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宪法的基本原理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宪法 基本原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第1页,共75页。第2页,共75页。第一章第一章 宪法基本原理宪法基本原理 第一节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 第三节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第四节第四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第五节 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作用 第六节第六节 宪法与宪政宪法与宪政第3页,共75页。第一章第一章 宪法基本原理宪法基本原理v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章是全书的基础,所涉及到的有关宪法的一些基本本章是全书的基础,所涉及到的有关宪法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对其它章节具有指导性,在内容上既与概念、理论、原理对其它章节具有指导性,在内容上既与其
2、它部分相互衔接,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章从宪法的其它部分相互衔接,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章从宪法的概念入手,对宪法的本质进行了探索;介绍了宪法调整的概念入手,对宪法的本质进行了探索;介绍了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这些关系的宪法规范的特点;从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这些关系的宪法规范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宪法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宪法的渊源;阐述了角度出发对宪法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宪法的渊源;阐述了宪法的原则,论述了宪法的作用;同时,对宪政的有关理宪法的原则,论述了宪法的作用;同时,对宪政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第4页,共75页。第一章第一章 宪法基本原理宪法基本原
3、理v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最基础的宪法知识和最基本的全面地掌握最基础的宪法知识和最基本的宪法理论。宪法理论。第5页,共75页。第一章第一章 宪法基本原理宪法基本原理v知识结构图:知识结构图:宪法词义的发展宪法词义的发展v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概念 宪法的特征宪法的特征 宪法的本质宪法的本质v v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 宪法关系宪法关系 宪法规范宪法规范第6页,共75页。v 宪法的分类宪法的分类v宪法的分类和渊源宪法的分类和渊源v 宪法的渊源宪法的渊源 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v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基本人权
4、原则v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v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v v 宪法作用的含义宪法作用的含义v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作用v 宪法作用的表现宪法作用的表现v v 宪政的概念宪政的概念v 宪政的基本内涵宪政的基本内涵v宪法与宪政宪法与宪政 宪政的特征宪政的特征v 宪政与宪法的关系宪政与宪法的关系v 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第7页,共75页。司法考试要点司法考试要点v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特征、宪法的分类和宪法的概念、宪法的特征、宪法的分类和渊源、宪法的作用等。渊源、宪法的作用等。v 准确掌握宪法的概念,就必须熟悉宪法的准确掌握宪法的概念,就必须熟悉宪法的特征,宪法的特征也是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特征,
5、宪法的特征也是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同时还必须领会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分别,同时还必须领会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也是司法考试常见的问题;类及其分类的标准也是司法考试常见的问题;宪法的基本原则需要熟记,并且能够理解每宪法的基本原则需要熟记,并且能够理解每一个原则的基本涵义。一个原则的基本涵义。第8页,共75页。第一节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概念v 一、宪法词义的发展一、宪法词义的发展v 二、宪法的特征二、宪法的特征 三、宪法的本质三、宪法的本质第9页,共75页。第一节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概念v一、宪法词义的发展一、宪法词义的发展v 宪法一词在古代就已出现。但是,其词意与近代宪法一
6、词在古代就已出现。但是,其词意与近代宪法产生之后所指称的对象是具有很大差别的。宪法产生之后所指称的对象是具有很大差别的。v 在外语文献中,宪法最初的词意是规定、组织和在外语文献中,宪法最初的词意是规定、组织和结构。在古罗马帝国的立法中,宪法一词用来表示结构。在古罗马帝国的立法中,宪法一词用来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诏令,即指皇帝发布的各种文件,皇帝的各种建制和诏令,即指皇帝发布的各种文件,包括敕令、策令、诏令和谕令等,以区别于市民会包括敕令、策令、诏令和谕令等,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议通过的法律文件。第10页,共75页。古代中国曾有古代中国曾有“宪宪”、“宪法宪法”、“宪令宪令”、“宪章
7、宪章”等词语出现,其含义主要有三。等词语出现,其含义主要有三。v (1)、指一般的法律、制度。例如,、指一般的法律、制度。例如,国语国语晋语晋语中的中的“赏赏善罚奸,国之宪法。善罚奸,国之宪法。”v (2)、指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例如,、指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例如,管子管子立政立政中的中的“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宪既布,有不行宪者,谓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宪既布,有不行宪者,谓之不从令,罪死不赦。之不从令,罪死不赦。”v (3)、指颁布法律、实施法律。例如,、指颁布法律、实施法律。例如,唐韵唐韵集韵集韵韵令韵令中的中的“悬法示人曰宪,从害省,从心
8、,从目,观于法象,使人晓然知不善悬法示人曰宪,从害省,从心,从目,观于法象,使人晓然知不善之害,接于目,怵于心,凛乎不可犯也之害,接于目,怵于心,凛乎不可犯也”。v 1、在中国宪法词义:、在中国宪法词义:第11页,共75页。2、在西方宪法词义、在西方宪法词义 古代西方古代西方“宪法宪法”一词(英文为一词(英文为 constitution )也是在多重意义上使用,主要有三方面含义。也是在多重意义上使用,主要有三方面含义。v (1)指有关规定城邦组织与权限方面的法律。如指有关规定城邦组织与权限方面的法律。如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在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政治学一书中将城一书中将城邦的法律
9、分为宪法和普通法。邦的法律分为宪法和普通法。v (2)指皇帝的诏书、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制指皇帝的诏书、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制定的普通法规。如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定的普通法规。如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法学总论一书,多处使用一书,多处使用“宪令宪令”一词。一词。v (3)指有关确认教会、封建主以及城市行会势力的指有关确认教会、封建主以及城市行会势力的特权,以及它们与国王等的相互关系的法律。如特权,以及它们与国王等的相互关系的法律。如1164年的英国年的英国克拉伦敦宪法克拉伦敦宪法和和1215年的年的自由大宪章自由大宪章。第12页,共75页。二、宪法的特征二、宪法的特征v 宪法作为法的一
10、个部门,与其他法律部门宪法作为法的一个部门,与其他法律部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的根本大法,这也是宪法最基本的特征,关系的根本大法,这也是宪法最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v (一)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社会制度和(一)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即国家的根本问题,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即国家的根本问题,主要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主要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构形式、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第13页,共75页
11、。(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v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三方面:v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基础。v 2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条文相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条文相抵触,否则无效或部分无效。抵触,否则无效或部分无效。v 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的最高行为准则。第14页,共75页。(三)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三)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律更加严格 v 1宪法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往往不是普通宪法
12、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往往不是普通立法机关,而是依法特别成立或组成的机关立法机关,而是依法特别成立或组成的机关。v 2宪法规定了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特别程宪法规定了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特别程序。序。第15页,共75页。三、宪法的实质三、宪法的实质v 宪法的实质是宪法的本质属性,即从总体上规定宪法的实质是宪法的本质属性,即从总体上规定宪法性能和发展方向的宪法的内部联系。宪法的实宪法性能和发展方向的宪法的内部联系。宪法的实质从不同层面分析有不同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宪法质从不同层面分析有不同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宪法的政治实质和精神实质。的政治实质和精神实质。v(一)宪法的政治实质(一)宪法的政治实质v宪法的政治实质,
13、亦即宪法的阶级本质,宪法的政宪法的政治实质,亦即宪法的阶级本质,宪法的政治实质在于它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治实质在于它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第16页,共75页。(二)宪法的精神实质(二)宪法的精神实质v 宪法的精神实质,在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宪法的精神实质,在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以限制国家权力来保障公民保障书。宪法是以限制国家权力来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可以说制宪、行宪的终极目的权利的法律,可以说制宪、行宪的终极目的在于保障人权,使人生活得更幸福,离开了在于保障人权,使人生活得更幸福,离开了这一目标,宪法就失去了其价值追求的方向。这一目标,宪法就失去了其价值追求的方
14、向。返回返回第17页,共75页。第二节第二节 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v 一、宪法关系一、宪法关系v 二、宪法规范二、宪法规范第18页,共75页。第二节第二节 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v一、宪法关系一、宪法关系v 宪法关系,也称为宪政法律关系或宪法法宪法关系,也称为宪政法律关系或宪法法律关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律关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所产生的,以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主体之间所产生的,以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第19页,共75页。(一)宪法关系的特点:(一)宪法关系的特点:v 第一,此类社会关系
15、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第一,此类社会关系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包括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泛,几乎包括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v 第二,此类社会关系的一方通常总是国家第二,此类社会关系的一方通常总是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或者国家机关。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以根据宪法而调整的社会关系一般地必然所以根据宪法而调整的社会关系一般地必然有国家的参与,并根据宪法使国家承担义务有国家的参与,并根据宪法使国家承担义务或者享有权利。或者享有权利。第20页,共75页。(二)宪法关系的主体(二)宪法关系的主体v 宪法关系的主体主要有:宪法关系的主体主要有:v1公民公民v2国家国家v3国家机关。国家
16、机关。v4民族。民族。v5政党。政党。v6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第21页,共75页。(三)宪法关系的客体(三)宪法关系的客体v 宪法关系的客体是指宪法关系各主体的权宪法关系的客体是指宪法关系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从宪法关系的基本理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从宪法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形式出发,并结合其他部门法律关论和实践形式出发,并结合其他部门法律关系客体的有关理论可知,宪法关系的客体是系客体的有关理论可知,宪法关系的客体是宪法行为,即公民和国家等主体依法行使宪宪法行为,即公民和国家等主体依法行使宪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力的行为,包括公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力的行为,包括公民的宪法权利行为和国家
17、的宪法权力行为两民的宪法权利行为和国家的宪法权力行为两种类型。种类型。第22页,共75页。(四)宪法关系的内容(四)宪法关系的内容v 1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v 2国家与国内各阶级、各民族、团体和其他组织之国家与国内各阶级、各民族、团体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v 3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这是指各类国家机关的组织和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这是指各类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方式、程序。活动的原则、方式、程序。v 4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宪法规范调整这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宪法规范调整这方面的关系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方面的关系包括:中央
18、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同级国家机关之间的横系;国家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同级国家机关之间的横向关系,如立法机关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之向关系,如立法机关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之间的关系,等等。间的关系,等等。第23页,共75页。二、宪法规范二、宪法规范v(一)宪法规范的特点(一)宪法规范的特点v 法律规范是组成法律的细胞,各种法律无法律规范是组成法律的细胞,各种法律无不由法律规范组成。各种法律规范都有共同不由法律规范组成。各种法律规范都有共同的属性,即都由国家制定或认定并以国家强的属性,即都由国家制定或认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宪法规范
19、也具有这种共同制力保障其实施。宪法规范也具有这种共同的属性。但它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规范的的属性。但它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规范的特殊属性。宪法规范具有以下特点:特殊属性。宪法规范具有以下特点:第24页,共75页。二、宪法规范二、宪法规范v 1宪法规范具有原则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宪法规范具有原则性和概括性的特点。v 2宪法规范具有高度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宪法规范具有高度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的特点。v 3宪法规范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无具体惩罚宪法规范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无具体惩罚性的特点。性的特点。第25页,共75页。(二)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二)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v 从逻辑结构上看,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
20、规范一样,从逻辑结构上看,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规范一样,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组成。假定是宪法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组成。假定是宪法规范规定的适用规则的条件;处理是宪法规范规定的行规定的适用规则的条件;处理是宪法规范规定的行为模式,以要求、授权、禁止等形式加以表现;制为模式,以要求、授权、禁止等形式加以表现;制裁是宪法规范规定的因违反规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裁是宪法规范规定的因违反规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或具体制裁。如果宪法规范逻辑上不具备上述三要或具体制裁。如果宪法规范逻辑上不具备上述三要素或者缺乏表现其三要素的形式,那么宪法规范就素或者缺乏表现其三要素的形式,那么宪法规范就不能发挥其完整的调
21、整功能,更不能称其为严格的不能发挥其完整的调整功能,更不能称其为严格的规则。规则。第26页,共75页。(三)宪法规范的种类(三)宪法规范的种类v宪法规范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规范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v1确认性规范确认性规范v2禁止性规范禁止性规范v3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v4程序性规范程序性规范返回返回第27页,共75页。第三节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宪法的分类和渊源v一、宪法的分类一、宪法的分类v二、宪法的渊源二、宪法的渊源第28页,共75页。第三节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宪法的分类和渊源v一、宪法的分类一、宪法的分类v 所谓宪法的分类问题,是在学术上确立某所谓
22、宪法的分类问题,是在学术上确立某种标准将客观存在的为数浩繁的宪法加以分种标准将客观存在的为数浩繁的宪法加以分门别类,简化成少数几种类型,以便将近似门别类,简化成少数几种类型,以便将近似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宪法归并研究,探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宪法归并研究,探索它们所特有的规律。索它们所特有的规律。第29页,共75页。(一)传统的宪法分类(一)传统的宪法分类v 传统的宪法分类即早期资产阶级学者对宪传统的宪法分类即早期资产阶级学者对宪法所作的分类方法,大体上有下列几种:法所作的分类方法,大体上有下列几种:v 1根据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把根据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把宪法分为成文宪法和
23、不成文宪法。宪法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v 2根据效力和修改程序的不同,把宪法分根据效力和修改程序的不同,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v 3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不同,把宪法分为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不同,把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第30页,共75页。(二)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二)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v 马克思主义宪法学家根据国家的类型,根马克思主义宪法学家根据国家的类型,根据宪法的阶级本质的不同,把宪法区分为社据宪法的阶级本质的不同,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两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两大类。
24、这种分类方法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大类。这种分类方法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v(三)现代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三)现代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第31页,共75页。二、宪法的渊源二、宪法的渊源v 所谓宪法的渊源,是指宪法外在的表现形所谓宪法的渊源,是指宪法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宪法主要是以宪法典的形式式。我们知道,宪法主要是以宪法典的形式表现的,但这并不是惟一的表现形式。一般表现的,但这并不是惟一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除了宪法典之来说,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除了宪法典之外,还包括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外,还包括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例等。第32页,共75页。
25、二、宪法的渊源二、宪法的渊源v (一)宪法典及其修正案(一)宪法典及其修正案v 宪法典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渊源。宪法典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渊源。v(二)宪法性法律(二)宪法性法律v 宪法性法律是指内容有关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宪法性法律是指内容有关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法律及有关决议等。利义务的法律及有关决议等。v(三)宪法惯例(三)宪法惯例v 宪法惯例是指在国家长期的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涉及宪法惯例是指在国家长期的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涉及国家根本制度问题,并得到国家认可,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国家根本制度问题,并得到国家认可,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