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2.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疾病 病人 护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教学目标了解NS的解剖熟悉NS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掌握NS疾病的护理评估掌握NS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脊脊 髓髓 疾疾 病病 (spinal cord disease)概 述 脊髓解剖 外部结构内部结构 脊脊 髓髓 外外 部部 结结 构构脊髓节段(31个):颈膨大 C5T2 腰膨大 L1S2脊髓节段与脊椎的关系:C段1颈椎 上中T段2上中胸椎 下T段3下胸椎 L段1012胸椎 S段12胸椎1腰椎 脊脊 髓髓 内内 部部 结结 构构 脊髓灰质脊髓灰质 由神经元核团组成 呈 H型排列 前角细胞:运动神经元 后角细胞:感觉神经元 C8L2:交感神经细胞 S24:副交感神经细胞脊脊
2、髓髓 内内 部部 结结 构构(续)(续)脊脊 髓髓 白白 质质 由传导束组成 上行传导束:脊丘束、脊髓小脑前后束、薄束、楔束。下行传导束:锥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病变水平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所造成的脊髓功能过 度抑制,表现为肢体弛缓性瘫痪。又叫断联休克。急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定义: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脊髓 横贯性损害。病因:确切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多数为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引起 的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多见于青壮年,无性别差异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过劳、外伤、受凉为常见诱
3、因急起,数小时或23天达高峰,双下肢麻木无力为首发症状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腰穿:CSF压力正常,WBC正常或稍高,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如脊髓水肿严重可有不完全梗阻,23周后蛛网膜粘连 电生理:体感及运动EP异常,EMG呈失神经改变 影像学:MRI最有意义,病变部位脊髓增粗,脊髓内长T1和长T2信号 MRI:显示脊髓增粗长T1信号长T2信号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害 运动障碍(截瘫,早期脊髓休克,24周)感觉缺失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大小便障碍及出汗障碍)T3T5段最易受累 如病变迅速上升波及延髓称上升性脊髓炎 诊诊 断断 发病年龄、形
4、式 病前诱因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典型表现等治治 疗疗原则:原则: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和早期康复训练。1.药物治疗 激素冲击治疗 抗生素:防治感染 维生素:有助神经功能恢复 其他:免疫球蛋白、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2.康复治疗 被动和主动运动、理疗、针灸等。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其他护理诊断/问题健康指导1.1.躯体活动障碍躯体活动障碍 与脊髓病变所致截瘫有关。与脊髓病变所致截瘫有关。饮食指导 生活护理 病情监测 安全护理 康复护理正确的床上卧位小园枕支撑背部软枕支持给瘫痪病人翻身足下垂及防治足下垂畸形踝足矫形器丁字鞋下肢被动运动四瘫患者针灸治疗2.2.尿潴留尿潴留/尿失禁尿失禁 与脊髓损害
5、所致自主神经功与脊髓损害所致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有关。能障碍有关。(1 1)评估)评估排尿情况排尿情况排尿方式、次数、频率、时间、尿量与颜色、性质有无尿痛、烧灼感 膀胱是否膨隆 护理措施(续)护理措施(续)(2 2)对症护理:)对症护理:尿失禁的护理 尿潴留的护理 (3 3)留置导尿的护理:)留置导尿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尿袋、尿道口清洁消毒、尿路感染的 预防与观察、膀胱功能训练等。留置导尿的护理 其他护理诊断其他护理诊断/问题问题1.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高位脊髓病变所 致呼吸麻痹有关。3.感知紊乱:脊髓病变水平以下感觉缺失 与脊髓损害有关。2.潜在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 感染。健
6、康指导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与康复指导预防尿路感染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概述概述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各种血管源性脑部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 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流行病学高发病率:高发病率:年发病率219/10万(城市)185/10万(农村)高死亡率高死亡率:年死亡率116/10万(城市)142/10万(农村)约占所有疾病的10%高致残率:高致残率:存活者中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 40%重度致残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l 缺血性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l
7、 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的血液供应脑的血液供应1 1、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供给大脑半球前部3/5的血液2 2、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供给大脑半球后部2/5的血液脑的血液供应(续)脑的血液供应(续)3 3、脑底动脉环、脑底动脉环 (WillisWillis环)环)前交通动脉 两侧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有丰富的侧支循环 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 成人脑的平均重量约为1400g,占体重的2%3%脑血流量却占全身血流量的15%20%脑组织几乎无葡萄糖和糖原的储备,需要血液循环连续地供应所需的
8、氧和葡萄糖 脑缺氧2min细胞停止活动,5min出现不可逆损伤。脑血管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脑血管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脑血液供应在平均动脉压60160mmHg 范围内发生改变时仍可维持恒定。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脑血流随血压升降而增减。脑血流量与脑动脉的灌注压成正比,与脑血管的阻力呈反比。灌注压约等于平均动脉压减去静脉压的差。影响血管阻力的因素有:血管壁的构造及血管张力,颅内压和血液的粘滞度等。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血管壁病变:以动脉硬化最多见;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血液成分改变,血液粘滞度增高和凝血机制异常等;血流动力学改变:高BP、低BP等;其他:颈椎病、肿瘤压迫邻近大血管影响供血。脑血管疾病的
9、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无法干预的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 可以干预的因素 如高BP、心脏病、糖尿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其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血粘度增高、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眼底动脉硬化、吸烟及酗酒、肥胖、口服避孕药、饮食因素等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关。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发病前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但无卒 中病史的个体,干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发生。二级预防二级预防:针对已发生过卒中或有TIA病史的个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发展为完全性卒中。三级预防三级预防:脑卒中发生后积极治疗,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提高生活质量
10、,预防复发。概述: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致局限性 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又称缺血性 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占全部脑卒中的60%90%。发病率为110/10万。临床常见的有脑血栓 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CTCT):):是指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以致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偏瘫、失语)。最常见的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动脉炎。少见有胶原系统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巨细胞动脉炎、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1、血高凝状态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睡眠 血管壁病变失水 血压下降 休克 血流缓慢 血栓形成脑梗死心力衰竭 血粘度增加 心律失常 血凝固异常 栓子脱落栓塞红细胞增多症 病理改变病理改变 h内组织改变不明显,可逆。1h后脑组织肿胀、变软、灰白质界限不清。天后脑组织软化、坏死并开始液化。周后坏死组织被吞噬、清除,机化修复。病理改变(续)病理改变(续)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中心坏死区神经细胞已经死亡,半暗带由于部分侧支血液供应,其损伤可逆。及时恢复血流,恢复半暗带细胞的代谢功能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关
12、键。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 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男性稍多于女性。通常可有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约25%的病人病前曾有TIA史。临床表现(续)临床表现(续)起病形式:多数在安静休息时发病,部分于睡眠中发生,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瘫痪。通常在13天内病情发展达到高峰。常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失语、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临床类型临床类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超过24h,但在1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完全型:起病6h内病情达高峰,为完全性偏瘫,病情重,甚至出现昏迷,多见于血栓-栓塞。临床类型(续)临床类型(续)进展型:脑
13、缺血症状逐渐进展,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h至数日,可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死亡。缓慢进展型:症状在起病2周后仍逐渐发展。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且多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脑灌流减少有关。临床类型(续)临床类型(续)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液检查 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常规检查等。CT检查 24h以后脑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MRI、TCD、DSA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中老年病人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发病前有TIA史 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发病时意识清醒,偏瘫、失语等NS局灶症状体征逐渐加重 结合头
14、部CT及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1.早期溶栓早期溶栓发病后6h内采用溶栓治疗可使血管再通,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灶。常用的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链激酶等。2.调整血压调整血压急性期的血压应维持在发病前平时稍高的水平。治疗要点(续)治疗要点(续)3.防治脑水肿常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噻米、布瑞得、清蛋白等。4.抗凝治疗主要用于进展型脑梗死病人。5.血液稀释疗法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6.血管扩张剂7.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西比灵等。8.高压氧治疗 治疗要点(续)治疗要点(续)9.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0.脑保护治疗 11.中医药治疗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15、12.外科治疗 13.血管内介入治疗 如颈动脉支架放置等 恢复期治疗恢复期治疗: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康复。脑血栓形成的护理脑血栓形成的护理 护理评估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及依据 护理评价 健康指导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1.病史评估 起病情况:起病情况:如起病的时间、方式、有无明显的前 驱症状和伴发症状。病因和危险因素:病因和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有无脑动脉硬化、高BP、高脂血症及TIA病史,是否遵医嘱正 确服用降压、降糖、降脂及抗凝药物。护理评估(续)护理评估(续)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注意是否长期摄入高钠盐、高动物脂肪,有无烟酒等特殊嗜好,有无家族史。心理心理-
16、社会状况:社会状况:病人、家属和照顾者2.2.身体评估身体评估 意识与精神状态意识与精神状态 护理评估(续)护理评估(续)头面颈部检查:头面颈部检查:瞳孔、视野、眼球运动、面部表情,鼻唇沟,听力,吞咽或咀嚼,言语,颈动脉搏动等。四肢躯干检查四肢躯干检查:肢体活动与感觉、步态、不自主动作,四肢肌力、肌张力、肌营养,关节活动,皮肤情况及括约肌功能。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T、P、R、BP。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肌力的评估肌力的评估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节)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
17、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5级:正常肌力。护理评估护理评估(续)(续)偏瘫步态(右侧偏瘫)护理评估护理评估(续)(续)3.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头部CT、MRI检查 SPECT检查 TCD检查 常用护理诊断常用护理诊断/问题问题 躯体活动障碍躯体活动障碍 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 吞咽障碍吞咽障碍 与意识障碍或延髓麻痹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语言沟通障碍 与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病人适应卧床或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的状态,能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生活和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情绪稳定,舒适感增强。能配合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掌握恰当的进食方法,
18、维持正常的营养供给;语言表达能力和躯体活动能力逐步增强,吞咽功能逐步恢复正常。能描述可能导致受伤和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不发生受伤、误吸、压疮及各种感染。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1.1.躯体活动障碍躯体活动障碍(1)生活护理:卧位(强调急性期平卧头低位)皮肤护理、压疮预防、个人卫生处置等(2)安全护理:护栏、扶手、手杖、呼叫器等,床、地面、运动场所,衣服、鞋,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等病房走道扶手床栏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续续)(3 3)康复护理)康复护理u早期康复干预:重要性、开始时间、训练内容u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指改善住院病人的医疗管理模式,专
19、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康复,提高疗效的组织系统。将卒中的急救、治疗、护理及康复有机地融为一体,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措施及依据(续)护理措施及依据(续)u肢体功能康复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软枕支持)翻身(患侧卧位最重要)重视患侧刺激床上运动训练护理措施及依据(续)护理措施及依据(续)Bobath握手桥式运动关节被动运动起坐训练恢复期康复训练(转移动作、坐位、站立、步行、平衡及ADL训练)综合康复治疗(针灸、理疗、按摩等)Bobath握手手指伸展与手部背屈运动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正确的坐姿床上坐姿椅上坐姿轮椅坐姿床向轮椅转移训练上下梯级训练垫上运动步
20、行训练用多面扶梯站立训练手部运动训练磨砂板手撑板木钉板物理治疗磁疗慢性小脑电刺激 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续续)(4 4)用药护理:)用药护理:溶栓抗凝药:严格药物剂量,监测AT和APTT、观察有无皮肤及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有无并发颅内出血和栓子脱落引起的小栓塞。扩血管药尤其是尼莫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时,滴速应慢,同时应监测血压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治疗时,可出现发热、皮疹甚至过敏性休克,应密切观察。(5 5)心理支持)心理支持 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续续)2.2.吞咽障碍吞咽障碍(1)评估吞咽障碍的程度(2)饮食指导 鼓励进食,少量多餐;选择软饭、半流质或糊状食物,避
21、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能进食时给予营养支持或鼻饲。护理措施及依据(续)护理措施及依据(续)(3 3)防止窒息:)防止窒息:保持进餐环境安静、减少进餐时的干扰因素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掌握正确的进食方法(如吃饭或饮水时抬高床头,尽量端坐,头稍前倾)床旁备吸引装置,必要时安置口咽通气管和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困难的病人不能使用吸水管吸水护理措施及依据(续)护理措施及依据(续)(4 4)留置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的护理:1)饮食原则与内容: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无刺激性的流汁,总热量1500卡左右。留置胃管的护理高能营养液持续鼻饲 护理措施及依据(续)护理措施及依据(续)2 2)鼻
22、饲方法与注意事项:)鼻饲方法与注意事项:洗手,餐具的卫生与消毒 鼻饲前回抽胃液,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灌食 每次200ml左右,每天56次,间隔23h,适宜温度为38左右 抬高床头,防止返流 鼻饲的速度应缓慢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及依据(续)及依据(续)妥善固定管保持管道通畅和外端清洁口腔护理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定时评估病人营养状态及时更换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及依据(续)及依据(续)3.3.语言沟通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沟通方法指导:提问简单的问题,借助卡片、笔、本、图片、表情或手势沟通,安静的语言交流环境,关心、体贴,缓慢、耐心等。语言康复训练:肌群运动、发音、复述、命名训练等,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原则
23、,循序渐进。鼓腮吹吸训练舔舌语言训练(肌群运动)护理评价护理评价 1.病人能适应运动障碍的状态和接受医务人员的照顾,能采取改变后的沟通方式有效沟通,生活需要得到满 足,情绪稳定,舒适感增强。2配合和坚持语言或肢体康复训练,掌握正确的进食或 鼻饲方法,吞咽功能逐步恢复,营养充足,语言和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步增强。3.病人和照顾者能叙述引起外伤、压疮、窒息、误吸、肢体废用和营养低下的主要原因,掌握相关的自我护 理措施,未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他护理诊断其他护理诊断/问题问题1.1.焦虑焦虑/抑郁抑郁 与偏瘫、失语或担心医疗费用有关2.2.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偏瘫所致 长期
24、卧床有关 健康指导健康指导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合理饮食日常生活指导定期体检照顾者指导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年发病率为6080/10万 高病死率(30%40%)、高致残率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瘤(主要为先天性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 其他病因:脑动脉炎、moyamoya病、血液病等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基础病变: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变 外加因素:用力和情绪改变 发病机制(续)发病机制(续)脑内小动脉外膜不发达、无外弹力层、中层肌细胞较少高BP脑小A硬化脂肪玻璃样变微A瘤破裂出血 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发出深穿支豆纹动脉,压力易传导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