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金属矿产地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内外金属矿产地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外 金属 矿产 地质 研究 现状 发展趋势 课件
- 资源描述:
-
1、LOGO南华大学核资源与核燃料南华大学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工程学院谢焱石谢焱石 LOGO主要内容v前言前言v一、近年国内外找矿成效与特点一、近年国内外找矿成效与特点v二、二、成矿理论与勘查战略成矿理论与勘查战略 1 1、成矿理论研究现状、成矿理论研究现状 2 2、近代成矿理论特点、近代成矿理论特点 3 3、勘查技术、勘查技术 4 4、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 5 5、信息技术、信息技术LOGO前前 言言v我国资源保证度低,危及国家安全我国资源保证度低,危及国家安全 我国资源保障程度低,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可持续保障年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占全球人口占全球人口
2、1/4的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的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居世界第53位位。v其中主要有色金属战略矿产资源尤为稀缺,镍、钴、铜的储量分别只占世界储量的3.7%、2.86%和1.86%。探明储量的静态保障年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更为严峻的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数十年对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还会成倍增长。LOGO 据预测,到据预测,到20102010年,年,4545种主要矿产已探明储种主要矿产已探明储量仅能满足需求的量仅能满足需求的1/31/3,到,到20202020年形势更为严峻,年形势更为严峻,可保证需求的仅有可保证需
3、求的仅有6 6种矿产。种矿产。另一方面,近15年来我国原有的190座大型有色金属矿山已有62%闭坑停产;2010年,占矿产品供应绝对优势的现有78座大型矿山又将闭坑50%、2020年将闭坑80%。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和战略储备已低于或接近国家低于或接近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与社会安全的底线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与社会安全的底线。LOGOLOGOv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建设中最主要的资源,无论是矿种还是矿床类型,有色金属在固体矿产中无疑是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地质研研究和勘查究和勘查不仅面临着矿产地质界最主要的难题,其进展也代表了矿产地质进展的最前缘。LOGOLOGOLOGOLOGO
4、LOGO一、近年国内外找矿成效与特点一、近年国内外找矿成效与特点v近十年来,能引起全球供求关系变化的大的有色金属矿床的发现越来越少。以铜为例,自1974年发现Olympic坝铜铀金矿床(Olympic Dam Cu-U-Au Deposit,3000万吨Cu、93万U3O8、1200吨Au)以及1981年发现Escondida(埃斯康迪达,智利)斑岩铜矿(2775万吨铜)以后,能真正达到千万吨级储量矿床的发现只有近年来在蒙古发现Oyu Tolgoi铜矿(该矿矿石总储量为16亿吨,铜平均品位为0.63%,金为0.17克/吨,目前正在勘探)。LOGOv在中国,虽然曾经对东天山土屋铜矿的发现寄予了厚
5、望,但实际后来确证的储量远达不到超大型的规模,未能对中国铜资源的短缺做出实质性贡献。只有近年在西藏岗底斯成矿带发现的甲马、铜嘎、驱龙、厅宫、冲江等铜矿展现出较好的前景,有可能成为对中国铜资源格局有重要影响的找矿发现。LOGOLOGOLOGOv总的来说,近十年来国际国内的有色金属矿床的发现呈现出如下几点的特征:v1)在勘查程较高的成矿区带上,只有极少的成矿区带上取得意义重大的找矿成果。LOGOv在全球范围看,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澳大利亚Mount Isa 成矿省,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发现了Century铅锌矿床(Pb和Zn 1380.6万吨、Ag4248吨)、Ernst Henry铜金矿床(Cu1
6、84万吨、Au90.18吨)、Osborne(Cu72万吨、Au=6吨)、Cannington铅锌银矿床(Pb和Zn672万吨、Ag23177吨)LOGOv在其它著名的成矿区带上都没有这种大规模的找矿发现,其原因不是其它成矿区带没有找矿潜力,更主要的在于澳大利亚政府和矿业公司在矿业最低迷的时候仍重视找矿,并且坚持的正确的勘查战略。LOGOv在中国,南岭成矿带在近十年来取得的找矿发现比较显著,有芙蓉锡矿床、粤北地区的天门嶂、潭岭锡矿等。LOGOv2)虽然勘查程度低的成矿区带更容易取得大的找矿成果,但由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好找矿前景的低勘探程度成矿区带越来越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中亚和特提斯两个工
7、作条件较差工作条件较差的区域内。近十年来,在这些低勘探程较的成矿区带的找矿发现也不特别显著,大的找矿发现主要是蒙古境蒙古境内的中亚成矿区带内的中亚成矿区带,中国西藏的特提斯区域中国西藏的特提斯区域内取得的找矿发现,因其工作程度低短时内还难以造成市场的影响。LOGOv3)在工作条件和找矿潜力都好的成矿区带内,随着未勘探的找矿潜力好的基岩出露区越来越少,覆盖区覆盖区成为找矿勘查的重要目标。LOGOv智利的铜矿发现统计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以后,这种覆盖区的找矿发现也成了该地区铜矿发现的主要途径之一。但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未见在覆盖区取得但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未见在覆盖区取得重大找矿发现的报道重大找
8、矿发现的报道。在中国,目前对这种覆盖区找矿勘查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也未见有在覆盖区取得的大的找矿成果。LOGO智利铜矿床不同发现途径对找矿发现贡献的统计LOGO二、二、成矿理论与勘查战略成矿理论与勘查战略v成矿理论是形成勘查战略的基础,没有正确的成矿理论,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勘查战略,也就不可能导致巨大的找矿发现的取得。成矿理论的正确与否,不在于它能否解释已发现的成矿现象,更在于它能否预测未发现的成矿现象。1 1、成矿理论研究现状、成矿理论研究现状 2 2、近代成矿理论特点、近代成矿理论特点 3 3、勘查技术、勘查技术 4 4、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 5 5、信
9、息技术、信息技术LOGO1.1.成矿理论研究现状成矿理论研究现状v1.1 构造与成矿构造与成矿v1.2 成矿省成矿省v1.3 超大型矿床寻找和探索的理论基础超大型矿床寻找和探索的理论基础v1.4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成矿密集区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成矿密集区v1.5 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v1.6 现代成矿作用现代成矿作用v1.7 微生物成矿作用微生物成矿作用v1.8 成矿模式与成矿系列成矿模式与成矿系列LOGO1.1 1.1 构造与成矿构造与成矿1)全球构造与成矿全球构造与成矿由于找矿评价和成矿预测的需要,全球构造与成矿逐渐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人们首先发现很多金属矿床产于
10、活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在这种构造环境中消减带的存在、钙碱性岩浆的发育和强烈热流体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金属矿床。LOGOLOGOv板块构造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显生宙某些金属矿床的分布规律,但是难以应用到太古宙和元古宙。为了弥补板块理论的不足,近年由Gurnis和Murphy等人提出了超大陆旋回,并发现超大陆旋回与金属成矿巨旋回之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由于超大陆离合涉及到深部构造热活动、大陆岩石圈上拱作用、地幔物质楔入作用、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地壳伸展作用和碰撞作用,因而与成矿的关系十分密切。v大量资料表明,特定金属矿床的成矿期与超大陆的离合期一致。LOGO 2)深部地质构造与成矿深部地质构造与成矿v以
11、往认为,金属矿床只形成于地壳上部的23km深处。但俄罗斯科拉半岛超深不但在16651830m的深度见到铜镍矿化,而且在6.69.5km深处也了见到了低温热液型Cu、Pb、Zn、Ni、Ag矿化。在俄罗斯克里沃罗克铁矿田已由深钻证实了27003000m深处分布有富铁矿石的预测。LOGO全球构造与成矿全球构造与成矿LOGOv美国在科罗拉多州克里德矿区进行深达35km的科学钻探,其主要目标包括探测:v推测以隐伏侵入体及可能与之伴生的斑岩矿化的深部热源;v古热液系统的地热、化学及水文地质演化,并与现代地热环境相对比;v矿化作用与容矿酸性火山岩破火山口之间的时间、构造及岩石学关系。LOGOv深部构造研究表
12、明,矿床、矿田和成矿带的分布除受浅部地质构造控制外还受地壳厚度和成分、上地幔的起伏等因素控制。俄罗斯已利用深部地质成果编深部地质成果编制了莫霍面深度与成矿省相关关系图制了莫霍面深度与成矿省相关关系图,并在许多地区开展了深部构造与成矿预测的研究。美国也已开展了利用地壳厚度、布格重力数据、上地幔波速等资料解释地壳中金属成矿省的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LOGO“幔根构造幔根构造”(Mantle rooted)成矿(裴荣)成矿(裴荣富院士)富院士)岩石圈与软流圈两者之间的物性具显著的不岩石圈与软流圈两者之间的物性具显著的不同,因而它们之间是最活动的构造部位,同,因而它们之间是最活动的构造部位,上个世纪七十
13、年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Jordan(1977)提出该)提出该部位属地球圈层中的部位属地球圈层中的构造圈构造圈。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的Macquarie大学大学Oreilly(1977)根据底侵根据底侵(Underplate)提出)提出构造圈热侵蚀构造圈热侵蚀。IGCP-354项目结合深断裂构造运动提出项目结合深断裂构造运动提出“幔根构造幔根构造”(Mantle rooted)。)。LOGOLOGO LOGOLOGO1.2 1.2 成矿省成矿省v金属成矿省应重点研究下列内容:v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构造背景:主要从地质历史演化研究不同时期区域构造的交汇样式、相互作用强度和彼此影响的范围,探讨构造演化的动
14、力机制,提出有利“成矿构造场”形成的背景和条件。LOGOv“成矿构造场成矿构造场”:主要研究“成矿构造场”中综合控矿因素的有利组合和汇聚机制,尤其是突出研究其中“金属成矿相”的形成、分布与结构,阐明它形成的最有利时空域最有利时空域。LOGOv 成矿地质事件成矿地质事件:重点研究事件过程和跨区域或跨壳层传递的不连续性,为判断事件的存在及其性质提供依据v 成矿年代成矿年代:主要对有代表性矿床,在其成矿物共生序次定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各种方法的测年,同是还要依据地质体相互关系作为成矿年代确定的依据,建立金属成矿省区域成矿时钟(Metallogenic time table);LOGOv成矿省的综合研究
15、成矿省的综合研究:编制不同比例尺的金属成矿省的四维成矿分带图;依据成矿与构造的统一性和地质历史演化中动态成矿概念,编制新的四维成矿分带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成矿远景区预测。v这种成矿预测新思维是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重大贡献。LOGOLOGOLOGO1.3 1.3 超大型矿床寻找和探索的理论基础超大型矿床寻找和探索的理论基础v超大型矿床由于其巨大的经济意义,使近20多年来,受到际矿床学界的普遍重视,超大型矿床的形成背景和成矿作用过程及其预测研究成为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方向。LOGOv超大型矿床的定义尚不够一致,加拿大Laznika(1989)提出巨大(Giant)型矿床为金属的异常地球化学聚集,其
16、吨位聚集指数为矿床的经济矿床的经济金属吨位金属吨位与地壳中金属平均含量(10-6)的比值大于1011,而超巨型(Supergiant)矿床指数大于1012v涂光炽(1994)将超过我国储量手册中的大型矿床大型矿床储量储量5倍倍以上的矿床超称为超大型矿床。对若干有色金属与贵金属(如Cu、Pb、Zn、Au、Ag)来说与Laznika的巨型矿床大致吻合,即二者储量落在同一个数量级范围,但对黑色金属与若干稀有金属来说二者储量相差很大,可达几个数量级的差别。LOGO1.41.4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成矿密集区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成矿密集区v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的基点是成矿地球动力学,探讨层圈之间,尤其是壳幔
17、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过程和结果以及制约其发生的动力学机制。v国际研究动态表明,从地幔和陆壳深部去寻找成矿作用的根源已成为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什么样的动力学机制和过程会诱发金属的巨量富集?LOGOv邓晋福等(1999)提出岩石/软流圈系统的大灾变(Catastrophe)与成矿大爆发(Explosion)、岩石圈尺度三维不连续(Discontinuities)与大尺度成矿带的储矿空间以及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的源-储统一的时空关系等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矿集区形成机理。LOGOv毛景文等(1999)提出大规模成矿作用实质是成矿物质的巨量供给、传输和聚储过程。这种作用不可能在成矿区带或成矿省中
18、均匀发生,有超巨量成矿物质聚集地段,就有更大面积的贫化或不发生变化的地段。因此,有一个成矿省中,大规模成矿主要表现在几个或十几个大型矿集区。这些占全成矿省面积不到515%的矿集区一般拥有全区成矿金属量的8090%。LOGO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与异常成矿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与异常成矿v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是指大规模成矿并形成大型矿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是指大规模成矿并形成大型矿集区,而且形成大到超大型矿床。据不完全统计,集区,而且形成大到超大型矿床。据不完全统计,如发现超大型矿床如发现超大型矿床710%即可解决该矿种的即可解决该矿种的7090%的储量,因而,超大型矿床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储量,因而,超大型
19、矿床具有重要工业意义,其发现机率很小。但通过新的其发现机率很小。但通过新的“认知认知”还是能够发还是能够发现的。尤其是对特别大的超大型矿床,我们称之为现的。尤其是对特别大的超大型矿床,我们称之为异常超大型矿床异常超大型矿床(Exception superlarge deposits)发现的意义更为重要。发现的意义更为重要。v根据全球五大洲根据全球五大洲20个矿种个矿种1086个大型矿床的储量进个大型矿床的储量进行线性趋势分析,从中发现行线性趋势分析,从中发现62个异常超大型矿床。个异常超大型矿床。其中,中国有其中,中国有9个(攀枝花钒矿、红格钒矿、锡矿个(攀枝花钒矿、红格钒矿、锡矿山锑矿、大柴
20、旦锂矿、白云鄂博稀土、都拉哈拉稀山锑矿、大柴旦锂矿、白云鄂博稀土、都拉哈拉稀土、柿竹园钨矿、大厂锡矿、大石桥菱镁矿)。土、柿竹园钨矿、大厂锡矿、大石桥菱镁矿)。v 62个异常超大型矿床的储量都是超巨量金属堆积个异常超大型矿床的储量都是超巨量金属堆积形成的,一般比该矿种的大型矿床大形成的,一般比该矿种的大型矿床大10数十倍。数十倍。LOGOv在一定地史演化过程中的特殊地质事件激发正常在一定地史演化过程中的特殊地质事件激发正常成矿发生异常才可能导致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成矿发生异常才可能导致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类似拉尼娜、厄尔尼诺事件造成异常天气暴雨成类似拉尼娜、厄尔尼诺事件造成异常天气暴雨成灾。灾
21、。v在地质历史中,太古宙形成的上百到千亿吨的在地质历史中,太古宙形成的上百到千亿吨的BIF铁矿可能与氧大气变态铁矿可能与氧大气变态(oxyatmaversion)、即过氧事件有关;元古宙即过氧事件有关;元古宙-古生代数千万吨的古生代数千万吨的Sedex矿床可能与还原大气变态矿床可能与还原大气变态(redoxyatmaversion)、即缺氧事件有关;中、即缺氧事件有关;中-新新生代几千万吨的斑岩矿床很可能与构造圈热侵蚀生代几千万吨的斑岩矿床很可能与构造圈热侵蚀(tectonosphere thermal erosion)出现大规模构出现大规模构造造-岩浆事件有关。这些重大事件是激发正常成矿岩浆
22、事件有关。这些重大事件是激发正常成矿“引潮共振引潮共振”发生异常而导致超巨量金属堆积的发生异常而导致超巨量金属堆积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LOGOv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有:v成矿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在不同地质历史演化阶段和不同构造环境中产出不同的矿产组合,而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不拘泥于一般规律,它则是对应着一些特别事件,往往表现为突发事件,是地质历史演化中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的产物,故大规模成矿为亦称爆发式成矿爆发式成矿;v大规模成矿必须有巨量物质供给巨量物质供给,地球上元素分布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无论是地幔还是地壳或者两者均巨量富集某种成矿元素,才有可能大规模成矿;LOGOv大规模成矿不仅有巨大物质供
23、给,而且还必须有巨大能量供给巨大能量供给,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规模热事件密切相关,如毛景文等(1995)和Plimer(1996)曾经提出高热(HHP)含矿花岗岩分别为中国柿竹园和澳大利亚Mole矿床成矿的重要条件,季克俭等在1989年提出岩体岩体仅仅是热液矿床形成的能源能源,它与围岩岩构造的矿源矿源和大气降水作为水源水源成为成矿的三大要素;并由此创立了三源成矿学说三源成矿学说。近10多年来,地幔柱(Plume)构造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大陆构造研究的热点,可解决大陆上板块构造难以解释的壳幔垂直运动机制,并认为,热点和地幔柱是地球内部能量的一种最重要形式;LOGO流体流体在成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
24、色。它既是能量传递的媒体,也是成矿物质输送和交换的重要介质。流体的形成、运移、演变和沉积基本上反映了整个成矿轨迹。现代研究表明,地球中流体几乎无处不在,马东升(1998)提出地壳大规模流体活动深度可达20km,现代盆地研究还发现流体常大规模运动,其范围可达几百至上千公里,并发现大陆上古流体大尺度运移,且与区域成矿密切相关。LOGO现代海底和湖底成矿作用清楚地显示了流体与成矿的关系。进入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海底成矿系统之下部有岩浆房的存在,它不仅是成矿的能源,而且岩浆流体不同程度参与了成矿过程。大陆边缘是流体最活跃的地区,地幔研究的进展说明不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地幔流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25、邓晋福等(1999)认为岩浆岩浆-流流体体-成矿系统成矿系统是实现成矿作用的源源-运运-储储统一的系统。LOGO大规模成矿作用大规模成矿作用LOGOLOGO1.51.5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v1)流体地质研究流体地质研究v包括气、液及熔体相气、液及熔体相在内的流体是地球深部最为活跃的组分,它参与地球深部几乎所有各种作用过程,诸如地壳中的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构造作用、地幔蠕变、乃至软流圈的形成和运动。流体不仅存在于整个地壳层位,而且在地幔中也有大量呈结合状态的挥发性组分,如OH、H、N、卤素、S、He、烃类、CO和其它稀有气体,通过岩浆或火山活动和地幔排气作用,被带到地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