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风 历节病脉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九章第九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1页,共53页。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n1.1.熟悉中风病和历节病总的病因病机。熟悉中风病和历节病总的病因病机。n2.2.掌握风湿历节和寒湿历节的主证、病机、掌握风湿历节和寒湿历节的主证、病机、治法和方药。治法和方药。n3.3.背诵原文背诵原文8 8、1010条。条。第2页,共53页。合篇意义合篇意义1.1.均属于广性风病范畴:均属于广性风病范畴:n临床特点具有风性特点,善行而数变临床特点具有风性特点,善行而数变n致病因素与风邪有关致病因素与风邪有关2.2.病势发展转归病势发展转归向愈向愈 致残致残第3页,共53页。中中 风风n概念:卒
2、然昏倒或未经昏仆即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概念:卒然昏倒或未经昏仆即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语言不利。n病因:正气不足,感受风邪,痰火内发所致。病因:正气不足,感受风邪,痰火内发所致。n症状:多见突然昏倒,丧失神志,然后出现口眼症状:多见突然昏倒,丧失神志,然后出现口眼斜,斜,半身不遂等。半身不遂等。n特征:发病急骤,病症多端,有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特征:发病急骤,病症多端,有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征。第4页,共53页。历历 节节n概念:遍历关节,肿大疼痛为主症,不可屈伸,身体羸概念:遍历关节,肿大疼痛为主症,不可屈伸,身体羸瘦为特征。瘦为特征。n病因: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留滞关节
3、而发病。病因: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留滞关节而发病。n症状:关节肿大疼痛等。症状:关节肿大疼痛等。n传变:日久不愈传变:日久不愈 邪气闭郁肢体关节邪气闭郁肢体关节 郁而化热郁而化热 停湿留瘀。停湿留瘀。第5页,共53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风病中风病n一、脉证与病机一、脉证与病机n【原文原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第五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第五 1 1)第6页,共53页。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指病人的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指病人的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运动。痹:痹:痹者,闭也,指风寒湿侵犯人体,使
4、经痹者,闭也,指风寒湿侵犯人体,使经络气血闭阻不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肢体活动不络气血闭阻不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肢体活动不利的病症。利的病症。第7页,共53页。本条论述中风病的脉证以及与痹证的鉴别。本条论述中风病的脉证以及与痹证的鉴别。n中风脉象中风脉象 微微气血不足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数数风邪入中风邪入中 n鉴别鉴别中风病中风病半身不遂半身不遂风邪入中经络风邪入中经络 痹证痹证以疼痛为主证以疼痛为主证风寒湿杂至,经脉闭塞风寒湿杂至,经脉闭塞 n临床实践中,中风病的脉象并非仅仅如此而已,应临床实践中,中风病的脉象并非仅仅如此而已,应加以注意。加以注意。第8页,共5
5、3页。n中风中风麻木不仁,足曳不能行,手废不能麻木不仁,足曳不能行,手废不能握,病重。握,病重。n痹证痹证手指掌握不常,举臂则痛楚转甚,手指掌握不常,举臂则痛楚转甚,病轻。病轻。第9页,共53页。中风与痹证鉴别表中风与痹证鉴别表病名病名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中风中风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半身不遂,口角半身不遂,口角斜斜 由经络而入于脏腑(正虚由经络而入于脏腑(正虚 甚则神志不清,脉微而数甚则神志不清,脉微而数 为主)为主)痹证痹证 风寒湿杂至,风寒湿杂至,但臂不遂,关节肌肉疼痛但臂不遂,关节肌肉疼痛 留着于肌肉或筋骨之间留着于肌肉或筋骨之间 神志清楚,脉涩神志清
6、楚,脉涩 (邪实为主)(邪实为主)第10页,共53页。二、成因和辨证二、成因和辨证n【原文原文】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寒虚相搏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贼邪不泻,或,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第五吐涎。(第五 2 2)第11页,共53页。贼邪不泻贼邪不泻:贼
7、邪,即虚邪贼风之意,统指外邪;:贼邪,即虚邪贼风之意,统指外邪;泻,外出,此句意为外邪侵入人体泻,外出,此句意为外邪侵入人体 后留滞不出。后留滞不出。僻不遂僻不遂:即口眼(角)歪斜,不能随意运动。:即口眼(角)歪斜,不能随意运动。肌肤不仁肌肤不仁:即肌肤麻木不仁。:即肌肤麻木不仁。即重不胜即重不胜:肢体重滞不易举动。:肢体重滞不易举动。第12页,共53页。本条从脉象进一步论述中风的发病和辨证分型。本条从脉象进一步论述中风的发病和辨证分型。浮浮血虚气浮,络脉空虚血虚气浮,络脉空虚寸口脉寸口脉 邪留虚处,或左或右邪留虚处,或左或右 紧紧风寒入侵,乘虚留滞风寒入侵,乘虚留滞n邪气反缓邪气反缓患侧受邪
8、,邪阻络脉,气血不畅,经脉失养而致患侧受邪,邪阻络脉,气血不畅,经脉失养而致松弛松弛n正气即急正气即急健侧无邪,气血流畅,相对而急健侧无邪,气血流畅,相对而急 n正气引邪正气引邪病侧松弛不用,健侧相对紧张病侧松弛不用,健侧相对紧张 向左喎者,病反在右向左喎者,病反在右喎僻不遂喎僻不遂 向右向右喎喎者,病反在左者,病反在左第13页,共53页。n邪中络脉(浅)邪中络脉(浅)营气受阻,肌肤失养营气受阻,肌肤失养肌肤肌肤麻痹不仁麻痹不仁(感觉障碍)(感觉障碍)n邪在于经(较重)邪在于经(较重)血气阻滞,经脉不畅血气阻滞,经脉不畅肢体沉肢体沉重重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n邪入于腑邪入于腑(更重)(更重
9、)腑热盛,神明扰腑热盛,神明扰病不识人病不识人(意识障碍)(意识障碍)n邪入于脏邪入于脏(更重)(更重)邪并于心,神明无主邪并于心,神明无主舌即难舌即难言,口吐涎言,口吐涎(语言障碍)(语言障碍)第14页,共53页。目的:目的:以测知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轻重,预后的良否。以测知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轻重,预后的良否。分型分型在络在络在经在经入腑入腑入脏入脏症状症状肌肤不仁肌肤不仁即重不胜即重不胜即不识人即不识人舌即难言舌即难言口吐涎口吐涎病位病位肌肤肌肤筋骨筋骨 脑脑 心心病势病势较轻较轻加重加重更重更重危笃危笃预后预后尚可尚可较差较差第15页,共53页。中风之病,因发病骤然,病情变化多端,与自然界
10、中的风善行多变相似,中风之病,因发病骤然,病情变化多端,与自然界中的风善行多变相似,故古人比类为中风。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故古人比类为中风。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汉唐以前,认为系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引起。强调外因。汉唐以前,认为系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引起。强调外因。多以外风立论。多以外风立论。金元时期,多认为是正气不足痰火上攻上蒙清窍。强调内因。金元时期,多认为是正气不足痰火上攻上蒙清窍。强调内因。多以内风立论。多以内风立论。明代,医家提出:明代,医家提出:真中真中外风所致外风所致 类中类中内风所致内风所致第16页,共53页。三、辨证论治三、辨证论治候
11、氏黑散候氏黑散 n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第17页,共53页。n大风大风古代的证候名称,从其症状及其用药来看,古代的证候名称,从其症状及其用药来看,应是阳虚血虚之体,风邪由外入内,直中脏腑经络,应是阳虚血虚之体,风邪由外入内,直中脏腑经络,病变迅速的病证。病变迅速的病证。第18页,共53页。候氏黑散候氏黑散n治则:益气养血,去风解毒,化痰通络治则:益气养血,去风解毒,化痰通络 n菊花菊花本草曰本草曰“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n防风防风本草曰本草曰“主大风头眩痛,恶风
12、风邪,目盲无所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n桂枝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分,善解风邪,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分,善解风邪,最调木气最调木气 n人参、白术、茯苓人参、白术、茯苓补益中气,健脾化湿补益中气,健脾化湿 n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养血行血,治风先行血养血行血,治风先行血 第19页,共53页。n细辛细辛本草曰本草曰“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痹痛,死肌”n干姜干姜温阳化湿温阳化湿 n牡蛎、矾石牡蛎、矾石固涩敛阴、化湿开结固涩敛阴、化湿开结 n桔梗桔梗化痰通络,开宣肺气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