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皮肤性病学-药物不良反应性皮肤病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临床皮肤性病学-药物不良反应性皮肤病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皮肤性病 药物 不良反应 皮肤病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药物不良反应性皮肤病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药物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出现的有害的、未预料到的和不希望的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大多是非免疫介导的。它们有些是药物性质所致的不需要的(是可以预见的),有些则是个体对药物不耐受或特异性反应(是完全不可预测的)。前者更常见,大概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80%。免疫介导的药物不良反应很少见,即所谓的药物变态反应。尽管理论上,上述分类很明确,但在许多患者中真正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定义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
2、为三种类型,即A型、B型和C型。u A型药物反应:与药物作用和代谢产物有关,包括副作用、药物毒性、药物相互作用。u B型药物反应:非变态反应性,包括特异质的药物反应、使原有疾病加重假变态反应性药物反应。u C型药物反应:变态反应,容易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惊厥药、化疗药物、肝索、胰岛素、鱼精蛋白和诸如干扰索和生长因子等生物学制剂。引起变态反应的机制包括IgE介导(I型)、细胞毒型(I型)、免疫复合物相关(I型)、迟发性变态反应(IV型)。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炎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又
3、称药疹(drug eruption),是指药物经各种途径进人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药物进人人体内的途径最常见为口服和注射,其他途径还有灌注、点眼、滴鼻、漱口、含化、喷雾、吸人、外用、熏药、冲洗、栓剂、电离子导人等。药疹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患者中发生率为2%3%,临床表现多样,可与许多皮肤病表现类似。定义药物不良反应病因u 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有以下几类:抗生素类,以青霉素最多见。磺胺类,以长效磺胺多见。解热镇痛药,以吡唑酮类、水杨酸类较常见。镇静催眠药,以巴比妥类较多。抗癫涧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抗毒素与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近年来,中草药及中成药引起药疹的
4、报道越来越多,甚至有引起重型药疹、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应引起重视,常见的引起药疹的中药有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穿心莲、丹参、紫草、六神丸、云南白药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病机制u 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一般分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假变态反应等几种不同机制(表12-1),在系统或局部用药后激发,其中前者为主要机制。u 1.免疫性即变态反应,最为多见,发病机制可为I型、I型、II型和IV型(表12-2,图12-1)。一般而言,药物分子量超过1 000Da才具有免疫原性,如血清、疫苗和蛋白制品;而多数药物分子量较小,需与组织大分子结合形成药物-组织大分子复合物后成为完全抗原,引发变态反应。u 2.非免疫性包括
5、药理作用、药物过量.蓄积毒性、药物间相互作用及遗传性酶缺陷等。非变态反应有痤疮样发疹、脓疱性发疹、银屑病样反应、药物毛发异常、药物引发的肿瘤、药物性色素改变、药物性黑棘皮病、药物性口炎、药物性黑毛舌、药物性牙龈增生、药物性甲异常等。但.它们须与变态反应及可能为变态反应机制所致者相鉴别。u 3.假性变态反应(pseudoallergy)是由非IgE依赖性机制发生的肥大细胞介质释放引起的全身性速发反应。虽然临床极像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但反应的发生不是药物或药物代谢产物与药物特异性IgE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类反应.的一个鉴别特征是反应可以发生于从未暴露于此类药物的人。这类反应的发生看来是由于效应
6、途径的非免疫性激活。有些药物,如阿片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B和小简箭毒碱,可以直接引起肥大细胞介质释放,导致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甚至.类似临床过敏性反应的表现。-般说来,这类反应可以事先用皮质激素类或抗组胺药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病因u 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有以下几类:抗生素类,以青霉素最多见。磺胺类,以长效磺胺多见。解热镇痛药,以吡唑酮类、水杨酸类较常见。镇静催眠药,以巴比妥类较多。抗癫涧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抗毒素与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近年来,中草药及中成药引起药疹的报道越来越多,甚至有引起重型药疹、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应引起重视,常见的引起药疹的中药
7、有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穿心莲、丹参、紫草、六神丸、云南白药等。药物性皮炎u 大细胞介质释放,导致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甚至类似临床过敏性反应的表现。-般说来,这类反应可以事先用皮质激素类或抗组胺药来防止。临床表现1.药疹的系统表现常急性发病,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在发疹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表12-3),如药物热、内脏损害症状及过敏性休克等。皮肤黏膜可有瘙痒、烧灼感或疼痛。u(1)药物热:发热是药物超敏反应常见的表现。它也可能是药物性皮炎的唯-表现,其发热没有典型的热型。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增多,核左移。可能有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数病例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肝功能异常。药物热最特征性
8、的表现是撤除有关药物后,在4872h发热可迅速消退;再次应用同一药物,温度又在数小时内上升。一般说来,药物热的诊断是排除其他可导致发热的潜在病因后确定的。临床表现药物性皮炎药物性皮炎u(2)血清病样反应(serum sickness-like reac-tions):血清病是由于注射异种蛋白,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所引起,伴有循环免疫复合物。而有些药物(如头孢克洛)引起的临床表现与血清病极为相似,但不伴循环免疫复合物,故称为血清病样反应。本病药物反应为类似于血清病。一般发生在药物治疗后12周,常有发热、荨麻疹、关节痛、蛋白尿和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引起血清病样药物反应的药物包括苯妥英钠、保泰松、卡马西
9、平、头.孢丙烯、环丙沙星、米诺环素、青霉素V、阿莫西林、氟氯西林和磺胺甲嚦唑。临床表现药物性皮炎u(3)药物红斑狼疮:实际上不同于真正的红斑性狼疮。常见和已证实的致病药物包括肼屈嗪、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异烟肼、氯丙嗪与奎尼丁。其发病机制仍不明。肼屈嗪和普鲁卡因胺是两个已知很久的引发本病药物。有的认为该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可损伤细胞,导致核小体亚单位DNA与组蛋白的释放,继之引发免疫反应。亦有提出发病与遗传性好发因素有关。本病表现多可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SLE诊断标准,与红斑狼疮有颇多相似,发热与全身不适、关节痛、肌肉痛、多发性关节炎、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及贫血等是常见表现。u(4)血管炎性药物反应:已
10、报道可能引发本型反应的药物较常见者有青霉素类.磺胺类、胺碘酮、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nhibitors)、西咪替丁、呋塞米,奎尼丁、肼屈嗪、华法林、噻嗪类、硫尿嘧啶、别嘌醇、碘化物及乙内酰脲等。本病属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其损害主要见于双小腿、踝部、臀区,有紫癜、血疱、结节或斑块样,荨麻疹样损害。可有发热、全身不适、肌肉及关节疼痛、食欲缺乏、胃肠道出血、肺浸润、肾小球肾炎等。临床表现药物性皮炎临床表现u(5)结节性红斑药疹: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属变态反应性,其发病可能由于Arthus型反应或迟发型反应(IV型),已有报道的有口服避孕药、磺胺类、青霉索、水杨酸盐类、氨替比
11、林及碘剂、溴剂等。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双小腿伸侧,为红色皮下结节,有自觉痛及压痛。根据其临床的形态特点,诊断结节性红斑并不困难,但确定其是否为药物所致并不容易。u(6)超敏反应综合征(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HS):是一种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面部水肿、白细胞增多和内脏器官受累(肝炎、肾炎、肺炎)为特征的全身性反应,常在治疗后14周发病。再次用药时皮疹复发。发疹性药疹和剥脱性皮炎最常见,而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TEN的皮损亦可出现。常见致敏药物有抗癫疴药、磺胺类、别嘌醇。药物性皮炎临床表现u 临床可分为:抗惊厥药超敏综合征;磺胺药超敏综合
12、征;别嘌醇超敏综合征。HS诊断标准:皮肤的药疹;血液学检查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 500/l或存在不典.型淋巴细胞);系统累及淋巴结肿大直径2cm或肝炎(SGOT正常的2倍)或间质性肾炎.或间质性肺炎或心肌炎。三条标准存在就能确诊。HS治疗:停致敏药物,可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临床表现u(1)发疹性药物反应(exanthematousdrugreactions)麻疹样疹(morbilliform eruption):占 全部药疹的3/4。皮疹常在首次用药后数天内发生,最迟一般不超过2周;而既往致敏的个体再次用药时,皮疹几乎总是在数天内出现。红色斑疹和丘疹
13、常呈对称性分布,可融合;躯干和下垂部位常最明显。皮疹一般持续12周。猩红热样疹(scarlatiniform eruption):潜伏期与麻疹样疹相似,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发热(3940C)、头痛、全身不适等。皮疹开始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14d内可遍布全身,对称性分布,呈水肿性,鲜红色,以后皮疹增大、融合,酷似猩红热。一般情况较好,伴有大片脱屑,甚或头发脱落,全部病程不超过1个月。u(2)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urticaria and angi-oedema);荨麻疹,为瘙痒性红色风团,病变范围不等,色泽红,持续时间较长。血管性水肿,深部真皮和皮下组织肿胀。u(3)多形
14、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是一种急性皮肤、黏膜自限性炎症反应,常突然发病。与多形红斑类似,靶形或“牛眼”样水肿性红斑,好发于掌、跖,可发生水疱和黏膜,结膜受累。常伴有全身不适和喉痛。药物性皮炎临床表现u(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详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相关章节内容(彩图12-1)。u(5)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详见红皮病相关章节内容(彩图12-2)。u(6)固定性药疹(fixed drug eruptions):为-种特殊的局限型迟发性变态反应。皮损为单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边界清楚,中央可有水疱。急性炎症迅速消退后,
15、遗留灰色或褐色色素沉着;再次服药时可在同一部位复发皮损,但其他部位亦可发生。皮损好发于面部(彩图12-3)、肢端和生殖器。药物性皮炎临床表现u(7)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又称脓疱性药疹(pustular drug eruption),p-内酰胺抗生素、大环内酯抗生素等许多药物均可引起,发病机制未明。皮损常在用药后12d发生,初期表现为广泛性红斑,迅速出现数百个非毛囊性表浅小脓疱,持续I2周后发生脱屑,多形红斑样靶形损害、水疱.或紫癜亦常出现,伴有高热和白细胞增多;皮损一般在23周愈合。约20%病例有银屑
16、病病史。组织病理示海绵样脓疱性皮炎(spongiformpus-tulm-dermatitis),真皮乳头水肿和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u(8)其他:紫癜疹、玫瑰糠疹样药疹、湿疹样型、光敏性皮炎、水疱大疱性药疹、银屑病样发疹、苔藓样药疹、痤疮样疹、血管炎型、硬皮病样反应、色素沉着与色索减退、假卟啉症等。药物性皮炎实验室检查u 1.体内试验 (1)激发试验:服用小剂量可疑致敏药物,观察是否可引起病状再发,是确认该药是否为致病药物的最可靠方法。但有时小剂量的致敏药物也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过敏性反应或免疫复合物型溶血性反应,有时甚至引起死亡,不能轻易应用。(2)皮肤划痕试验:用钝针在受试皮肤上横划两条
17、长约3mm的划痕,不使出血。两条划痕相距23cm。将试验药液滴1滴于前臂近端划痕处,另将不含药物的稀释液1滴滴于远端划痕处做对照。将液体轻轻搽入划痕内,经15 30min后观察结果。本法准确性不高,但较其他方法安全。(3)皮内试验:用皮试针管及针头,皮内注射试验药液0.02ml,使局部产生一个小皮丘。(4)斑贴试验与光斑贴试验:对外用药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及内用药引起的湿疹样发疹,都有诊断价值。但对内服或注射给药引起的非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样发疹型的其他皮肤反应则无价值。u 2.体外检测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 sorbent test,RA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18、: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在青霉素特异IgE抗体检测中的应用。u 3.特异IgG及IgM抗体的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研究(drugspecific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主要用于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免疫反应的检测。药物性皮炎诊断u 发疹前有明确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多在12周出现,致敏患者在再次用药时,可在数分钟至数天内发疹;突然发病,皮疹多对称而泛发,有各种类型药疹的特殊表现,瘙痒明显;自限性病程,一般24周即可愈;排除类似的原发疾病。u 诊断应考虑下列几点。1.有足够时间发生免疫反应。初用药一
19、般须经过710d。反应发生较快,考虑假性变态反应,或过去应用该药已致敏,或为药物交叉反应。2.反应的表现不像药物作用或中毒反应。3.反应与剂量无相关,也不是药物相互作用或吸收排出失常。4.反应有提示过敏的特征,如皮疹、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5.停用可疑药物立即好转,多数在停药后4872h有明显的好转。6.以上各条虽非都须具备。反应发生后46h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升高可做变态反应的诊断。药物性皮炎鉴别诊断u 药疹有多种表现,与许多内科病、皮肤病及传染性疾病有相似的皮损,需依据用药史、潜伏期及药疹的特殊表现加以鉴别。主要鉴别的疾病有麻疹、猩红斑.天疱疮、大疱性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性皮炎1
20、.治疗原则u 争取早期诊断并确认致敏药物,停用致敏药物;促进体内药物排泄和解毒;治疗临床症状,及时给予治疗,其治疗可分轻症病例,重症病例,紧急病例抢救;防止和治疗并发症;加强支持疗法。u(1)轻型药疹:包括皮肤瘙痒、单纯荨麻疹、单纯红斑丘疹等反应,可仅停药观察。如皮疹较多,瘙痒明显,则可给予:维生素C 1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d。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缓慢静脉注射,1/d。抗组胺药,选12种口服。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单纯扑粉等。u(2)重型药疹:如泛发性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泛发性固定红斑型、荨麻疹样型、多型红斑型等。多有明显的症状,如瘙痒、发热等症状。
21、宜给予中等剂量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3040mg/d或等量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u(3)严重型药疹:如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等,皮损广泛而炎症严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均须及时抢救。u(4)紧急病例抢救:主要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支气管哮喘等。药物性皮炎2.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原则u(1)必须就地抢救,分秒必争。u(2)立即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给药。u(3)先用地塞米松5 10mg肌内注射或溶于注射用水10ml中静脉注射,然后再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人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u(4)吸氧,如
22、有呼吸道梗阻则可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u(5)上述处理后血压不升者,可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羟胺。药物性皮炎3.系统治疗u(1)皮质激素:早期给予足量激素,一般激素用量为每日1.52.5mg/kg,应静脉给药,最好维持24h。激素足量,病情应在35d内控制,足量激素,一般要维持12周,再逐渐减量。用激素时间一般要1个月左右,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亦可用甲泼尼龙冲击。甲泼尼龙1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312h,1/d,连用35d为1个疗程。也可用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150mg/d静脉滴注。u(2)维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由于皮损广泛,渗出多,易丢失大量血浆蛋白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