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下《我们当地的风俗》第3课时《风俗的演变》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341374
  • 上传时间:2020-03-0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5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下《我们当地的风俗》第3课时《风俗的演变》教案.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我们当地的风俗 风俗的演变 人教部编版 道德 法治 四下 我们 当地 风俗 课时 演变 教案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统编版/部编版_道法_小学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0.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 1.了解风俗的演变,激发学生传承优良风俗的情感。 2. 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风俗的演变,激发学生传承优良风俗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 PPT。 2.学生搜集被淘汰或变革的风俗等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第3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1.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有许多的风俗被我们继续传承,但也有一些风俗被人们所淘汰。有的地方根据自身的特色,也对有些风俗进行了变革。你的家乡,你知

    2、道有哪些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淘汰或变革的呢? 生:自由回答师:对啊,比如,我们四川就会根据自身的文化发展变革了许多的风俗,尤其是纳溪盛产茶叶,便发展了“采茶节”。像这样变革的风俗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风俗的演变。2.揭示课题:10. 我们当地的风俗之风俗的演变二、新知探究。(一)小调查1.课前小调查:请你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2.学生在小组内展示汇报自己的小调查。小调查风俗的名称调查的途径风俗的主要活动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可能的替代性活动3.每个小组选择1名同学的调查表在全班交流展示。4.师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

    3、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比如我们纳溪的“搬打狮子”民俗,由于表演的危险性较大,及传承的人极少,所以可能遭到淘汰或者变革,可能替代它的便是一些简单的舞龙舞狮的活动。(二)辩一辩1. 师: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但是对另外一些风俗的保留与否,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放鞭炮,有的人觉得应该延续,而有的人却认为应该淘汰。观点1:放鞭炮会引起火灾,每年都会让很多人因此受伤、致残甚至丧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过程中,会放出许多有害物质,而且放鞭炮噪音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观点2:放鞭炮是中国人庆祝节日和喜事时的重要习俗。在过

    4、年时,不放鞭炮就没有过年的氛围,而且放鞭炮还寄托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过年放鞭炮,是期吩新的一年能平安。2.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支持观点1的为正方,支持观点2 的为反方,进行辩论。3.老师根据学生的辩论情况进行总结。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放鞭炮会加重对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少燃放烟花爆竹。(三)阅读角1.读一读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的时间在4月5日前后,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除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

    5、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作“踏青节”。2.说一说。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清明时节凭吊革命先烈,也已经成为小学生的常规活动,说一说你们开展过哪些文明祭扫的活动。3.师小结:清明节是教育孩子们的非常好的契机,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开展了网上祭英烈、到烈士陵园给烈士献花、办祭英烈手抄报、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队会等活动。(四)知识窗。1.读一读。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包

    6、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为了保护和延续这个风俗,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说一说你能说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措施对保护重阳风俗有什么意义吗?3.师小结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痛心。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比如将“重阳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是对“重阳节”的保护,现在好多地方都组织“老人会”,到重

    7、阳节这天将老人们聚集起来庆祝,还给老人们评奖,这都是国家重视的结果。(五)活动园从古至今,有很多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大家分头收集,开个重阳诗会吧!1.布置任务。2.安排学生分头收集。3.下节课开重阳诗会。三、师总结。中华传统风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但由于很多原因造成了许多传统风俗渐渐被遗忘,国家在努力地保护这些传统风俗,我们也要极力传承这些风俗,保护好我们优良的文化遗产。板书设计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新增:如采茶节风俗的演变 淘汰或变革:搬打狮子 保护:重阳节当堂检测:一、填空。1.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 )人们的需要,不再( )的发展

    8、,这就需要( )或者加以( )。2.清明节三时也叫( ),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3.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 )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 )。4. 2006年5月20日,(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重阳节是在农历的( )月( )日,又叫( )。二、判断。1.很多传统节日都没有传承的必要,应该淘汰。( )2.燃放烟花爆竹才有过年的气氛,因此在过年时要大力提倡燃放烟花爆竹。( )3.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4.清明节又称踏青节。( )5. 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6. 作

    9、为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日益成为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精彩舞台。( )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 不能满足 )人们的需要,不再( 适应社会 )的发展,这就需要( 淘汰 )或者加以( 变革 )。2.清明节三时也叫( 三月节 ),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3.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 )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 痛心 )。4. 2006年5月20日,( 重阳节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重阳节是在农历的( 9 )月( 9 )日,又叫( 老人节 )。二、判断。1.很多传统节日都没有传承的必要,应该淘汰。( X )2.燃放烟花爆竹才有过年的气氛,因此在过年时要大力提倡燃放烟花爆竹。( X )3.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4.清明节又称踏青节。( )5. 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6.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日益成为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精彩舞台。(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下《我们当地的风俗》第3课时《风俗的演变》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137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