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法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个人所得税法课件2.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所得税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l本章学习和掌握的重点是:l本章难点问题是:第1页,共86页。l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与交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得税征收与交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范。l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l我国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诞生于,诞生于1980年,年,后来经过五次修正。现行的后来经过五次修正。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于于2007年年12月月29日第五次修正,自日第五次修正,自2
2、008年年3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第2页,共86页。第一节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l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上述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住所和和居住时间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l自自2000年年1月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纳
3、税义务人。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第3页,共86页。纳税义务人及其纳税义务纳税义务人及其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应就来源于全球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外籍人员,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华侨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且在一个纳税年度
4、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第4页,共86页。第二节第二节 所得来源的确定所得来源的确定l对纳税人所得来源的判断应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要遵循方便税对纳税人所得来源的判断应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要遵循方便税务机关实行有效征管的原则。务机关实行有效征管的原则。l1 1、所得来源地的具体判断方法。、所得来源地的具体判断方法。l(1 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单位的所在地,作,作为所得来源地。为所得来源地。l(2
5、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实现地作为所得作为所得来源地。来源地。l(3 3)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作为所的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得来源地。第5页,共86页。l(4 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为所得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l(5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使用地作为所得来作为所得来源地。源地。l(6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利息、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作为所得来源地。l(7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使用地作为所得来作为所得来源地。源地。第6页,共86页。l2 2、所得的来源地与所得的支付地并不是同一概念,、所得的来源地与所得的支付地并不是同一概念,有时两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相同的。根据所得有时两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相同的。根据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有:来源地的确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有:l(1 1)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
7、、部)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所得。l(2 2)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l(3 3)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第7页,共86页。l(4 4)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l(5 5)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
8、)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l(6 6)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利,而取得的特许权使权、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利,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用费所得。第8页,共86页。l(7 7)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取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9、。l(8 8)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名次的奖金)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名次的奖金所得;参加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有奖活动所得;参加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有奖活动而取得的中奖所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发而取得的中奖所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l(9 9)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取得的稿酬所得。第9页,共86页。第三节第三节 应税所得项目应税所得项目l一、工资、薪金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l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
10、工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l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予征税。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予征税。(包括:包括:独生子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11、;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贴、误餐补助。)第10页,共86页。l内退问题:内退问题:lA A、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退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退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工资、薪金所得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lB B、取得的、取得的一次性内退收入一次性内退收入,应按办理内退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应按办理内退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均摊,将每月分摊额与当月全部之间所属月份均摊,将每月分摊额与当月全部“
12、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合合并计税。并计税。lC C、个人在办理内退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个人在办理内退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重新就业取得的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工资、薪金所得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合并,并依法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第11页,共86页。l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l可分为两类:纯生产经营所得(可分为两类:纯生产经营所得(4 4项)、独立劳动所得。项)、独立劳动所得。l出租车问题:出租车问题:lA A、
13、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驾驶员采取单车、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承租方式运营承包、承租方式运营,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lB B、从事、从事个体出租车运营个体出租车运营的出租车驾驶员取得的收入,按个体工商的出租车驾驶员取得的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lC C、个体出租车挂靠单位个体出租车挂靠单位,并向挂靠单位交纳管理费的,按个,并向挂靠单位交纳管理费的,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税。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税。第12页,共86页。l个人
14、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比照个体工商户纳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比照个体工商户纳税l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征个人所得税。第13页,共86页。l三、
15、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得l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承包经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l承包项目可分多种,如生产经营、采购、销售、建筑承包项目可分多种,如生产经营、采购、销售、建筑安装等各种承包。安装等各种承包。l转包包括全部转包或部分转包。转包包括全部转包或部分转包。第14页,共86页。l四、劳务报酬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l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
16、取得的所得。所取得的所得。l包括: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包括: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其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其他劳务共他劳务共2929项内容。项内容。第15页,共86页。l“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与与“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区的区别:别:lA A、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17、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lB B、劳务报酬所得,则是、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l如会计:专职会计,计工资、薪金所得;兼职如会计:专职会计,计工资、薪金所得;兼职会计,计劳务报酬所得。会计,计劳务报酬所得。第16页,共86页。l五、稿酬所得五、稿酬所得l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
18、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l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的所得:计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的所得:计“稿酬所得稿酬所得”l不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的翻译、审稿、不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的翻译、审稿、书画所得:计书画所得:计“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第17页,共86页。l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l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使用权取得的所得。l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
19、包括不包括稿酬稿酬所得。所得。第18页,共86页。l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l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息、红利所得。l按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利息所得,按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利息所得,除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除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外,券利息外,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l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和家庭成员支付的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
20、出及购买资金为本人和家庭成员支付的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或者向其投资企业借款不归还又未用于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或者向其投资企业借款不归还又未用于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第19页,共86页。l八、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l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
21、的所得。仅指仅指有有形财产形财产的的使用权使用权转让。转让。l九、财产转让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l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取得的所得。即有形财产的所有权转让。即有形财产的所有权转让。第20页,共86页。l股票转让所得股票转让所得暂暂不缴纳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l量化资产股份转让量化资产股份转让lA A、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对
22、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量化资产,暂缓征收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lB B、待个人将股份、待个人将股份转让转让时,就其转让收入额,扣时,就其转让收入额,扣减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和合理转让减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和合理转让费用后的余额,计征个人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计征个人所得税。第21页,共86页。l个人出售自有住房个人出售自有住房l总的原则是按财产转让所得征税;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总的原则是按财产转让所得征税;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按已购按已购公有住房公有住房和已购和已购非公有住房非公有住房分别确定;分别确定;l个人个人换购住房换购住房(出售
23、后(出售后1 1年内重新购房)的,其出售现住年内重新购房)的,其出售现住房所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视其重新购房的价值可全部房所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视其重新购房的价值可全部或部分予以免税;或部分予以免税;l企事业单位将企事业单位将自建住房自建住房以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销售以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销售给职工的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给职工的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l个人转让自用个人转让自用5 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税。税。第22页,共86页。l十、偶然所得十、偶然所得l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
24、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质的所得。l偶然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一律由发奖单偶然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一律由发奖单位或机构代扣代缴。位或机构代扣代缴。l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第23页,共86页。第四节第四节 税率税率l一、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一、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l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l不拥有企业经营成果所有权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不拥有企业经营成果所有权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l二、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二、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l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
25、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l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l拥有企业经营成果所有权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拥有企业经营成果所有权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第24页,共86页。l三、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三、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l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l稿酬所得,减征稿酬所得,减征30%30%,实际税率实际税率14%14%。l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实际上适用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加成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