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甘薯及薯类作物栽培技术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400879
  • 上传时间:2022-08-27
  • 格式:PPT
  • 页数:52
  • 大小:8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甘薯及薯类作物栽培技术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甘薯 薯类 作物 栽培技术 课件
    资源描述:

    1、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 马铃薯属茄科,块茎类作物。主要收获物都为营养器官,即生长在地下的块茎。由于产品器官形成简单,经济系数比较高。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它的适应性广,抗逆力强,抗风、耐旱、耐瘠,遇到严重干旱时生长暂时受到抑制,但旱象解除后仍可恢复生长,这是禾谷类作物所不及的。马铃薯分布 于世界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世界种植面积为1877.7万hm2,总产量301804kt,单产16t/hm2。我国马铃薯生产遍及全国各个省(自治区)。2000年全国栽培面积472.3万hm2,总产66282kt,平均单产14t/hm2。马铃薯分区 我国马铃薯种植地区的气候、地理、栽培制度及品种

    2、类型等条件。四个马铃薯栽培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和西南一、二季混作区。马铃薯栽培要点马铃薯栽培要点 一、马铃薯的生育特点(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马铃薯植株按形态结构可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几部分。马铃薯的根 马铃薯的根系由繁殖方式的不同而异,块茎繁殖发生的根系为须根系。根据其发生的时期、部位、分布状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初生芽的基部34节上发生的不定根,称为芽眼根或节根,一类是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生的不定根称为匍匍根,一般每节上发生的36条,分枝能力较弱,长度1020cm,分布在表土层。马铃薯由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根系,属于直根系。马铃薯的茎 马铃薯的茎包括地上茎、

    3、地下茎、匍匍茎和块茎,但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块茎芽眼萌发的幼芽发育形成的地上枝条称地上茎,简称茎。茎具有分枝的特性,茎高为30100cm。茎呈绿色也有紫色或其他颜色的品种。马铃薯的地下茎,即主茎的地下结薯部位。一般1Ocm左右。节数多为8节,每节的叶腋间,通常发生匍匍茎13个。匍甸茎是由地下茎节上的腋芽发育而成,顶端膨大形成块茎,一般为白色,因品种不 同 也 有 呈 紫 红 色 的。在 正 常 情 况 下 有50%70%的匍匍茎形成块茎。块茎 是一缩短而肥大的变态茎,既是经济产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匍匍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后,由于皮层、髓部及韧皮部的薄壁细胞的分生和扩大,并积累大量淀粉,从而使匍

    4、匍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块茎的大小依品种和生长条件而异。一般每块重50250g,大块可达1500g以上。块茎的形状也因品种而异。但栽培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块茎形状产生一定变异。一般呈圆形、长筒形、椭圆形。块茎皮色有白、黄、红、紫、淡红、深红、淡蓝等色。块茎肉色有白、黄、红、紫、蓝及色素分布不均匀等,食用品种以黄肉和白肉者为多。马铃薯的叶片 无论用种子或块茎繁殖,最初发生的几片叶均为单叶,以后逐渐长出奇数羽状复叶。每个复叶由顶生小叶和37对侧生小叶、侧生小叶之间的小裂叶、侧生小叶叶柄上的小细叶和复叶叶柄基部的托叶构成。叶序为2/5、3/8或5/13。图13-3 马铃薯的块茎1顶部 2.芽眉 3.芽眼

    5、4.皮孔 5.脐部6.周皮 7.皮层 8.维管束环 9.内髓 10.外髓(中国大百科全书,1990)马铃薯花序 马铃薯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序为聚伞花序。花柄细长,着生在叶腋或叶枝上。每个花序有25个分枝,每个分枝上有48朵花。花冠合瓣,基部合成管状,顶端五裂,并有星形色轮,花冠有白、浅红、紫红及蓝色等,雄蕊5枚抱合中央的雌蕊。花药有淡绿、血褐、灰黄及橙黄等色。马铃薯的果实 为浆果,圆形或椭圆形。果皮为绿色、褐色或紫绿色。果实内含种子100250粒。种子很小,千粒重0.50.6g,呈扁平卵圆形,淡黄或暗灰色。(二)马铃薯的生育过程 马铃薯的全生育过程划分为六个生育时期。种薯播种后芽眼开始萌芽,至幼

    6、苗出士,为芽条生长期。块茎萌发时,首先幼芽发生,随后在幼芽基部的几节上发生幼根。该时期是以根系形成和芽条生长为中心,是马铃薯发苗扎根、结薯和壮株的基础。幼苗期 幼苗出土到现蕾为幼苗期。该期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主,同时伴随着匍匍茎的伸长以及花芽和侧枝茎叶的分化,是决定匍甸茎数量和根系发达程度的关键时期。多数品种在出苗后710d匍匍茎伸长,再经1015d顶端开始膨大。植株顶端第一花序开始孕育花蕾,侧枝开始发生,标志着幼苗期的结束。一般经历1520d。块茎形成期 现蕾至第一花序开始开花为块茎形成期。经历地上茎顶端封顶叶展开,第一花序开始开花,全株匍匍茎顶端均开始膨大,直到最大块茎直径达34cm,地

    7、上部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物重达到平衡。该期的生长特点是由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中心,转向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地下部块茎形成并进阶段,是决定单株结薯数的关键时期。该期经历3Od左右。块茎增长期 盛花至茎叶衰老为块茎增长期。该期茎叶和块茎生长都非常迅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生长大小的关键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时期,经历1525d。淀粉积累期 茎叶开始衰老到植株基部2/3左右茎叶枯黄为淀粉积累期,经历2030d。该期茎叶停止生长,但同化产物不断向块茎中运转,块茎体积不再增大,但重量仍在增加,是淀粉积累的主要时期。收获期 收获期决定于生产目的和轮作中的要求,一般当植株地上部茎叶枯黄,块茎内淀粉积累达到最高值

    8、,即为成熟收获期。(三)、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新收获的块茎,即使给以发芽的适宜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必须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做休眠。块茎的休眠关系生产和消费。因为休眠期的长短,影响块茎耐贮性及播种后能否及时出苗、苗的整齐度以至产量的高低。这在微型薯作种或二季作地区尤为突出。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和贮藏条件而不同。高温、高湿条件下能缩短休眠期,低温干燥则延长休眠期。如有些品种在14贮藏条件下,休眠期可达5个月以上,而在20左右条件下2个月就可发芽。(四)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温度:马铃薯性喜冷凉,生育期间以平均气温1721为适宜。全生育期需有效积温10002500。块茎形成的

    9、最适温度是20。块茎增长的最适温度1518,20时块茎增长速度减缓,25时块茎生长趋于停止,30左右时,块茎完全停止生长。马铃薯抵抗低温能力较差,当气温降到-4时植株死亡。2、光照、水分 马铃薯光饱和点为3万4万lx。一般日照时数为1113h时,植株发育正常,块茎形成早,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快,块茎产量高。马铃薯的蒸腾系数为400600。幼苗期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为宜。块茎形成期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75%为宜。块茎增长期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淀粉积累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65%即可。后期水分过多,易造成烂薯和降低耐贮性,影响产量和品质。3、土壤 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

    10、格,但以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最适宜。冷凉地方砂土和砂质壤土最好,温 暖 地 方 砂 质 壤 土 或 壤 土 最 好。pH5.56.5为最适宜。土壤含盐量达到0.01%时,植株表现敏感。二、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一)轮作换茬 马铃薯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应与谷类作物轮作,忌与茄科作物、块根、块茎类作物轮作。(二)整地与施肥 马铃薯喜砂壤或壤土,实行秋深翻、晒垡、耙耱保墒或起垄等作业。南方雨水多,整地时做成高垄,睡面宽23m,两哇间沟距和沟深为2530cm。华北平原常遇春旱,播前需浇水造墒,再浅耕耙平。生产上人为打破休眠最常用的方法是0.51mg/kgGA3溶液浸泡1015min或0.

    11、196高锰酸钾浸泡1Omin等。脱毒种薯生产中,用0.33ml/kg的兰地特气体熏蒸3h脱毒小薯,可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生产500kg块茎需吸收纯氮3.33kg、纯磷3.23kg、纯钾4.15kg。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各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吸收速度不同。一般幼苗期植株小,需肥较少。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吸收养分速度快,数量多,是马铃薯一生需要养分的关键时期.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速度减慢,吸收数量也减少。播种时沟施化肥作种肥,每公顷用尿素75150kg,过磷酸钙450600kg,草木灰375750kg,或硫酸钾375450kg。施用基肥时应拌施防治地下害虫

    12、的农药,可每公顷施入2%甲胺磷粉22.537.5kg。(三)选用优良品种与种薯准备 选用优良品种首先要以当地无霜期长短、栽培方式、产品销售为依据,结合当地主要病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性强、稳产性好的品种。上述品种均应选用优质脱毒种薯。种薯准备经过三个过程:1.种薯出窖与挑选 种薯出窖的时间,应根据当时种薯贮藏情况,预定的种薯处理方法以及播种期等三方面结合考虑。种薯出窖后,必须精选种薯。选择具有品种特征、表皮光滑、柔嫩、皮色鲜艳、无病虫、无冻伤的块茎作种。2.催芽 可促进种薯解除休眠,缩短出苗时间。催芽的常用方法是种薯与湿砂或湿锯屑等物互相层积于温床、火炕或木箱中。先铺砂36cm,上放一层种薯,再盖

    13、砂没过种薯,如此34层后,表面盖5cm左右的砂,并适当浇水至湿润状况。以后保持1015和一定的湿度,促使幼芽萌发。当芽长13cm,并出现根系,即可切块播种。3.种薯切块 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并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切块大小以203Og为宜。切块时应采取自薯顶至脐部纵切法,使每一切块尽可能带有顶部芽眼。切好的薯块应用草木灰拌种。若种薯小,可采用整薯播种,避免传病,节省切块用工和便于机械化播种。整薯的大小,一般以2050g健壮的整薯为宜。(四)播种期和播种方法 春播时,在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67时即可播种。马铃薯适于垄作形式,行距65cm。垄作一般覆土78cm厚。干旱地区多采用平作形式,

    14、一般行距50cm左右。(五)合理密植 马铃薯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与单株结薯重量构成。具体可用下式表示:每公顷产量=每公顷株数单株结薯重(单株结薯重=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单株结薯数=单株主茎数平均每主茎结薯数)。合理密度在于既能发挥个体植株的生产潜能力,又能形成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从而获得单位面积上的最高产量。合理密植应依品种、气候、土壤及栽培方式等条件而定。晚熟或单株结薯数多的品种、整薯或切大块作种。土壤肥沃或施肥水平高、高温高湿地区等,种植密度宜稍稀;反之,就适当加大密度,靠群体来提高产量。在目前生产水平下,北方一作区以每公顷5.7万7.0万株为宜;两作区,每公顷6.5万7.5万株。

    15、(六)田间管理措施 1苗前措施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从播种到幼苗出土约30d。这期间可进行苗前耢地。在西北、内蒙古西部等地有闷锄习惯。耕地和闷锄均应掌握适时和深度,切勿碰断芽尖。出苗前,若土壤异常干旱,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苗前灌水。2查苗补苗 田间缺苗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甚大。因此,当幼苗基本出齐后,即应进行查苗补苗。检查缺苗时,应找出缺苗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补苗,保证补苗成活。如薯块已经腐烂,应把烂块连同周围的土壤全部挖除以免感染新补栽的苗子。补苗的方法是在缺苗附近的垄上找出一穴多茎的植株,将其中1个茎苗带土挖出移栽。蒙古东部干旱地区可浇水移栽。3中耕除草和培土 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

    16、系生长、匍匍茎伸长和块茎膨大。齐苗后及早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cm,并结合除草。1015d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浅。现蕾开花后覆土。初进行第三次中耕,宜较第二次更浅。后两次中耕结合培士进行。第一次培士宜浅,第二次稍厚,并培成宽肩垄,总厚度不超过15cm,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而降低品质。目前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等垄作地区多采用65m行距的中耕培土器进行中耕培土。4追肥 一般在旱区,只要施足底肥,生长期间可以不追肥。如需追肥时,应于块茎形成期结合培土追施一次结薯肥。氮、磷配合施用,追肥量视植株长势长相而定。开花以后一般不再追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亦

    17、有增产效果。5灌溉和排水 马铃薯苗期耗水不多但若干旱时仍需灌水。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需水量最多,如土层干燥应及时灌溉。生育后期,需水量逐渐减少,但若过度干旱,也需适当轻灌。收获前1015d应停止灌水促使薯皮老化,有利于收获和贮藏。各生育阶段,如雨水过多,都要清沟排水,防止涝害。6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的病害较多,常见的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癫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开花期大量发生,喷洒瑞毒霉锰锌、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等。采用合理轮作、小整薯作种或从无病地区调种等措施,减轻为害。环腐病主要通过切刀消毒或小整薯作种等措施来减轻发病。疮痂病可用0.1%升汞水浸种1.5h或用0.

    18、2%福尔马林浸种12h进行防治。马铃薯常见的虫害有脐蜡、蝼蛄、地老虎、金针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等,一般采用药剂防治。(七)收获与贮藏 1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茎叶枯黄,块茎易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厚,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最大值,为食用和加工用块茎的最适收获期。种用块茎应提前57d收获,以避免低温霜冻危害,提高种性。收获应选晴朗干燥天气进行。收前12d割掉茎叶和清除田间残留的枝叶,以免病菌侵染块茎。收获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并要避免块茎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而降低种用和食用品质。2贮藏 收获的块茎,应根据用途不同,采用相应方法进行贮藏管理,保证马铃薯的食用、加工用和种用品质。贮藏地点和贮藏窖要具有通

    19、风、防水湿、防冻和防病虫传播的条件。贮藏前将块茎分级摊晾715d,进行预贮,使伤口愈合。伤口愈合的适宜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90%左右。预贮后,剔除愈合不良的伤薯、病薯、畸形薯等,再行贮藏。贮藏的适宜温度因用途而不同。种薯贮藏以24为宜;食用薯以14为宜;加工用品薯短期贮藏以10左右为宜,长期贮藏时,先贮藏在78下,加工前23周转入20温度下进行回暖处理,并配合施行化学药剂抑芽。贮藏的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不能见光,以免积累龙葵素。贮藏方法有两种:冬贮法:一季作地区,进行冬季贮藏,一般采用窖藏,有井害、棚害、窖洞窖、土沟窖等。贮藏量不超过窖体的2/3。当温度降到0时,应在薯堆上加覆盖

    20、物或熏烟增温。夏贮法:二季作地区,春薯收后于夏季贮藏,一般在阴凉通风地点用架藏方法,即搭成多层棚架,每层架上摆34层薯块。这种贮藏方法块茎失水较多,应在中、后期适当进行覆盖。(八)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可增产20%50%,大中薯率提高10%20%。并可提早上市,调节淡季蔬菜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和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实行3年轮作。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进行耕翻碎土把糖平整,早春顶凌把耱保墒。2.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后生育期间不易追肥,故应在整地时把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施人土中。每公顷施入3045t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3

    21、00kg磷酸二铵。3.覆膜方法 播前10d左右在整地作业完成后应立即盖膜防止水分蒸发。覆膜方式有平作覆膜和垄作覆膜。平作覆膜多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57Ocm窄行距3035cm,地膜覆在窄行上。垄作覆膜须先起好垄,垄高1015m,垄底宽5075cm,垄背呈龟背状,垄上种两行,一膜盖双行。无论采取哪种覆盖方式都应将膜拉紧、铺平、紧贴地面,膜边入土1Ocm左右,用土压实。膜上每隔1.52m压一条士带,防止大风吹起地膜。覆膜710d,待地温升高后,便可播种。4.播种 播期以出苗时不受霜冻为宜。一般比当地露地栽培提前10d左右。在每条膜上播两行。交错打孔点籽,孔深1012cm然后回填湿土并将膜裂口用土封严。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播种时应在播种孔内浇水0.5kg左右。5.田间管理 播后要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地膜破损要立即用土压严,防止大风揭膜。出苗前后检查出苗情况,若因苗弯曲生长而顶到地膜上,应及时将苗放出,以免烧苗。生育中期要及时破膜,在宽行间中耕除草培土,有灌水条件的可在宽行间开沟灌水。思考题:思考题:叙述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根据马铃薯块茎芽眼分布的特点,说明选用种薯和切块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甘薯及薯类作物栽培技术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0087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