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结构第1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正常人体结构第1章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常 人体 结构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结构第第1章章 细胞与组织细胞与组织 细 胞1.1上 皮 组 织1.2 结 缔 组 织1.3 肌 组 织1.4 神 经 组 织1.5 皮 肤1.6护理操作要求护理操作要求 正确选择适合的皮内或皮下注射部位,以恰当的角度刺入皮内或皮下,准确将药物注射到皮内或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正常人体结构问题正常人体结构问题 皮肤由哪些基本组织构成?表皮属于何种上皮组织?皮内注射与皮下注射穿刺层次有何区别?第第1章章 细胞与组织细胞与组织 1.1 细细 胞胞 人属于多细胞生物,由(57)1012个细胞组成,它们均来自胚胎时期的受精卵。人体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功能也不同。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
2、细胞,直径可达100140 m,最小的为小脑的颗粒细胞,直径只有4m。细胞的形态与其生理功能和所处的部位密切相关。如神经细胞有许多细长的突起是因为它要接受刺激、传导冲动;流动血液中的血细胞呈双面凹的圆盘状,以适应其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研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对于阐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1 细细 胞胞 尽管功能不同、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的基本结构均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细胞的结构4.1.11.1 细细 胞胞细胞膜细胞膜1.细胞膜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也称质膜,其厚度为610 nm。高倍电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膜呈两暗加一明的三层结构
3、,其暗层表示高电子密度,明层表示低电子密度,每层厚约2.5 nm,全层厚约7.5 nm。凡具有这三层结构图像的膜,称为单位膜(见图1-1)。图1-1超薄切片技术显示的细胞膜1.1 细细 胞胞 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类脂、蛋白质和糖类,还有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液态镶嵌模型(见图1-2)。图1-2 液态镶嵌模型1.1 细细 胞胞细胞质细胞质2.细胞质为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基质、包含物和细胞器。1.1 细细 胞胞1 1)基质)基质 基质是无定形的半透明胶状物,又称胞质溶胶,充填于其他有形结构之间,是细胞质的基本成分。基质主要含有脂质、蛋白质、多种可溶性酶
4、、糖、无机盐和水等。基质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种细胞器维持其正常结构提供所需要的离子环境,同时也是细胞进行多种物质代谢的场所。1.1 细细 胞胞2 2)包含物)包含物 包含物主要是一些代谢产物或细胞的储存物质,如糖原、脂滴等。1.1 细细 胞胞3 3)细胞器)细胞器 细胞器是指细胞质内有一定形态结构,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有形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核糖体、过氧化氢酶体、细胞骨架及中心体等。各种细胞器在细胞的活动中担当不同的重要作用。1.1 细细 胞胞 (1)内质网:由单位膜构成的多功能的囊状或小管状结构,它们相互连接成网,形成内质网。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见图1
5、-3)。图1-3 内质网电镜结构1.1 细细 胞胞 (2)高尔基复合体:位于细胞核的一侧,中心体的附近,呈网状,是细胞合成分泌物的场所。在电子显微镜下,高尔基复合体呈囊泡状,属膜相结构,依其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扁平囊泡、大泡和小泡(见图1-4)。图1-4 高尔基复合体三维结构模式图1.1 细细 胞胞 (3)溶酶体。在机体缺氧、中毒、创伤等情况下,可引起溶酶体膜破裂,大量水解酶扩散到细胞质内,使整个细胞被消化、自溶(见图1-5)。图1-5 溶酶体的消化过程1.1 细细 胞胞 (4)线粒体:光镜下呈线状、颗粒状或杆状,故称线粒体。电镜下线粒体呈长椭圆形,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围成。外膜平整光滑,内膜向
6、内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扩增(见图1-6)。图1-6 线粒体的电镜结构1.1 细细 胞胞 (5)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细胞质中的一种非膜性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电镜下的核糖体呈颗粒状,直径为1525 nm,主要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6)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是细胞的防毒小体,属膜相结构。电镜下观察,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直径为0.20.5 nm。过氧化物酶体含有多种酶,主要是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1.1 细细 胞胞 (7)细胞骨架。微管(见图1-7)是直而中空的圆柱状结构,直径约25 nm,管壁厚约5 nm。图1-7 微管的结构1.1 细细 胞胞 (8)中心
7、体:是由微管构成的细胞器。属于非膜性结构。光镜下所见的中心体包括中心粒及中心球。电镜下的中心粒为一对圆筒状的小体,常成对存在并彼此相互垂直排列,其壁由9组微管环列而成,每组包括3条微管(见图1-8)。图1-8 中心体结构1.1 细细 胞胞细胞核细胞核3.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是细胞遗传、代谢、生长及繁殖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与染色体、核仁及核基质四部分组成。1.1 细细 胞胞1 1)核膜)核膜 核膜位于细胞核周围,由两层单位膜构成,两层膜间的腔隙为核周隙,外层核膜与内质网膜彼此相连,表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的形态极为相似。核膜有直径为
8、30100 nm的核孔,核孔被一层厚45 nm的薄膜覆盖。核孔是胞核与胞质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并对物质交换具有调控作用。1.1 细细 胞胞2 2)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功能阶段的两种构型。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在光镜下较稀疏、染色较浅的部分为常染色质;较浓缩、染色较深的部分为异染色质。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高度螺旋化并折叠形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又解螺旋形成疏松的染色质。1.1 细细 胞胞3 3)核仁)核仁 光镜下的核仁是细胞核中最明显的结构,一般有12个核仁,没有界膜包裹。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DNA和R
9、NA。核仁是合成核糖体的主要场所,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1.1 细细 胞胞4 4)核基质)核基质 核基质是细胞核内充满着的一种黏稠液体,含有水、蛋白质、无机盐和骨架系统。骨架系统又称核内骨架,由酸性蛋白组成,对核孔、核仁及染色质起支架作用。1.1 细细 胞胞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的增加、衰老、凋亡和更新,以及生命的延续均需通过细胞的增殖来完成。人类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有两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增殖周期1.1.21.1 细细 胞胞有丝分裂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是人类体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并产生新细胞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
10、裂结束所经历的一个过程称为细胞增殖周期,简称细胞周期(见图1-9)。图1-9 细胞有丝分裂周期1.1 细细 胞胞1 1)分裂间期)分裂间期 (1)DNA合成前期(G1期):此期的特点是物质代谢活跃,迅速合成DNA和蛋白质,细胞体积显著增大,为下阶段S期的DNA复制做好物质和能量的准备。(2)DNA合成期(S期):S期的主要特点是复制DNA,使DNA含量加倍。(3)DNA合成后期(G2期):G2期主要为细胞分裂期做物质准备,DNA合成终止。1.1 细细 胞胞2 2)分裂期)分裂期 (1)前期:此期的细胞体积变大,主要是核膜、核仁逐渐消失,细胞核膨大,染色质细丝呈高度螺旋,缠绕盘曲形成有特定形态的
11、染色体;中心粒已复制成两对,其周围出现由微管呈放射状排列形成的星状线,称为星体。(2)中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移向中央,每条染色体纵裂为二,形成赤道板,两个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纺锤体完全形成。1.1 细细 胞胞 (3)后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粒一分为二,分别与两端的纺锤丝相连,两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这样就形成了数目完全相等的两组染色体。(4)末期:两组染色单体移至细胞的两极并开始松解,形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中部继续缩窄,完全分裂为两个子细胞。1.1 细细 胞胞减数分裂减数分裂2.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人体生殖细胞在成熟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其特点是
12、:整个分裂过程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而DNA只复制一次,结果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比原来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23对)减少了一半(23条),故称减数分裂。成熟的两性生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为23条(单倍体),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它们在结合成受精卵后,染色体的数目恢复为23对(双倍体)。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 根据细胞的排列层次,被覆上皮可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根据细胞形态特点,单层上皮可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上皮可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被覆上皮1.2.1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扁平上皮1.单层扁平
13、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表面看,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边缘为锯齿状,相邻细胞相互嵌合。细胞核为扁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从垂直切面看,细胞扁薄(见图1-10),胞质少,只有含核部分较厚。依其分布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皮和间皮。图1-10 单层扁平上皮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1 1)内皮)内皮 内皮衬于心血管、淋巴管的内表面。内皮很薄,表面光滑,可以减少血液和淋巴流动时的阻力,也有利于上皮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2 2)间皮)间皮 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处,间皮表面湿润光滑,可以减少内脏活动时的摩擦。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单层立方上皮单层立方上皮2.单层
14、立方上皮由一层排列整齐的近似立方形的细胞所组成。从表面看,细胞呈近似六角形或多角形;从垂直切面看,细胞近似立方形,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见图1-11)。图1-11 单层立方上皮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单层柱状上皮单层柱状上皮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排列规则的棱柱状细胞组成。从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从垂直切面观察,细胞为柱状,细胞核为椭圆形,靠近细胞的基底部,其长轴与细胞长轴一致(见图1-12)。图1-12 单层柱状上皮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这些细胞的基底部都附于基膜上,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上端可达上皮的游离面,柱状细胞的游离面还
15、具有可以定向摆动的纤毛,而锥体形细胞只靠近基膜,梭形细胞则夹在上述细胞之间。在垂直切面上观察貌似复层,故称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见图1-13)。图1-13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扁平上皮5.复层扁平上皮是由多层细胞组成,表层的细胞呈扁平鳞片状,故又称复层鳞状上皮,中间数层为多边形细胞,基底部的细胞呈矮柱状或立方形(见图1-14)。图1-14 复层扁平上皮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变移上皮变移上皮6.变移上皮由多层细胞皮组成,细胞的形状和层次,可依所在器官的舒缩而改变,如当膀胱空虚时,上皮变厚,细胞可达56层;当膀胱充盈扩张时,上皮变薄,仅有23层,
16、细胞亦随之变为扁平(见图1-15)。图1-15 变移上皮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称为腺。根据有无导管和分泌物排出的方式,腺可分为两大类:分泌物经过导管排到身体表面或管腔内的称为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如汗腺、乳腺和唾液腺等;分泌物不经导管排出,直接释放入血液或淋巴的称为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和脑垂体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和腺1.2.2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分泌部分泌部1.外分泌部的分泌部多由一层腺细胞围成,泡状或管泡状的分泌部称腺泡。腺泡具有分泌功能,其中央有一腔称为腺泡腔。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可将腺泡分为
17、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见图1-16)。图1-16 混合性腺泡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导管导管2.通常是把分泌部的形状和导管是否分支两因素结合在一起,将腺分为单管状腺、单泡状腺、复管状腺、复泡状腺、单管泡状腺和复管泡状腺(见图1-17)。图1-17 外分泌腺的形态分类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 感觉上皮是上皮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形成的能感受特殊感觉刺激的细胞,如味觉上皮、嗅觉上皮等。特殊上皮特殊上皮1.2.3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 感觉上皮是上皮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形成的能感受特殊感觉刺激的细胞,如味觉上皮、嗅觉上皮等。上皮组织的特化结构上皮组织的特化结构1.2.41
18、.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上皮细胞的游离面1.1 1)微绒毛)微绒毛 微绒毛是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向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其内含有微丝,在电镜下清晰可见(见图1-18)。图1-18 微绒毛与细胞连接结构模式图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2 2)纤毛)纤毛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向腔面且能节律性摆动的细长突起,比微绒毛粗而长,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组成(见图1-19)。图1-19 纤毛超微结构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上皮细胞的基底面2.1 1)基膜)基膜 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层的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不同部位的基膜厚度不同,其化学成分主要
19、是黏多糖、胶原蛋白等。电镜下可见基膜是由两层不同结构所组成,靠近上皮细胞的一层,称为基板,由上皮细胞分泌形成;邻接深层结缔组织的一层,由纤细的网状纤维和基质(黏多糖)组成,称为网板(见图1-20a)。基膜的功能起连接和支持作用,并具有半透膜性质,这对上皮细胞的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1.2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 2 2)质膜内褶)质膜内褶 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所形成的质膜褶,褶两侧的胞质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见图1-20b)。图1-20 基膜、质膜内褶的超微结构图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1.3.1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基质含
20、量较多,纤维数量较少且排列稀疏,细胞种类多(见图1-21)。图1-21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1 1)细胞)细胞 (1)成纤维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数量多而分布广。(2)巨噬细胞:是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3)浆细胞: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细胞呈椭圆形或圆形,细胞核偏于细胞的一侧,核内染色质粗大,附于核膜,排列成车轮状;细胞质嗜碱性。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4)肥大细胞:肥大细胞数量较多而分布很广,多位于小血管周围。细胞体较大,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较小,多数为一个,染色较深。(5)脂肪细胞:细胞体积大,常呈圆形或相互挤压呈多边形。细胞质内含
21、有大量脂滴,细胞核常被挤压到细胞的一侧。(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多分布在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周围,形态似纤维细胞,保留着间充质细胞多向分化的潜能。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2 2)纤维)纤维 (1)胶原纤维:新鲜的胶原纤维呈白色,故又名为白纤维。在HE染色标本上为浅红色,通常集合成粗细不等的纤维束,呈波浪状,相互交织分布。(2)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故又名为黄纤维,有较强的折光性。一般较胶原纤维细,有分支,交织成网。(3)网状纤维:网状纤维较细,分支多,相互交织成网。在HE 在染色标本上呈淡红色,用银染法染色呈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其嗜银性是由于网状纤维上包有较多的糖蛋白所致。1.
22、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3 3)基质)基质 结缔组织内的基质为无定形的胶状物,充满于纤维、细胞之间,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多糖,由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这些物质在基质中形成分子筛,它可使小于其孔隙的物质通过,这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条件。对于大于其孔隙的颗粒物质,则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害蔓延。某些细菌、癌细胞等可分泌或含有透明质酸酶,能够分解透明质酸,破坏分子筛而发生扩散。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2.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细胞成分及基质甚少,纤维粗大,排列致密。致密结缔组织主要分布于真皮、肌腱、巩膜等处,
23、主要起连接、支持和保护作用。其纤维排列的方向与承受张力的方向一致。有的以胶原纤维为主,可承受多方向张力,如皮肤的真皮层、多数器官的被膜和眼球的巩膜等;有的胶原纤维束密集平行排列,成纤维细胞成行排列在胶原纤维束之间,可承受单方向张力,如肌腱;有的以弹性纤维为主,如黄韧带和项韧带。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网状组织网状组织3.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见图1-22)。图1-22 网状组织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脂肪组织脂肪组织4.脂肪组织由大量的脂肪细胞聚集而成。成群脂肪细胞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见图1-23)。图1-23 脂肪组织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24、软骨组织与软骨软骨组织与软骨1.3.2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呈均质状,由基质和纤维组成。基质是由蛋白多糖组成,呈凝胶状,在基质内包埋着纤维。软骨细胞位于基质形成的软骨陷窝内。软骨细胞的形态、大小及分布不一。越靠近软骨表面,细胞越幼稚,体积越小,呈扁圆形,常单个分布。越接近软骨中央,细胞越成熟,体积越大,呈圆形或卵圆形,常成群分布。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透明软骨透明软骨1.透明软骨因在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而得名。基质中包埋着胶原原纤维,由于纤维很细,而且纤维和基质的折光性相近,故在HE染色标本上不能分辨(见图1-24)。图1-24 透明软骨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25、弹性软骨弹性软骨2.弹性软骨在新鲜时略显黄色,其结构特点是基质中含有大量可见的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见图1-25)。图1-25 弹性软骨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纤维软骨纤维软骨3.纤维软骨在新鲜时呈不透明的乳白色,基质中含有可见的成束胶原纤维,常呈平行或交叉排列(见图1-26)。图1-26 纤维软骨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骨组织与骨骨组织与骨1.3.3 骨由骨组织、骨膜和骨髓等构成,具有支持软组织、构成关节参与机体的运动及保护某些重要器官等作用。此外,骨组织与钙、磷代谢关系密切,是人体重要的“钙、磷库”,人体内99%以上的钙和85%的磷储存于骨组织内。1.3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