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及工艺控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微生物发酵及工艺控制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发酵 工艺 控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五章第五章 微生物发酵及工艺控制微生物发酵及工艺控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发酵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发酵过程及其工艺控制 第四节 问题分析及处理手段 第五节 发酵过程参数的检测 第六节 发酵过程中的新技术第1页,共60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基本概念、各种发酵方法、发酵基本过程、发酵过程中的新技术、过程参数检测及其自动控制;理解动力学方程,能够运用动力学方程,特别是分批发酵动力学方程进行计算分析;熟练分析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各有关问题,掌握发酵工艺控制方法及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手段。第2页,共60页。第一节 基本概念 菌体量菌体量 一般指微生物菌体干重量。生长期生长期 指微
2、生物接种后,经短暂迟滞期后,至某种必需营养消耗造成生长限制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微生物快速生长,菌体浓度迅速增加。生产期生产期 微生物开始积累代谢产物的时期。二次或隐性生长二次或隐性生长 由于细胞的自溶作用,一些新的营养物质,诸如细胞内的一些糖类蛋白质等被释放出来,又作为细胞营养物质,从而使活细胞在稳定期又缓慢地生长,通常称二次或隐性生长。第3页,共60页。生长相关型(偶联型)生长相关型(偶联型)它的特点是菌体生长、碳源利用和产物形成几乎都在相同的时间出现高峰,即表现出产物形成直接与碳源利用有关。这一型中又分为两种情况,即菌体生长型和代谢产物型。其它类型其它类型:菌体生长型、代谢产物型、生长不相关
3、型、生长菌体生长型、代谢产物型、生长不相关型、生长部分相关型。部分相关型。临界比生长速率临界比生长速率 在发酵过程中,不断有菌体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不断有生物合成酶系的蜕变与失活。为了使死亡的细胞和失活的酶系不断得到更新,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菌体生长速率。满足这种更新需要,从而确保产物持续合成(即保持比生产率稳定)的最低比生长速率称为临界比生长速率,它因菌体细胞的寿命和酶系的稳定性而异。第4页,共60页。第二节 发酵的基本原理 一、发酵方法一、发酵方法 根据发酵条件要求不同,微生物发酵过程可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有液体表面培养发酵、多孔或颗粒固体培养基表面上发酵和通氧深层发酵几种方法。厌
4、氧发酵采用不通氧的深层发酵。深层发酵反应在一定径高比的圆柱形发酵罐内完成。就其操作方式和工艺流程可分为分批式发酵分批式发酵、流加流加式发酵、半连续发酵、灌流式发酵及连续发酵式发酵、半连续发酵、灌流式发酵及连续发酵等几种方法。第5页,共60页。分批式(分批式(Batch fermentation)发酵)发酵又称间歇式(Intermittent fermentation)发酵或不连续式(Discontinuous fermentation)发酵,也称原位发酵,是把培养液一次性装入发酵罐,灭菌消毒后接入一定量的种子液,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完成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积累后,将全部培养
5、物取出,结束发酵培养。然后清洗发酵罐,装料、灭菌后再进行下一轮分批操作。第6页,共60页。流加式发酵流加式发酵又称单一补料分批发酵(Fed-batch fermentation),是指在分批式操作的基础上,开始时投入一定量的基础培养基,到发酵过程适当时期,开始连续补加碳源或(和)氮源或(和)其它必须物质,但不取出培养液,直到发酵终点,产率达最大化,停止补料,最后将发酵液一次全部放出。控制流加式操作的形式有两种,即反馈控制和无反馈控制。第7页,共60页。半连续式发酵半连续式发酵(Semi-continuous fermentation)又称反复分批式或换液式补料发酵。是指菌体和培养液一起装入发酵
6、罐,在菌体生长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部分发酵培养物(行业中称为“带放”),同时补充同等数量的新的培养基,然后继续培养,直到发酵结束,取出全部发酵液。与流加式操作相比,半连续式操作过程发酵罐内得到培养液总体积保持不变,同样可起到解除高浓度基质和产物对发酵的抑制作用。第8页,共60页。灌流式发酵灌流式发酵(Perfusion fermentation)是指菌体与培养液一起装入发酵罐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不断补充新培养基,同时取出部分条件培养液,但菌体仍然滞留在发酵罐内。灌流式操作,能及时除去有害的代谢产物,并补充营养物质,满足了菌体进一步生长的需求。通过调节灌流速度,可把菌体发酵培养过程控
7、制在稳定的、低废物水平状态下。第9页,共60页。连续式发酵连续式发酵(continuous fermentation)是指菌体与培养液一起装入发酵罐,在菌体培养过程中,不断补充新培养基,同时取出包括培养液和菌体在内的发酵液,发酵体积和菌体浓度等不变,使菌体处于恒定状态的发酵条件,促进了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积累。连续操作保持反应体积不变,发酵罐内物系的组成将不随时间而变。连续发酵使用的反应器可以是搅拌罐式反应器,也可以是管式反应器。连续发酵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恒浊器(turbidostat)法,即利用浊度来检测细胞生长状况,通过自控仪表调节输入料液流量,以控制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达到恒定值;另一为
8、恒化器(chemostat)法,它与前者相似之处是维持一定的体积,不同之处是菌体的密度不是直接控制的,而是通过恒定输入的养料中某一种生长限制基质的浓度来控制。第10页,共60页。二、发酵动力学 发酵动力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生长和死亡动力学;基质消耗动力学;氧消耗动力学;CO2生成动力学;产物合成和降解动力学;代谢热生成动力学。菌体生长速率 在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其生长速率通常用单位体积来表,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里生长的菌体量;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的微生物群体生长,其生长速率以单位表面积来表示,指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上生长的菌体量。第11页,共60页。比生长速率是菌体浓度除菌体的生长速
9、率,或菌体浓度除菌体的繁殖速率。在平衡条件下,比生长速率第12页,共60页。基质的消耗速率 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发酵液中消耗的基质量,可表示为:基质的消耗速率常以单位体积发酵液内干菌体质量表示,称基质的比消耗速率,以Qs表示第13页,共60页。ms以基质消耗表示的维持代谢系数(维持因数),维持(M)是指活细胞群体在没有实质性的生长(即生长和死亡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和没有胞外代谢产物合成情况下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细胞物质的氧化或降解产生。这种用于“维持”的物质代谢称维持代谢,叫做内源代谢(对好氧发酵称“呼吸”),代谢释放能叫维持能。第14页,共60页。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产物
10、的生成量,记为up。如果产物生成速率以单位体积发酵液内干菌体质量为基准时,称产物的比生成速率,记为QP。当以产物CO2记时,产物的比生成速率常表示为 。好氧微生物发酵反应中生成CO2量相对于氧的消耗,称呼吸商(RQ)第15页,共60页。微生物发酵动力学微生物发酵动力学 微生物分批培养动力学方程 Monod方程 在特定温度、pH值、营养物类型、营养物浓度等条件下,微生物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与限制性营养物的浓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KS限制性营养物质的饱和常数,g/L。KS的物理意义为当比生长速率为最大比生长速率一半时的限制性营养物质浓度。它的大小表示了微生物对营养物质吸收亲和力大小。KS越大,表示微生物
11、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亲和力越小;反之就越大。第16页,共60页。分批培养中基质的消耗速率 us分批培养中产物的形成速率up 产物形成与细胞生长部分相关(混合型)产物形成与细胞生长相关(偶联型)产物形成与细胞生长不相关(非生长偶联型)第17页,共60页。第三节 发酵过程及其工艺控制l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是指发酵罐中所维持的温度。温度影响微生物发酵化学反应速度;温度也会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通过影响粘度、溶解氧量、氧的传递速率等间接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合成;温度也会改变产物合成方向;温度对菌的调节机制亦有关系。发酵温度取决于发酵过程中能量变化,一般与内在因素有关。菌体生长繁殖
12、过程中产生的热是内在因素,称为生物热,是不可改变。另外,与外在因素(搅拌热、蒸发热、辐射热及冷却介质移出的热量有关。第18页,共60页。pH值 在发酵过程中,培养基的pH值同温度一样影响各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产生菌的生长繁殖及产物的合成。pH值对微生物生长影响很明显,pH值不当,将严重影响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不同微生物最适生长pH值和最适生产pH值不同。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是各种酸和碱的综合结果。一方面是培养基中含有酸性成份(或杂质)。糖被菌体吸收利用后,产生有机酸,并分泌至培养液中。一些生理酸性物质(硫酸铵等)被菌体利用后,会促使氢离子浓度增加,pH值下降。另一方面水解酪蛋白和酵母粉等培养
13、基成份,在其利用后会产生NH3,造成培养液碱性。一些生理碱性物质(硝酸钠、氨基酸、尿素、氨水等)被菌体利用后,将释放出游离NH3或生成碱使pH值上升。第19页,共60页。溶氧量 氧是细胞呼吸的底物,氧浓度的变化对细胞影响很大,也反映了设备的性能。溶氧量是指溶于培养液中的氧,常用绝对含量表示,也可用饱和氧浓度的百分数表示。溶解氧对菌体生长影响是直接的,适宜的溶解氧量保证菌体内的正常氧化还原反应。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乃至物质之间的转化也需要氧的参与。菌体质量及浓度 生产菌种生长的快慢和产物合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菌体的质量及菌体的浓度。在适当比生长速率下,发酵产物的产率与菌体浓度成正比关系。菌浓
14、愈大,产物的产量就越大。但是菌浓过高,则会产生其它的影响。如营养的物质消耗过快,培养液的营养成分发生明显的改变,有毒物质的积累,就可能改变菌体的代谢途径,特别是对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影响更为显著。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率,需要采用摄氧速率与传氧速率相等时的菌体浓度,即临界菌体浓度。第20页,共60页。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对工业发酵生产尤为重要。先进的培养基组成对高产、稳产和经济发酵的过程是关键因素。因为培养基组成不仅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也影响产物合成过程。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也是合成某些产物的基质。通常二氧化碳对菌体生长有直接影响。二氧化碳也影响发酵产物的形成。
15、二氧化碳可能使发酵液pH下降,进而影响细胞生长、繁殖及产物合成,二氧化碳可能与其它物质及生长必需的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盐沉淀,或造成氧的过量消耗使溶解下降,从而间接地影响发酵产物的合成。第21页,共60页。加料方式 加料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次性加料、一次性投入主料中间补料方式、连续加料。泡沫 发酵培养液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泡沫是正常的,泡沫的存在可以增加气-液接触的面积,增加氧在发酵液中的传递。但如果培养液中长时间存在大量的泡沫,则会对发酵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发酵罐的装料系数;影响了菌体的生长;增加了染菌的机会;泡沫降低发酵物产量,大量存在时,会从排气管中排出泡沫,引起“逃液”现象。第
16、22页,共60页。压力 罐压是指罐体内的压力,由压力表读出。培养基灭菌和发酵过程都需要检测压力变化,罐压的意义在于罐体内维持正常压力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造成杂菌污染。因此,必须使发酵系统压力保持高于外界大气压力,罐压影响CO2和O2的溶解度,增加罐压,气体溶解度提高,缩小气泡体积,可避免“逃液”现象。但过高压力影响微生物DNA复制,使DNA含量下降,从而降低生长速度,高压还降低微生物的硫酸盐还原能力。搅拌 搅拌影响气体的传递速度和发酵液混合均匀程度。搅拌可以阻止或减少菌丝结成团块和颗粒,减小菌丝和液体间的扩散阻力,利于溶解氧进入菌体,同时尽快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废气和废物,有利于细胞的代谢活动。第2
17、3页,共60页。产物浓度 产物浓度是指发酵液中所含目标产物的量。可以用质量表示,也可用标准单位表示,如g/ml和效价单位u/ml等。产物量的高低反映了发酵是否正常,并可判断发酵周期。产物浓度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大,便于发酵液的后处理,但过分提高产物浓度可能会使设备生产能力下降(因为要延长发酵时间),也可能造成对菌体代谢抑制或阻遏,还可能发生其它反应而降低最终产品收得率,对后序处理不利。产物浓度过高有时也抑制菌体本身生长,对发酵不利。发酵时间 发酵时间是指菌种接入发酵罐之时起至发酵液从罐内放出为止的时间间隔。发酵时间尽可能短,还要考虑提高产物收得率,降低物耗率,以提高经济效益。过度缩短发酵时间,就
18、会减少产物的产量,另外发酵液中还残存较多量糖、氨基酸、消沫油、无机盐离子等对发酵液过滤和产物提取时的树脂交换有影响,增加溶媒萃取中乳化作用等。第24页,共60页。l发酵过程工艺控制发酵过程工艺控制 温度的控制 工业上发酵温度控制,一般通过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调节夹套或蛇管中的换热介质量及温度的方案来实现温度调节。pH值的控制 工业上控制pH值的方法根据菌种特性和培养基性质,选择适当培养基成份和配比,有些成分可在中间补料时补充调节;加入适量缓冲溶剂,以控制培养基pH的变化。常用缓冲溶剂有碳酸钙、磷酸盐等;直接加酸加碱进行控制;其它。如采用多加油、糖的办法,以及适当降低空气流量来调节,以降低pH值;
19、补加酸碱物质(尿素等);提高通气量加速脂肪酸代谢也可调节,以提高pH;采用中空纤维过滤器进行细胞循环(过滤发酵液,除去酸等)亦可使pH升高。第25页,共60页。溶氧的控制 溶解氧量的调节可通过调节通气量大小及搅拌强度实现(空气流量增大、增加搅拌转速可使供氧量提高,反之下降)。控制发酵液中菌丝浓度也可调节氧的供需情况,通过控制培养基浓度来实现菌丝浓度控制。生产中还可以通过调节罐温、排去二氧化碳、改善发酵液的物理性质、液化培养基、中间加水、使用表面活性剂等方法来控制溶氧浓度。控制补料速率及罐压及空气中氧气含量也可调节溶氧量。菌体质量与浓度控制 工业上控制菌体浓度是通过定期测定发酵液中菌体的浓度,进
20、而采取适当手段控制菌体浓度范围。主要依靠调节培养基的中限制性基质的浓度来控制菌体的比生长速率,进而控制菌体的浓度。还可以利用菌体代谢产生二氧化碳量来控制补料率和稀释率,以控制菌体生长和浓度。控制接种量的大小,也可控制发酵液中的菌体浓度。对于补料分批发酵,可以控制稀释率的大小,来控制菌体的浓度。第26页,共60页。发酵过程培养基浓度控制 发酵过程培养基浓度可采用补料或补加灭菌水来加以控制。补加灭菌水除了可以调节浓度外,还可降低发酵液的粘度。另外,也可采用适量速效和迟效碳源、氨源配比来控制基质浓度,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及避免速效营养物的分解代谢阻遏。控制碳源浓度可采用经验方法和动力学方法,在发酵过程
21、中通过补料控制。为了调节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防止衰老自溶,通过补加氮源,控制其浓度。主要方法有:补加具有生长代谢调节作用的有机氮源,如酵母粉、玉米浆、尿素、氨水及硫酸铵等。发酵后期,糖利用缓慢,菌体浓度变薄,pH下降,加尿素后改变并提高产量;当pH下降,常用氨水调节;当pH升高时,可用硫酸铵调节。其它无机化合物的控制 采用补加或一次性加入至培养基中,其浓度要经试验进行确定。前体浓度控制采用少量多次或连续流加的方法加入。第27页,共60页。二氧化碳的控制 生产上一般采取调节搅拌速率及通气量的方法控制调节液相中二氧化碳浓度。加料方式的控制 补料操作控制系统分为有反馈控制和无反馈控制两类。压力的控制
22、 不同生物对压力环境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维持在0.20.5105pa。控制罐压方法一般为调节空气进口阀门或排气出口阀门的开启度,变化进入或排出气体的流量,维持工艺所需的压力。第28页,共60页。发酵时间的控制 放罐时间有的掌握在菌丝开始自溶(一般菌丝自溶前总有些迹象,如氨基氮开始升高,pH上升,菌丝碎片增多,过滤速率降低等)前;有的掌握在部分菌丝自溶后;有的用残留糖/氮作为放罐标准,以使菌体内的残留产品都全部释放出来。生产中如出现异常:如染菌、代谢异常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对发酵时间进行进行调整,一般按正常确定时间进行。放罐前的发酵控制 在接近放罐时,补糖、补料或加消沫剂都要慎重考虑残留物质对提炼
23、工序的影响。补糖需根据后期糖的消耗速率,计算到放罐时允许的残糖量来控制。消沫剂(尤其是消沫油)在不必要时可早些停止添加。其它,如通氨水、滴加葡萄糖或调节pH值等也应根据发酵具体情况,尽量早些结束。第29页,共60页。染菌及其防治、处理染菌及其防治、处理1 1染菌分析染菌分析培养液是否污染菌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无菌试验无菌试验、培养液的显微镜检查、培养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无菌试验是判断染菌的主要依据。无菌试验 显微镜检查法显微镜检查法(镜检法)用革兰染色法对样品进行涂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根据生产菌与杂菌的特征进行区别、判断是否染菌。如发现有与生产菌形态特征不一样的其它微
24、生物的存在,就可判断为发生了染菌。第四节 问题分析及处理手段第30页,共60页。肉汤培养法肉汤培养法 用组成为0.3%牛肉膏、0.5%葡萄糖、0.5%氯化钠、0.8%蛋白胨、0.4%酚红溶液(pH=7.2)的葡萄糖酚红肉汤作为培养基,将待检样品直接接入经完全灭菌后的肉汤培养基中,分别于37、27进行培养,随时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取样进行镜检,判断是否有杂菌。此法常用于检查培养基和无菌空气是否带菌,也可用于噬菌体的检查。平板划线培养平板划线培养 将待检样品在无菌平板上划线,分别于37、27进行培养,一般24小时后即可进行镜检观察,检查是否染菌。为了提高平板培养的灵敏度,也可以将需要检查的样品
25、先置于37条件下培养6小时,使杂菌迅速增殖后再划线培养。双碟培养法双碟培养法 种子罐和发酵罐培养基灭菌后就取样,称为消后取样,以后通常种子罐及发酵罐每隔8小时取样一次(?)(必要时种子罐每隔4小时取样一次),种子罐取样时在装有9mL肉汤的试管内加入25mL试样,然后在无菌室内通过无菌操作在事先铺好琼脂培养基的双碟内划线。剩下的肉汤培养物,在37条件下培养6小时后复划一次,即另划一双碟以作比较。发酵取样时,用空白试管取样515mL左右,于在37条件下培养6小时后划碟,双碟放置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内的双碟,每隔23小时在灯光下检查一次,以防生长缓慢的杂菌漏检。第31页,共60页。2 2染菌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