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件)某某大学区域经济学教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经典课件)某某大学区域经济学教学课件.pptx》由用户(德鲁克管理课堂)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课件 经典 课件 某某 大学 区域 经济学 教学
- 资源描述:
-
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讲义讲义 鸣谢 周起业、刘再兴等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张敦富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郝寿义、安虎森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朱传耿等朱传耿等.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胡佛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导言 一、经济区域一、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学二、区域经济学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三、区域经济
2、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讨论:谈到区域经济学,你首先想到什么?讨论:谈到区域经济学,你首先想到什么?一、经济区域一、经济区域1、经济区域 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区域。讨论:撒哈拉沙漠是不是一个经济区域?撒南非洲的含义。2、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二、二、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
3、市场在空间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2 2、经济学经济学 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性的学问。例如: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资源稀缺性问题。讨论:区域经济学研究什么资源的稀缺?3、区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区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区域内经济发展、区域间经济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经济学研究,也不能例外。过去主流经济学家将过多的精力用于经济的时间特征研究,随着经济资源的消耗,空间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4、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区域经济问题大量涌现:(1)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不良后果。(2)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拉大。(3)某些老工业基
4、地经济发展滞缓和衰退。(4)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地区结构趋同。(5)行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6)环境生态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5、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兴起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兴起(1)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以至工程技术专家投身到区域经济研究的领域。(2)不同级别、不同范围和规模的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召开。(3)各大学和机构被邀请参加地区发展规划研究咨询、评审和委托研究的请柬应接不暇。(4)每年有关地区发展战略、地区规划研究的成果,不下数百部。讨论:关于泰安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知道多少?6、区域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区域经济学的现实意义(1)我国是一个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
5、的大国。(2)西方国家都曾经出现过萧条区、衰落区,我国某些老矿区集中的地区,人口超载地区等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问题区域”至今还没有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的区域政策。(3)任何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的实现,必须以各利益主体合理权益得到保证为前提。7、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区位论初期研究主要发源地在德国。(2)战后主要集中到美国。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国计划时期对于生产力布局研究。(3)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4)地球村等空间狭小,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6、(1)区域内经济结构。(2)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路径。(3)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2、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生产力布局学(2)西方经济学(3)部门经济学(4)经济地理学(5)国土经济学(1)(1)生产力布局学生产力布局学 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研究物质生产部门的空间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生产力空间配置的最优化。区域经济学则是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最大化。(2)(2)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理论基础和指导。学习的先修课程。(3)(3)部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各个经济部
7、门的经济发展规律。从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着手。(4)(4)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研究地区经济布局的差异和特征,及其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着眼于已经形成的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学还重点研究经济的未来变化规律和趋势。(5)(5)国土经济学国土经济学 以国土为研究对象,强调国土资源的保护利用。(6)国际经济学 更为宏观的区域经济学,在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布局。强调为了国家利益,如何惟利是图。第一章第一章 区位论区位论第一节 区位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第二节 近现代区位论第三节 经济活动区位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区位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一、古典区位论二、屠能的农业区位论三、龙哈德三角区位论四、韦伯
8、的工业区位论一、古典区位论一、古典区位论 1、早在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如康提隆、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2、特点: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看不见的手理论。二、屠能的农业区位论二、屠能的农业区位论 1、屠能,V.Thnen 区位理论的鼻祖。1820-1830,初步形成的标志 孤立国2 2、形成背景、形成背景(1)19世纪初,德国的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2)屠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3)假定:“孤立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社会经济单
9、位。3 3、屠能圈理论的含义、屠能圈理论的含义(1)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2)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利润利润=产品价格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运费运费)即:即:P=p-(c+t)4 4、屠能圈农业布局、屠能圈农业布局6 6层次层次(1)自由农作圈,蔬菜和牛奶等鲜活农产品。(2)林业圈,木材,用于能源。(3)轮作农作圈,粮食。(4)谷草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粮食为主。(5)三圃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6)畜牧圈。再 向 外 是 毫 无 任 何 经 济 价 值 的 荒
10、 野。这种圈状分布,常被称为屠能圈。前的状况如何?三、龙哈德区位三角形理论三、龙哈德区位三角形理论 1、1880,德国经济学者WLaunhaldt。由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构成的“区位三角形”。2、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的机器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四、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四、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理论背景 1900S初,韦伯AWeber,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根据19世纪60年代后德国和西欧的工业发展资料,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2 2、理论假设、理论假设影响工业区位形成的各类条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
11、因子,其中只有少数具有普遍意义。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主要有:运输成本 劳力成本 集聚3 3、工业寻求最优区位、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 3阶段阶段(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第二节第二节 近现代区位论近现代区位论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二、廖什景观三、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展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
12、地理论1、理论背景理论背景 亦称城市区位理论。德国,Walter.Christaller,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为近代学派。1930,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在区位经济理论研究上,既要运用经济学原理,又要通过地理调查树立样板。从研究地图上的聚落分布开始,通过调查研究,确立了中心地原理。2 2、建立的步骤、建立的步骤 克里斯托勒中心地理论的概念建立分3个步骤:(1)据已有区位理论,确定个别经贸活动的市场半径。(2)引进空间上组合概念,形成多中心商业网络。(3)将各种经贸活动(工业区位、城市、交通线等)的集聚纳入一套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去。在探讨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关系结构时,形成六边形市场区模型。二、
13、廖什景观二、廖什景观廖什:德国经济学,廖什:德国经济学,A ALoschLosch19401940,区位经济学区位经济学1 1、理论假定、理论假定(1)工业中心周围是农业区域,其居民是工业品的购买者;这些居民偏好相同,他们有相同个人需求曲线。(2)工厂规定价格,运费则由消费者负担。只要这些居民的需求是有价格弹性的,那么有两种情况并存:距离中心点越远的居民需求越少;以工业所在地为中心的半径越大,到中心点购买工业品的消费者就越多。(3)假定没有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地区,那么工业区位主要由对它的产品的需求量来决定。(4)工业如果设在它能够吸引足够数量的消费者的地点,它就能获得利润,否则,它就不能获利,
14、而不能获利的地点,它就不适宜成为工业所在地。2 2、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 4个因素个因素 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在平均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厂要增加总利润量,必须使销售量增加或总成本减少。廖什认为,近代西欧的工业区位正是按产品需求量的大小而逐步形成的,每一个新出现的工业点都离不开它周围的消费者。3 3、廖什景观、廖什景观 将市场网络按照经济法则排列,所形成的具有等级序列的空间分布称为经济景观。在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密度均质的情况下,经济景观有规律地扩展,形成三角形、聚落和城市分布、六边形市场区形。三、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展三、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
15、展1 1、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范围的扩大 1930初,瑞典的俄林,B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认为屠能和韦伯的古典区位论是孤立的微观理论,而把区位研究同地域分工和区际国际贸易结合,这就把贸易理论看成区位论的一部分,从而成为一般的宏观理论。后来,经济学者把前一种微观理论称之为特殊区位论,后一种宏观理论称之为一般区位论。2 2、动态化、动态化 1980以来,英国的威尔逊(AWilson)和比利时的爱伦(PAllen)结合耗散结构和突变理论,分别就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和中地论结构进行动态模拟,取得了很大的理论突破。3 3、动态分析和中长期预报、动态分析和中长期预报 近几年来,区位论的研究得到了不断
16、的深入和发展,系统论、信息论和运筹学方法,使区位经济理论和应用大大向纵深发展。4 4、区位经济学的产生、区位经济学的产生 艾萨德艾萨德,把单个厂商的最佳区位扩展为区域的综合发展,建立区域空间的总体均衡,完成区位论向区域经济学的转变。经济危机的产生,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开始关注区域经济问题,探讨经济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市场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条件优越的地区,还积累有利条件,进一步遏制了条件较差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区
17、位一、经济活动区位二、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三、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四、区位论的价值一、经济活动区位一、经济活动区位1、经济区位 经济主体所占据的场所。具体表现为空间的位置。讨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经济区位的影响?2 2、区位单位、区位单位 布局于区位上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经济单位,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各种经济法人单位,生产单位。3 3、区位因素(因子)、区位因素(因子)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制约因素。区位的优劣取决于四个区位因素:(1)具有地区性的不易转移的投入物供给。(2)具有地区性的不易转移的需求状况。(3)从区位外部输入的投入物供给。(4)外部需求。二、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二、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18、1 1、区位决策、区位决策 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割性,不同区位的区位因素有很大差异:优势区位将给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优势区位将吸引大量厂商、居民的聚集,并带动资金、人口、物资的聚集。但即使区位因素是均质的,聚集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仍会产生要素聚集,形成城镇。2 2、区位选择与生产者、消费者均衡、区位选择与生产者、消费者均衡(1)生产者均衡。(2)消费者均衡。由于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居民的就业和消费有很大的差异。3 3、厂商与居民区位选择的一般趋势、厂商与居民区位选择的一般趋势(1)区位优势改善了资源约束和收入约束,货币效率提高:区位优势,对于厂商,同样
19、的投入可以增加产出,或者同样产出可以节约成本;对于消费者,同样支出可以提高效用或者相同的效用满足可以降低支出。(2)对于区位优势的竞争必然出现:提高土地使用价格;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市场份额缩小,产品价格下降造成厂商利润的下降,直到集聚规模达到最大。居民聚集,相互竞争使得房地产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下降;拥挤成本增加,达到最大人口密度。经济从其他区位继续发展,这样使得各地的区位趋于均衡。4 4、区位决策偏好、区位决策偏好(1)居民的区位决策偏好。不同收入阶层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不同,高收入阶层对于较大的空间更具有偏好,而对于一般商品的偏好相对较低。对于较高的交易费用可以承担或者不太在乎。因此高收入阶层
20、对于区位的依赖程度较低,居住在城镇郊区。(2)厂商的决策偏好。劳动密集型厂商对于人口聚集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加工企业对于原料的购进和产品的运出距离较敏感。小厂商必须紧紧依赖中心聚集区域;大型厂商可以远离城区以节约土地成本。三、区位论的精粹三、区位论的精粹在经济活动中寻求:1、最低运输费用和最低生产成本。2、最低的购买价格。3、最大市场区位和最大利润。4、最优地利用社会经济基础,以求获得最佳的生产、生活条件和适宜环境。四、区位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四、区位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1、农业生产布局 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必须重新思考,以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更符合国情,更符合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的实际状
21、况。蔬菜运往北京和河北的运输,总体社会总福利如何?2 2、节约运输、节约运输 我国运输业的区域差异较大,发达与很不发达交错并存,导致农副产品丰收成灾、资源浪费的例子太多。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对搞好我国的工业区划、合理安排工业投资布局等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3 3、城市的作用、城市的作用 城市应在所在的地域中,发挥中心地的功能。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城市规模越小,中心地等级越低,它所发挥的功能也越小。第二章第二章 经济区划经济区划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区划经济区划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经济开放地区中国经济开放地区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区划经济区划一、经济区一、经济区二、经济区划二、经济区划三、
22、中国经济区划类型三、中国经济区划类型一、经济区一、经济区1、经济区经济区以生产经营的地域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经济区的特点:(1)经济区内经济基础和条件的一致性。(2)经济目标的一致性。(3)经济区内与区外的条件差异性。2 2、经济区划、经济区划 指在全国或者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根据一定的经济条件进行分区,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3、经济区划的原则(1)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具有经济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2)地区优势和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通过区域交通通讯网络,上下级城市密
23、切联系,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成区域整体。经济中心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决定了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吸引力的强弱。(4)经济区的界限与行政区域一致。统计数字可获得性。(5)同级经济正确地理范围上不重叠。二、经济区划的方法、经济区划的方法1、聚类分析法 将影响经济区划的各个因素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从最低层次的因素聚类分析开始,该层次相近的地区分为一类;然后逐次分析更高或更综合的一个层次,根据其异同再进行聚类分析;直至因素系统的最上层次;最后一次的分类结果是一级经济区。然后根据经济区的详略程度要求,向下截取,得出若干层次的经济区划系统。2、地域分工分析法 根据劳动的地域分工规律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特征,采用自
24、上而下的程序划分经济区。3、经济中心分析法 以城市为中心划分经济区。第一,根据各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影响范围确定全国的城市等级系统。第二,确定各个层次同级相邻城市腹地的范围的分界线。第三,根据各城市的吸引范围大致确定经济区系统的界限。第四,进行个别调整。三、中国经济区划类型三、中国经济区划类型1 1、地域划分的经济区类型、地域划分的经济区类型(1)数省毗邻地(市)组成的经济联合协调组织,如淮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陕、甘、宁、川毗邻地(市)经济联合会等等;(2)沿江、沿路各地(市)的经济联合组织,如长江沿岸地(市)联席会、陇海兰新沿线地(市)经济联席会、京九沿线地(市)经济联席会等等;(3)以特大
25、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中心组成的经济协作区。除第三类协作区理论上已有准确透彻的说明,对前两类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的区域经济组织,无论对其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理论上至今未见系统总结。2 2、按照经济功能划分的经济区类型、按照经济功能划分的经济区类型(1)综合经济区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都比较迅速。(2)单一功能的经济区有专门为了发展某个产业而划分的,有为了尽快解决某个经济问题而划分的,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加速发展某些特定区域而制定的特别政策区域,如特区。3、国家宏观经济区划国家宏观经济区划中国的经济区划:(1)按照行政区域。(2)沿海和内地。(3)六大协作区,东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