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附答案.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8-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附答案.ppt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22 年高 语文 汇编 实用 文本 阅读 答案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18-2022 年高考语文年高考语文真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 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 1000 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 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 的。(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材料二:17 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
2、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 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 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 特胡克在 1665 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 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材料三: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 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
3、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 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15左 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 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 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 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雪晶形态图:(摘编自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
4、一项是()A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 世界上最早的表述。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 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D.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3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
5、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 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 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 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 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 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 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
6、、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 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 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 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 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
7、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 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 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 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 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
8、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 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 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 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 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认为,21 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 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 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
9、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 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 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 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 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 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 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
10、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 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 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 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 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 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 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
11、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 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 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
12、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6.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 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8.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3、?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 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 吸引,它被拉向杯壁。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 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 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
14、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 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 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 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 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
15、候能够对抗重力。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 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 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 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
16、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 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 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 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 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 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 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 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
17、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 30 厘米左 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 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 来。(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 排斥力。B.一个
18、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 水、水具有黏性。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 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 黏附在一起”这一现
19、象进行说明。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 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 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1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 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
20、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 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 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 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 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 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 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 痛,
21、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 象的完美。雕塑拉奧孔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 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 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 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 特殊
22、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 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 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 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 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 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
23、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 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 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 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 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 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
24、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 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 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 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 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 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 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
25、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 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 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 编 自 钱 锺 书 读 拉 奥 孔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