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工程实验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环境生态工程实验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生态工程 实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环境生态工程实验环境生态工程实验 1申慧彦申慧彦 张瑾张瑾 洪桂云洪桂云 实验一实验一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的观测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的观测与测定与测定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和测定方法及一些常见的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比较不测和测定方法及一些常见的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比较不同生态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同生态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二、实验材料二、实验材料照度计照度计、皮尺、卷尺、记录笔、记录纸皮尺、卷尺、记录笔、记录纸、地表温度计地表温度计、土壤土壤温度计温度计、土壤湿度计,风
2、速测定仪土壤湿度计,风速测定仪、皮尺、卷尺、记录笔、皮尺、卷尺、记录笔、记录纸等。记录纸等。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 任何一种生物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中,不仅受任何一种生物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中,不仅受到各生态因子的制约和束缚,同时也能明显地改变各生态因到各生态因子的制约和束缚,同时也能明显地改变各生态因子。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与子。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与测定,使学生掌握几种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和测定方法,并测定,使学生掌握几种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和测定方法,并通过不同生态环境及同一生态环境中不同位置的比较,了解通过不同生态环境及同一
3、生态环境中不同位置的比较,了解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系。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一)光照强度的测定(一)光照强度的测定1.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生境。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生境。2.分别在不同类型生境,均匀选取分别在不同类型生境,均匀选取3个测定点,用照度计测定个测定点,用照度计测定每一点的光照强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每一点的光照强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3.选择一空旷无林地(最好地面无植被覆盖)作为对照,随选择一空旷无林地(最好地面无植被覆盖)作为对照,随机测定机测定3个点,用照度计测定裸地的光照强度,并记
4、录每次测个点,用照度计测定裸地的光照强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定的数值。(二)不同生境温湿度的测定(二)不同生境温湿度的测定在上述同样的生境以及对照地中,实施下述内容的测定:在上述同样的生境以及对照地中,实施下述内容的测定:1.地表温湿度的测定地表温湿度的测定(1)从林缘向林地中心均匀选取)从林缘向林地中心均匀选取5个测定点,用地表温度计个测定点,用地表温度计与湿度计分别测定每一点的地表温湿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与湿度计分别测定每一点的地表温湿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数值。(2)同时在空旷无林地随机选取)同时在空旷无林地随机选取5个点,同样测定地表温度个点,同样测定地表温度和湿度。和湿度。2
5、.群落内土壤不同深度温湿度的测定群落内土壤不同深度温湿度的测定(1)在群落中,随机确定)在群落中,随机确定2个测定点,用土壤温度计与土壤个测定点,用土壤温度计与土壤湿度计分别测定地表湿度计分别测定地表5cm、10cm、15cm、20cm、25cm、30cm、35cm深处的土壤湿度与温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深处的土壤湿度与温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值。(2)在空旷无林地同样随机选取)在空旷无林地同样随机选取2个点,同样测定距地表个点,同样测定距地表5cm、10cm、15cm、20cm、25cm、30cm、35cm深处的深处的土壤湿度与温度。土壤湿度与温度。(三)风速的测定(三)风速的测定1.在
6、上述同样的群落中,从林缘向林地中心在上述同样的群落中,从林缘向林地中心1.5m的高处,均匀选的高处,均匀选5个点。个点。2.用风速测定仪分别测定每点的风速。用风速测定仪分别测定每点的风速。3.同时在空旷无林地,随机选取同时在空旷无林地,随机选取5个点,测定每个点的风速。个点,测定每个点的风速。根据测定结果,列表整理得到的气象数据,并分析不同群落中和空旷无林地根据测定结果,列表整理得到的气象数据,并分析不同群落中和空旷无林地中的生态因子及其差异性。中的生态因子及其差异性。五、作业五、作业1.选择几个代表性样地,在样地内重复以上步骤,记录数据,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2.比较不同样地各生态因子的变化规
7、律。实验二 植物希尔反应的观察 离体叶绿体加到具有适当氢受体(A)溶液中,光照后放出氧气。2H2O+2A 2AH2+O2 实验中用的氧化剂A是2,6二氯靛酚(2,6-D),是一种蓝色染料,接受电子和H+后被还原成无色。在光下,叶绿体将2,6-D还原,从蓝色到无色。通过测定其光密度的变化,可以得出叶绿体的还原能力。光光叶绿体叶绿体【实验原理】Cl2OHClClNHOHClNOHO 2H2O2 O2光光叶绿体叶绿体氧化型二氧化型二氯靛氛氯靛氛(蓝色)(蓝色)还原型二还原型二氯靛氛氯靛氛(无色)(无色)DCMU(二氯苯基二甲基脲,二氯苯基二甲基脲,dichlorophenyl dimethylure
8、s,商品名为敌草隆,商品名为敌草隆,diuron)等除草剂是作等除草剂是作用于光合作用光系统用于光合作用光系统II中质体醌中质体醌QB结合部位结合部位。它们竞争。它们竞争性地替换与性地替换与DI蛋白结合着的质体醌蛋白结合着的质体醌QB,导致电子传递,导致电子传递受阻,抑制受阻,抑制Hill反应的发生。反应的发生。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与假环式光合磷酸化均可被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与假环式光合磷酸化均可被DCMU所所抑制,而环式光合磷酸化则不被抑制,而环式光合磷酸化则不被DCMU抑制。抑制。叶绿体的提取叶绿体的提取 将4g新鲜叶片去叶脉后剪碎,放于预冷的研钵,加入4mL预冷的提取液,研磨成匀浆,再加4mL预
9、冷的提取液混匀,将所有的匀浆液用4层纱布过滤,弃去杂质。收集过滤液于离心管中,41000rpm离心 3min,收集上清液于一新的离心管,弃去沉淀。4 3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将沉淀悬浮于冷的沉淀悬浮于冷的4mL提取液提取液,即为叶绿体提取液。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取0.1ml叶绿体悬浮液叶绿体悬浮液于7ml离心管,用4.9ml 80丙酮丙酮稀释到5ml,混匀后,在652nm下测定吸光度,来计算叶绿素含量。C(mg/mL)=OD6521/34.5稀释倍数 用预先冷冻的提取液稀释提取液稀释叶绿体悬浮液,总体积总体积8mL,使叶绿体悬浮液浓度约相当于叶绿素浓度为0.04m
10、g/mL。【实验步骤】Hill反应反应 取9支试管,包好黑纸并编号1-9,按下表所列试剂分别加入9支试管中。提取缓冲液做参比,提取缓冲液做参比,600nm读取1号管光密度,分别取0.5mL和1mL叶绿体悬浮液放入2号和3号试管中,立即于600nm读取光密度,再按表中要求加入叶绿体悬浮液于其它试管中,然后把黑纸剥掉,将4号、6号和8号管放在距光源20cm处,把5号、7号和9号管放在距光源60cm处(注意: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注意: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立即用黑纸把试管包好放冰浴中,然后于600nm分别读取光密度。【注意事项】叶绿体提取:叶绿体提取:在冰浴低温条件下操作,在冰浴低
11、温条件下操作,上清液和沉淀的保留与否。上清液和沉淀的保留与否。希尔反应希尔反应:每管反应的总体积相同,且做好标记;每管反应的总体积相同,且做好标记;在反应时,所加溶液为提取液稀释的叶绿体悬浮液,与测在反应时,所加溶液为提取液稀释的叶绿体悬浮液,与测定叶绿体含量时用丙酮稀释不同;定叶绿体含量时用丙酮稀释不同;光照条件下取放试管时,千万注意不能将水溅到灯泡上光照条件下取放试管时,千万注意不能将水溅到灯泡上(冷水溅到热的灯泡上会引起灯泡爆炸)冷水溅到热的灯泡上会引起灯泡爆炸)。【思考与作业】解释叶绿体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希尔反应有解释叶绿体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希尔反应有何影响?何影响?DCMU抑制抑制希尔反
12、应活性的机理何在?希尔反应活性的机理何在?为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应注意为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何在?的主要问题何在?实验三实验三 逆境条件下的植物体内丙逆境条件下的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二醛含量的测定16一、实验目的1.1.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方法。2.2.了解丙二醛积累对细胞的伤害了解丙二醛积累对细胞的伤害二、实验原理:+100 COHNSNHOOOHHHNHSNHOOHOOHNNHS2O硫代巴比硫代巴比妥酸妥酸TBA丙二醛丙二醛3,5,5-三甲基恶唑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二酮(三甲川)逆境逆境膜
13、脂的过氧化作用膜脂的过氧化作用丙二醛丙二醛酸酸性性粉红色粉红色三、实验材料:三、实验材料: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或衰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或衰老的植物器官(以正常条件下的作为对照):老的植物器官(以正常条件下的作为对照):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离心机四、实验步骤:1 MDA的提取的提取 称称2g叶片,加入叶片,加入5ml 磷酸缓冲液磷酸缓冲液(50mmol,pH值为值为7.8)及少量石英砂,于冰浴中)及少量石英砂,于冰浴中研磨提取,匀浆液以研磨提取,匀浆液以12000g 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力作用下(4度)度)离心离心10min,其
14、上清液即为,其上清液即为MDA提取液。提取液。2 MDA的测定的测定 取取1ml MDA提取液,加提取液,加3ml 27三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和 1ml 2%TBA。混和液在。混和液在95度水浴中保度水浴中保温温30min后,立即置于冰浴中冷却,然后离心后,立即置于冰浴中冷却,然后离心10min,于波长,于波长532nm和和600nm下测定下测定OD值。值。五、结果计算 以测得的以测得的OD532OD532减去减去OD600OD600的非特异吸收值,按的非特异吸收值,按155mmol155mmol-1-1cmcm-1-1消光系数计算消光系数计算MDAMDA含量。含量。分别计算衰老和对照组的值。分别
15、计算衰老和对照组的值。MDAMDA浓度浓度(mol/L)=6.45(D532-D600)-0.56D450(mol/L)=6.45(D532-D600)-0.56D450 MDA MDA含量含量(mol/g FW)(mol/g FW)D450D450、D532D532、D600D600分别代表分别代表450nm450nm、532nm532nm和和600nm600nm波长下的光波长下的光密度值。密度值。)植物组织鲜重()提取液体积()浓度(gml/molLMDA六、注意事项:1.0.1-0.5的三氯乙酸对的三氯乙酸对MDATBA反应较合适,若高于反应较合适,若高于此浓度,其反应液的非专一性吸收偏
16、高;此浓度,其反应液的非专一性吸收偏高;2.MDA-TBA显色反应的加热时间,最好控制沸水浴显色反应的加热时间,最好控制沸水浴10-15min之间。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引起之间。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引起532nm下的光吸下的光吸收值下降;收值下降;3.如待测液浑浊,可适当增加离心力及时间,最好使用低如待测液浑浊,可适当增加离心力及时间,最好使用低温离心机离心。温离心机离心。4.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增强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增强MDA与与TBA的显色反应,当植的显色反应,当植物组织中铁离子浓度过低时应补充物组织中铁离子浓度过低时应补充 Fe3+(最终浓度为(最终浓度为0.5 nmolL-1)5.可溶性糖与可溶
17、性糖与TBA显色反应的产物在显色反应的产物在532 nm也有吸收(最也有吸收(最大吸收在大吸收在450 nm),当植物处于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当植物处于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时可溶性糖含量会增高,必要时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境时可溶性糖含量会增高,必要时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扰。思考题:1.通过丙二醛含量测定能够解决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通过丙二醛含量测定能够解决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2.说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对植物的影响。说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对植物的影响。3.TBA为什么要溶解在三氯乙酸中?为什么要溶解在三氯乙酸中?4.为什么要测定反应液在为什么要测定反应液在600nm下的吸光度?下的吸光度?5.
18、丙二醛反应液为什么加热时间过长会影响测定结果?丙二醛反应液为什么加热时间过长会影响测定结果?6.如果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你有什么如果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你有什么办法消除其影响?办法消除其影响?7.正常植物与衰老时相比丙二醛含量有什么变化,分析正常植物与衰老时相比丙二醛含量有什么变化,分析其原因。其原因。实验四实验四 校园校园内水体富营养化的状态测内水体富营养化的状态测定定-DO-DO的测定的测定25一、概一、概 述述 1、测定溶解氧的原因:测定溶解氧的原因:2、测定方法的选择测定方法的选择 2、测定方法的选择测定方法的选择叠氮化钠修正法:水样中叠氮化钠修正法:水样中
19、NO2-N含量含量 0.05mg/L,Fe2 1mg/L;明矾絮凝修正法:水样有色或有悬浮物;明矾絮凝修正法:水样有色或有悬浮物;硫酸铜一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含有活性污硫酸铜一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含有活性污泥悬浊物的水样;泥悬浊物的水样;2、测定方法的选择测定方法的选择根据分子氧透过薄根据分子氧透过薄膜的扩散速率来测膜的扩散速率来测定水中溶解氧。方定水中溶解氧。方法简便、快速,干法简便、快速,干扰少,可用于现场扰少,可用于现场测定。测定。二、试验目的二、试验目的(1)熟悉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及过程)熟悉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及过程(2)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掌握滴定管的使用(3)熟练掌握
20、滴定终点的控制)熟练掌握滴定终点的控制三、三、碘量法原理碘量法原理 (白色沉淀)24OHMnNaOHMnSO22222OHMnOOOHMn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沉淀OHSOMnSOHOHMnO224422324224242SOKIMnSOKISOMn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释放出游离碘。NaIOSNaIOSNa226422322322222422OSNaIOHMnOO以淀粉作指示剂
21、,用硫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以计算溶解氧的含量可以计算溶解氧的含量四、试验步骤四、试验步骤1 1、取样、取样 水样常采集到溶解氧瓶中,注意不要在瓶中留有气泡。四、试验步骤四、试验步骤1 1、取样、取样 水样常采集到溶解氧瓶中,注意不要在瓶中留有气泡。3 3、析出碘、析出碘 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 ml硫酸。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放置暗处5min。4、滴定、滴定 吸取1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
22、液用量。5 5、计算、计算式中:M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10010008/,2VMlmgODO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6、标定、标定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不稳定,在放置过硫代硫酸钠不稳定,在放置过程中程中Na2S2O3浓度浓度会发生改变,会发生改变,故每次用时应进行标定,以确故每次用时应进行标定,以确定其当前浓度定其当前浓度。6、标定、标定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250ml碘量瓶+100ml蒸馏水+1g KI+1
23、0.00ml,0.025mol/l重铬酸钾 5ml(15)硫酸 用Na2S2O3滴定到淡黄色淡黄色 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计算:式中,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OHSOKISOCrSOHKIOCrK24223424272274376NaIOSNaSNaI2026423222VlmgOSNa00.10025.0/322五、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1)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应预先于水样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去除:用两个溶解氧瓶各取一瓶水样,在其中一瓶加入5ml 1+5硫酸和1g碘化钾,摇匀,此时游离出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
24、刚褪,记下用量。于另一瓶水样中,加入同样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摇匀后,按操作步骤测定。(2)如果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调至中性后测定。六、思考题六、思考题(1)取水样时溶解氧瓶内为什么不能含有气泡?(2)加硫酸时为什么要插入液面以下?(3)当碘析出时为什么把溶解氧瓶放置暗处5min?实验五实验五 校园内水体富营养化的状态校园内水体富营养化的状态测定测定-氨氮的测定氨氮的测定41一、概一、概 述述1、与氮有关的水质指标、与氮有关的水质指标(1)总氮总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凯式氮凯式氮:有机氮+氨氮 蒸馏滴定方法测定(3)氨氮氨氮:NH3+NH4+(组成取决于溶液的pH值
25、)(4)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5)硝酸盐氮硝酸盐氮2、水处理系统中氮的转化过程:水处理系统中氮的转化过程:3、测定含氮物质的原因测定含氮物质的原因 测定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当发现水中氨氮或有机氮的浓度很高时,表明水体刚刚受到污染,其潜在的危害较大。当水中硝酸盐氮浓度高时,表明水已经过生化自净。二、实验目的二、实验目的(1)了解氨氮的几种测定方法(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有关计算方法(3)熟悉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的原理及过程三、实验方法的选择三、实验方法的选择 氨氮的测定方法:氨氮的测定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 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 水杨酸次氯酸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