PERC 电池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复盘,并希望以此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洞悉 异质结电池产业化的发展规律。二二、追本溯源追本溯源,复复盘盘 PERC 电池十年发展历程电池十年发展历程(一一)源源起起(1989-20
7、12):):PERC 电电池诞生池诞生于于上世纪八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代,2012 年年“863”专项专项推推动国内动国内产产业化进程业化进程PERC 电池技术最电池技术最早早起源起源于于上世上世纪纪八八十年十年代代。PERC 全称为 Passivated Emitterand Rear Cell,即钝化发射极及背局域接触电池,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9 年,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的 马丁 格林教授的研究组在 Applied Physics Letter 上首次正式公布。通过光刻、蒸镀、热氧钝化、电镀等新增工艺的加工,PERC 顺利完成了实验室制备,而根据当时反馈实验数据,PERC 电池 实
8、验室的转换效率达到了 22.8%,远优于常规电池。与与常规电常规电池池相相比比,PERC 电电池池最大区最大区别别在于在于 背面介背面介质质膜膜钝钝化化。从电池结构的角度,PERC 电池与常规铝背场电池的结构是较为相似的,但两 者最大的区别在于,PERC 电池在背面进行了介质膜钝化,具备钝化叠层。这使得 PERC 电池能 在降低背表面复合速度的同时,提升背表面的光反射,提升了电池的转换效率。另外,由于增量 工艺流程的缘故,相比常规电池产线,PERC 电池需要新增沉积背面钝化叠层的设备。图图 1:PERC 电电池池较常较常规规电池电池新新增钝化增钝化叠叠层层资料来源:CPIA,民生证券研究院常常
9、规规电电池池转转换换效效率率瓶瓶颈颈凸显凸显,PERC 电电池池量量产产被被再度再度提提上日上日程程。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PERC 电池早已在实验室完成研发,但在随后的二十年里,PERC 电池产业化进程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但随着常规的铝背场电池的转换效率逐步逼近 20%的效率天花板,传统的工艺改良已经无法 满足日益提升的效率需求。如果要进一步突破 20%的效率瓶颈,则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电池 技术。考虑到 PERC 技术对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明显,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与当时电池生 产线高度兼容,因此,PERC 电池的量产被再度提上日程。“863”专项专项的的启启动动,宣宣告告我我国国 PERC 电
10、电池的池的产产业化业化进进程程正正式式拉拉开开帷帷幕幕。事实上,早在 2008年,国内的电池企业已经陆续对 PERC 类电池产业化展开研究;然而,最具标志性的一幕发生在2012 年。当年 7 月,由中电光伏牵头承担的 2012 年度国家 863 项目“效率 20%以上低成本晶体 硅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生产线”子课题启动会议在南京正式召开,包括中电光伏、3晶龙实业晶龙实业、西安银泰、河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西北大学在内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 单位均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对 PERC 电池的量产项目明确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1)高效 率:PERC 电池的转换效率要在 20%以上;
11、2)规模化生产:产线产量规模高于 35MW。“863”专项的启动,宣告我国 PERC 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式拉开帷幕。在此后几年时间里,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PERC 电池出货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 势。为了为了更更好地好地梳梳理这理这一进一进程程,根根据据不同不同时期时期 PERC 电池出货电池出货量量、PERC 渗透率渗透率以以及产能及产能情情况况,我们将我们将其其划分划分成成三个三个阶阶段段,并围并围绕绕电电池产池产能能、市市场场竞竞争争格局格局,设设备发备发展展情况情况等等多多个个角度角度,对对以上以上 的各个的各个阶阶段情段情况况进行进行重重点点分分析析。(二(二)萌芽萌芽(201
12、2-2014):):PERC 电电池实现池实现初初步量产,核心设步量产,核心设备备供供 应以应以国国外厂商为主外厂商为主1、产能与设备、产能与设备市市场规模场规模PERC 电池处于技电池处于技术术验证验证阶阶段段,以以试验试验产产能为能为主主,增增长长迅迅速但总速但总量量较较小小。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14 年全球 PERC 电池的产能规模为 2.5GW,相比 2010 年,大幅增长 2GW。其中,我国台湾 地区 PERC 电池的产能占比约 43%,全球领先。虽然 PERC 电池的产能已有所增长,但由于企业 扩产目的是验证 PERC 技术可行性,所以扩产的规模有限。另外,相比于 2014 年全
13、球/台湾/国内 约 70/10/47GW 的电池产能,PERC 电池此时的产能占比仅为 3.6/11/13%,占比极低。图图 2:10-14 年年,全球全球 PERC 电电池池的产能的产能大大幅增长幅增长图图 3:PERC 电电池的产池的产能能占比占比依依然较低然较低资料来源:PV Infolink,民生证券研究院资料来源:PV Infolink,民生证券研究院02,0002010年年2014年年全球PERC产能,MW0%1%2%3%4%020,00040,00060,0002010 年年 2011 年年 2012 年年 2013 年年2014年年全球PERC产能,MW 全球电池片产能,MWP
14、ERC占比4图图 4:全全球各地区球各地区 2014 年年的的 PERC 产能产能占占比比,台,台湾湾居首居首资料来源:CPIA,民生证券研究院在早期在早期发发展阶展阶段段,设设备备市市场场规规模模极极小小。2014 年以前,由于 PERC 电池尚处于早期的发展阶 段,下游电池厂商仍以试验产能为主,新增产能规模有限,因此,PERC 相关的生产设备的市场 空间极小。2、量产进展、量产进展国外厂国外厂商商率先率先实现实现 PERC 电池产电池产业业化化,台台湾厂湾厂商商迅迅速速跟进。跟进。2012 年,德国最大的组件厂商Solar World,使用氮硅化物作为背部钝化原料,率先实现 PERC 电池
15、的商业化,打开了 PERC 电 池商用的可能性;同年,IMEC、RENA 和 SoLayTec 三家公司采用 ALD 技术,通过 IMEC 中试 线进行 PERC 电池小批量生产,在未使用 SE 结构的背景下,成功把电池的量产效率提升至 19.6%;2013 年,阿特斯 MWT/PERC 结构的光伏电池实现量产,电池平均的量产效率高达 20.57%;2014年,韩华正式导入 2 条 PERC 产线,其中,电池转化效率高达 20.2%。表表 2:国国外厂商外厂商 PERC 电电池产池产业业化进展化进展资料来源:索比光伏网、Energytrend、光伏产业发展白皮书,民生证券研究院国外厂商在 PE
16、RC 产业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台湾厂商也不甘示弱。2012 年,台湾厂商旭泓 研发的 CELCO 电池率先步入量产阶段。该电池结合了“背面钝化”和“局部背电场”技术,量43.0%24.0%33.0%台湾厂商中国大陆厂商 国外厂商5时间时间公司公司具体内容具体内容2012 年SolarWorld实现 PERC 电池的商业化,打开了 PERC 电池商用的可能性。2012 年Fraunhofer、ISE 开发 MWT/PERC 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 20%。2012 年IMEC、RENA 和SoLayTec率先使用 ALD 技术,通过 IMEC 中试线进行 PERC 电池小批量生产,在未使用 SE
17、结构的背景下,成功把电池的量产效率提升至 19.6%。2013 年RENA、SoLayTec联手推出内联 PERC 工艺设备,In-PERC 在没有使用选择性发射极电池设计的前提下,在中国某客户的生产线上获得了 18%的太阳能电池效率。2013 年阿特斯阿特斯(意大利)组合 MWT 结构和 PERC 结构的新一代光伏电池实现量产,转换效率的平均值为 20.57。2014 年SolarWorld美国俄勒冈州生产厂扩产 PERC 电池 100MW。2014 年韩华导入 2 条 PERC 生产线,单晶电池转化效率达 20.2%。6产线上的最高转换效率达到 20.2%;2014 年,旭泓加码 PERC
18、 电池,导入 5 条生产线,单晶 PERC转化效率最也进一步提升至 20.7%,茂迪采用 PERC 工艺的电池正式进入量产,效率达到 20.4%。表表 3:台台湾厂商湾厂商 PERC 电电池产池产业业化进展化进展时间时间公司公司具体内容具体内容2012 年旭泓成功将该公司研发的 CELCO 技术从研发推进到量产阶段,该电池结合旭泓创新的工艺及先进的背面钝化及局部背电场技术,量产线上最高转换效率已达 20.2%。2014 年茂迪采用 PERC(射极钝化及背电极电池)工艺的电池正式进入量产。2014 年旭泓导入 5 条 PERC 生产线,单晶电池转化效率最高达 20.7%。资料来源:索比光伏网、E
19、nergytrend、光伏产业发展白皮书,民生证券研究院国国内内 PERC 处于前处于前期期酝酝酿酿阶段阶段,2014 年开年开始始实实现现小小批量生批量生产产。晶澳是国内首家率先打通从PERC 电池到组件的产业链条的企业。2012 年 6 月,公司 PERC 技术专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 年 8 月,晶澳宣布其成功提高了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实现了转换效率在 20%以上的 P-型单晶光 伏电池的生产,并称其新型的高性能电池(Percium)将马上投入生产;2014 年 2 月,晶澳发布Percium 单晶组件,其中,60 片电池的 Percium 单晶组件功率达到了 285 瓦,比行业平均
20、 60 片 电池单晶组件高出 20 瓦。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超过 20.3%,比行业平均单晶电池转换效率高出1.3%。2014 年 6 月,公司 Percium 高效电池正式量产,量产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0.4%,在业 内率先实现 P 型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超过 20%。60 片电池组件随后便开始量产,量产主流功率达 到 285W,年底主流功率进一步达到 290W。从该新产品发布到量产,仅用时三个月。同样实现 PERC 电池量产的企业还有中电光伏。2013 年 6 月,中电光伏的研发人员成功制作 出效率达 20.3%的高效单晶电池,并开始进行优化和量产;2014 年 7 月,35MW 的 PER
21、C 电池示 范线于 7 月实现批量化的稳定生产,内部测试效率达 20.44%。另外,天合光能的单晶 PERC 电 池也于 2014 年完成试制,转换效率达 20.2%。随着国内多家企业陆续实现量产,PERC 电池商用 的确定性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 PERC 的竞争“赛道”。表表 4:国国内厂商内厂商 PERC 电电池产池产业业化进展化进展时间时间公司公司具体内容具体内容2012 年 6 月晶澳获得 PERC 电池发明专利。2013 年 6 月中电光伏“863”项目进展顺利,研发人员已经制作出效率达 20.3%的高效单晶电池,即将进行优化和量产。2013 年 6 月晶澳晶澳太阳能宣布其成功提
22、高了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实现了工业级p-型单晶光伏电池(156x156 mm2)超过 20%的转换效率。2014 年 2 月晶澳晶澳太阳能从 2 月起开展新产品 Percium 单晶组件和 Riecium 多晶组件的全球发布活动。其中 60 片电池的 Percium 单晶组件功率 达到了 285 瓦,比行业平均 60 片电池单晶组件高出 20 瓦。Percium 单晶组件的核心 Percium 单晶电池运用了先进的背钝化和局部铝背场技术,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超过 20.3%,比行业平均单晶电池转换 效率高出 1.3%。2014 年 6 月晶澳Percium 高效电池正式量产,量产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
23、到 20.4%,在业内率先实现 P 型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超过 20%。博秀 60 片电池装组 件一周后量产,量产主流功率达到 285W,预计年底主流功率将达到290W。从该新产品发布到量产,仅用时三个月。2014 年 7 月中电光伏35MW 的 PERC 电池示范线实现量产,内部测试效率达 20.44%。72014 年 8 月天合光能采用 PERC 技术的 P 型单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 21.4%,采用自主研发的中试量产 Honey Ultra PERC P 型单晶太阳能电池封装的组件 Pmax 达到 335.2W。资料来源:索比光伏网、Energytrend、光伏产业发展白皮书,民生证券研究院3
24、、工艺技术及、工艺技术及设设备备发展发展PERC 电池在背电池在背部部进行进行介质介质膜钝膜钝化化,主要主要使使用化用化学学气气相相沉积沉积法法,应应用用 PECVD 设备。设备。PERC 电池的背部钝化主要包括氧化铝膜沉积和覆在其上起保护作用的氮化硅膜沉积。PECVD 法的总 原理是在低压下用射频(RF)分解前驱体,从而在反应室内的基片上形成沉积膜,在传统铝背场 电池中,PECVD 设备已经用于电池迎光面氮化硅减反射钝化膜的沉积。为实现 PERC 电池背部 氧化铝膜的沉积,PECVD 系统只需做两方面的基本调整引入三甲胺(TMA)前驱体和调整 净化装置,但因为 PECVD 总的沉积原理不变,
25、设备商所特有的等离子体生成机制也无需改变,所以在从传统铝背场电池转向 PERC 电池时,已经相对成熟的 PECVD 设备是电池厂商的不二选 择。原子层原子层沉沉积积(ALD)设备经设备经过过调整也调整也可可用用于于氧氧化铝化铝沉沉积积,但但 PECVD 设备所占市设备所占市场份场份额更额更大。大。ALD 的特点在于氧化铝膜是在原子层级上逐层生成,从而具有很好的阶梯覆盖性,且其成膜厚度 可控,在成膜质量方面略优于 PECVD。但尽管如此,PECVD 设备的追逐者仍多于 ALD 设备,其原因在于:(1)电池生产商都已熟练运用 PECVD 设备进行电池正面的氮化硅膜沉积,并且PECVD 设备在正面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