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史考着作举要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史论史考着作举要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论 着作 举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七章第十七章史论、史考著作举要史论、史考著作举要第1页,共29页。日知录日知录介绍介绍1.1.作者:作者: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江苏昆山府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第2页,共29页。顾炎武顾炎武第3页,共29页。2.
2、2.内容:内容:日知录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第4页,共29页。日知录内容宏富,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19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日知录其中不少名言警句,传诵千古,如“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如“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第5页,共29页。3.3.顾炎武的学术思想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反
3、对空谈心性的学风。旁征博引,考竟源流,倡导一种新的治学方旁征博引,考竟源流,倡导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法。在史学编纂学方面,顾炎武也提出了很好的在史学编纂学方面,顾炎武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繁简得宜、书志的重要性等,对我建议。如繁简得宜、书志的重要性等,对我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第6页,共29页。读通鉴论读通鉴论介绍介绍1.1.作者:作者: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
4、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第7页,共29页。王夫之王夫之第8页,共29页。2.2.内容:内容: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全书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哀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第9页,共29页。读通鉴论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
5、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第10页,共29页。3.3.从从读通鉴论读通鉴论看王夫之的史学思想:看王夫之的史学思想:第一,王夫之进一步阐发了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坚持史学为现实服务。第二,反对封建的“正统论”,宣传不主于一尊的民主思潮。第三,在历史观方面王夫之提出许多进步观点:首先阐发了历史进化的观点;其次秦汉以后的复古论者,批评郡县制,为分封进行辩护,王夫之对此进行尖锐的批评等。第11页,共29页。选文讲析选文讲析秦始皇秦始皇 本文选自本文选自读通鉴论读通鉴论卷一。文章论述了中卷一。文章论述了中国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12页,共29页。文
6、史通义文史通义介绍介绍1.1.作者:作者: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第13页,共29页。第14页,共29页。2.2.文史通义文史通义的内容的内容 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卷,外篇3卷。第一,章学诚认为六经皆史。第二,章学诚认为史学的根本任务是“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第三,章学诚总结了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认为封建旧史学的体例必须改革。第四,章学诚继刘知几之后,进一步讨论了良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