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湿热病证中医诊治进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消化系统湿热病证中医诊治进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系统 湿热 中医 诊治 进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v湿热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就季节而言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甚;就地域而言,东南沿海一带,气候温热潮湿,湿热为患更多。v更值得指出的是,现代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湿热病证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如工业废气排放污染空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和工作场所普遍使用空调,使人汗液排泄不畅,热郁体内;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嗜食肥甘、炙煿之物等,均易招致湿热病证的发生。近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湿病(包括湿热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0.5512.16%,且西北地区发病也逐渐增多。v联系临床实际,现代医学的一些疾病诸如流感、肠伤寒、痢疾、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炎、肝炎、关节炎、泌尿系感染、
2、盆腔炎等,从中医病因学来分析,常与感受湿热病邪有关,足见其发病之广,危害之大。因此,加强对湿热病证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v湿热病邪引起的疾病虽然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但湿热病证的病变重心在脾胃。因此,临床上消化系统湿热病证最常见,加强对消化系统湿热病证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v一、湿热病证的定义与范围v二、湿热病证源流v三、湿热病证病因病机v四、湿热病证诊断述要v五、湿热病证的辨证关键v六、湿热病证辨治原则v七、湿热病证常用治疗药物的分类v八、消化系统常见湿热病证v定义 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诸多病症的总称,在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中均可见之。临床上常以身热缠绵,胸脘痞闷,身重体倦,小
3、便短而黄赤,口渴不引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主症;以发病慢,病程长,缠绵难愈为特点。v范围 从临床来看,湿热病所涉及的病种很多,诸如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好多疾病,可表现为中医湿热病的临床表现,用湿热病的方药进行治疗,常能获效。v由此可见,湿热病是笼统的病名,不是特指某一种病,其内涵丰富,涉及现代医学诸多病症,这点必须首先明确。v对湿热“病”与“证”的理解及其引申之义v证:是指内在脏腑变化和病因相结合的症候群。v病:是有一定发生发展演变传化规律的独立疾病。v证不同于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的某个阶段,是说明不同疾病的某个阶段的内在脏腑气血、津气的运行与化生状态以及邪正对比关系,如暑温中的暑热夹湿
4、困阻中焦之证与湿温病中的湿热中阻之证,均和胃热脾湿、升降失调的病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以上两病可互相参照治疗。v另外,证比病更具有临床“广泛性”、“灵活性”、“准确性”。v“广泛性”在于一个证可见于多个病中;v“灵活性”在于它不局限于病,有是证,即可治;v“准确性”在于即使在病的诊断尚不清楚时,以证辨治,亦可收到明确、具体的疗效。v中医有关湿热病证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v早在秦汉时期,随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关湿热病证的证、因、脉、治,即有记载v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是把筋肉拘痿的原因归咎于湿热。v难经更明确的将湿热所致的湿温病,列入广义
5、伤寒的范畴,该书“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揭示湿温是外感热病中的一个独立的病种,为后世深入研究湿温病开了先河。v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虽无湿温病名,但有关湿热引起的病证及治疗,却不乏记载。如所论黄疸、痞、痹、湿、呕吐、下利等病证,其辨证论治,每以湿热为着眼点,尤其是所创立的茵陈蒿汤、白头翁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方剂,为后世治疗湿热所引起的诸多病症,在立法处方用药上影响深远。v宋金元时期,对湿温的病因、症状、治疗、和禁忌等认识,有了较大的进展v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云:“治湿温,白虎汤主之。”v类证活人书则以白虎加苍术汤治湿温,湿热两顾,较之单纯用清热之白虎汤,
6、更为对证。v刘河间倡“六气化火”说,认为湿为土之气,因热而怫郁,不得宣行,停滞为患,并创立天水散(滑石、甘草)等方,开清热利湿之法门。v朱丹溪更发展了内经湿热病因学说,认为东南潮湿,气候温热,“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所制二妙散,乃治湿热经世名方。v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研究湿热病证的医家,代有其人,成就卓著v明吴又可瘟疫论所创制的达原饮一类方剂,用于湿温邪踞膜原之证,效验频多。v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说:“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对湿热病的成因和转化,作了深刻的论述;在治法上提出“渗湿于热下,不
7、与热相搏”;所创清热化湿的甘露消毒丹被临床广泛应用。v清代医家薛生白,对湿热病更有研究,成就益彰。明确提出了湿热病的发病机制是:“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病变部位:“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在论治上制订了:芳香宣透、清开肺气、辛开苦泄、苦温燥湿、清热利湿等治法。v继叶、薛之后,吴鞠通温病条辨对湿温病分三焦论治,详述上、中、下三焦各个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治法,创制了三仁汤、黄芩滑石汤、薏仁竹叶散等不少名方,大大丰富了治疗湿热病的内容和方法。v王孟英是晚清著名的温病大家,他对湿热病也有精心的研究,曰:“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薰,故
8、愈橫。两邪相合,为病最多。”v近代对湿热病证研究有贡献的医家也不乏其人v丁甘仁应用薛生白湿热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治湿热病每获良效。v胡安邦著湿温大论,系统地论述湿温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v现代医家,对湿热病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有较大进步v在临床上v运用湿热理论治疗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泌尿系感染、盆腔炎、小儿夏季热、湿疹等诸多疾病,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v在实验研究方面v如湿热证动物模型业已建立,为深入研究湿热证创造了有利条件;湿热病证的微观病理变化逐步被揭示,检测方法和指标亦有新的发现,这对于湿热病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
9、无疑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v另外,近年我在临床上对湿热病证,特别对消化系统湿热病证也进行了一些研究。v近年我发表的有关湿热病证的论文8篇:v疏肝利胆排石口服液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v灭幽愈疡合剂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2000年第12期v灭幽愈疡合剂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实验研究,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第9期v结肠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12期v清热化湿愈疡合剂对实验性胃溃疡(脾胃湿热证)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7期v清热化湿合剂治
10、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5例疗效观察,山东中医杂志2006第10期v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理论探讨,中医研究2008年4期v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3期v近年我完成的有关湿热病证的科研课题6项v疏肝利胆排石口服液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硕士课题),获1999年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3等奖v灭幽愈疡合剂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1年度枣庄市科技进步3等奖v结肠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临床研究,获2002年度枣庄市科技进步2等奖v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构建(博士课题),获山东中医药
11、大学2006年度优秀博士论文v清热化湿愈疡合剂对实验性胃溃疡(脾胃湿热证)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获枣庄市2006年度科技进步2等奖v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鉴定,该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v因此,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富有中医特色的湿热病证理论必将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湿热病证的本质必将被揭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v湿热病证内因脾肺肾,外感湿热之邪v病因v1.外因v感受湿热之邪。它的发病与时令、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v就时令而言v吴鞠通说:“湿温者,长夏初起,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王孟英也说:“既受湿,又
12、感暑也,即是湿温。”v何为长夏?v中医以五行对四季,固有长夏。关于长夏的月份向来有两说,其一为夏秋之交湿气最重的时节,因长夏属脾,脾运化水湿,湿易困脾,故长夏宜化湿健脾,主要包括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个节气。另一说为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左右,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长夏为四时之余气。v因此,湿热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但也有冒雨涉水,久卧湿地,致湿邪侵犯体内,郁久化热而病者,此不为时令所限,不可不知。v就地域而言v东南土地多湿,气候温热,常湿热交蒸,故湿热发病尤多。v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v现代如工业废气排放污染空气,导致全球气候变
13、暖;生活和工作场所普遍使用空调,使人体汗液排泄不畅,热郁体内;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嗜食肥甘、炙煿之物等,均易招致湿热病证的发生。v2.内因v虚:脾胃素虚,中气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健,是湿热病证发病的主要内因(“不夹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肺肾不足,可致湿热上受与下受。v实:酒客、嗜冰饮冷者,致停湿蕴热。v3.湿热合邪的特异性v湿热合邪,热处湿中,湿居热外,在病情上较之单纯湿邪或热邪为患更为复杂、严重。证之临床,湿热病往往病势缠绵,锢结难解,非若湿邪燥之能化,热邪清之能解,前人曾以“如油入面,难分难解”来形容其病情之复杂和顽固性。v病机v有以下几个特点:v1.邪由口鼻而入,直趋中道,归于
14、膜原v薛生白说:“湿热之邪,由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说明消化道是湿热病邪的主要传入途径,少数则从肌表侵袭。v薛氏还说:“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亦多归膜原。”v“膜原”之说,始于内经,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发挥最祥,谓其部位:“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v薛氏继承了吴又可的理论,强调邪归膜原,提示湿热病邪既可发散于表而见湿热表证,又可内侵于里出现脾胃湿热的气分证,为说明湿热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v2.病变重心在于脾胃v薛生白谓:“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v何以故也?因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湿土之脏,职司运化,若
15、脾胃功能失健,不仅内湿易生,而且外湿也易侵入。诚如章虚谷所注:“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v证之临床,在湿热病的过程中,中焦气分证候往往持续时间最长,而脾胃证型也最常见,充分说明湿热病的病变重心在脾胃,是有生理、病理学基础的。v3.湿性粘滞重浊,易阻气机v人身气机贵于通畅,气机通畅则邪无容留之地且不易侵入,正如金匮要略所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v盖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粘滞重浊,若侵入人体,最易阻遏气机,导致表里出入受阻,上下气机紊乱。v可见,湿热病的病机,也以气机阻滞为基本特征。临床上治疗湿热病之所以重视通调气机,特别是注重开上、
16、宣中、导下,原因即在于此。v4.邪从湿化热化,随人体体质而定v对于体质与病邪从化的关系,医宗金鉴有段名言:“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章虚谷也明确指出:“六气之郁,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有随人身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v关于体质类型的分类:内经将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这是体质的最早分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专业委员会将现代人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v这种“病之阴阳,因人而变”、“邪气因人而化”的观点,是中医发病学和病理学的特点之一。v联系湿热病来说,薛生白有曰:“中气实则病在
17、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说明由于个体体质之差异,中气盛衰之不同,决定气分证有两种不同的证型,即中气实者,阳气旺,湿从热化,病变则在阳明胃,表现为热重于湿;中气虚者,阳气不足,湿热之邪,留于太阴脾,表现为湿重于热。v因此,湿热邪气的从化及病机的转归与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v由于现代人群体质出现了形盛体实、痰湿(或湿热)蕴积的特点和倾向,近年来人们罹患湿热病证的人逐渐增多。v附:现代人群体质(形盛体实、痰湿或湿热蕴积)的特点和倾向及促成因素v体质受环境因素的制约,旧中国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五谷杂粮为食的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食不果腹,多表现为虚弱体质特征。如今伴随现代文明社会的到来,人们不仅解
18、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向着小康生活迈进,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为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生活方式亦随之发生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使现代人的体质出现了形盛体实、痰湿(或湿热)蕴积的特点和倾向。v(1)饮食结构改变 v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大量摄食肥甘厚味,强食夺饮已成为普遍现象,以及个别地区嗜食辛辣之物,在使人们出现形盛体实的同时,也对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中医学认为过食肥腻则生热,过饮甘甜则生湿,湿聚成痰,痰湿、湿热蕴久必然导致体质变异。v(2)嗜好烟酒 v经济的发展为一些不良嗜好提供了条件。我国每年的烟、酒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长期过量
19、吸烟、喝酒必然使体质产生变化,对痰湿(或湿热)体质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酒为熟谷之液,“嗜酒,胃多湿热”。有学者认为:“香烟燥热,极易损伤肺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受损,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水液代谢失调,所以痰湿内生。”v(3)精神压力v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其健康和疾病均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特别强调“形神一体”观。由于体质是躯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综合体,脏腑功能与情志之间的联系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异性。因此,长期的不良心境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躯体素质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体质的变异。v当今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竞争意识的空前提高,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极易使人们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情绪急躁,这些往往造成肝气郁结
20、,郁久化热或肝郁克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聚湿生痰。这也是形成痰湿(或湿热)体质的因素之一。v(4)环境因素 v现代随着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如工业废气排放污染空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强紫外线照射等。有人探讨发现太阳黑子活动与人的体质状况密切相关,强辐射可引起头昏、头痛、胸闷、多汗、鼻衄、胃肠功能失调等,按中医辨证多属内热。可见气候的巨大变化以“阳热”为主。v以上因素极易导致人体向形盛体实、痰湿(或湿热)体质的转化。v5.湿性散漫,蒙上流下,传变多端v由于湿性散漫,具有蒙上流下的特性,特别是湿热相合,热蒸湿动,湿热邪气极易弥漫全身,波及三焦。v虽然,湿热病变以脾胃为重心,但中
21、焦之湿热,既可熏蒸上焦,又可波及下焦,从而影响多个脏腑的功能,造成一身表里上下交相为患。v湿热病证的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须以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信息为依据,进行全面分析,综合研究,才能得出。v具体地说,主要应根据发病季节、临床症状与体征、病情传变等几个方面。v发病季节v夏秋季节,特别是夏末秋初,因气候炎热,雨湿较多,因此是湿热病的高发时期。v发生在其他季节的有湿热表现的疾病,亦可诊断为湿热病。v传染性v湿热病中有一些疾病具有传染和流行的特点,尤其是湿温病。当然,一些属于杂病范围的湿热病证,并不引起传染和流行。v临床症状和体征v症状表现多样v1.发热:大多表现为身热不扬,或午后身热,汗出
22、而发热不退。v2.口渴:初起一般为口粘不渴,或渴不引饮。v3.胸腹症状:常感胸闷腹胀。v4.黄疸:一般表现为面目肌肤黄色鲜明。v5.躯体症状:多见全身困重乏力。v6.二便情况:小便一般短少,尿色浑浊或黄赤;若湿重者大便恒多偏溏,或胶腻而滞下不爽。v7.食欲:胃呆纳少。v8.白pei:乃因热蒸湿遏则卫气不畅而致。v9.舌苔:湿热病的诊断重在望舌。苔腻是本病的必要条件。若湿重者,苔多白腻;热重者,苔多黄腻。v白腻苔 黄腻苔v10.脉象:多见脉濡数或滑数。v湿热病证的辩证,临床应掌握以下要点和关键。v明确提纲得要领v湿热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但初起必有其特有的症状。v如薛生白在湿热病篇开宗明义地指出
23、:“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薛氏称“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v所谓“提纲”,是指这些症状最能反映湿热病的特点,最有代表性,医者明乎此,便能在错综复杂的病情中,抓住疾病的关键,确立诊断。v痞、腻主湿存;寒、热明表里;汗、渴辨热势v1.痞 痞者不通也。邪从口鼻而入,胸腔是必经之地,因湿热蕴蒸,肺脾心胸气机阻滞,常见胸闷、脘痞;或咳嗽不爽、恶心呕吐。v2.苔腻 乃因湿热郁蒸,胃浊上泛而致。湿热病证初起见舌苔浮白腻;若湿见化热,舌苔转黄腻。v3.恶寒 湿遏阳郁,热不外达所致。恶寒为邪偏于表。v4.发热 湿热病证初发阳明、太阴之表,卫气同病,发热不重;继而湿热久郁,邪
24、入阳明太阴之腑,湿遏热伏,热蒸湿动,则但热不寒,即热势不高,午后较甚,不为汗解。v或见起伏热,发热间歇期仍可因湿遏阳气而恶寒,可见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湿郁。v5.汗出 湿热交阻,热蒸阳明,则汗出。v由于湿郁气机,则以头汗偏多,或上半身有汗,或胸腹有汗,或下半身有汗,并且时有汗出,汗出不畅,汗少时身体沉重,或汗出怕冷。v6.口渴 湿阻则津气不升,故口渴;热郁湿蒸,湿浊上泛,故不欲饮。若湿热化火化燥,热势较重,重伤津液,可见口渴引饮。v因此,痞、舌是辨湿热之关键,湿存则必见胸脘痞满和苔腻;寒热可辨脾胃表里部位;汗出异常、口渴异常主要判断热势轻重。v湿热轻重须分清v湿热病证的辨证,其主要的关键在于辨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