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系统 分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系统框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 频率特性的概念频率特性的概念5.2 典型环节的伯德图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3 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4 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5.5 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频率特性的概念5.1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是系统(或元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频率分析法是控制理论是一种图解分析法,是通过系统开环频率分析法是控制理论是一种图解分析法,是通过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图形来分析闭环系统性能的。频率特性的图形来分析闭环系统
2、性能的。图5.1 系统的结构图 图5.2 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曲线若在如图5.1 所示的线性系统结构的输入端加上图5.2(a)的正弦信号,设该正弦信号为则其输出响应为即振幅增加了 倍,相位超前(滞后)了 角。响应曲线如图5.2(b)所示。()sinr tAt()sin()c tMAtM5.1 这些特性表明,当线性系统输入信号为正弦量时,其稳态输出信号也将是同频率的正弦量,只是其幅值和相位均不同于输入量,并且其幅值和相位都是频率的函数。对于一个稳定的线性系统,其输出量的幅值与输入量的幅值对频率的变化称幅值频率特性,用 A()表示;其输出相位与输入相位对频率的变化称相位频率特性,用表示。两者统称为频
3、率特性频率特性或幅相频率特性幅相频率特性。频率特性的概念5.1.1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对于线性定常系统,也可定义系统的稳态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幅值之比为幅频特性:定义输出量与输入量的相位差为相频特性。即幅值频率特性:相位频率特性:将幅值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两者写在一起,可得频率特性或幅相频率特性为:频率特性的几种表示方法如下:()|()|AG j()()G j ()()()()|()|jj G jG jAeG je()()()G jUjV()|()|j G jG je()()jAe(直角坐标表示式)(极坐标表示式)(指
4、数表示式)称为实频特性;称为虚频特性()U()V其中,;22()|()|()()AG jUV()()()arctan()VG jU 5.1.1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2 5.1.2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对于同一系统(或元件),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之间存在着确切的对应关系。若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为 ,则其频率特性为 。即()G s()G j()|()sjG sG j例:RC电路如图5.3所示,已知 ,求该电路的频率特性。()sinr tAt图5.3 RC电路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5、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2 5.1.2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解:如图可得RC电路的传递函数为1()1G sRCs令 ,可得RCT1()1G sTs令 ,则频率特性为sj2211()11()1()TG jjj TTT幅值频率特性为21()|()|1()AG jT相位频率特性为()()arctanG jT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3 5.1.3 频率特性的性质频率特性的性质频率特性具有如下性质:频率特性是以线性定常系统为基础,且在假定线性微分方程是稳定的条 件下推导出来的。频率特性的概念对系统、控制元件、部件、控制装置均适用。由频率
6、特性的表达式 可知,其包含了系统或元、部件的全部结 构和参数。频率特性和微分方程及传递函数一样,也是系统或元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频率特性法可以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系统的性能。12345135()G j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4 5.1.4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为极坐标或奈奎斯特(Nyquist)曲线。它是根据频率特性的表达式 ,计算出当从 变化时,对应于每一个 值的幅值 和相位 ,将和同时表示在复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j G jjG jG jeAe 0 ()A()例
7、:RC电路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右图54所示。图5.4 惯性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4 5.1.4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为伯德(Bode)图,包括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曲线。(1)对数频率特性的定义 将幅频 取常用对数后再乘以20,称之为对数幅频特性 ,用 表示。(2)伯德图在对数坐标里作出的 及 曲线,分别称为对数幅频和相频曲线,也称伯德图。()A20lg()A()L()20lg()20lg|()|LAG j20lg()A()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
8、5.1.4 5.1.4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纵轴为 ,以等分坐标来标定,单位为分贝(dB),其值为 。对数幅频特征曲线的横轴标为 ,但实际表示的是 。和 的对应关系如图5.5所示。()L20lg()Alg()L()A图5.5 伯德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1 5.2.1 比例环节比例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比例环节又称为放大环节,其传递函数为()G sK则频率特性为()G jK对数频率特性为L()20lgK(dB)()=0其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6所示。图5.6 比例环节的
9、伯德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1 5.2.1 比例环节比例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比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0()jG jKe比例环节的极坐标图如图5.7所示。图5.7 比例环节的极坐标图 可见,比例环节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均与频率无关。比例环节的特点是输出量按一定比例复现输入量,即不失真也不时滞即不失真也不时滞。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2 5.2.2 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G ss,其频率特性为1()G jj对数频率特性为2090L 1()20lglg(dB)()=-2其伯德图如图5.8所示。图5.8 积分环节的伯德图5.2典
10、型环节的伯德图5.2.2 5.2.2 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比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2111()jG jjej 其极坐标如图5.9所示。图5.9 积分环节的极坐标图 由图可见,当频率由0变到时,幅频特性的数值由向0变化,而相位始终等于 ,因此积分环节的极坐标图是沿虚线从-向0变化的直线。2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3 5.2.3 微分环节微分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 ss,频率特性为()G jj对数频率特性为90L()20lg(dB)()=2 微分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与积分环节相比,两者仅差一个负号,可知微分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积分
11、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关于横轴对称。伯德图如图5.10所示。图5.10 微分环节的伯德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3 5.2.3 微分环节微分环节微分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2()jG jje其极坐标图如图5.11所示。图5.11 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由图可见,当频率由0变到时,幅频特性的数值由0向变化,而相位始终等于 ,因此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是沿正虚线从0向变化的直线。2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4 5.2.4 惯性环节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1G sTs频率特性为1()1G jjT对数频率特性为222011L 221()2
12、0lglg TT()=-arctanT由此可以看出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是一条曲线,若逐点描绘将很繁琐,通常采用近似的绘制方法。方法如下:先绘制低频渐近线再绘制高频渐近线计算交接频率计算修正量(又称误差)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4 5.2.4 惯性环节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伯德图如图5.12所示。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如图5.13所示惯性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arctan222222111()1111jTTG jjejTTTT图5.12 惯性环节的伯德图图5.13 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可用两条渐近线近似,低频部分为零分贝线,高频部分为斜率为 斜直
13、线,两条直线相交于 的地方。20/dB dec1 T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5 5.2.5 比例微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传递函数()1G ss,频率特性为()1G jj对数频率特性为22()20lg1()arctanL 比例微分环节与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仅相差一个负号,这意味着它们的图形也是对称于横轴的。图5.14 比例微分环节的伯德图图5.15 比例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6 5.2.6 振荡环节振荡环节 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21()21G sT sTs频率特性为221()()2()1G jT
14、jT j对数频率特性为222222()20lg(1)(2)2()arctan1LTTTT 由此可以看出,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不仅与 有关,而且还与阻尼比 有关。同惯性环节一样,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也可采用近似的方法绘制。同样,振荡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也可采用近似的作图方法。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不同参考值时振荡环节的伯德图如图5.16所示。图5.16 振荡环节的伯德图5.2.6 5.2.6 振荡环节振荡环节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6 5.2.6 振荡环节振荡环节振荡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221()()2()1G sTjT j221
15、(1)2TjT 222222222212(1)(2)(1)(2)TTjTTTT 222arctan122221(1)(2)TjTeTT 给出从0到的变化量,再根据不同的 值,即可绘制出振荡环节的极坐标图,如图5.17所示。图5.17 振荡环节的极坐标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7 5.2.7 一阶不稳定环节一阶不稳定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传递函数为1()1G sTs,频率特性为1()1G jTj对数频率特性为2()20lg()20lg()1()arctan1LATT 由一阶不稳定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知,其对数频率特性与惯性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完全相同,但相频特性大不一样,当由 时,
16、一阶不稳定环节的相频特性由 趋向 。伯德图如图5.18所示;极坐标图如图5.19所示。0 2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7 5.2.7 一阶不稳定环节一阶不稳定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图5.18 一阶不稳定环节的伯德图 图5.19 一阶不稳定环节的极坐标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8 5.2.8 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若开环传递函数中,其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极点极点,分子多项式的根称为零点零点。若开环传递函数中所有的极点和零点都位于平面的左半平面,则这样的系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反之,若开还传递函数中含有右半平面上的极点或零点,这样的系统则
17、称为非最小相位系统。例如前面介绍过的惯性环节属于最小相位环节,而一阶不稳定环节则属于非最小相位环节。最小相位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其对数幅频特性与对数相频特性其对数幅频特性与对数相频特性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对应关系。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确定了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则其对应的对数相频特性也就被唯一的确定了,反之也一样。并且最小相位系统的相位角范围将是最小的。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8 5.2.8 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31 0.05()1 0.5sG ss例.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11 0.05()1 0.5sG ss2
18、1 0.05()1 0.5sG ss 。求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解:由 、可得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为1()G s2()G s3()G s21232(0.05)1()()()(0.5)1AAA22123()()()20lg(0.05)120lg(0.5)1LLL 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20(a)所示。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8 5.2.8 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它们的对数相频特性为 图5.20 系统的伯德图1()arctan0.05arctan0.5 2()arctan0.05arctan0.5 3()arctan0.05arcta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