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营养学习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食品安全与营养学习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安全 营养 学习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食品食品安全安全与营养与营养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从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以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注重培养对实际食品卫生问题具体分析及处理能力。绪论掌握内容: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概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熟悉内容:现代营养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主要成就。现代食品卫生学沿革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与成就。了解内容:我国本学科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研究展望。营养学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
2、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响;食品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中含有的或混是研究食物中含有的或混入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危入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害及其预防措施。绪论 我国三千年前就有食医皇帝内经中提出了皇帝内经中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菜为充”的的膳食模式。膳食模式。现代营养学起源于18世纪中叶 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为发现和研究各种营养素的鼎盛时期(人们已认识到蛋白质、脂肪、碳人们已认识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维生素的生理作
3、用。水化合物、矿物质及维生素的生理作用。1919世纪世纪3030年代,对微量元素开始进行研究)。年代,对微量元素开始进行研究)。20世纪末期植物化学物的研究热点 21世纪分子营养学为又一研究热点 新进展:新进展:1 1、对膳食纤维生理作用及预防疾病认识;、对膳食纤维生理作用及预防疾病认识;2 2、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3 3、对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对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4 4、膳食、营养与某些慢性病的关系;、膳食、营养与某些慢性病的关系;5 5、营养因素与遗传基因的相互作用;、营养因素与遗传基因的相互作用;6 6、食物中非营养素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4、、食物中非营养素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5社区营养4营养与疾病3不同人群的营养2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1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营养学基础营养学主要学科内容食品的污染问题食品的污染问题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继续开展营养学的各项基础研究 开展特殊人群合理营养与膳食结构研究 营养相关疾病的理论研究 加强社区营养及必要社会措施的研究 不断认识和研究在食物中新出现的污染问题 提高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制与机构 1919世纪初奠定了食品卫生学的自然科学基础世纪初奠定了食品卫生学的
5、自然科学基础v现代食品的出现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各种来源不同、现代食品的出现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各种来源不同、种类各异的食品污染因素,如黄曲霉毒素等食物中毒病种类各异的食品污染因素,如黄曲霉毒素等食物中毒病原菌;原菌;v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残留;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残留;v多环芳烃化合物等多种污染食品的诱变物和致癌物多环芳烃化合物等多种污染食品的诱变物和致癌物v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污染,如金属、高分子物质的单体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污染,如金属、高分子物质的单体及加工中所用的助剂;及加工中所用的助剂;CDC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立及我国加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立及我国加入WT
6、OWTO后后面临的挑战面临的挑战 实验研究:离体实验(in vitro)、整体实验(in vivo)人群研究:自愿者的试验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的人群研究均涉及食物、饮食(结构和行为)与人体健康关系营养学(Nutriology)食品卫生学(Food Hygiene)区别相同研究内容、对象实践应用均不同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区别和联系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总目标: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总目标:通过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通过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不足,降低热量饥饿和食物不足,降低热量-蛋白质不良的发生率,蛋白质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
7、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有关的慢性病。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营养学就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nutri
8、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宏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macronutrient)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micronutrient)常量元素常量元素(macroelement(macroelement或或major element)major element)微量元素微量元素(microelement(microelement或或trace element)trace element)教学要求掌握:氨基酸
9、与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蛋白质营养不良。脂类的分类与功能,必需脂肪酸及其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分类,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人体的能量消耗。矿物质的概念、分类、生理意义;钙、铁、锌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以及缺乏与过量的危害。维生素的概念、分类与命名;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食物来源及适宜供给量。熟悉: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转运,脂类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碳水化合物的适宜供给量,乳糖不耐受性。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人体一日能量需要的确定方法。钙、铁、锌的食物来源
10、、供给量,其他矿物质的营养需要及缺乏与过量的危害。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食物来源及适宜供给量。了解:蛋白质和脂类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能量不足与过剩的危害。矿物质的吸收与代谢。机体维生素营养状况评价。学习方法建议 这门课内容不难理解,就是显得多而杂,易感到不好理出头绪 这门课采用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题型分为名词解释、选择答案、填空、简答题、问答题五种类型 学习过程中,除了听课、做笔记、做练习外,可以对照一下学习要求,自己对要求掌握的内容是否已心中有数?熟悉的内容是否基本清楚了?过段时间再温习一遍,应该可以把本课程学好。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功能 1.是人体组
11、织的构成成分 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3.供给能量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必需氨基酸(9种):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半胱氨酸和酪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成人需要量可能较少。摘自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12、 Disease,第9版,第14页,1999年。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l,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几种中国食物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根据食物成分表(王光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计算。大豆、全鸡蛋(红皮)来自上海;鸡蛋白来自河北;牛奶产自甘肃;猪瘦弱、牛肉(里脊)、小麦标准粉来自北京;大米为浙江早籼标二米。参考蛋白参考蛋白(reference protein)(reference protein):是指
13、可用来测定其它蛋白质质量的标准蛋白。限制氨基酸限制氨基酸(1imiting amino acid)(1imiting amino acid):是指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complementary action):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
14、补作用。氨基酸池氨基酸池(amino acid pool):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统称为氨基酸池。必要的氮损失必要的氮损失(obligatory nitrogen losses):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损失约20g以上的蛋白质,这种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为必要的氮损失。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 氮平衡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nitrogen balance):是反应机体摄入氮(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和排出氮的关系。BI-(U+F+S)B:氮平衡;I:摄入氮;U:尿氮;F:粪氮;S:皮肤等氮损失
15、。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为零氮平衡零氮平衡(zero nitrogen balance);摄入氮多于排出氮为正氮平衡正氮平衡(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摄入氮少于排出氮为负氮平衡负氮平衡(negative nitrogen balance);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含量 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换算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就可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digestibility)(digestibility)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利用率(utilization)utiliza
16、tion)几种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摘自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24,第119页,1985年。真消化率真消化率(true digestibility)(true digestibility)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真消化率(%)100 食物氮 表观消化率表观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apparent digestibility)食物氮粪氮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100 食物氮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利用率 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蛋白质净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蛋白
17、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ciency ratio,PER)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相对蛋白质值(relative protein value,RPV)净蛋白质比值(net protein ratio,NPR)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NBI)生物价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iological value,BV)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储留氮 生物价 100 吸收氮 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net protein utilization
18、(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NPU):是反应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储留氮 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生物价 100%食物氮 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ciency ratio(protein effciency ratio,PER)PER):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动物体重增加(g)蛋白质功效比值 摄入食物蛋白质(g)实验组功效比值 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 2.5 对照组功效比值 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
19、(amino acid score(amino acid score,AAS)AAS):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amino acid scoring pattern)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的关系。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mg)氨基酸评分=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mg)确定某一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步骤 计算被测蛋白质每种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值 在上述计算结果中,找出第一限制氨基酸评分值,即为该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几种食物和不同人群需要的氨基酸评分模式摘自WTO Technical Report
20、 Series 724,第121页,1985年。表1-7 常见几种食物蛋白质质量摘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3版,第11页。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可替代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对除孕妇和l岁以下婴儿以外的所有人群的食物蛋白质进行评价。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 几种食物蛋白质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摘自 Understanding Nutrition,第8版,Appendix J,1999年。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
21、评价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Kwashiorker 氏征:指能量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Marasmus 氏征:指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均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成人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引起体力下降、浮肿、抗病力减弱等。蛋白质摄入过多蛋白质摄入过多 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 加重了肾脏的负荷 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可加速骨骼中钙质的丢失,易产生骨质疏松(osteoporosis)。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成人每天摄入约30g蛋白质就可满足零氮平衡,按0.8g/(kgd)摄入蛋白质为宜,我国推荐摄
22、入量为1.16g/(kgd)。成人摄入占膳食总能量的10%12%,儿童青少年为12%14%。反映蛋白质营养水平的指标 血清白蛋白(正常值为3550g/L),血清运铁蛋白(正常值为2.24.0g/L)注意蛋白质互补 大力提倡我国各类人群增加牛奶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脂类脂类(lipids)(lipids)主要有主要有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磷脂(phospholipids)固醇类(sterols)甘油三酯功能甘油三酯功能 体内贮存和提供能量 维持体温正常 保护作用 内分泌作用 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节约蛋白质作用 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 甘油三酯在营养学上的功能甘油三酯在营养
23、学上的功能增加饱腹感 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 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脂肪酸脂肪酸(fatty acid)(fatty acid)按其碳链长短分类按其碳链长短分类长链脂肪酸(14碳以上)中链脂肪酸(含812碳)短链脂肪酸(6碳以下)按其饱和程度分类按其饱和程度分类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按其空间结构不同分类按其空间结构不同分类顺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营养学上最具价
24、值的脂肪酸有两类营养学上最具价值的脂肪酸有两类n-3(或-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n-6(或-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数,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CH3(CH2)nCH2COOH甲基端 羧基端 常见的脂肪酸摘自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第9版,第68页,1999年。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n-6系列中的亚油酸和n-3系列中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体内多不饱
25、和脂肪酸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类类)合成途径合成途径摘自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第9版,第82页,1999年。必需脂肪酸功能必需脂肪酸功能 是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 与精子形成有关 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有利于组织修复 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 必需脂肪酸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 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出现皮疹等)以及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方面的多种疾病。此外对心血管疾病、炎症、肿瘤等多方面也有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使体内有害的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增加,产生多种慢性危害。磷脂:磷脂:指甘油三酯中一个或两个脂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