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痰饮 咳嗽 病脉证 第十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1.1.痰痰字含义字含义:概概 述述 汉晋唐时期,汉晋唐时期,“痰痰”通通“淡淡”、“澹澹”。指水液指水液清稀清稀动荡状态。动荡状态。2.2.痰饮病概念:痰饮病概念: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病症。某些部位的病症。概概 述述 其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可用其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可用“呕、呕、咳、喘、满、痛、肿、悸、眩咳、喘、满、痛、肿、悸、眩”来概来概括。括。其病机是其病机是肺脾肾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三脏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饮停聚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饮停聚于体内于体内某部某部的疾病。的疾病。概概 述述留饮留饮伏饮伏饮 痰饮病的病理性质
2、:总属痰饮病的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阳虚阴盛,输化失调,输化失调,因虚致实因虚致实,水液停聚。,水液停聚。痰饮病名为痰饮病名为金匮金匮首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首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痰饮(狭义)痰饮(狭义)痰饮(广义)痰饮(广义)悬饮悬饮 溢饮溢饮 支饮支饮痰饮概述l总纲(总纲(1、2)l总脉象(总脉象(12)l治疗大法(治疗大法(15)痰饮(痰饮(16、17、18、25、26、28、29、30、31、41)l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悬饮(悬饮(21、22)溢饮(溢饮(23)支饮支饮(24、27、32、33、35-40)第1、2条 问曰:夫问曰:夫饮饮有有四四,何谓也?师曰,何谓也?师曰:有痰有痰饮,
3、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支饮。名词素盛今瘦:素盛今瘦:痰饮病人在未病之前,身体丰盛,既痰饮病人在未病之前,身体丰盛,既病之后,身体消瘦。病之后,身体消瘦。沥沥有声:沥沥有声:水饮
4、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水饮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咳逆倚息:咳逆倚息: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总论痰饮病分类、四饮的主证。总论痰饮病分类、四饮的主证。提提 要要1.1.痰饮病分类痰饮病分类2.2.四饮四饮主症,病机主症,病机3.3.四饮四饮病位病位分析分析痰饮痰饮(狭义狭义)主证:主证: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病机:病机: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停胃肠。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停胃肠。病位:病位:胃肠。胃肠。狭义痰饮的病机提示痰饮形成的主要原因。狭义痰饮的病机提示痰饮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分析悬饮悬饮主证:主证:咳
5、唾引痛。咳唾引痛。病机:病机:水流胁下,肝肺气机受阻。水流胁下,肝肺气机受阻。病位:病位:胁下。胁下。分析分析溢饮溢饮主证:主证: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病机:病机:饮溢四肢,肺气失宣,脾失健运。饮溢四肢,肺气失宣,脾失健运。病位:病位:四肢肌肤。四肢肌肤。分析分析支饮支饮主证:主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病机:病机:饮停胸膈,肺失宣降。饮停胸膈,肺失宣降。病位:病位:胸膈。胸膈。痰饮(狭义)与其它三饮不同,痰饮强调饮痰饮(狭义)与其它三饮不同,痰饮强调饮邪形成的原因,而后者则是饮邪形成后,作为致邪形成的原因,而后者则是饮邪
6、形成后,作为致病因素停留于不同部位而产生的不同病理变化。病因素停留于不同部位而产生的不同病理变化。饮邪饮邪气化功能气化功能失常失常胁下胁下四肢四肢胸膈胸膈 1.1.痰饮痰饮2.2.悬饮悬饮3.3.溢饮溢饮4.4.支饮支饮 病位病位 症状症状 病机病机 第12条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脉偏弦者饮也。者饮也。双弦:谓两手之脉俱弦。双弦:谓两手之脉俱弦。词词 解解偏弦:偏弦:谓或左或右之一手脉弦。谓或左或右之一手脉弦。论述广义痰饮病
7、的病因、病机和脉症。论述广义痰饮病的病因、病机和脉症。提提 要要1.1.病因病机病因病机2.2.脉症表现脉症表现3.3.脉象特点脉象特点分分 析析1 1“病人病人”什么病?什么病?“食少饮多食少饮多”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的病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的病人。2 2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内因内因脾胃虚弱运化水谷无力脾胃虚弱运化水谷无力外因外因饮水多饮水多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水停心下,阻滞气机。分分 析析3 3脉证:脉证:甚者甚者 悸悸心下悸心下悸水气内停较重者,上凌于心水气内停较重者,上凌于心脐下悸脐下悸如:奔豚气病如:奔豚气病 微者微者短气短气妨碍气机的升降妨碍气机的升降 脉偏弦,弦而有力。脉偏弦,弦
8、而有力。分分 析析4 4鉴别:鉴别:双弦双弦(无力)(无力)寒也寒也皆大下(下利、攻下)皆大下(下利、攻下)后善虚后善虚 (本虚)(本虚)偏弦偏弦(有力)(有力)饮也饮也水饮阴邪偏注于某一局水饮阴邪偏注于某一局 部,为邪实部,为邪实 (标实标实)第15条 病痰饮者,当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痰饮总治则2.2.温药作用:温药作用:振奋阳气,振奋阳气,开发腠理开发腠理,通行水道通行水道。3.3.和之和之调和脏腑,恢复气化调和脏腑,恢复气化治本治本 行消开导,祛除饮邪行消开导,祛除饮邪治标治标1.1.饮邪性质:饮邪性质:饮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饮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
9、遇寒则凝,得阳始化,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得阳始化,得温则行。饮邪的生成:饮邪的生成:肺、脾、肾阳气虚衰,运化失司,水肺、脾、肾阳气虚衰,运化失司,水津停积体内而成津停积体内而成阳虚为本。阳虚为本。本义本义: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补,即有行消行消之品,亦概其例义于温药之品,亦概其例义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也。也。行者,行其气也;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选注选注痰饮证治治本治本心下心下肠间肠间治标治标l饮停心下饮停心下-苓
10、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16)l微饮短气微饮短气-肾气丸(肾气丸(17)l留饮欲去留饮欲去-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18)l痰饮冒眩痰饮冒眩-泽泻汤(泽泻汤(25)l痰饮呕吐痰饮呕吐-小半夏汤(小半夏汤(28)l痰饮眩悸痰饮眩悸-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加茯苓汤(30)l先渴后呕先渴后呕-小半夏茯苓汤小半夏茯苓汤(41)l肠间饮聚肠间饮聚-己椒苈黄丸(己椒苈黄丸(29)l下焦饮逆下焦饮逆-五苓散(五苓散(31)l胸满腹满胸满腹满-厚朴大黄汤(厚朴大黄汤(26)第16条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眩,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主之。主之。论述痰饮停留心下的证治提 要1.症状2.病机3
11、.治法4.方药 1.症状:胸胁支满 目眩 小便不利 2.病机:饮停中焦,阻碍气机升降,浊阴不降,清阳不升。3.3.治法治法 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4.4.方药:方药: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逆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逆桂枝桂枝辛温辛温振奋阳气以消饮邪振奋阳气以消饮邪白术白术苦温苦温健脾燥湿健脾燥湿甘草甘草甘温甘温和中益气和中益气温阳化饮温阳化饮补土治水补土治水第17条(P159)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主之;主之;肾气丸肾气丸亦主之。亦主之。提 要1.症状2.病机3.治法4.方药论述微饮在脾、肾的不同证治论述微饮在
12、脾、肾的不同证治 1.1.症状:症状:短气短气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 2.2.病机:病机:水饮内停,妨碍气机升降则短气;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饮内停,妨碍气机升降则短气;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饮邪形成之原因有脾、肾的不同,饮邪形成之原因有脾、肾的不同,故症状表现亦有差异故症状表现亦有差异兼不同见证兼不同见证 3.3.治法治法 因脾而成健脾渗湿,通阳利水因脾而成健脾渗湿,通阳利水 因肾而成温肾蠲饮,化气利水因肾而成温肾蠲饮,化气利水 4.4.方药方药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 肾气丸肾气丸 讲讲 解解方名方名 病机病机 兼证兼证 治法治法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 脾阳虚不能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运化水湿,水停
13、心下水停心下 胸胁支满,胸胁支满,目眩,心下目眩,心下悸动悸动 健脾渗湿,健脾渗湿,通阳利水通阳利水 肾气丸肾气丸 肾阳虚肾阳虚 不能不能蒸腾气化蒸腾气化畏寒足冷,畏寒足冷,腰酸,少腹腰酸,少腹拘急不仁拘急不仁 温肾饮,温肾饮,化气利水化气利水 第25条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泽泻汤主之。主之。泽泻泽泻五两五两 白术白术二两二两l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2525)l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也,小半夏汤主之。(有支饮也,小半夏汤主之。(2828)支饮病名病名四饮
14、之一四饮之一。症状症状支撑胀满感支撑胀满感。名词l冒眩:即头目昏眩。冒眩:即头目昏眩。心典心典: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也;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论述饮邪上犯,蒙蔽清阳冒眩的证治论述饮邪上犯,蒙蔽清阳冒眩的证治提 要1.症状2.病机分析3.治法4.方药 1.1.症状:症状:“心下有支饮心下有支饮”心下痞,胸胁支撑胀满心下痞,胸胁支撑胀满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 2.2.病机:病机:水饮内停,妨碍气机升降,浊阴不能下行,清阳不水饮内停,妨碍气机升降,浊阴不能下行,清
15、阳不得上达。得上达。冒眩饮邪冒蔽,清阳不升冒眩饮邪冒蔽,清阳不升 3.治法 健脾化饮,降逆止眩。4.方药 泽泻重用,利水消饮,导浊阴下行泽泻重用,利水消饮,导浊阴下行 5 白术健脾制水,培土以断生饮之源白术健脾制水,培土以断生饮之源 2泽泻汤泽泻汤第28条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也,下有支饮也,小半夏汤小半夏汤主之。主之。1.1.症状:症状:呕吐呕吐“内容物内容物”吐后不渴吐后不渴 心中痞心中痞“心下有支饮心下有支饮”呕吐呕吐吐后而渴吐后而渴 心中痞减轻心中痞减轻 2.2.预后判断:预后判断:呕家预后判断l一般呕吐:一般呕吐:呕家本渴吐后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