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膜吸收与膜萃取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章-膜吸收与膜萃取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吸收 萃取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教师:张卫东教师:张卫东1第五章第五章 膜吸收膜吸收(解吸解吸)/)/膜萃取膜萃取2目目 录录v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膜吸收膜吸收(解吸解吸)5.1.1 概述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 5.1.4 膜吸收技术的应用v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膜萃取膜萃取 5.2.1 概述 5.2.2 基础理论 5.2.3 萃取用膜及设备 5.2.4 膜萃取的应用研究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膜吸收膜吸收(解吸解吸)4v5.1.1 5.1.1 概述概述v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v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v5.
2、1.4 5.1.4 膜吸收技术的应用膜吸收技术的应用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膜吸收膜吸收(解吸解吸)5 1985年Zhang Qi&Cussler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吸收技术相耦合,开发了一种新型气体吸收技术膜吸收技术。该技术既克服了传统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的限制,又消除了膜分离过程中选择性和传质通量不可兼得的矛盾。当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时,其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快速传质得以实现。5图图1 膜吸收过程基本原理图膜吸收过程基本原理图(对于疏水膜)(对于疏水膜)v 膜吸收技术膜吸收技术5.1.1 5.1.1 概述概述6v 膜解吸膜解吸膜法解吸是利用多孔膜或者致密膜作为支撑介质进行解吸膜法解吸是利用多孔膜或者致
3、密膜作为支撑介质进行解吸图图3 膜解吸基本原理图膜解吸基本原理图 图图2 用于解吸的膜接触器用于解吸的膜接触器 从传质机理来看,膜解吸是膜吸收的逆过程。5.1.1 5.1.1 概述概述7图图4 疏水多孔膜气体吸收传质过程示意图疏水多孔膜气体吸收传质过程示意图 图图5 疏水多孔膜解吸传质过程示意图疏水多孔膜解吸传质过程示意图 PA:气相主体组分A的分压;PA,m:膜气相侧组分A的分压;PA,i:膜液相侧气体组分A的分压;CA,l:组分A的液相主体浓度;CR,l:不挥发组分R的液相主体浓度。v 1.基本原理基本原理5.1.1 5.1.1 概述概述8 溶质传质过程主要由三步组成:溶质传质过程主要由三
4、步组成:(1)溶质由原料相主体扩散到膜壁;(2)通过膜微孔扩散到膜另一侧;(3)由另一侧膜壁扩散到接受相主体。膜吸收与解吸过程所用膜为多孔膜。在该过程中,膜仅仅起到分隔两相、提供传质界面的作用。按操作方式不同,可以根据膜孔中是液体还是气体而分为润湿型和非润湿型两种。由于溶质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远大于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为提高传质效率,多采用非润湿型操作,即膜孔中充满气体的操作。因此,膜吸收所利用的膜多为疏水性的微滤膜或超滤膜。5.1.1 5.1.1 概述概述9v 2.传质机理传质机理 研究者多用串联阻力模型来描述膜吸收的传质过程,膜吸收过程的总传质阻力包括料液相传质阻力、膜相传质阻力和气相传质阻
5、力。采用疏水多孔膜时,膜吸收过程基于气相的总传质系数数学表达式为:111GlmgHKEkkk式中:KG基于气相的总传质系数;kl、km、kg液相、膜相、气相分传质系数;H为亨利常数;E化学反应增强因子。10v 3.主要优势主要优势与传统吸收过程相比,在膜吸收技术具有以下优势:(l)气、液两相在膜的两侧独立流动,两相流量均可以任意调节,有效地缓解了密度、粘度等物性条件的制约,操作弹性大;(2)气、液两相不发生相间混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吸收操作过程中的雾沫夹带、液泛等问题;(3)膜呈自支撑结构,无需另加支撑体,可大大简化组装成膜组件时的复杂性,而且膜组件可做成任意大小和形状,膜组件放大简单;(4
6、)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很高的装填密度,它可以提供很大的比表面积,一般为15003000m2/m3,目前文献报道最大的传质比表面积为10000m2/m3,而传统气一液接触设备如填料塔等能提供的传质比表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0m2/m3。5.1.1 5.1.1 概述概述11 虽然膜吸收技术也存在膜污染等问题有待解决,但膜吸收的优点远远多于传统吸收塔的优点,而缺点比较少。因此膜吸收技术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有关膜吸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l)传质机理及膜吸收过程的模拟研究。主要考察膜吸收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针对特定分离体系和膜组件的流体流动、传质进行模型化研究;(2)膜组件的开发。开发
7、具有大传质比表面积的膜器,并且通过特殊的膜器结构可以改善流体流动状态,进而提高传质效率;v 4.膜吸收技术的研究重点膜吸收技术的研究重点5.1.1 5.1.1 概述概述12 (3)膜材料的研制和膜的制备。研制开发具有更好的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抗污染、易清洗的膜;(4)研究膜污染和浓差极化机理及防止技术。膜污染和浓差极化都会显著降低传质效率,对此问题的解决是工业上是否能推广膜吸收技术的关键之一;(5)吸收剂的选择。对于不同的气体膜吸收过程,研究不同吸收剂的性能,并开发了许多性能各异的吸收剂。5.1.1 5.1.1 概述概述13v5.1.1 5.1.1 概述概述v5.1.2 5.1.2 传质过
8、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v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v5.1.4 5.1.4 膜吸收技术的应用膜吸收技术的应用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膜吸收膜吸收(解吸解吸)1414总传质阻力总传质阻力 管程传质阻力管程传质阻力 用Leveque方程描述膜相传质阻力膜相传质阻力 用Fick定律表达壳程传质阻力壳程传质阻力 差异极大,没有通用的传质关联式 基于阻力串联模型,许多研究者对三种分传质阻力分别进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回归得到分传质关联式,为中空纤维膜吸收的设计计算提供依据。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v 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
9、模型的研究15v1.膜相传质关联式膜相传质关联式 在计算膜孔内的传质系数时,均采用Fick定律来表达。传质系数为溶质在充满膜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和膜参数的函数,膜相传质性能与膜孔隙率等膜结构参数有关,其数学表达式为 Dkm式中,膜厚度;溶质在膜孔中的扩散系数;:膜孔隙率;膜孔曲折因子。D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16v2.管内传质关联式管内传质关联式 由于中空纤维膜丝的内径较小,流体通过中空纤维膜管程时多为层流状态,管程传质关联式可用Graetz-Leveque解来表示。各关联式大都具有如下形式:式中:膜丝内径;膜丝有效长度。1/3ReidShASc
10、LidL比较常用的管程传质关联式为 1/31.62(Re)idShScL Kreulen等通过热质类比的方法得出了CO2物理吸收过程的管程传质关联式: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17 Viegas等分别用威尔逊图解法(Wilson-plot methodology)和一步计算法(one-step methodology)得出了管程传质关联式,认为下式能更好地描述管内传质:1/31/31.010.20ReidShScL一些研究者得到的管内传质关联式列于表1。33362.167.3GzSh 上式是更为通用的关联式,适用于所有的Gz范围,其限制条件是恒定的
11、膜壁面浓度。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18 *“气/液”:传质关联式由中空纤维中的气/液传质过程获得(如中空纤维膜吸收、膜解吸过程);“液/液”:传质关联式由中空纤维中的液/液传质过程获得(如中空纤维膜萃取过程)。表表1 一些研究者得到的管程传质关联式一些研究者得到的管程传质关联式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19v3.壳程传质关联式壳程传质关联式 在实际传质过程中,壳程流体的传质阻力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忽略,而且有时是主要的传质阻力。在壳程传质特性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效仿管程流体流动的Leveque方程得
12、到了各种经验关联式。表2给出了一些研究者得到的壳程传质关联式。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20表表2 一些研究者得到的壳程传质关联式一些研究者得到的壳程传质关联式 *“气/液”:传质关联式由中空纤维中的气/液传质过程获得(如中空纤维膜吸收、膜解吸过程);“液/液”:传质关联式由中空纤维中的液/液传质过程获得(如中空纤维膜萃取过程)。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21式中,装填因子;壳程水力直径;膜丝有效长度。hdL计算壳程传质系数时要分析:膜器结构,例如,装填密度和均匀性、进出口位置等因素;流体在壳程中流动的
13、非理想性。壳程传质关联式可归纳为如下形式:()RehdShfScL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 因此,不同研究者得出的壳程传质关联式无论在常数项还是指数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在各自的实验范围和体系中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在另外的实验条件下,其适用性就大大下降。22 膜吸收过程传质关联式具有集中参数(如溶质在液相中的平均浓度),形式较为简单,便于对传质过程的传质系数等进行预测。但是这些关联式均为半经验公式,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实际传质过程的浓度等变量均为分布参数(随位置、时间等独立变量而变化v4.传质微分方程的研究传质微分
14、方程的研究 为更为深入的分析膜吸收过程的传质行为,许多研究者还建立了膜吸收过程传质微分方程模型。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23 传质微分方程模型是在符合一定假设的前提下,以连续分布的浓连续分布的浓度度作为参数建立数学微分方程。在研究中空纤维膜吸收过程的管程微分模型时,大部分研究者采用了液相在中空纤维膜丝管内流动的方式,这样做的优点优点是易于确定管内流动的维数(对于柱坐标来说为二维),从而降低了偏微分方程求解的难度。多数模型采用如下假设条件对质量连续方程进行简化:多数模型采用如下假设条件对质量连续方程进行简化:a)中空纤维膜管内液体属于牛顿型流体,具
15、有恒定的物理性质;b)管内为稳态流动,管内流体速度分布为充分发展的抛物线型;c)忽略轴向扩散传质,忽略径向对流传质;d)管内速度分布与浓度分布均满足轴对称;e)溶质在气液接触面处符合亨利定律。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242zti21()iiiiCCCDuRrrrz 2ztbt21()truur式中组分i的反应速率,物理吸收时此项为0;中空纤维膜丝内径;管程平均流速。iRtrbtu 基于上述假设,简化的质量连续性方程为(柱坐标下):为了回避壳程流动的复杂性,研究者多采用Happel自由表面模型来简化计算壳程流体的速度分布。自由表面内的流体流速满足:
16、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25222000zsbs420002ln()21344ln()eeeeeer rr rr rruurr rr rr r 1 2011err式中,中空纤维膜丝外径;自由表面半径;壳程平均流速;膜器装填因子。壳程传质描述为:2zs21iiiiCCCDurrrz0rerbsu 对于混合气体吸收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膜丝内壁面处被吸收组分的传质通量等于气相的传质通量: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26,tiiexi gi g wr rCDkCCr 式中为气相和膜相两相的总传质系数,为膜
17、丝内壁面的浓度,可基于阻力串联模型进行计算:111exgmkkk 由以上方程,并结合边界条件可以得到数值解或解析解。通常采用的边界条件包括:管内浓度分布轴对称:0,0iCrr壁面处通量为0:,0itCrrr入口浓度已知:,00,iizCC 以上传质微分方程结合相应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求得理论结果,通过求得的浓度分布解,即可求得传质通量及相应的传质系数。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27v5.1.1 5.1.1 概述概述v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v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v5.
18、1.4 5.1.4 膜吸收技术的应用膜吸收技术的应用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膜吸收膜吸收(解吸解吸)28v常用的膜接触器常用的膜接触器 膜吸收过程中所用的膜器常被称为膜接触器,膜接触器有平板式、管式和中空纤维式等。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膜面积远远大于其他结构的膜接触器,所以其研究和应用最多。常用于膜吸收过程的商业膜接触器如图6所示。图图6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29制造商制作材料纤维直径(mm)表面积(m2)膜器长度(cm)纤维膜外壳密封物A/G Technology(Needham,MA)聚砜聚砜环氧树脂0.2530.00152818.512
19、0Koch Membrane Systems(Wilmington,MA)聚砜,聚丙烯腈,无机碳聚氯乙烯,聚砜,316L不锈钢环氧树脂0.53.20.01969.717.8182.9Microdyn Technologies(Wuppertal,Germany)聚丙烯,磺化聚醚砜,聚乙烯,再生纤维素聚丙烯,316L不锈钢聚氨酯,聚丙烯0.25.50.022525304.9Millipore(New Bedford,MA)聚砜聚砜环氧树脂,聚氨酯0.51.10.03563.8109.2TNO-MEP(Apeldoorn)聚丙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0.61.00.27表表3 商品化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特
20、性商品化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特性 Gabelman和Hwang总结了各类商业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特性,如表3所示。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3030图图7 PTFE膜膜40m电镜照片(电镜照片(SEM)图图8 PET膜膜2m电镜照片(电镜照片(SEM)部分实验用膜照片部分实验用膜照片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31 膜材料和吸收剂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与膜吸收过程的操作模式有关。按照多孔膜是否被吸收剂润湿,膜吸收过程的操作方式可分为不润湿模式、完全润湿型和半润湿模式。图图9 多孔膜膜接触器的三种操作模式多孔膜膜接触器的三种操作模式(a)不润湿模式不润湿
21、模式(b)完全润湿模式完全润湿模式(c)半润湿模式半润湿模式(a)(b)(c)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32 不润湿型操作:膜孔中全部充满气体;完全润湿模式:膜孔中全部充满液体;半润湿模式:膜孔中部分充满液体(如图9所示)。一般情况下,膜吸收过程在不润湿型操作方式下具有最大的传质系数,选择膜和吸收剂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吸收剂不润湿膜,使膜吸收过程在不润湿型操作方式下运行。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33v 1.膜材料的选择膜材料的选择 膜材料的选择依据为:u 膜材料需要具有强疏水性以防止膜孔被吸收剂浸润;u 膜孔要尽可能小以避免吸收剂渗透入膜孔中
22、;u 膜材料的孔隙率要尽可能大以获得较大的气液接触面积;u 膜材料需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u 膜材料需要廉价易得。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34v2.吸收剂的选择吸收剂的选择 对吸收剂的选择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吸收剂与吸收气体能发生快速化学反应;吸收剂应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吸收剂与膜材料之间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吸收剂具有低蒸汽压和热稳定性;吸收剂应易于再生。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35v 3.膜材料与吸收剂的兼容性膜材料与吸收剂的兼容性 膜材料与吸收剂的选择对膜吸收过程分离气体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两者的选择是相互依赖的,而膜吸收工艺过程中的关键
23、步骤之一是膜材料-吸收剂的联合选择,膜材料与吸收剂的润湿性则需要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常见的膜材料-吸收剂的润湿性见表4。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36膜材料吸收剂润湿性聚四氟乙烯(PTFE)一乙醇胺溶液(MEA)不润湿聚丙烯(PP)NaOH溶液,醇胺溶液润湿聚四氟乙烯(PTFE)醇胺溶液不润湿聚丙烯(PP)醇胺溶液,氨基酸盐溶液不润湿聚四氟乙烯(PTFE)一乙醇胺溶液(MEA)润湿(膜孔较大所致)聚偏氟乙烯(PVDF)不润湿聚丙烯(PP)醇胺溶液润湿聚四氟乙烯(PTFE)不润湿聚丙烯(PP)NaOH溶液不润湿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MDEA)润湿表表4 膜材料膜材料-吸
24、收剂的润湿性吸收剂的润湿性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37v5.1.1 5.1.1 概述概述v5.1.2 5.1.2 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传质过程中传质模型的研究v5.1.3 5.1.3 膜材料与吸收剂膜材料与吸收剂v5.1.4 5.1.4 膜吸收技术的应用膜吸收技术的应用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膜吸收膜吸收(解吸解吸)38v 膜吸收技术最早20世纪70年代用于血液的充氧。后来 Yang与 Cussler把这种膜装置用作人工鳃膜吸收技术可以用于:北京化工大学传质与分离实验室1SO2、CO2等酸性气体的脱除 2废水中挥发性污染物的处理 3氨气回收 5.1.4 5.1.4 膜
25、吸收技术的应用膜吸收技术的应用39v 1.1.脱除脱除SOSO2 2、COCO2 2等酸性气体的应用等酸性气体的应用 工业上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大多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投资费用高。膜吸收法除去酸性气体可降低能耗,减少投资,简化操作,避免 二次污染。5.1.4 5.1.4 膜吸收技术的应用膜吸收技术的应用40 20世纪世纪90年代国际能源署(年代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研究认为膜吸收技术是脱除)研究认为膜吸收技术是脱除CO2等温室气体等温室气体较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较有前途的方法之一。5.1.4 5.1.4 膜吸收技术的应用膜吸收技术的应用图图10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