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与养心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心经》与养心之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经 养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心经与养心之道心经原文n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2、: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一、心经解题n大正藏收录的心经n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宋 施护译 n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1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 n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玄奘译 n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法月重译 n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般若共利言等译 n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智慧轮译 n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法成译 n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1卷)宋 施护译心经解题n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n摩诃(maha):大、多、殊胜n般若(b re):智慧。1、实相般若,2、观照般若,3、文字般若。n金刚般若: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
3、方便般若、眷属般若。n波罗蜜多(Pramit):度到彼岸。即六度之度。心经解题n六度:n施度:布施(Dna):财施,无畏施,法施。n戒度:持戒(la),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n忍度:忍辱(Kanti),难行能行、难忍能忍n精进度:精进(Vrya),n禅度:禅定(Dhyna)n慧度:般若(Prajñ)禅定的智慧 心经解题n心:n1、中心、核心、心要n2、本心、真心n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n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n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如是生清净心。应生无所住心。n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n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经解题n经:n1、经典
4、2、方向、途径n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意。n贯通古今,广摄一切,此理常然,永为法则。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n观自在菩萨(Avalokitevara)n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玄奘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避李世民讳:观音。n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楞严经卷六:内听修行,动静二相,了然不生。n法华经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
5、得解脱。n悲华经: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据自利功德释:观是能观智,包括一心三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包括一境三谛之理。菩萨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观圆证,自在无碍,因名观世音自在。n据利他功德释: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指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悲心,机指九法界众生,称念菩萨圣号或悲哀求救之音声。因菩萨能兴慈运悲,拔苦与乐,普门示现,自在无碍,故名观世音自在。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
6、。n观世音即观自在,观自在亦即是观世音,在大悲心陀罗尼经名之为观世音自在。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n行:功行 n般若(b re)金刚般若: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n“佛一切时皆说般若”,“佛法即般若,般若即佛法”。n一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时指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过去现在未来都行深般若。所谓过去不可得,过去便有般若;未来不可得,未来便有般若;现在不可得,现在便有般若;时者,即过去未来现在不可得,故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n时在刹那之间。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照见五蕴皆空。n照:观照般若。照自己,自己就是五蕴,何人无五蕴,五蕴本来空,迷的时候才有
7、,悟的时候即空。n蕴:蕴藏、遮盖。n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n色蕴:可见的物质:地水火风 n受蕴:可感的接受领纳:乐受、苦受、舍受。n想蕴:可思,获取、想像 n行蕴:可做,判断并诉诸行动 n识蕴:可断,了别认识。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空:n有、无、非有非 无、亦有亦无 n三谛:空、假、中n当体即空,又不是空无,乃第一义空。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度一切苦厄 n度:六度n苦:痛苦,厄:穷困疾厄n苦厄起于生死,自身心出生死,众生同出生死。二、五蕴皆空 心要自在n心之神力:观音菩萨;n心之智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n心之法力:大行普贤菩萨。n心之愿力,地藏王菩萨。n为色所缚,不得自在。
8、n明心:离三界之境、离六尘之境、离人天之境、离目前之境,而观己心,观心则无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三、色即是空,心无挂碍n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n舍利子(舍利子(Shariputra),即舍利弗即舍利弗,释迦,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n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三、色即是空,心无挂碍n色:即形色、一切有形有相有质碍者n空:实相、实然之相、实然本体。n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n圆融
9、无碍、色空不二。三、色即是空,心无挂碍n万物因缘而有,因空性而生;万物因缘而无,也就是因缘相待而不可依恃,从而归为空。n一切形色之有,无不是假,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又无不是真,因为它们无不包含着绝对的相待性,即空性。三、色即是空,心无挂碍n万物因缘而有,因空性而生;万物因缘而无,也就是因缘相待而不可依恃,从而归为空。n一切形色之有,无不是假,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又无不是真,因为它们无不包含着绝对的相待性,即空性。三、色即是空,心无挂碍n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n诸法:世间一切法,天地间一切事物。n空相:真空实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