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体诗类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体诗类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体诗类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温习 古体诗 古代 诗歌 鉴赏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体诗类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题汇编1根据归去来兮辞内容,选择不正确的一项()A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先是自责,后是自恕自慰,点明了全文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B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先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接着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再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C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分三层:前一层紧承上文“吾生之行休”而自问,下面两层是作者自答,“富贵”两句从否定的角度反面作答,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D本文的风格是淡远潇洒。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
2、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涉江采芙蓉【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注】选自古诗十九首,东汉后期作品。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湖岸泽畔有很多幽香兰草,以花喻人,暗示兰泽有很多美女同样在采莲赠人,揭示在外游宦人之多。B颔联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主人公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忧”的强
3、烈效果,倍增其哀。C颈联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附着在千山万水的漫漫长路上,语言平实,却感情极为凄惋。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离别相思之情,反映了游子和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3有人说这首诗可以从不同的叙述视角解读出同一主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怨歌行班婕妤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注】选自相和歌楚调曲。新裂:是说刚从织机上扯下来。飙(bio):急风。捐:抛弃。箧笥(qi s):箱子。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二句写纨扇
4、素洁之美:从织机上新裁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B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圆的月亮,具有美丽的姿容。“明月”不仅比喻女子的光彩照人,同时也象征着她对团圆的热望。C“出入”二句,以团扇借代女子,扇子可置于怀袖之中,天气炎热时可随时取出摇动,顿生微风,使人爽快,表现了女子的命运不能自主。D最后两句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以秋扇见捐喻女子似玩物遭弃,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5“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赏析。阅读
5、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选自古诗十九首)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主人公与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推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B“孟冬寒气至”,将“寒气”人格化,写出“寒气”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到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C“仰观”可见“众星”,明写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盼望。一个“列”字,用“星”的众多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D该诗
6、善于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如写“北风”,极言天气的寒冷,衬托思妇的孤独之情;用“月”的“满”“缺”,比喻人的离合。7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本诗的语言特色。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白头吟汉乐府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注】白头吟:乐府楚调曲调名。躞(xi)碟(di):小步行走,往来徘徊。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东流。“东西”是偏义
7、复词。竹竿:指钓竿。簁簁(shi shi):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作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8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头两句是反面起兴,用“雪”“月”的纯洁,比喻爱情的纯洁。此处欲抑先扬,为后面的诗句做了铺垫。B“有两意”,既与开头两句“雪”“月”相承,构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不仅照应自然,而且谴责之意也彰显了出来。C“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求。D“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以鱼竿的轻柔细长和鱼尾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洽。
8、9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回答后面的问题。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注丈人:古时男子的称呼,这里是病妇称她的丈夫。笪笞:捶打。折摇:夭折。饵:糕饼之类。行复尔耳:又将如此。尔,如此。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
9、前一言”,诗歌截取生活片段开篇,引出下文病妇对丈夫的嘱咐。B“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还没有说话,病妇便泪流满面,泪水里有生活的辛酸、疾病的折磨、对丈夫的不满。C“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病妇临终的唯一牵挂是自己的孩子,希望丈夫不要让他们挨饿受冻,即便孩子有过错也不要打他们。D诗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行为、神态描写突出,真切动人,体现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11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
10、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注】两意:二心,指情变。躞蹀(xi di):缓缓行走。“竹竿”二句以钓鱼隐喻男女相爱。袅袅:形容钓竿摇动的样子。簁簁(shi shi):形容鱼尾跃动的样子。钱刀:钱币。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皑如”两句,“皑”形容雪的洁白,“皎”形容月光的洁白光明,体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理解,即认为爱情应是纯洁无瑕的。B“闻君”两句,写出了“决绝”的缘由,即男子生了二心,所以来跟女主人公诀别。C“男儿”两句,指出爱情应以双方情意相投为基础,若是靠金钱终难持久,也点破了前文男子忽然情变的缘由。D全诗塑造了
11、一位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女子形象,她重视情义,鄙视金钱,对爱情专一而不委曲求全。13本诗多处运用比兴手法,请找出一处并加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注释: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关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斩之”。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进入中国的还有“蒲桃”(葡萄)
12、和“首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旁边,弥望皆是。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语言简洁凝练,富有渲染力,格调苍凉悲怆,展示了从军士卒的艰苦生活,并同情士卒从军命运。B三、四句从视听结合的角度描绘了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巡夜的打更声和幽怨的琵琶声的凄凉景象。C七、八句“夜夜”“双双”等叠字,不仅在音节上为全诗增色,更写出了从军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苦。D作为以边塞为题材的律诗,本诗结构严谨,句句蓄意,步步逼紧,尾句与前文形成对比,显出巨大的讽谕力。15本诗标题为古从军行,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紧扣“从军行”来行文的?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游襄阳怀孟浩
13、然白居易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山水发端,赋中含兴,铺绘出襄阳山水地貌的独特气势,正是青山绿水的灵气孕育了孟浩然的诗作。B诗人诵读孟诗,感怀其人,由感怀其人,而旅次襄阳,以追寻孟浩然遗踪。全诗文字清淡简朴,颇有孟浩然气韵。C诗人南望鹿门,望得深沉、悠远,山林青翠,蔼蔼芬芳,以壮阔清丽之景将孟浩然的诗风更高一层地表现出来。D诗歌由彼及此,由景及人,衔接过渡极为自然,字句之间深蕴对孟浩然的景仰钦敬之心,全无萧瑟悲凉之态。17全诗综
14、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孟浩然的追怀之情,请从情与景的关系或其他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梁园吟(节选)李白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泳池,空余汴水东流海。宋中十首(其)高适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注】梁园:一名梁苑,汉代梁孝王所建。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1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篇首以反洁的语气感慨一代枭雄梁孝玉,宫室已成陈迹;昔日枚乘、司马相如业己作古,不见踪影。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最为兴盛,门客策士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
15、古人。C李诗最后两句将禄池、泞水等永恒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点染得十分浓足。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当年梁孝玉的亭台楼阁如今只剩下高台断壁,草枯风惨,令人无限伤怀。19两首诗咏叹对象均为梁园,请指出二者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表现手法,并简要赏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祜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20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A两诗均描写了“劳动”的景象,画面生动鲜明,
16、写出了劳动的欢快与繁忙。B芣苢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C乡村四月首联是静景,描写了山原河水、杜鹃鸣叫、烟雨飘飘的初夏风光。D“才了蚕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实写,而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的忙碌情景。21两首诗在写劳动场景和乡村景象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注】西河,一作西阿。阿,山曲。景,通“影”,月光。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
17、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写日落月出、昼去夜来,为写“日月掷人去”的悲慨埋下了伏笔。B“时易”与“夕永”形成了运动与静止的对照,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奋发。C“有志不获骋”一句直接写出空有壮志难得伸展的悲慨,更显沉痛迫切。D尾句紧承上文,再次写夜不能眠,继续抒发人生感叹,把感情推向极致。2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前六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注】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
18、淳祐临安志说,在东晋成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这座山,惊叹道:“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筹建了灵隐寺。岧峣(tio yo):山高而陡峻的样子。龙宫:泛指灵隐寺中的殿宇。浙江潮:钱塘江潮。石桥:指天台山著名的风景石梁飞瀑。2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大处起笔形容飞来峰的高峻葱郁,接着以一“锁”字突出了灵隐寺的清静。B月宫中的桂子从天外飘下,寺庙中的香火从人间飘到天外,想象奇特,构思绝妙。C诗人以游山寻胜的所观所感为灵隐寺绘出了一个清幽旷远的背景:藤萝覆道,古塔遥望,泉流潺潺,山花傲霜凌冰。这一切都显示出古
19、朴、静洁、脱俗之美。D诗歌以游踪为线索,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含蓄委婉,诗人情感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25请赏析诗歌的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精妙之处。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夜宿石门诗谢灵运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注】伐:夸奖。阿:山岭。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一、二句写早晨采摘把玩苑中兰花,并担忧兰花因受严霜侵压而凋残,写出了诗情产生的动因,也为后文写暮游做铺垫。B一、三句同二、四句,形成隔句对,“朝搴”与“瞑还”对应,“畏彼”
20、与“弄此”对应,形成韵调摇曳、回环飘荡的效果。C“鸟鸣”“木落”,从听觉角度描绘视界中的夜景,“异音”“殊响”以动衬静,写出了深夜山中宁静安谧,给人以奇异感觉。D最后两联,写无人共赏如此美妙的秋夜美景,无从向他人夸赞杯中的好酒,只好在山上徒劳地等待,直到太阳出来,晒干头发。27本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二)苏轼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作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注这首题画诗写于元丰八年。陈直躬,宋画家,绘画、人品皆
21、为世人推重。苕霅:水名。28下列古代文学作品选,本诗最可能被编入的一项是()A古诗集萃B乐府诗选C律诗选集D诗余菁华29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用“众禽”的“纷争”反衬“野雁”的“闲洁”,“意自得”“若有节”为“闲洁”做注。B诗的五、六句点明诗人境遇,虽然被贬黄州,衰老孤独,但每天可与鹅鸭为伴,心境依然乐观。C诗的七、八句既表明此画的由来,又点明诗与画的关系:苏轼求画,陈直躬赠画,苏轼题诗。D诗的最后四句中,斜月移动和大雁鸣叫都是画笔所不能呈现的动景,这都出自作者的想象。30题画诗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请简要分析本诗中两者的关系。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完成下面小题
2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3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