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课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心电图学(课程)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电图 课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了解心电图的发展史和产生原理了解心电图的发展史和产生原理 熟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熟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掌握心电图的导联系统,正常心电图的表掌握心电图的导联系统,正常心电图的表现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判断。现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判断。教学内容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三心电导联体系 知识拓展:心电图发展史最早发现:1842年法国生理学家Mattencci观察到鸽 子心脏产生电流。兴奋-收缩偶联:1856年Kolliker和Muller对蛙心的研 究证实了心脏电活动与心脏收缩有关。人心电活动图形:1887年Waller首次从人体表描记。1895年荷兰生理学家、医学家Ei
2、nthoven命名了心电周期中的P、Q、R、S、T各个波群。设计出双极肢体导联、。1932年,Wilson创设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F、aVL。1934年,Wilson建立胸前单极导联V1V6。1945年,Lengere等首次记录心内心电图。1956年,Holter发明24小时动态心电图。1960年,Giraud等首先记录希氏束电图。60年代,V3R4R、V79。1971年,Wellens开始心内程序刺激(电生理时代开始)。1973年,Strauss记录心内晚电位。1973年,Cranefield提出触发激动的概念。1978年,Cramer记录出窦房结电图。1981年,Simson记录体
3、表晚电位。80年代初,同步3导、6导心电图。80年代中,同步12导联心电图。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心脏在每一次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传到体表。心电图就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将这种生物电的变化记录下来所获得的一条上下变化的曲线图形。1.1.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极化、除极和复极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极化、除极和复极2.2.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的心电波形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的心电波形3.3.心室壁除极与复极特点与心电图的关系心室壁除极与复极特点与心电图的关系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极化(polarization)除极(depol
4、arization)复极(repolarization)1 1、静息状态:、静息状态:极化状态心肌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膜内负电荷得阴离子,不产生电位变化。2 2、除极:、除极:当细胞膜一端受到刺激后(兴奋)膜外阳离子进入细胞内,该处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其前面尚未除极的细胞膜外仍带正电荷,于是形成膜电位差。3、复极:复极:由于细胞的代谢作用,细胞膜又逐渐恢复到极化状态。4 4、电偶:、电偶:尚未除极的部位成为电源,已除极处为电穴,从而形成一对电偶。除极时电源在前,电穴在后,亦即正电在前,负电在后,电流自电源流人电穴,并沿一定方向迅速扩展,直至整个细胞全部除极。复极的电偶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5、先除极部位先复极先除极部位先复极 由体表所测得的心脏电位强度、波形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心肌细胞数量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 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距离呈反比关系;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与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越大,心电位在导 联上投影越小,电位越弱。1.心电向量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心电向量 心肌细胞在除极或复极过程所产生的电位幅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称为心电向量1.心电向量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一)心脏的电激动传播(一)心脏的电激动传播?(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 浦氏纤维 心
6、室肌细胞(一)心脏的电激动传播(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P波-PR段、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J点-QT间期-U波 1.P波(P wave)nP波是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n起始部代表右房除极,中间部代表右、左房除极,终末部代表左房除极2.PR段(PR segment)nPR段是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之间的线段n反映心房复极过程nPR间期包括P波和PR段 n反映从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4.QRS波群(QRS wave)n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nQRS波群可因探测电极位置不同有多种形态5.T 波(T wave)n T波反映心室晚期快速复极过程的电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