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347014
  • 上传时间:2022-08-22
  • 格式:PPT
  • 页数:56
  • 大小:5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文献 散亡 辑佚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一一.文献收藏概况文献收藏概况商商: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先识览先识览:“殷内史向殷内史向贽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贽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出亡之周”。第1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周周:周礼周礼天官天官:“大宰之职,掌建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邦之六典”。六典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六典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典、事典。周礼周礼春官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小史掌邦国之志志”。“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三皇五帝之书”。第2页

    2、,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秦秦:史记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秦拨去古秦拨去古文,焚灭文,焚灭诗诗、书书,故明堂、石,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第3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西汉西汉:史记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本纪:“高帝元年冬高帝元年冬十月,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十月,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又又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世家:“沛公至咸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之”。第4页,共5

    3、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三辅黄图三辅黄图:“未央宫有石渠未央宫有石渠阁,萧何所造,阁,萧何所造,藏入关所得秦之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图籍”。又:又:“天禄阁,藏典籍之所,萧何天禄阁,藏典籍之所,萧何所造所造”。刘向、刘歆整理书籍。刘向、刘歆整理书籍。第5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东汉:东汉:东汉官藏图书亦极丰富,且有专东汉官藏图书亦极丰富,且有专门官员在专门机构管理、校勘门官员在专门机构管理、校勘。东汉藏书之处有:石室、兰台、东东汉藏书之处有:石室、兰台、东观、仁寿阁、辟雍、宣明、鸿都等处。观、仁寿阁、辟雍、宣明、鸿都

    4、等处。管理藏书的官有校书郎、兰台令史。管理藏书的官有校书郎、兰台令史。汉灵帝熹平四年,刻制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刻制熹平石经。第6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图书分类方法的变化。图书分类方法的变化。目录书编纂。目录书编纂。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得竹书数十车”。第7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唐:唐:唐初贞观间,魏征、虞世南、颜唐初贞观间,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相继任秘书监,师古相继任秘书监,“请购天下书,请购天下书,选五品

    5、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藏于内库”(新唐书新唐书艺文志艺文志)。)。第8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古今书录古今书录著录藏书著录藏书3060部部51852卷(不计副本)。卷(不计副本)。新唐书新唐书艺文志艺文志著录开元藏书著录开元藏书3277部部52094卷之外。卷之外。第9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北宋北宋:宋太宗即位后重建三馆,太平兴宋太宗即位后重建三馆,太平兴国三年建成,赐名崇文院。国三年建成,赐名崇文院。“院之东廊为昭文书库。南廊为集贤院之东廊为昭文书库。南廊为

    6、集贤书库。西廊有四库,分四部,为史馆书书库。西廊有四库,分四部,为史馆书库。凡六库书籍正副本八万 卷库。凡六库书籍正副本八万 卷”。(玉海玉海经籍经籍)第10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据北宋历朝国史记载,北宋前后据北宋历朝国史记载,北宋前后前后藏书共计前后藏书共计6705部部73877卷。卷。第11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南宋南宋:南宋藏书是重新搜集的。南宋藏书是重新搜集的。淳熙四年淳熙四年中兴馆阁书目中兴馆阁书目,记载,记载当时藏书当时藏书444486卷,至嘉定十三年卷,至嘉定十三年续中兴馆阁书目续中兴馆

    7、阁书目,又得,又得14943卷,卷,合计合计59429卷。卷。第12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元代元代:元代帝王亦重视藏书,由秘书监管元代帝王亦重视藏书,由秘书监管理。理。秘书监有秘书库,至正二年统计秘秘书监有秘书库,至正二年统计秘书库藏书,合计书书库藏书,合计书2390部部24008册,书册,书画画2008轴。轴。另有翰林国史院、弘文院、集贤殿另有翰林国史院、弘文院、集贤殿亦各有藏书。亦各有藏书。第13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明代明代:明代宣宗时明代宣宗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秘阁贮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

    8、十三。钞本十七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钞本十七”(明史明史艺文志艺文志)。)。正统间杨士奇编正统间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文渊阁书目,著录图书著录图书7292部部43200册。反映明代北册。反映明代北京皇家藏书全盛时的数量。京皇家藏书全盛时的数量。第14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清代清代: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乾隆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乾隆时期修时期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从全国征集图,从全国征集图书一万数千种,择其三千五百种左右书一万数千种,择其三千五百种左右收入其中。收入其中。第15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9、二二.文献散亡的原因文献散亡的原因(一)(一)牛弘的论述牛弘的论述 隋代牛弘在其隋代牛弘在其请开献书之路表请开献书之路表中,谈及隋以前图书散亡的事件有五厄:中,谈及隋以前图书散亡的事件有五厄:第16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之征数,此则书之一厄一厄也也”。第17页,共5

    10、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二厄也也”。“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乘,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书之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书之三三厄厄”。第18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四厄也也”。第19页,共56页。第六

    11、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余卷,悉送荆州。及周师入郢,及周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则书之五厄五厄也也”。第20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二二.文献散亡的原因文献散亡的原因(一)(一)牛弘的论述牛弘的论述隋代

    12、牛弘在其隋代牛弘在其请开献书之路表请开献书之路表中,谈及隋以前图书散亡的事件有五厄:中,谈及隋以前图书散亡的事件有五厄:“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之一厄也。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之一厄也。及王莽之末,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及孝献移都,吏民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

    13、,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乘,属西京大乱,一时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书之三厄。燔荡,此则书之三厄。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坠,此则书之四厄也。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及周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及周师入郢

    14、,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第21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二)(二)胡应麟的论述胡应麟的论述 明代胡应麟在所撰明代胡应麟在所撰论历代书籍存论历代书籍存亡亡一文中,说一文中,说“牛弘所论五厄,皆六牛弘所论五厄,皆六代以前事代以前事”,指出,指出“书逢六朝之后,复书逢六朝之后,复有五厄有五厄”。他所论的。他所论的“五厄五厄”是:是:第22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牛氏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隋开皇牛氏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隋开皇之盛极矣,未几而烬于广陵。唐开元之之

    15、盛极矣,未几而烬于广陵。唐开元之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二宗,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二宗,洊如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宋世洊如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宋世图史,一盛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女图史,一盛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女真之祸成矣;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真之祸成矣;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而蒙古之师至矣。然则六朝之后,复有而蒙古之师至矣。然则六朝之后,复有五厄。大业一也,天宝二也,广明三也,五厄。大业一也,天宝二也,广明三也,靖康四也,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靖康四也,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经籍会通经籍会通)第23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

    16、献的散亡与辑佚“大业一也大业一也”:隋大业十四年(:隋大业十四年(618年),炀帝杨广在江被杀,一时大年),炀帝杨广在江被杀,一时大乱,图书被焚。乱,图书被焚。“天宝二也天宝二也”:唐天宝十五载(:唐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入关,玄宗李隆基出奔蜀,年)安禄山入关,玄宗李隆基出奔蜀,书籍损失殆尽。书籍损失殆尽。第24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广明三也广明三也”:广明元年(:广明元年(880年),年),黄巢入长安,僖宗李俨出走,书籍焚黄巢入长安,僖宗李俨出走,书籍焚毁不少。毁不少。第25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

    17、辑佚“靖康四也靖康四也”:北宋政府藏书,本:北宋政府藏书,本来很多,到靖康二年(来很多,到靖康二年(1127年),金年),金人入汴,将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两父人入汴,将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两父子俘虏去了,所有图书,散失无算。子俘虏去了,所有图书,散失无算。第26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绍定五也绍定五也”(张舜徽认为(张舜徽认为1276年年即至元十三年,胡应麟以为绍定年间,即至元十三年,胡应麟以为绍定年间,误)误)南宋德祐二年(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伯颜年)伯颜南下,军入临安,图书礼器,运走南下,军入临安,图书礼器,运走一空。一空。第27页,共56页

    18、。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三)(三)张舜徽的论述张舜徽的论述 秦始皇以后二千多年书籍的不能长秦始皇以后二千多年书籍的不能长久保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久保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一第一,由于重德轻艺的思想,笼罩,由于重德轻艺的思想,笼罩了整个封建社会,凡是涉及技艺方面的了整个封建社会,凡是涉及技艺方面的书籍,人们总是不加重视,因而导致了书籍,人们总是不加重视,因而导致了书籍的易于散亡。书籍的易于散亡。第28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二第二,在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没有,在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没有完备时,所有书籍全靠手写,假若某完

    19、备时,所有书籍全靠手写,假若某类之中有一部删繁存简足概括多种内类之中有一部删繁存简足概括多种内容的书籍出现,便大家都传抄此书,容的书籍出现,便大家都传抄此书,而抛弃其他各家了。而抛弃其他各家了。第29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三第三,由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由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重视文词,鄙弃朴学,对于词藻华艳重视文词,鄙弃朴学,对于词藻华艳的作品,极感兴趣;对于朴实书籍,的作品,极感兴趣;对于朴实书籍,反为人所疏忽。反为人所疏忽。第30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四第四,由于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由于事物不断

    20、向前发展,某些编录名物的书籍,各为它的时代某些编录名物的书籍,各为它的时代所局限,后人凭藉它原有的材料,加所局限,后人凭藉它原有的材料,加以重修。重修的书盛行,而原书便废。以重修。重修的书盛行,而原书便废。第31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五第五,由于著书的人犯了罪,伏,由于著书的人犯了罪,伏了法,或身败名裂,为社会所不齿,了法,或身败名裂,为社会所不齿,因之对他的著述也就由疏远而遗弃,因之对他的著述也就由疏远而遗弃,以至于散亡。以至于散亡。第32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六第六,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书籍集

    21、,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书籍集中在少数人之手,深闭固拒,不肯借人中在少数人之手,深闭固拒,不肯借人阅览,把它看成奇货和古董,特别是海阅览,把它看成奇货和古董,特别是海内的孤本,收藏家更不轻易给别人知道,内的孤本,收藏家更不轻易给别人知道,这自然替书籍带来了灾害。这自然替书籍带来了灾害。第33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有形的摧毁有形的摧毁”“无形的摧毁无形的摧毁”所谓所谓“无形的摧毁无形的摧毁”又可分为又可分为“无无意识的意识的”与与“有意识的有意识的”两种。两种。第34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四)(四)其他

    22、原因其他原因嘉庆宫火嘉庆宫火。嘉庆二年乾清宫火,昭仁。嘉庆二年乾清宫火,昭仁殿在其东侧,同时被焚,天禄琳琅四百殿在其东侧,同时被焚,天禄琳琅四百余种宋元抄校善本荡然无存。余种宋元抄校善本荡然无存。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康、雍、乾、嘉四朝。康、雍、乾、嘉四朝刻书往往不难得,而道、咸两朝刻书往刻书往往不难得,而道、咸两朝刻书往往印本稀见,反倒被视为善本,原因是往印本稀见,反倒被视为善本,原因是太平天国时书版大都被毁。太平天国时书版大都被毁。第35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庚子事变庚子事变。光绪二十六庚子(。光绪二十

    23、六庚子(1900年)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图书损失极大。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图书损失极大。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第36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三三.辑佚辑佚和和辑佚学辑佚学 辑佚就是将亡佚图书的存于他书辑佚就是将亡佚图书的存于他书的内容抄录出来,重新编辑成书以恢的内容抄录出来,重新编辑成书以恢复或部分恢复亡佚图书面貌的方法。复或部分恢复亡佚图书面貌的方法。第37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辑佚就是对已经散佚的文献单位进辑佚就是对已经散佚的文献单位进行还原的工作。行还原的工作。所谓所

    24、谓“还原性还原性”,就是力求全面、,就是力求全面、真实地对原有模式的恢复,而不是主真实地对原有模式的恢复,而不是主观地观地“创造创造”出一种模式。这是辑佚出一种模式。这是辑佚最关键的地方。最关键的地方。第38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辑佚就是对已经散佚的文献单位进辑佚就是对已经散佚的文献单位进行还原的工作。行还原的工作。所谓所谓“还原性还原性”,就是力求全面、,就是力求全面、真实地对原有模式的恢复,而不是主观真实地对原有模式的恢复,而不是主观地地“创造创造”出一种模式。这是辑佚最关出一种模式。这是辑佚最关键的地方。键的地方。第39页,共56页。第六讲

    25、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明清以来,辑佚逐渐形成和确立了明清以来,辑佚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从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称为辑佚学。称为辑佚学。第40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律,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辑佚历史、原则、方法及相关问研究辑佚历史、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题的一门学科。第41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四四.辑佚的产生和发展辑

    26、佚的产生和发展 辑佚古书的工作,一般认为始于辑佚古书的工作,一般认为始于宋代。宋代。第42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清清章学诚章学诚说:说:“昔昔王应麟王应麟以以易易学独传王弼,学独传王弼,尚书尚书止存止存伪孔传伪孔传,乃采郑玄乃采郑玄易易注、注、书书注之见于群注之见于群收者,为收者,为郑氏周易注郑氏周易注、郑氏尚书郑氏尚书注注。又以四家之。又以四家之诗诗,独,独毛传毛传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三家诗考三家诗考。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遍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遍”

    27、(校校雠通义雠通义补郑篇补郑篇)第43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清末清末叶德辉叶德辉认为,宋人从马总认为,宋人从马总意林意林、李善、李善文选注文选注、鲍照、鲍照舞鹤赋舞鹤赋等书中辑出的等书中辑出的相鹤经相鹤经,为辑佚之书的鼻祖。(为辑佚之书的鼻祖。(书林清话书林清话卷卷8)第44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明代也有学者从事辑佚,但大规模明代也有学者从事辑佚,但大规模地辑佚古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是在清代。地辑佚古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是在清代。清乾隆年间编修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从,从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中辑出

    28、大批佚书,仅著中辑出大批佚书,仅著录于录于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即达中的即达386种,种,4926卷,整理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有卷,整理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有重要价值的史料。重要价值的史料。第45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五五.辑佚书的鉴定标准和辑佚方法辑佚书的鉴定标准和辑佚方法(一)(一)辑佚书的鉴定标准辑佚书的鉴定标准 关于辑佚书的鉴定标准,梁启超关于辑佚书的鉴定标准,梁启超在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提出中曾提出四条:四条:(1)佚文出自何书必须注明,数书)佚文出自何书必须注明,数书同引,则举其最先者,能确遵此例者优,同引,则举

    29、其最先者,能确遵此例者优,否者劣。否者劣。第46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2)既辑一书,则必求备,所辑佚)既辑一书,则必求备,所辑佚文多者优,少者劣。文多者优,少者劣。(3)既须求备,又须求真,若贪)既须求备,又须求真,若贪多而误认他书为本书佚文者则劣。多而误认他书为本书佚文者则劣。第47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4)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整理,)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整理,求还其书本来面目,杂乱排列者劣。求还其书本来面目,杂乱排列者劣。此外,更当视原书价值何如,若此外,更当视原书价值何如,若寻常一俚书

    30、或一伪书,搜辑虽备亦无寻常一俚书或一伪书,搜辑虽备亦无益。益。第48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二)辑佚方法(二)辑佚方法 1.辑佚的准备工作辑佚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判定拟辑佚的文献是否真首先,要判定拟辑佚的文献是否真佚。佚。其次,是审订辑佚引用文献和参考其次,是审订辑佚引用文献和参考文献目录。文献目录。第49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三,对引用佚书的有关文献的第三,对引用佚书的有关文献的版本进行选择。版本进行选择。第四,确定辑佚对象的体例(即第四,确定辑佚对象的体例(即佚书的原体例)。佚书的原体例)。第5

    31、0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2.制订辑佚本的体例制订辑佚本的体例 其一,辑书前有序言。其一,辑书前有序言。其二,所辑佚文均就有后注,注明其二,所辑佚文均就有后注,注明出自何书。出自何书。其三,对各条佚文均应加以考订,其三,对各条佚文均应加以考订,以确保其准确。以确保其准确。第51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3.辑佚的资料来源辑佚的资料来源第52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4.辑佚的方法辑佚的方法 关于辑佚书的途径和方法,梁启超总关于辑佚书的途径和方法,梁启超总结为以下四条:

    32、结为以下四条:(1)以唐宋间类书为总资料。)以唐宋间类书为总资料。(2)以汉人子史书及汉人经注为辑周)以汉人子史书及汉人经注为辑周秦古书之资料。秦古书之资料。第53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3)以唐人义疏等书为辑汉人经说之)以唐人义疏等书为辑汉人经说之资料。资料。(4)以各史传注及各古选本各金石)以各史传注及各古选本各金石刻为辑遗文之资料。刻为辑遗文之资料。第54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当代学者张舜徽在所著当代学者张舜徽在所著中国文献中国文献学学中也提出五个方面:中也提出五个方面:(1)取之唐宋类书,以辑群书;)取之唐宋类书,以辑群书;(2)取之子史及汉人笺注,以辑周秦)取之子史及汉人笺注,以辑周秦古书;古书;(3)取之唐人义疏,以辑汉魏经师)取之唐人义疏,以辑汉魏经师遗说;遗说;第55页,共56页。第六讲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4)取之诸史及总集(如)取之诸史及总集(如文苑英华文苑英华之类),以辑历代遗文;之类),以辑历代遗文;(5)取之)取之经典释义经典释义及及一切经音一切经音义义(以慧琳(以慧琳音义音义为大宗),以辑为大宗),以辑小学训诂书。小学训诂书。第56页,共5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34701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