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波传播特性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无线电波传播特性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电波 传播 特性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四章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华北电力大学电子系赵建立2011年主要内容4.1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无线电波传播特性n移动通信环境下场强变化剧烈移动通信环境下场强变化剧烈n场强变化的平均值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场强变化的平均值随距离增加而衰减n场强特性曲线的中值呈慢速变化场强特性曲线的中值呈慢速变化-长期慢衰长期慢衰落(大尺度路径损耗传播模型)落(大尺度路径损耗传播模型)n由移动通信信道路径上的固定障碍物(建筑物、山丘、树林等)的阴影引起的。n场强特性曲线的瞬时值呈快速变化场强特性曲线的瞬时值呈快速变化-短期快短期快衰落(小尺度多径衰落传播模型)衰落(小尺度多径衰落传播模型)n由收发信双方的相对运动和环境地点的
2、变化而产生。大尺度衰落与小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与小尺度衰落衰落特性的算式描述衰落特性的算式描述 式中,式中,r(t)表示信道的衰落因子;表示信道的衰落因子;m(t)表示表示大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r0(t)表示小尺度衰落。表示小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图图41 无线信道中的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无线信道中的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 (t t)r rmm(t t)r r(t t)0 0接收功率(t t)r r0 0mm(t t)信道的分类信道的分类信道的分类根据不同距离内信号强度变化的快慢分为根据不同距离内信号强度变化的快慢分为 根据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分为根据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分为
3、 大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主要特征是多径)小尺度衰落(主要特征是多径)描述描述长距离上信号强度的缓慢变化长距离上信号强度的缓慢变化短距离上信号强度的快速波动短距离上信号强度的快速波动原因原因信道路径上固定障碍物的阴影信道路径上固定障碍物的阴影移动台运动和地点的变化移动台运动和地点的变化影响影响 业务覆盖区域业务覆盖区域 信号传输质量信号传输质量大尺度衰落与小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与小尺度衰落短期快衰落长期慢衰落小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多径传播多径传播n陆地室外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陆地室外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n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建筑物,树木和以及起伏的地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很多
4、建筑物,树木和以及起伏的地形,会引起能量的吸收和穿透以及电波的反射,散射形,会引起能量的吸收和穿透以及电波的反射,散射及绕射等,这样,移动信道是充满了反射波的传播环及绕射等,这样,移动信道是充满了反射波的传播环境。境。n在移动传播环境中,到达移动台天线的信号不是单一在移动传播环境中,到达移动台天线的信号不是单一路径来的,而是许多路径来的众多反射波的合成。路径来的,而是许多路径来的众多反射波的合成。n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个路径来的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个路径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相位也就不同。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相位也就不同。n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迭加,有时
5、同相迭加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迭加,有时同相迭加而加强,有时反向迭加而减弱。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加强,有时反向迭加而减弱。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即产生了衰落。将急剧变化,即产生了衰落。n这种衰落是由多径引起的,所以称为多径衰落。这种衰落是由多径引起的,所以称为多径衰落。多径传播模型无线电传播特性的研究n考虑问题考虑问题n衰落的物理机制衰落的物理机制n功率的路径损耗功率的路径损耗n接收信号的变化和分布特性接收信号的变化和分布特性n应用成果应用成果n传播预测模型的建立传播预测模型的建立n为实现信道仿真提供基础为实现信道仿真提供基础n基本方法基本方法n 理论分析方法(如射线跟踪法)理
6、论分析方法(如射线跟踪法)n 应用电磁传播理论分析电波在移动环境中的传播特性来建立预应用电磁传播理论分析电波在移动环境中的传播特性来建立预n 测模型测模型n 现场测试方法(如冲激响应法)现场测试方法(如冲激响应法)n 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做电波实测实验,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统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做电波实测实验,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统n 计分析,来建立预测模型计分析,来建立预测模型4.2 电波的传播方式阻挡体阻挡体 反射反射(引起多径衰落)(引起多径衰落)比传输波长比传输波长大的多的物体大的多的物体 绕射绕射尖利边缘尖利边缘 散射散射粗糙表面粗糙表面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在理想的、均匀的
7、、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传播,只存在电磁在理想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传播,只存在电磁波能量扩散而引起的传播损耗波能量扩散而引起的传播损耗 接收功率接收功率 式中,式中,Pt为发射功率,以球面波辐射,为发射功率,以球面波辐射,为工为工作波长,作波长,Gt,G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当当Gt=Gr=1时,时,分贝式分贝式接收换算接收换算 4GAr2r rtPPL24dL dfLlog20log2045.32()10 log()rrP dBmP mW()10l
8、og()rrP dBWP WttrrGPdAP24理想介质表面的反射理想介质表面的反射极化特性极化特性多径信号多径信号两径传播模型两径传播模型多径传播模型多径传播模型n如果电磁波传输到理想介质表面,则能量都将反射如果电磁波传输到理想介质表面,则能量都将反射回来回来n反射系数(反射系数(R)n 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比值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比值 n入射角n 式中式中 (垂直极化)垂直极化)n (水平极化)(水平极化)n 而而 n 其中,其中,为介电常数,为介电常数,为电导率,为电导率,为波长。为波长。020cosz20cosz600jzzRsinsin n极化: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
9、时间极化: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变化的状态。n电磁波的极化形式:电磁波的极化形式: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n线极化的两种特殊情况线极化的两种特殊情况n 水平极化(电场方向平行于地面)水平极化(电场方向平行于地面)n 垂直极化(电场方向垂直于地面)垂直极化(电场方向垂直于地面)n极化反射系数:极化反射系数:对于地面反射,当工作频率高于对于地面反射,当工作频率高于150MHz()时,)时,算得,算得 n应用应用n 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一致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一致 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
10、号,否则将产生极化失配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否则将产生极化失配n 不同极化形式的天线也可以互相配合使用不同极化形式的天线也可以互相配合使用m21()()1vhRR 垂直极化反射系数水平极化反射系数 2tr2tr.Ae)R1(Re1GGd4PP 地面二次效应直射波反射波地表面波可忽略可忽略2tr2trRe1GGd4PP l2()lACCBAB 2i1N1iitr2tr)jexp(R1GGd4PP 直射波反射波图4-2两径传播模型发射天线接收天线 两径传播模型多径传播模型移动通信环境的场强测试曲线移动通信环境的场强测试曲线n阴影衰落阴影衰落(慢衰落慢衰落)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
11、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n特点特点 衰落与传播地形和地物分布、高度有关衰落与传播地形和地物分布、高度有关n表达式表达式 传播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传播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 分贝式分贝式 式中式中,r 移动用户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移动用户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由于阴影产生的对数损耗(由于阴影产生的对数损耗(dB),服从零平均和标准偏差),服从零平均和标准偏差dB的对数正态分布的对数正态分布 n m 路径损耗指数路径损耗指数n 实验数据表明实验数据表明m4,标准差,标准差8dB,
12、是合理的,是合理的10(,)10ml rr10log(,)10logl rmrn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n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n多径信道的信道模型多径信道的信道模型n描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描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n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n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n衰落特性的特征量衰落特性的特征量1、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n幅度衰落幅度衰落 接收信号的幅度将随着移动台移动距离的变动而衰落接收信号的幅度将随着移动台移动距离的变动而衰落 n空间角度空间角度n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考虑对象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考虑对象n原因原因n本地反射物所引起的多径效应表
13、现为快衰落本地反射物所引起的多径效应表现为快衰落n地形变化引起的衰落以及空间扩散损耗表现为慢衰落地形变化引起的衰落以及空间扩散损耗表现为慢衰落n时延扩展时延扩展 接收信号中脉冲的宽度扩展接收信号中脉冲的宽度扩展n时间角度时间角度n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考虑对象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考虑对象n原因原因 信号的传播路径不同,所以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也就不同,导致接收信号包含信号的传播路径不同,所以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也就不同,导致接收信号包含发送脉冲及其各个延时信号。发送脉冲及其各个延时信号。2、n原因原因 移动体在移动体在x轴上以速度轴上以速度v移动时会引起多普勒(移动时会引起多普勒(Doppler)频率漂移)
14、频率漂移n表达式表达式 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 cos 式中式中 v 移动速度移动速度 波长波长 v 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最大多普勒最大多普勒(Doppler)频移频移n说明说明n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运动的方向、速度以及无线电波入射方向之间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运动的方向、速度以及无线电波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的夹角有关:n若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若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
15、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降)。降)。n信号经过不同方向传播,其多径分量造成接收机信号的多普勒扩散,信号经过不同方向传播,其多径分量造成接收机信号的多普勒扩散,因而增加了信号带宽。因而增加了信号带宽。vfd vmf入射电波n原理原理n多径信道对无线信号的影响表现为多径衰落特性。多径信道对无线信号的影响表现为多径衰落特性。n将信道看成作用于信号上的一个滤波器,可通过分析将信道看成作用于信号上的一个滤波器,可通过分析滤波器的冲击相应和传递函数得到多径信道的特性滤波器的冲击相应和传递函数得到多径信道的特性n推导冲击响应推导冲击响应n只考虑多径效应只考虑多径效应n再考虑多普勒效应再考虑多普勒效应n多径
16、和多普勒效应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多径和多普勒效应对传输信号的影响n多径信道的冲击响应多径信道的冲击响应 n传输信号传输信号 假设第假设第i i径的路径长度为径的路径长度为x xi i、衰落系数(或反射系数)为、衰落系数(或反射系数)为n接收信号接收信号式中,式中,c c为光速;为波长。为光速;为波长。又因为又因为 所以所以 式中式中 为时延。为时延。实质上是接收信号的复包络模型,是衰落、相移和时实质上是接收信号的复包络模型,是衰落、相移和时 延都不同的各个路径的总和。延都不同的各个路径的总和。()Re()exp(2)cx ts tjf t()Reexp2Reexp2iiiiiciiiiicixxx
17、y ta x tas tjftcccxxa s tjf tcia()Re()exp(2)cy tr tjf t()exp2exp2iiiiciiiixxr tajs tajfs tc iixc()r t n考虑移动台移动时,导致各径产生多普勒效应考虑移动台移动时,导致各径产生多普勒效应n设路径的到达方向和移动台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设路径的到达方向和移动台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n路径的变化量路径的变化量n输出复包络输出复包络n简化得简化得n n ()()n其中,其中,为最大多普勒频移。为最大多普勒频移。icosiixvt()exp2cosexp2exp2cosiiiiiiiiiiiixxxxr t
18、ajs tcxxvtvajjts tcc ()exp2cosexp2cosexp2cos2exp22cosiiiiiiimiiiimiciiiiicimiixxvr tajts tcxajf ts tajf tfs ta s tjff t 在相位中不可忽不可忽略略数量级小可忽略可忽略mfn 多径和多普勒效应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多径和多普勒效应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令令 式中式中 代表第代表第i条路径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分量的增量延迟条路径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分量的增量延迟 在任何时刻在任何时刻t,随机相位,随机相位 都可产生对都可产生对 的影响,引起多径衰落。的影响,引起多径衰落。n 冲击响应冲击响应 由()
19、式得由()式得 冲击响应冲击响应 式中,式中,、表示第表示第i个分量的实际幅度和增量延迟;相位个分量的实际幅度和增量延迟;相位 包含了在第包含了在第i个增量延迟内一个增量延迟内一个多径分量所有的相移;个多径分量所有的相移;为单位冲击函数。为单位冲击函数。如果假设信道冲激响应至少在一小段时间间隔或距离具有不变性,信道冲击响应可以简化为如果假设信道冲激响应至少在一小段时间间隔或距离具有不变性,信道冲击响应可以简化为n此冲击响应完全描述了信道特性,相位此冲击响应完全描述了信道特性,相位 服从服从 的均匀分布的均匀分布,()22cosicimiciD itff tt()()()(,)ijtiiir t
20、as tes th t()(,)ijtiiih ta e 多径延迟影响多普勒效应影响i()it()r tiai()it()()ijtiiiha e i0,2n由于多径环境和移动台运动等由于多径环境和移动台运动等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使得移动信道对传输信号在时,使得移动信道对传输信号在时间、频率和角度上造成了色散。间、频率和角度上造成了色散。n通常用功率在时间、频率以及角度上的分布来描述这种通常用功率在时间、频率以及角度上的分布来描述这种色散色散n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 定量描述这些色散时常用的一些特定参数定量描述这些色散时常用的一些特定参数功率延迟分布功率延迟分布PDP时间色散时间色
21、散多普勒功率谱密度多普勒功率谱密度DPSD角度谱角度谱PAP频率色散频率色散角度色散角度色散n功率延迟分布(功率延迟分布(PDP)n 基于固定时延参考基于固定时延参考 的附加时延的附加时延 的函数,通过对本地瞬时功率延迟分布取平的函数,通过对本地瞬时功率延迟分布取平均得到均得到n市区环境中近似为指数分布市区环境中近似为指数分布n式中,式中,T是常数,为多径时延的平均值是常数,为多径时延的平均值n时间色散特性参数时间色散特性参数n平均附加延时平均附加延时n nrms时延扩展时延扩展n 其中其中n最大附加延时扩展最大附加延时扩展(XdB)n 高于某特定门限的多径分量的时间范围,即多径高于某特定门限
22、的多径分量的时间范围,即多径n 能量从初值衰落到低于最大能量能量从初值衰落到低于最大能量(XdB)处的时延处的时延n 图图2-5中,中,为归一化的最大附加延时扩展为归一化的最大附加延时扩展(XdB);n 为归一化平均附加延时;为归一化平均附加延时;为归一化为归一化rms时延扩展时延扩展 1TPeT0dB-XdBmmT P图2-5典型的归一化时延扩展谱22kkkkkkkkkkaPaP 22E 22222kkkkkkkkkkaPEaP 0mTm n两径情况两径情况 接收信号接收信号 等效网络传递函数等效网络传递函数 信道的幅频特性信道的幅频特性 当当 时,信号同相叠加,出现峰点时,信号同相叠加,出
23、现峰点 当当 时,信号反相相减,出现谷点时,信号反相相减,出现谷点 相邻两个谷点的相邻两个谷点的 ,两相邻场强两相邻场强 为最小值的频率间隔与两径时延为最小值的频率间隔与两径时延 成反比成反比 n多径情况多径情况 应为应为rms时延扩展时延扩展 是随时间变化的,可由大量实测数据经过统计处理计算出来是随时间变化的,可由大量实测数据经过统计处理计算出来 说明相关带宽是信道本身的特性参数,与信号无关说明相关带宽是信道本身的特性参数,与信号无关 ()0()()(1)jtir tx tre()2tn()(21)tn)(t12()cBt()0()(,)1()jteir tHjtrex t r2)(t()i
24、x t0()r t(,)cH jt(,)1cos()sin()Atrtjrt 图图2-6 两径信道模型两径信道模型图图2-7 通过两径信道的接收信号幅频特性通过两径信道的接收信号幅频特性)(t()t()tA(,t)(2tn)()12(tn1+r1-rn设两个信号的包络为设两个信号的包络为 和和 ,频率差为频率差为 ,则,则n包络相关系数包络相关系数 n n此处,相关函数此处,相关函数 n若信号衰落符合瑞利分布,则若信号衰落符合瑞利分布,则 n式中,式中,为零阶为零阶Bessel函数,函数,为最大多普勒频移。为最大多普勒频移。n不失一般性,可令不失一般性,可令 ,简化后,简化后n通常,根据包络的
25、相关系数通常,根据包络的相关系数 来测度相关带宽来测度相关带宽n代入得代入得 n相关带宽相关带宽 ()1222221122(,)(,)rrRfrrfrrrr 121 212120(,),(,)rRfr rrr p r r drdr2022(2)(,)1(2)mrJfff221()1(2)rff1()r t2()r t12fff 0()J mf0()0.5rf12cB 12f n n判定判定n 由信道和信号两方面决定由信道和信号两方面决定分类分类 不同频率分量的衰落不同频率分量的衰落 信号波形信号波形频率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 不一致不一致 失真非频率选择性衰落非频率选择性衰落(平坦衰落)(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