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339388
  • 上传时间:2022-08-21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58.3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说明文 阅读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阅读疫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疫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陈半夏在人们的生活中,打疫苗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接种本,防疫站或社区医院会根据接种本上的记录为人们接种他们需要的疫苗。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是非常常见的防疫手段。那么疫苗又是怎样发挥作用、保卫人们健康的呢?想要知道疫苗怎么发挥作用,首先应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大多数情况下,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可以抵抗外敌了。免疫系统分为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主要是皮肤和黏膜,可以阻挡大多数细菌、病毒、异物等,汗液中还有可以杀灭病菌的物质;第二道防线就是自然免疫了,体内的吞

    2、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把病原体分解,尽力杀灭各种异物;第三道防线就是特异性免疫,我们接种的疫苗就在这一阶段帮助身体消灭侵入的病原体。疫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自动免疫,另一种是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是接种减毒、无毒或灭活的病原体,让免疫系统中的一些细胞识别病原体身上的特定分子(这些特定分子被称作抗原)并记录下来,下次遇到病原体就能迅速产生抗体,这些抗体是蛋白质,可以和抗原结合,启动免疫系统的杀伤力,清除病原体。减毒或无毒的疫苗有很大优势,它们可以在体内繁殖,充分激起第三道防线,其接种量小还能长时间存留。比较常见的活疫苗包括:卡介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灭活疫苗就不如活疫苗的作用强劲,需要

    3、多次接种。不过优势在于,它比较安全也易于存放,目前的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大都属于这种。人工被动免疫则不同,它们不是刺激体内免疫细胞产生抗体,而是将抗体直接种入体内发挥作用。这样可以让身体迅速获得免疫力,不过缺点是在体内维持的时间很短,一般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所以被毒蛇咬伤后注射的抗蛇毒血清,就是这种疫苗。除此之外,乙肝疫苗、抗狂犬病血清也属于这一类。回顾漫长的历史,人类的生命健康一直被传染病威胁着。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天花在我国已经绝迹,但是它们所带来的灾难,至今让人类惧怕。而疫苗的出现,让这些可怕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对本文说明层次及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设

    4、问句引起下文,提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一一疫苗发挥作用的原因。B第二段介绍了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屏障,这是疫苗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C三、四、五段分别介绍了两种不同疫苗的免疫原理。D第六段介绍了疫苗的意义在于让可怕的传染病得到有效地控制。2对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将疫苗主要分为两种,然后加以具体说明。B第四段将灭活疫苗与活疫苗进行比较,让读者了解这两种疫苗各自的优势和短处。C第五段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人工被动免疫疫苗的特点。D第六段使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介绍了天花带给人类的灾难。3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打疫苗是生活中很常

    5、见的一件事,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彻底消灭病毒。B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屏障,大多数情况下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外敌。C人工自动免疫是接种减毒、无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其中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D人工被动免疫疫苗可以让身体迅速获得免疫力,但是在体内维持的时间很短,一般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阅读“天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天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科技新元素的支撑。太空“千里眼”优势多火星和地球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一定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段旅程,这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相控阵敏感器是位置和速度测量的重要仪

    6、器。在着陆阶段,为航天器持续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成功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它安装在火星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着陆平台下方,作用范围达数十千米,可谓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千里眼”。相控阵敏感器的雷达天线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就像生物学中蜻蜓的复眼,具有波束扫描快、指向灵活、目标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此外,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任意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从而快速修正航天器的姿态测量误差,确保着陆巡视器方向控制准确无误。这是国内首次将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测量。小型“传动器”作用大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在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但

    7、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多道难关,成功研制出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据介绍,在火星车左右两侧的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该装置体形小、重量轻,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使火星车6个行走车轮独立实现抬升和降落,实现车体姿态和高低调节,以适应火星表面地形,保证爬坡下坎行动自如。如果将火星车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就是驾驭这架“马车”的“车夫”。“

    8、超薄外套”脱颖而出火星着陆阶段,着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会使周围温度超过1000,而在火星巡视阶段,着陆器将要面对130的工作环境,这种极热极寒考验超出了世界上常规隔热保温材料气凝胶的耐温极限范围。更难的是,为给火星车减负,需要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这对材料设计和制备都提出了巨大挑战。为确保“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火星车采用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气凝胶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的导热系数大约为静止空气的一半,也是世界上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这使它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

    9、且凭借其超轻特性,能极大地减轻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更远。当然,以上三种只是“天问一号”上众多科技新元素的一小部分,我们期待着“天问一号”上更多的科技新元素被解锁。(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4下列说法,不属于科技新元素在“天问一号”探测火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的一项是()A相控阵敏感器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B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在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C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灵活自由地开展巡视工作。D纳米气凝胶在火星车着陆时及巡视时助力火星车应对极热极寒环境,在火星车巡视阶段为火星车减轻负担。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火星和地球间距离漫长,

    10、通信存在一定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段旅程。B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任意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C据介绍,在火星车左右两侧的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D纳米气凝胶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的原因是它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天问一号”的科技新元素:着陆巡视器、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纳米气凝胶。B第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的作用。C第段加点的词语“大约”不

    11、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天问一号”运用到的一小部分科技新元素。阅读自动驾驶塑造未来一文,完成下面小题。自动驾驶塑造未来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20

    12、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国际

    13、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据此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此外,路测也仅限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作为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

    14、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教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

    15、重大影响。7下列有关本文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时空顺序D逻辑顺序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是自动驾驶。B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私家车的试运行测试。C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6个标准等级。D作为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第段列举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的事例,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B第两段中加点的词语“之一”和“可能”,都体现了说

    16、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注,说明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D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发展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阅读窗,中国园林的眼睛一文,完成下面小题。春和景明,绿荫满窗。透过一扇扇花窗,春天有了万般风致。诗有诗眼,画有醒画,而窗恰是园林空间变换中的点睛之笔。中国园林对窗的设计极为重视,园林至精至微处往往体现在窗的安排上。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但造房建宅,与置立窗轩同是一理,明于此而暗于彼,何其有聪明而不善扩乎”。李渔推窗栏之理为

    17、园林建筑之基,而整个园林建筑只是窗栏之“扩”而已。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将建筑、书法、绘画,其至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集于一体,为精神生活提供了特殊的情境,与中国独有的生活美学一脉相通。而窗是园林的“眼睛”,在满足流通光与风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在园林造景中衍生出以下几种用途:一是借景,二是框景,三是对景,四是漏景形成别样丰富的趣味。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解释“窗,聪也,于内窥见外为聪明也”。可见,除了功能之用,“窗”更是中国人观看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巧妙外化。欲露还藏是中国园林的游戏,那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抑是为了放,障是在于开。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处,让游览者的心中掀

    18、起波澜。窗是园林优美曲线运动中的节点,由于它的存在,曲中增加了含蓄,曲中更富于变化。中国绘画与中国园林异构同心,异曲同工。古代书画中“窗”的元素随处可见,文人的松窗读易、携琴访友,乃至生活中实景、小像等均会以窗为画面背景。中国古代及近代的花窗,冰梅纹窗棂,花卉人物故事纹窗棂、花鸟纹窗棂等,无不显示了古代工匠的精巧技艺。从花窗的物理结构考察,虽然花窗的制作工艺是对几何原理的应用,但是其中依然能印证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六幂”之美,尽在其中。在规矩中,尽含世间的千变万化。“六幂”是古代花窗制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图案,它以两个顶心相对的等边三角形形成的交叉线为基线,有规律地增减损益,形成变

    19、化无穷的样式。常见的万字格、龟背锦、蜂窝式等图案都是六幂图案的衍生。相对于含纳万景而言,中国园林是局促而狭小的,园林建筑及花草布置,假山设立,一窗一亭一桥一廊,都不是纯然的外在设置,它为人心而设。在园林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宇宙观,看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旨趣。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中国园林除了实用和审美之外,强调的是安顿人心,伸展性灵。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尽收眼底,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园林是一个鲜活的系统,窗前的风景因时而变,因地而变,时光流转中,窗也成就了每个人的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小窗中藏

    20、有世界的大观。(选文有改动)10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透过一扇扇花窗,春天有了万般风致。B窗是园林空间变换中的点睛之笔。C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D园林是一个鲜活的系统。11第段中,没有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是()A打比方B作诠释C作比较D引用12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园林至精至微处往往体现在菌的安排上”,句中加点词语“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B第段中介绍的“六幂”之美是古代花窗图案中的最高境界,中国园林的窗就大多体现了这种风格。C第段引用诗句,一方面为本文语言增添了生动、形象的色彩;同时使文章更有韵味和哲思,带给读者审美的愉悦,增

    21、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也接上句,进一步印证、突出了“窗成就了每个人的风景”的特点。D第段“小窗中藏有世界的大观”,句中加点词语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阅读冠状病毒知多少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冠状病毒知多少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发现的病毒是

    22、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不过,对于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世卫组织近日在相关公告中称其为“2019-

    23、nCoV”,意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根据世卫组织2015年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世卫组织还说,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

    24、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

    25、传给人类。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3下面不属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效防护手段的一项是()A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B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C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D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直接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14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B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

    26、一,也是几次重大疫情的罪魁祸首。C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D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所有症状是不能处理的。15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引出说明对象冠状病毒,连续的问句,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过去对传染病的命名与地名相关。C第段中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D本文按照空间顺序,先后说明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命名、由来及感染后的症状。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古人如何防疫郑学富在科技和医学都不发达的古代,一旦来了疫情如何应对?古人有很多防治的

    27、办法,如巫术、药酒、掩埋尸体、建隔离医院、药物医治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大傩图轴是一幅描绘民间驱除疠疫习俗的风俗画。傩是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大傩礼是以驱除疫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姬周时期已有,秦、汉相承。吕氏春秋说:“命有司大傩。高秀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东汉时期疫病空前流行,当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人们借助大傩礼来祈福禳灾。唐代韩谔岁华纪丽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进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屠苏酒,据说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后由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流传开来,他在备急

    28、千金要方说:“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屠苏酒对人体禅益甚多,兼有滋补保健、防病疗疾、驱邪避瘴等多种功能。秦朝时的疠迁所,是当时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隔离治疗医院,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医院。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代竹简记载:“城旦,鬼薪疠,何论?当迁疠迁所。”人们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时,要立即向官府报告,官府将患者抓捕,经医生确诊,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隔离。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瘟疫大流行。面对严重的疫情,王莽积极布置救灾防疫,并带头捐款。在他的带动下,230名官民献出自家的田地住宅,以救济灾民。王莽还在长安城中造

    29、了一条闾里,建邸舍房屋1000多套,朝廷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派来医生,送来药品,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苏轼谪居黄州第二年,一场疾疫大暴发。身处逆境的苏轼手中正好有一秘方可用。此方是苏轼当年拜访老家眉山名医巢谷,再三恳求才得到的防治瘟疫的药方。苏轼为了挽救千千万万人的性命,顾不上曾经所发药方不传人的誓言,将药方献了出来,“合此药散之,所活不可胜数”。(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16下面对“古人防疫措施”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东汉时期,人们通过大傩礼来祈福禳灾。B东汉时期,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被发现时,官府会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

    30、隔离。C从王莽捐资建“隔离医院”可知“隔离”是古人所用的一种有效的防疫措施。D通过苏轼献出药方来控制疫情可知药物医治也是古人防疫措施中的一种。17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古人有很多防治疫情的办法。B第段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喝屠苏酒是古人的一种防疫措施。C第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疠迁所的产生时间之久。D第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只说明了郡国的官员人数之多。1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交代了说明对象古人防疫的办法,同时又设置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段加点词“多”表示约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31、确性和严密性。C第段中的加点词“其”指的是王莽在长安城中所建的邸舍房屋。D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具体介绍了古人所采用的几种防疫措施。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森林为什么是“水库”朱清科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32、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

    33、水分生产力。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9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林冠层能够对垂直降

    34、雨进行再分配。B林下灌木与草本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C林地土壤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D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20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D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2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5、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据统计,很多发达国家60的电力消耗于取暖、制冷和照明。如今,大多数都市居民在室内生活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在室外活动的时间,人们越来越看重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因此所消耗的能源也与日俱增。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节能方式、节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建筑材料领域,节能窗就是其中之一。为了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技术专家各出高招,在节能窗的材质上下功夫,开发

    36、了形形色色的节能窗。随着光线变强,玻璃的颜色就会变暗,根据这种需求,研究者开发了光致变色玻璃,简称变色玻璃。在夏季太阳辐射强时,安装了变色玻璃的窗户颜色会变暗,可使室内更加凉爽,减轻空调机的负担。但这种变色玻璃窗有明显的缺点,即在寒冷而阳光很强的日子里也会阻挡阳光进入室内,因而其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吸热玻璃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变色玻璃的不足。吸热玻璃可吸收热辐射线(即红外线),这种玻璃的热辐射线透过率只有20左右。太阳光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红外线,吸热玻璃能阻隔大部分红外线,同时却能透过75的可见光。吸热玻璃有灰色、茶色、蓝色、绿色、古铜色、青铜色、粉红色和金黄色等。在普通玻璃的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

    37、有吸热性能的着色剂,就可以制成吸热玻璃。中国南方地区的建筑很适合安装吸热玻璃窗,因为在漫长的夏天,这种窗户不仅能令室内凉爽,也能让可见光射入房间,不影响屋内亮度。为了克服这种玻璃在吸收热辐射之后容易升温爆裂的缺点,生产商往往将其做成夹网玻璃或者双层玻璃。这种玻璃窗多用于航空控制塔台、警亭、特殊仓库和特殊厂房等建筑中。为了冬季保暖,中国北方的建筑物窗户一般由双层玻璃组成,中间由一层空气隔开,两层玻璃的间隔约为1.2厘米。低E窗便是一种双层玻璃窗。在普通的双层窗户中,室内的热辐射会穿过两层玻璃间的空气层,辐射到外层玻璃,再由此耗散到室外。但是由于低E窗的低辐射涂层使热辐射难以到达空气层,热量在玻璃

    38、上聚集起来,最后又辐射回室内,这种现象就是低E窗的热镜效应。低E窗的热镜效应会将热量限制于室内,起到保温作用。22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越来越看重,促进了节能窗的创新。B节能窗的使用符合环保理念,能够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C节能窗多种多样,不同材质的节能窗所起到的保温效果各不相同。D中国南方地区适合安装吸热玻璃,北方地区则适合安装双层玻璃。23下面对文章第段划线句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吸热玻璃的吸热、散热功能,这正弥补了变色玻璃的不足之处。B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吸热玻璃的吸热、散热功能,这正弥补了变色

    39、玻璃的不足之处。C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吸热玻璃的吸热、透光功能,这正弥补了变色玻璃的不足之处。D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吸热玻璃的吸热、透光功能,这正弥补了变色玻璃的不足之处。2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变色玻璃是根据光线的强弱进行变色,能够使室内冬暖夏凉。B第段中的加点词“这种”指代的是前文所提到的吸热玻璃窗。C第段中的加点词“约”表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节能窗及其保温效果。阅读冰雕雪塑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冰雕雪塑祝劲松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晶莹闪耀的“大雪花”主火炬台、孩子们手中的雪花花灯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冰雪元素

    40、无处不在,尽显冰雪之美。化自然冰雪为人文艺术,冰雪雕塑散发独特的艺术韵味。与其他材质雕塑相同,冰雪雕塑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不同的是,冰晶莹易碎,雪松软绵酥,且两者都易融化,独特的材质,既考验着艺术家的创造智慧,也成就了冰雪雕塑特有的美感。冰,重在雕。冰的质地无色透明,可折射光,但雕出的形体层次易隐,从而缺乏立体感。为求轮廓鲜明,冰雕创作除了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还特别注重线的表现。线条若运用得当,能够营造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般的生动感。冰雕的制作过程,既有大刀阔斧的营造,也有局部的精雕细刻线条互相交叉、雕痕纵横交错,在光的折射下如水晶、钻石般璀璨,尤显玲珑剔

    41、透,使作品获得远视、近观俱佳的观赏效果。如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圣火之巅”,由24根向上旋转的雅典多立克立柱组成,形成冬奥会火炬意象。主塔四周环绕着冰墙,雕刻有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轮廓分明,线条刚劲,与雕塑形象相辉映,传递出拼搏奋进、勇往直前的奥运精神。雪,重在塑。由于雪坯体积巨大,所以雪塑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通过面的组合强化体积与前后空间层次,以及整体的气势营造和雕塑力量感的表现。如果说冰雕需近观才能品味其玲珑剔透的细微变化,那么雪塑更像是雄浑大气的汉唐雕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弘。如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上的大型雪塑冬奥太阳岛之旅,长100米、高30米,巨大的卡通雪塑

    42、“冰墩墩”“雪容融”被哈尔滨特色建筑和雪山环绕着,可爱的形象与浑然一体的雪塑,营造出浓郁的冬奥氛围。与冰雪运动相同,冰雪雕塑是寒地各族人民识冰御雪的智慧创造,是其性格与审美的集中体现。冰雪雕塑,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是采冰备雪环节,尤其是一些超大型冰雪雕塑创作,百人齐上,“自上而下”连续工作,这需要参与者具有旺盛的精力、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驾驭能力。正是在人与自然的激情碰撞中,冰雪艺术之花绚丽绽放。自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举办国内最早冰灯游园会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发展,冰雪雕塑已成为一种“热时尚”。作为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从地方性活动发展为国际性活动,成为国际冰雪文化交流

    43、的重要平台。如今,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冰雪雕塑不断传承创新。一方面,新技术、新材质被充分运用于创作中;一方面,冰雪雕塑被用于整体造景,塑造场景式空间;同时,传统冰雪雕塑与“声、光、电”技术、数字技术相融合,让冰雪雕塑“动”起来,增强了大众的互动体验,冰雪景观在时代发展中全新绽放。蓬勃发展的冰雪雕塑,满足着人们的审美和娱乐需求,起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作用。冰雪雕塑作为冰雪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仍需进一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深挖文化内涵,不断强化绿色设计理念,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选自人民日报,文字有删改)25下面有关“冰雪雕塑”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A“冰雪雕塑”虽有独特的材

    44、质,但是与其他材质雕塑完全相同,冰雪雕塑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都有着类似美感。B“冰雕”创作除了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还特别注重线的表现。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圣火之巅”显示了冰雕线条的独特运用。C“雪塑”创作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通过面的组合强化体积与前后空间层次,以及整体的气势营造和雕塑力量感的表现。D“冰雪雕塑”是寒地各族人民识冰御雪的智慧创造,是在人与自然的激情碰撞中,绚丽绽放的冰雪艺术之花。26下面对文中第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弘。B运用了作比较、

    45、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弘。C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D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2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中加点词“特别”一词说明“线条”对于冰雕的作品生动感呈现十分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B第段中写到:冰雪雕塑已成为一种“热时尚”。如今,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冰雪雕塑不断传承创新,冰雪景观在时代发展中全新绽放。C本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分别从“冰雕”“雪塑”以及“冰雪雕塑蓬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描述,展现冰雕雪塑的“极艺术之巧,彰自然之美”的特点。D本文是

    46、一篇事理说明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冰雪雕塑作为冰雪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已完美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文明宝藏三星堆遗址“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年3月,作为发现范围较广、考古时间较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再度以辉煌的新发现震惊世人。2021年初,重启后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再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以往相比,这次考古工作不仅发掘有大量的精美器物,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亮点之一。据参与考古工作的相关人员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环境就是一片田野,如今的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这些玻璃房子由探方工作舱、现场考古实验室、文物应急保护室、文物修复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组成。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实现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考古工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另一方面,也便于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广大网友实时收看考古发掘进展。本次考古发掘工作极为复杂,难度极大,国家尤为重视。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参加了此次考古发掘工作,涵盖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环境生物等9个专业,甚至为了探明祭祀坑的“火燎”情况,还邀请数十位专业消防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33938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