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水回用循环水系统近零排污技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煤化工废水回用循环水系统近零排污技术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化工 废水 循环 水系 统近零 排污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煤化工废水回用循环水系统近零排污技术煤化工废水回用循环水系统近零排污技术目 录n煤化工行业发展历史n煤化工发展趋势n煤化工废水类型n煤化工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n煤化工高盐量废水的处理方法n煤化工废水回用循环水近零排放技术1.煤化工行业发展历史l煤化工始于18世纪l19世纪形成体系l20世纪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l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l过去、现在、将来,煤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基础和 支柱2.煤化工发展趋势传统煤化工:涉及焦炭、电石、合成氨等领域。特点:特点:高能耗 能量损失大,动力消耗大高排放 三废排放量大高污染 三废处理难度大,污染环境低收益 投入大,收益低 煤化工发展趋势现代
2、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电力、热力等,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化工产品,如芳香烃类产品 1 技术密集型根据煤种、煤质特点及目标产品不同,采用不同煤转化高新技术,并在能源梯级利用、产品结构方面对不同工艺优化集成,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同时,新型煤化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技术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和产业化建设。2 环境友好型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污染的集中治理,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友好。煤气化煤气净化氨合成煤气甲醇合成甲醇甲醇毛比尔法汽油费托合成液体燃料、化学品乙酐合成乙酐
3、、乙酸甲酯直接液化加工液体燃料、化学品炼焦焦炉煤气分离城市煤气粗苯苯、甲苯、二甲苯煤焦油加工萘、蒽、吡啶、酚沥青、碳素制品焦炭电石炉石灰石冶金焦电石乙炔化学品低温干馏煤气燃料气低温煤焦油加工液体燃料、酚半焦无烟燃烧、还原剂气化原料其他加工褐煤蜡、活性炭、碳分子筛合成氨煤化工分类及产品示意图煤化工产业煤焦化主要生产炼钢用焦炭,同时生产焦炉煤气、苯、萘、蒽、沥青以及碳素材料等产品;煤气化生产合成气,是合成液体燃料、乙醇、乙酐等多种产品的原料;煤液化煤高压加氢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煤间接液化是由煤气生产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液体燃料和化学产品。3.煤化工废水分类由于煤化工种类较多,其产生的
4、废水也有很大区别,处理难易程度也不同。主要与以下有关:煤质种类不同煤种的水分、灰分、挥发份、固定碳、全硫等不同。煤化工工艺不同煤种采用不同的气化工艺技术,产生废水中污染物组成和数量也大不相同。气化炉炉型与固定床工艺相比,流化床和气流床工艺的废水水质较好;而固定床炉内温度较低,煤干馏出的焦油、酚类、苯类、氨等物质留在粗煤气中,通过洗涤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煤化工废水特点高浓度COD可达5000mg/L、氨氮在200500mg/L 高污染主要污染组分为COD、BOD5、总氨、总酚、挥发酚、石油类、氰化物、硫化物、SS等 有毒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难降解废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主要是酚类
5、和苯类化合物,如吡咯、萘、呋喃、咪唑类等;难降解的有机物主要有吡啶、烷基吡啶、异喹啉、喹啉、咔唑、联苯、三联苯等 煤化工废水类型煤化工行业根据废水含盐量分为两类:1)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煤气化工艺、生活污水等特点:含盐量低,污染物以COD为主。2)高含盐废水主要来源于煤气洗涤废水、循环水系统排水、化学水站排水等特点:含盐量高,污染物以含盐量(TDS)为主。4.煤化工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一级处理主要是指有价物质的回收,包括沉淀、过滤、萃取、汽提等单元,以除去部分灰渣、油类等。二级处理主要是生化法,一般经二级处理后,废水可接近排放标准,生化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过滤法等。深度处理普遍应用的深度处理方
6、法是臭氧氧化法和活性炭吸附。4.1有机废水的一级处理方法l酚氨回收废水来自于煤气洗涤时产生的高污染废水,水质成分复杂,主要有氨、二氧化碳、单元酚、多元酚、脂肪酸等,硫化氢含量较少。l有机含氨污水包括粉煤气化、低温甲醇洗、硫回收、焦油加氢、天然气液化等工艺装置产生的污水,以及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等。4.1有机废水的一级处理方法1、酚的回收方法l溶剂萃取法l蒸汽脱酚法l吸附脱酚法l液膜技术l离子交换法4.1有机废水的一级处理方法l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 是一种液-液接触萃取、分离与反萃再生结合的方法。酚回收工段利用精馏操作脱除酸性气体 CO、H2S、HCN,又利用精馏侧提出 15%浓度的氨溶液,使水
7、得到净化。该方法简单,成本低,便于操作,回收率高。同时侧汽提的氨利用氨精馏得到 90%以上浓度的高纯液氨。4.1有机废水的一级处理方法l蒸汽脱酚法蒸汽脱酚法 将含酚废水与蒸汽在脱酚塔内逆向接触,废水中挥发酚转入气相被蒸汽带走,达到脱酚的目的。含酚蒸汽在再生塔中与碱液作用生成酚盐而回收。该操作方法简单,不影响环境。但脱酚效率仅为80%,效率偏低,而且耗用蒸汽量大。4.1有机废水的一级处理方法l吸附脱酚法吸附脱酚法 吸附脱酚是采用一种液固吸附与解吸相结合的脱酚方法,将废水与吸附剂接触,发生吸附作用达到脱酚的目的,但采用吸附法(如活性炭吸附)回收酚存在一些困难,因为有色物质的吸附是不可逆的,活性炭吸
8、附有色物质后,极难再生将有色物质洗脱下来,从而影响活性炭的使用寿命。随着廉价、高效、来源广的吸附剂的开发,吸附脱酚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脱酚方法。4.1有机废水的一级处理方法2、氨的回收方法目前对氨的回收主要采用水蒸气汽提-蒸氨的方法。污水经汽提,析出可溶性气体,再通过吸收器,氨被磷酸氨吸收,从而使氨与其他气体分离,再将此富氨液送入汽提器,使磷酸氨溶液再生,并回收氨。精馏操作利用酚水中各物质挥发度的差异使各组分实现连续的高纯度的分离。水蒸气汽提-蒸氨法回收氨工艺流程图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煤气化废水在进行预处理前根据不同的水质特点设置调节池以调节水质水量,设置隔油池或气浮池进行除油,经以上的
9、预处理后可采用下面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处理。p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p缺氧-好氧(A-O)法p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A-A-O)p粉末活性碳湿式氧化再生(PACT/WAR)工艺法 p多级生物处理工艺p其他方法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p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采用人工曝气的手段,使得活性污泥均匀分散并悬浮于反应器中和废水充分接触,并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对废水中所含的有机底物进行着合成和分解的代谢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所利用,得以降解、去除。同时,亦不断合成新的微生物去补充、维持反应器中所需的工作主体微生物(活性污泥),与从反应器中排除的那
10、部分剩余污泥相平衡。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工艺流程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p缺氧-好氧(A-O)法uA-O法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即缺氧-好氧工艺,其主要工艺路线是缺氧在前,好氧在后,泥水单独回流u缺氧池进行反硝化(Denitrification)反应:2NO3+10e+12HN2+6H2O u好氧池进行硝化(Nitrifying)反应:2NH3+3O22HNO2+2H2O+158kcal HNO2+1/2O2=HNO3 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流程简短、工程造价低;流程简短、工程造价低;不必外加投入碳源不必外加投入碳源脱氮率不高(脱氮率不高(85%85%左右)左右)。A-O
11、法内循环生物脱氮流程图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p厌氧-缺氧-好氧(A-A-O)法u与单级AO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段设置一厌氧反应器,旨在通过厌氧过程使废水中的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去除,进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并为后续的缺氧段提供适合于反硝化过程的碳源,最终达到高效去除COD、BOD、N、P的目的。特点:特点: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 污泥含磷高,具有较高肥效污泥含磷高,
12、具有较高肥效 运行费用低运行费用低 A-A-O工艺流程图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pPACT/WAR工艺粉末活性碳湿式氧化再生(PACTWAR)是在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投加活性炭粉末,利用活性炭粉末对有机物和溶解氧的吸附作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食物,从而加速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能力。活性炭用湿空气氧化法再生。生产废水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絮凝池二沉池砂滤池PACT/WAR工艺流程图活性炭粉末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p多级生物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了外循环厌氧处理系统、生物增浓同步脱氮系统、改良A/O氧化、活性硅藻土和碳粉吸附系统、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和滤池。该工艺目前在哈尔滨煤气厂煤气化废水治理工程中得到应
13、用。含油废水气浮池调节池生物增浓同步脱氮池改良A/O氧化活性硅藻土和碳粉吸附滤池厌氧处理多级生物处理工艺流程图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p其他方法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于处理煤化工有机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n新物化法新物化法 新物化法是指在常温下利用废水中有害物质与专门为处理废水而开发的药剂发生反应,经过4次不同加药处理过程和处理设施,最终实现COD、BOD、NH3-N、SS均达到排放要求。该技术最大的缺陷是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只是形态的转移,另外该技术的成熟性还需要经工程实践的考验。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nHSB HSB 法处理焦化废水法处理焦化废水nHSB(High Sotut
14、ion Bacteria)是高分子均群的英文缩写。目前国内初步试验得出以下结论:HSB耐受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性好;处理后污泥少、出水色度好;加碱量为传统方法的1/31/5,运行费用较低,但对菌种特性,生存条件、净化功能尚未完全了解,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n三相气提升循环流化床处理技术三相气提升循环流化床处理技术n蔡建安经试验研究证明:用三相气提升内循环流化床反应(AZLR)处理污水比活性污泥法效果好,其处理负荷高。它对酚、氰等污染物的耐受力强,去除效果好,并具有较低的曝气能耗,其COD去除率为54.4%76%,酚的去除率为95%99.2%,氰的去除率为95%99.2
15、%。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n芬顿试剂处理技术芬顿试剂处理技术n芬顿试剂对有机分子的破坏是非常有效的,其实质是二价铁离子加过氧化氢之间的链反应催化生成OH自由基,三价铁离子催化剂(芬顿类试剂)也能激发这个反应。这两个反应生成的OH自由基能有效地氧化各种有毒的和难处理的有机化合物。反应机理为:Fe2+H2O2=Fe3+OH-+HO Fe3+H2O2+OH-=Fe2+H2O+HO Fe3+H2O2=Fe2+H+HO2 HO2+H2O2=H2O+O2+HO4.2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n微波与超声波处理技术微波与超声波处理技术n利用微波与超声波降解水中化学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近几年
16、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处理技术。对液体而言,微波仅对其中的极性分子起作用,微波电磁场能使极性分子产生高速旋转碰撞而产生热效应,降低反应活化能和化学键强度;在微波场中,剧烈的极性分子震荡,能使化学键断裂,故可用于污染物的降解。超声波由一系列疏密相间的纵波构成,并通过液化介质向四周传播,近几年研究表明,包括卤代脂肪烃、单环和多环芳香烃及酚类物质等都能被超声波降解。4.3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经过酚、氨回收,预处理及生化处理后的煤气化废水,其中大部分污染物质得到了去除,但某些主要污染指标仍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处理深度处理,来使这些指标达到排放标准。n活性炭吸附法n混凝沉淀法4.3有机废水
17、的深度处理方法n活性炭吸附法煤气化废水经以上步骤处理后COD的去除率效果不是很理想,很难达标排放,为使废水达标排放,可使用活性炭降低废水中COD的浓度。废水处理中活性炭吸附主要对象是废水中用生化法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或用一般氧化法难以氧化的溶解性有机物,包括木质素、氯或硝基取代的芳烃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洗涤剂、合成燃料、除味剂、DDT等。当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时,不但能够吸附这些难分解有机物,降低COD,还能使废水脱色、脱臭。因此吸附法在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3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混凝沉淀法l降低废水的浊度、色度l去除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些重金属毒物和放射性物质l去除导致富营养化的
18、物质l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l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便于运行,处理效果好;l运行费用高,沉渣量大。5.煤化工高盐量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煤化工高盐量废水的处理通常是采用膜分离或热浓缩工艺富集废水中的杂质,清水用于循环水系统,浓水外排。部分受环境所限的企业为实现废水不外排的目的,还会采用多级浓缩技术,使杂质高度富集,进一步提高废水利用率,同时产生的高盐浓缩废液单独处理。膜分离一般是指利用膜(Membrane)对流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选择性渗透的特点来分离流体混合物的操作过程(1)分散得很细的固体,特别是与液体密度相近,胶状的可压缩的固体微粒;(2)低分子量的不挥发的有机物、药物与溶解的盐类;(3)
19、对温度、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敏感的生物物质。膜分离的应用领域膜分离的应用领域涉及气体分离、水溶液分离、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等操作的食品和饮料加工过程、工业污水处理、大规模空气分离、湿法冶金、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生产及石油化工制品的生产等过程 膜 主要功能 推动力 微滤(MF)Microfiltration 对称细孔高分子膜孔径0.0310 nm 滤除 50 nm的颗粒 压差 0.1 MPa 超滤(UF)Ultrafiltration 非对称多孔膜孔径120 nm 滤除 5100 nm的颗粒 压差 0.1 MPa 反渗透(RO)Reverse Osmosis 非对称性或复合膜孔径0.11 nm
20、水溶液中溶解盐类的脱除 压差1 10 MPa 渗析(透析)(D)Dialysis非对称离子交换膜孔径110 nm 水溶液中无机酸、盐的脱除 浓度差 电渗析(ED)Electrodialysis阴、阳离子交换膜孔径110 nm 水溶液中酸、碱、盐的脱除 电位差 气体分离(GP)Gas Permeation均质膜和非对称膜 滤除 50 nm的颗粒 压差110 Mpa浓度差 渗透汽化(PV)Pervaporation复合膜 水、有机物的分离 渗透边的分压下降 液膜(L)Liquid Membrane液体保存在多孔膜中 盐、生理活性物质的分离 浓度差 膜的分类膜生物膜合成膜无机膜固体膜液膜有机膜不对称
21、膜多孔膜无孔膜不对称膜对称膜转相膜复合膜按来源分类按制造方法分类按形态/结构分类按材料分类材料材料特点特点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CDA)、三醋酸纤维素(CTA)、硝化纤维素(CN),混合纤维素(CN-CA)、乙基纤维素(EC)等。成孔性、亲水性好、价廉易得,使用温度范围较广,可耐稀酸,不适用于酮类,酯类、强酸和碱类等液体的过滤。聚酰胺尼龙-6(NY-6)、尼龙-66(NY-66)、芳香聚酰胺(PI)、芳香聚酰胺酰肼(PPP)、聚苯砜对苯二甲酰(PSA)具亲水性能,较耐碱而不耐酸,在酮、酚、醚及高相对分子质量醇类中,不易被浸蚀,孔径型号也较多。聚砜聚砜(PS)、聚醚砜(PES)微滤膜具有良好的化学
22、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耐辐射,机械强度较高。含氟材料聚偏氟乙烯膜(PVDF)、聚四氟乙烯膜(PTFE)、聚全氟磺酸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如PTFE膜,40260oC,可耐强酸,强碱和各种有机溶剂。具疏水性,可用于过滤蒸气及腐蚀性液体。材料材料特点特点聚烯烃聚丙烯(PP)、聚乙烯拉伸式微孔膜、聚丙烯纤维式深层过滤膜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和有机溶剂,价格便宜,但孔径分布宽。商品膜有平板式和中空纤维式多种构型,孔径规格(从0.170 m)。聚碳酸酯主要用于制备核孔微孔膜。核孔膜孔非常均匀,厚度515m。制造工艺较复杂,价格高,应用受到限制。无机材料如陶瓷微孔膜,玻璃微孔膜,各类金属微孔膜等。具有耐高温、
23、耐有机溶剂、耐生物降解等优点,特别在高温气体分离和膜催化反应器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膜分离的原理大多为对不同的微粒的选择透过,故分离效率通常都很高。相对于蒸馏等分离过程,膜分离的分离系数要大得多。膜分离过程中,被分离的物质大都不发生相变,与蒸发,蒸馏相比,操作所需能耗很小。膜分离设备本身没有运动部件,且操作温度和压力不高。操作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膜的性能。膜分离过程的操作十分简便,从启动到得到产品所需时间较短,故可以频繁地启停。膜分离设备的性能不受处理量大小的影响,即单位生产能力与分离效率,设备单价及操作费用关系不大。即纯溶剂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一侧向溶液一侧的自发流动过程。渗透过程
24、达平衡时半透膜两侧形成的压差。在浓溶液一侧加压,使膜两侧的压差大于溶液的渗透压,溶剂从溶液一侧向纯溶剂一侧液流动。主要为两大类,醋酸纤维素膜(如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共混不对称膜和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和芳香族聚酰胺膜(如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和芳香族聚酰胺中空纤维膜)。从结构上又可分为非对称膜和复合膜。但无论哪种反渗透膜,其制膜材料必须是亲水性的。反渗透膜的基本性能包括透水率、透盐率和抗压实性等。反渗透膜过程的推动力为压力差。反渗透膜截留溶质并非靠膜的筛分作用,而是靠膜对溶质和溶剂的亲和力差异。就其分离机理而言,尚存在与之争。反渗透过程中膜材料与被分离介质间的化学特性比膜的结构形态更为重要。
25、压力差的作用下,利用膜的孔径的大小对微粒进行机械筛分和截留,而吸附截留的作用相对较小。常用的膜是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等混合组成。其它商业化膜有再生纤维素膜,聚氯乙烯膜,聚酰胺膜和陶瓷膜等。工业上主要用于无菌液体、超纯水的生产和空气过滤。溶液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溶剂和小于膜孔径的溶质由膜透过,而大于膜孔径的溶质则被截留,从而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超滤与微滤的不同之处在于能截留溶解的大分子,与反渗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截留的大多为大分子溶质。超滤应用非常广泛,从家用净水器到现代化工业生产。A+B 溶液 A 溶液 B 溶液 1.操作过程中无相变化,且一般在常温低压下进行,故能耗很低,约为蒸发或冷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