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全国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6 常见的酸和碱(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随风2020
  • 文档编号:334357
  • 上传时间:2020-03-05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2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6 常见的酸和碱(含答案).doc》由用户(随风202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全国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6 常见的酸和碱含答案 全国 2019 年中 化学 试卷 分类 汇编 专题 常见 答案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 专题6 常见的酸和碱 基础考点考点20 酸碱性和酸碱度1.(2019云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 B胃液0.91.5 C胆汁7.1-7.3 D胰液7.5-8.0 2.(2019北京)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3.(2019潍坊)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

    2、下水道腐蚀 4.(2019株洲)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下:作物水稻马铃薯草莓薄荷pH674.85.557.57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稻和薄荷生长都适宜酸性土壤 B草莓生长只适宜酸性土壤 C马铃薯生长不适宜碱性土壤 D以上作物都不适宜碱性土壤 考点21 酸和酸的化学性质1.(2019杭州)在氧化铁;金属锌;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A B C D 2.(2019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

    3、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3.(2019大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D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14.(2019自贡)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5.(2019自贡)按如图进行的实验,回答

    4、下列问题。(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 。考点22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1.(2019临沂)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2.(2019孝感)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

    5、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 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 gmc 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 g时,溶液pH7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A B C D 3.(2019滨州)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为验证性质,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 ;(2)性质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ANa2CO3 BCO2

    6、 CFeCl2 DBa(NO3)24.(2019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用图A 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用图B 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3)图 C 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4)甲同学用图D 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50

    7、 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乙同学利用图D 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 换成 ,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5.(2019北京)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1)先推入的溶液是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考点23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2019衢州)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

    8、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2019湖州)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3.(2019陕西)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

    9、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4.(2019雅安)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实验探究】:(1)方案: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实验结论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

    10、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 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 有气泡产生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填序号)。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试液综合考点一、选择题1.(2019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饮具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

    11、铁锈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2.(2019湘潭)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将20 g A和30 g 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 g D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3.(2019滨州)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

    12、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4.(2019通辽)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描述一致的是()A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D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二、填空及简答题5.(2019桂林)常温下,一锥形瓶中盛有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3%的稀硝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与加入稀硝酸的关系曲线如图。请回答问题:(1)本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pH=7时,锥形瓶中的溶液呈 色,

    13、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01%)。(3)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6%的稀硝酸进行本实验,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 (填“甲”“乙”或“丙”)点。6.(2019遵义)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的烧杯中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

    14、)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步骤现象结论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证明没有NaOH实验2;另取烧杆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HCl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 产生证明有NaCl生成【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评价反思】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 。运用中和反应,可

    15、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同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一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7.(2019杭州)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1)步骤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2)解释步骤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

    16、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选填“”“=”或“”)。参考答案专题6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考点考点20 酸碱性和酸碱度1.B 【解析】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A错误;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B正确;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C错误;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B。2.D 【解析】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A错误;番茄汁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B错误;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C错误;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

    17、项D正确。故选D。3.C 【解析】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A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可以与油脂反应,来除油,可以做厨房清洁剂,B正确;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显碱性,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减低清洁效果,C错误;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能和铁制品发生化学反应,D正确。故选C。4.C 【解析】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由数据可知,薄荷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78,即土壤略显碱性,故A错误;由数据可知,草莓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为57.5,即土壤略显碱性,故B错误;由

    18、数据可知,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为4.85.5,即土壤显酸性,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故C正确;由数据可知,薄荷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78,即土壤略显碱性,故D错误。故选C。考点21 酸和酸的化学性质1.B 【解析】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锌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氢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与稀盐酸不反应。故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故选B。2.C 【解析】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振荡不能得到紫红色溶液,选项A说法不正确;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是实验现象,生成二氧化硫

    19、气体是实验结论,选项B说法不正确;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在瓶口上方出现白雾,选项C说法正确;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选项D说法不正确。故选C。3.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故A正确;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故B正确;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剂的量增多,溶质的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会不断减少但不会等于零,故C错误;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至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液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C。4.C 【解析】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

    20、加入氧化铜中,故A正确;m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B正确;m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n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C错误;酸具有挥发性,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D正确。故选C。5.1)BD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后【解析】(1)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能产生气泡的是BD;(2)滴有酚酞溶液的石灰水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1、,证明盐酸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该物质是铜片,其原因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后,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考点22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1.D 【解析】碱溶液呈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A推理错误;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B推理错误;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故选项C推理错误;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D推理正确。故选D

    22、。2.A 【解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 g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即没有反应的氯化铜、剩余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 gmc 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该选项说法正确;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 g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pH7,该选项说法正确;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3.(1)红色 (2) (3)C【解析】(1)为验证性质,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2)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氢氧化钠不能和

    23、碳酸钠、硝酸钡反应,二氧化碳不是盐,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氯化亚铁。故选C。4.(1)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2);验纯 (3)铜生锈需要氧气(4)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水【解析】(1)用图A 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2)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验纯;(3)图试管中没有氧气,铜片保持光亮,试管中含有氧气,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需要氧气;(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二

    24、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乙同学利用图D 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可知,加入水时塑料瓶变瘪不如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变瘪更明显,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5.(1)氢氧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3)【解析】(1)由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图,压强先减小,先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3)cd段压强变大,是因为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考点23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B 【解析】由测得溶液的pH随

    25、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图,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故选项A说法正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B说法错误;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 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C说法正确;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B。2.B 【解析】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

    26、盐酸溶液的质量相等,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则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选项A说法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所得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故选项B说法正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增加,故选项C说法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则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减少,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B。3.D 【解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a点后,沉淀质量逐渐减少,

    27、所以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故A正确;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沉淀质量达到了最大值,所以溶液中不存在NaOH,故B正确;c点时,盐酸和氢氧化铜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故C正确;硫酸铜过量的话,a点时溶液中存在Cu2+,a点沉淀达到了最大值,只能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可能存在硫酸铜,故D错误。故选D。4.(1)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H+和OH-反应生成H2O分子(离子方程式也可以)、;(2)有气泡产生(3)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4)BD【解析】(1)酚酞遇碱性溶液可以变红,而遇到酸性或是中性溶液时则不会变色,所以当溶液变成无色时,证明NaOH溶液与稀硫

    28、酸恰好完全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当与盐酸反应时有气泡,气泡很可能是CO2,便可找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碳酸钠;(2)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氢气;(3)向NaOH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可能是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或者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有剩余;(4)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检验;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若pH=7,则恰好反应,若pH7,酸有剩余;盐酸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若盐酸过量,也没有明显现象;如果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盐酸过量,如果石蕊试液不变红,说明盐

    29、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BD。综合考点1.B 【解析】铝有导电性,故可用做导线,用于制炊具是因为铝有导热性,故A不正确;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可用于净化水,故B正确;盐酸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C不正确;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故D不正确。故选B。2.C 【解析】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故选项A说法正确;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也可能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B说法正确;若将20 g A和30 g 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不一定为50 g,若A或B有剩余,也可能小于50 g

    30、,故选项C说法错误;该反应可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可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C。3.A 【解析】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故选项A正确;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B错误;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在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中,仍满足只有一种元素,但该物质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故选项C错误;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故选项D错误。故选A。4.A 【解析】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

    31、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至恰好完全反应,溶质的质量减少至0,继续滴加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开始逐渐增加,故选项A图象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B图象错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C图象错误;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多,故选项D图象错误。故选A。5.(1) (2)无;4.25% (3)HNO3、

    32、NaNO3 (4)甲【解析】(1)氢氧化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pH=7时,锥形瓶中的溶液显中性,呈无色;设反应生成硝酸钠质量为x40 8520 g4% x,x=1.7 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4.25%;(3)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过量的硝酸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钠,化学式是HNO3、NaNO3;(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6%的稀硝酸进行本实验,恰好完全反应时需要硝酸质量减小,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甲点。6.(1)放出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3)不产生蓝色沉淀;白色固体 【评价反思】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

    33、化银【解析】(1)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放出热量;(2)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3)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说明生成了氯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步骤现象结论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证明没有NaOH实验2:另取烧杆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HCl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证明有NaCl生成【

    34、评价反思】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氨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1)Na2CO3 (2)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3)【解析】(1)步骤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Na2CO3和水;(2)步骤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3)由,可知,2NaOHH2SO4,质量关系为:2NaOHH2SO4,80 98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说明氢氧化钠、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因此a%b%。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国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6 常见的酸和碱(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34357.html
    随风2020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