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财政与税收学习培训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林田
  • 文档编号:3313621
  • 上传时间:2022-08-18
  • 格式:PPT
  • 页数:237
  • 大小:378.0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财政与税收学习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财政 税收 学习 培训 课件
    资源描述:

    1、财财 政政 与与 税税 收收财财 政政 与与 税税 收收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二章 财政支出 第三章 财政收入 第四章 国家预算及其管理体制 第五章 财政政策 第六章 税收原理 第七章 流转税 第八章 所得税 第九章 财产行为税 第十章 税收筹划 第十一章 税收征收管理体制第一章第一章 财政概述财政概述 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财税现象 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公共财政 第四节 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财税现象 一、财政现象 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建设,时时处处都存在着财政现象,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以各种方式与财政发生联

    2、系,既可以不断享受来自财政活动所带来的好处,也常常会对有些财政问题表示困惑。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财税现象(一)财政活动带来的各种益处 1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2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3提高民族素质 4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5提供生活补贴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财税现象(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财政问题 1如何提高基本建设的效率 2行政事业费如何使用 3如何为生活困难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4如何确定税收负担的合理性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财税现象 二、财政概述 (一)财政的概念 本世纪4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这样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展为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

    3、之经济行为也”。就现代财政而言,财政是一种国家行为;财政是一种分配范畴,财政活动是一种分配活动;财政活动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财税现象(二)财政的特征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 4财政是一种集中性的、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5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财政的产生(一)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二)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一)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1直接占有 2收支混合 3财政形式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1税收形式 2衍生变化 3

    4、收支分离 4形式变化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三)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 1形成完整的体系 2以货币方式体现 3多样性 4是宏观调控手段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四)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1兼顾各方利益 2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3财政具有两重性第三节 公共财政 一、市场经济(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1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 2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基础第三节 公共财政二、政府职能(一)政府政治职能(二)政府的经济职能(三)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四)政府的法律职能(五)政府的文化职能第三节 公共财政 三、公共财政

    5、(一)公共财政的涵义和特点 1.公共财政的涵义 2.公共财政的特点(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1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2经济稳定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3收入分配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三节 公共财政(三)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 政府面临处理信息的困难;政府做出一个正确决策很不容易;决策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又会产生各种问题。(四)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权衡第四节 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内部的分配第四节 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二、收入分配职能 政府运用收入分配职能的

    6、主要目的,就是调节社会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成公平合理的分布状态。第四节 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三、经济稳定职能 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平衡第二章第二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 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 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一、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补偿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 积累性支出(二)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

    7、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三)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 1基本建设支出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3地质勘探费支出 4科技三项费用 5流动资金支出 6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7.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8.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 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 10流通部门事业费 11文体广播事业费 12教育事业费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13科学事业费 14卫生经费15税务等部门的事业费 1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7.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 18.社会保障支出19.国防支出 20.行政管理费21.外交外事支出 22.武装警察部队支出23.公检法司支出 24.城市维护费25.政策性补贴支出 26.对外援助

    8、支出27.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28.海域开发建设和场地使用费29.专项支出 30.其他支出31.总预备费 32.一般预算调拨支出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公共支出的分类 1按功能分类(1)一般公共服务;(2)国防;(3)公共秩序和安全;(4)经济事务;(5))环境保护;(6)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7)医疗保障;(8)娱乐、文化和宗教;(9)教育;(10)社会保护。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2按经济性质分类(1)雇员补偿;(2)商品和服务的使用;(3))固定资产的消耗;(4)利息;(5)补贴;(6)赠与;(7)社会福利;(8)其他支出。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三、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9、对社会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 对微观经济组织的预算约束不同 执行财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四、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一)量入为出与收支结合的原则 在考虑支出需要和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二)统筹兼顾与全面安排原则 注重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科学合理地安排支出结构 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果(三)厉行节约与讲求效益的原则 严把财政计划关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单位的日常管理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一、消费性支出(一)消费性支出的含义 属于公共性支出 属于最基本的财政支出(二)消费性支出的内容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10、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 二、投资性支出(一)投资性支出的含义 投资性支出是指以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决策者、出资者和收益者的投资。投资性支出的资金来源是通过税收和国债所筹措的财政预算资金,属于政府投资行为。投资性支出是一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资建设活动,增加经济体系的生产能力,形成各种实物资本,为社会经济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投资性支出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支出。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二)投资性支出的作用 弥补因经济利益原因导致市场投资不足 调节社会投资的总量和结构(三)投资性支出的领域 公益性行业和项目的投资 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业领域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 一、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和功能 转

    11、移性支出是指财政对居民个人和非公共企业提供的无偿资金支付,在财政科目上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国债利息支付和捐赠等支出,是政府实现公平分配的主要手段。转移性支出远离市场,可以避免对市场运行的直接干扰;转移支付发生在分配环节,可以直接发挥对低收入阶层的保障作用。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的方式 实物支付方式:以各种实物形式提供的物质保障。货币支付方式:以货币价值的形式提供的经济资助。转移性支出机制的选择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二、财政补贴 1.财政补贴的作用 2.财政补贴的分类 3.我国财政补贴的状况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三、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的含义 1.保障的社会性 2.保障的强

    12、制性 3.保障的选择性 4.保障的可靠性 5.保障的公平性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二)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1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3社会福利 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三)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措施 存在的问题:保障能力不足;社会保障结构不合理;管理社会化程度有限;4.立法滞后 完善措施:建立社会保障法规体系;逐步拓宽社会保障支出的覆盖面;建立有效的筹资模式。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 所谓效益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所费越少,所得越多,则效益越高。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

    13、效益分析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择优的标准不同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一)“成本一效益”分析法(二)最低费用选择法(三)公共劳务收费法第三章第三章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第二节 公共收费 第三节 国债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一、财政收入的分类(一)按照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 税收收入 2国有企业利润上缴 债务收入 公共收费 5.其他收入 6基金收入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二)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 预算内财政收入 预算外财政收入(三)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分类 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的来源可分

    14、为C、V、M三个部分。C是补偿基金 V是支付给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M是归社会支配的价值部分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二、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分析(一)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对财政收入起着制约作用 生产技术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 一国的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等因素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二)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财政收入的主体结构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三、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 利益兼顾原则 增产节约开辟财源原则 正确处理筹集收入和发挥经济杠杆功能原则 第二节 公共收费一、公共收费的含义与类别 公共

    15、收费是指由政府为某项特定公共服务或授予某项特权而制定的、用以补偿全部或部分供应成本的价格。公共收费可以分为使用费、证照费和特定估价三类。第二节 公共收费二、公共收费与税收三、对公共收费的评价 公共收费有助于促使非居民付费 公共收费有助于激励政府提供优质服务 公共收费有助于提供稳定的收入第三节 国债一、国债的特点及分类(一)国债的特点 国债的概念 国债也称公债,是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劵,向国内外筹集财政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的债务人是国家(政府),一般由中央财政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第三节 国债 国债范畴及特点(1)国债作为国家信用,是采取有偿方式,有借有还,以支付利息

    16、为代价取得的收入。(2)税收和国债对经济的影响不同。(3)国债、税收对资源的动员和影响不同。第三节 国债(二)国债的分类 按地域分类:内债和外债;按发行凭证划分:有纸国债和无纸国债;按偿还期限分类:有期国债和无期国债;按国债推销方法分类: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按国债流动方式分类:自由流通国债和非自由流通国债。第三节 国债二、国债的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平衡预算的财政性功能 宏观经济的调控功能 资产组合的金融功能 第三节 国债三、国债发行和偿还 国债的发行方式 市场发行方式 强行摊派的发行方式 国债发行条件 发行价格 国债利率 国债偿付 国债偿付方式 偿债资金来源 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预算及其管理体制

    17、国家预算及其管理体制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第二节 国家预算体系与国家预算法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也可以称为政府预算或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国家预算是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财政管理的主导环节。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二、国家预算的类型 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分类 按预算的编制方法分类 按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分类 按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分类 按收支管理范围和编制程序分类 按预算作用的时间长短分类第一

    18、节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三、国家预算体系 五级预算组成体系 我国国家预算体系是与国家政权机构和行政区域相一致的,原则上要求有一级政权应建立一级预算。为了使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设立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市辖区、旗)预算、乡(镇)预算等五个级次。单位预算和总预算 部门预算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四、国家预算的原则(一)公开性原则(二)完整性原则(三)可靠性原则(四)年度性原则(五)统一性原则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我国国家预算的编制,除了要遵循上述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

    19、各项方针政策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 坚持当年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适当安排国家预算的后备力量第二节 国家预算体系与国家预算法 一、国家预算制度 国家预算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预算收支管理方面的规范和准则,是保证国家预算的正确编制和顺利执行,监督检查预算执行情况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依据。第二节 国家预算体系与国家预算法 二、国家预算法 国家预算法的概念 国家预算法主要任务及内容 国家预算级次和管理权限 第二节 国家预算体系与国家预算法三、国家预算工作程序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国家决算四、监督与法律责任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 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所规定的各

    20、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和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征收、募集或以政府信誉形成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种基金或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的管理费及其他资金。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资金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二、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分散性 专用性 自主性 分离性 灵活性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三、预算外资金的分类(一)预算外收入分类 行政性收费 事业服务性收费

    21、基金性收入 专项基金(二)预算外支出分类 预算外经常性支出 预算外投资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四、预算外资金管理(一)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 非盈利性原则 依法治费原则 合理安排和节约资金的原则 专款专用的原则 先收后用、量入为出的原则 稽查监督制度化的原则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二)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 收支两条线制度的构成要素 收支两条线的实现方式(三)预算外收、支和结余的管理 严格控制预算外收入环节 规范预算外支出 正确安排预算外资金结余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四)加强和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 深化管理改革 运用现代科技实施管理 完善法规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一、国家

    22、预算管理体制概念和实质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二、现行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形式(一)什么是分税制 分税制的含义 分税制的基本特点(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中央、地方的支出划分 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三)分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收入的划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合理化 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 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调整 第五章第五章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2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分析与展望第一节 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 财政政策的起源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一词来源于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对自由放任经济思想进行了彻底否认,人们对政府和财政职能重新思考和定位,由此产生的“凯恩斯革命”,开始了政府和财政对宏观经济大规模干预和调控。我国对财政政策的研究和运用主要是在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以后。第一节 概述(二)财政政策的内涵 财政政策的主体;财政政策所运用的手段,具体包括预算调控手段、财政收支调控手段以及财政赤字调控手段等;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第一节 概述

    24、二、财政政策基本特征 稳定性与变动性 直接性与间接性 时滞性第一节 概述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一)按照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功能分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第一节 概述(二)按照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分类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3、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的区别(三)按长、短期目标分类 长期财政政策 短期财政政策第一节 概述 四、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一)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二)财政政策目标 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充分就业 经济适度增长 收入合理分配 国际收支平衡第一节 概述(三)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 国债 购买性

    25、支出 转移性支出 政府预算 第一节 概述 五、财政政策的功能(一)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 财政政策导向功能的含义 财政政策导向功能的运用 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分为两种形式(二)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 财政政策协调功能的含义 财政政策协调功能的特征第一节 概述(三)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 财政政策控制功能的含义 财政政策控制功能的体现(四)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 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含义 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体现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2.货币政策的主要类型(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

    26、济增长。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货币政策的手段 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手段 目前我国使用的货币政策手段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致性 1、政策实施主体的一致性 2、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 3、政策作用形式的一致性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1、调节目标不同 2、作用机制不同 3、功能不同 4、时滞性不同 5、透明度不同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对比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劣势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

    27、合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内容 1、在总量调节中的配合 2、在结构调节中的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形式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类型表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分析与展望一、现行财政政策的分析 计划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分析与展望二、积极财政政策(一)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 1、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 2、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评

    28、价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分析与展望 三、未来政策的展望(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从理论上讲,稳健的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而言的,因此也可以把它叫做是中性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通常是在社会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实施的。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分析与展望(二)稳健财政政策的内容 控制赤字 推进改革 调整结构 增收节支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分析与展望(三)稳健财政政策的理解 适度 避险 公平 第六章第六章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分类 第二节 税收原则 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要素结构 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分类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属于分配

    29、的范畴 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税收的征收对象是国民收入 征税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的物质需要 税收是一种强制性、无偿性征收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分类二、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税收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和发展的;税收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税收在其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无论从其法制程度、税制结构、征纳形式等都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分类三、税收的分类(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商品劳务税 所得税 财产税 资源税 行为税(二)其他分类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分类四、税收的作用(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二)税收筹集国家财政

    30、收入的职能(三)税收宏观调控的职能 税收调控目标 税收调控手段第二节 税收原则一、税收原则概述 税收原则,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从社会、经济、财政、管理四个方面将新时期税收原则归纳为“公平、效率、适度和法治”四原则。第二节 税收原则二、税收原则的内涵(一)公平原则(二)效率原则 税收行政效率税收行政成本税收收入(三)适度原则(四)法治原则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要素结构一、我国税收制度的内容 税收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三个层次:不同的要素构成税种,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不同的税种构成税收制度,包括:所得税

    31、(法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流转税、关税及其他一些税种,如财产税(房地产税、车船税)、社会保障税等;规范税款征收程序的法律法规,如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等。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要素结构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课税主体)(二)课税对象(三)税率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要素结构 累进税率表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要素结构(四)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主要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五)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最后时间限制。它是税收

    32、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要素结构(六)纳税地点 (七)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是根据国家政策,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者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减税免税的类型有:一次性减税免税、一定期限的减税免税、困难照顾型减税免税、扶持发展型减税免税等。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要素结构 (八)出口退税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退还或免征间接税(目前我国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的税收措施。(九)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对有违反税法行为的纳税人采取的惩罚措施,包括加收滞纳金、处理罚款、送交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33、等。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一、税收负担(一)什么是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负税人由于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二)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社会总体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税负率税收总额/国民收入总额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纳税人个体税收负担衡量指标 企业所得负担率企业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企业一定时期获得的利润 企业综合负担率企业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各种税企业一定时期税利总额 个人负担率个人一定时期实纳所得税和财产税个人一定时期获得的纯收入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三)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经济因

    34、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生产规模、增长速度、经济效益与人均国民收入等;税制因素,包括征收管理水平、税基和税率等。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二、税负转嫁(一)税负转嫁的条件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二)税负转嫁形式 前转嫁 2.后转嫁 3.散转嫁 4.税收资本化 第七章第七章 流转税流转税 第一节 流转税原理 第二节 增值税 第三节 消费税 第四节 营业税 第五节 关税第一节 流转税原理 一、流转税的概念 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统称。我国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第一节 流转税原理二、流转税特点 1.课征普遍 2.按流转额征税 3.比例税率 4.计征简便

    35、第一节 流转税原理 三、流转税制的内容 (一)流转税课税对象 总值型的商品课税对象,即商品生产者商品销售收入总额,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营业收入总额。增值型的流转税课税对象,即商品生产者经营或提供劳务服务的增值额。第一节 流转税原理 (二)流转税征收范围 一种观点是对商品普遍征税;既包括消费品,也包括资本品。第二种观点是只对消费品征税,对资本品不予征税。第三种观点是选择少数消费品征税,使税基缩小。我国在制定流转税制时,综合考虑了以上3种观点。既有普遍征税又分别不同情况对消费品征税。第一节 流转税原理(三)流转税计税依据 流转税的计税依据有从价计税和从量计税之分。从量计税就是按征税对象的实物量,如数量

    36、、重量、容积、体积等计税。从价计税就是按征税对象的价值量(货币量)计税,计税金额是计税价格乘上计税数量。第一节 流转税(四)流转税税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国家税收收入和纳税人税收负担。流转税税率可分为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税率形式。第二节 增值税 一、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也可以理解为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所创造的新增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大于其购进商品(包括为生产成品所购买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等,或直接购进的半成品、成品)或接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的差额。第二节

    37、 增值税 二、增值税税制要素(一)征收范围 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 3.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二)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第二节 增值税(三)税率 1.基本税率 2.低税率 3.征收率第二节 增值税 三、增值税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或:应纳税额当期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当期进项税额第二节 增值税 应纳税额的计算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销售额的确定 2销项税额的计算 3进项税额的确定 4.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5.计算应纳税额的时限(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1.基本计

    38、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2.销售特定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3.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计算 4.起征点 5.购置税控收款机的税款抵扣计算第二节 增值税第二节 增值税(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规定 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 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计算办法 第二节 增值税四、增值税征收管理(一)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期限 1、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增值税的纳税期限第二节 增值税(二)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固定业户,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进口货物,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

    39、地海关申报纳税。第二节 增值税五、增值税专用发票(一)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 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二)专用发票开具范围 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包括视同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以及根据规定应当合并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必须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第三节 消费税 一、消费税概念 消费税是以特定的消费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属于流转税的范畴。(一)征收消费税的目的 消费税作为1994年税制改革的一个新税种,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其主要目的是调节产品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方向,确保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第三节 消费税(二)消费税的特点 1.征税范围具有选择性 2.征

    40、税环节具有单一性 3.平均税率水平较高 4.一般没有减免税规定第三节 消费税二、消费税制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二)税目和税率第三节 消费税 乘用车消费税税目税率表 第三节 消费税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一)纳税环节(二)计税依据 1.应纳税销售额(量)的确定 2.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3.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4.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5.进口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第三节 消费税(三)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从价定率应纳消费税额的计算 2.从量定额计征应纳消费税额的计算 3.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结合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4.其他情况应纳消费税计算举例 第三节 消费税四、消费税的

    41、退(免)税 (一)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消费税政策 1.出口免税并退税 2.出口免税不退税 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二)出口退税额的确定 1.从价定率计征应税消费品退税额的计算 2.从量计征应税消费品退税额的计算、(三)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后的管理第三节 消费税五、消费税的征收管理(一)消费税的纳税时间(二)消费税的纳税地点第四节 营业税一、营业税的概念及特点(一)营业税的概念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二)营业税的特点 1.征收范围大,税收稳定 2.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 3.税负较低第四节 营业税二、营业税税制基本

    42、要素(一)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纳税人 2.扣缴义务人(二)征税范围 1.征税范围的规定 2.征税范围的若干特殊规定第四节 营业税(三)税目和税率第四节 营业税三、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营业税以纳税人的营业额为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应纳税额的计算(一)按营业收入全额计税应纳税额营业收入额适用税率(二)按营业收入差额计税应纳税额营业收入差额适用税率第四节 营业税(三)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第四节 营业税五、营业税的减免(一)减免范围(二)起征点六、营业税的缴纳(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二)纳税期限(三)纳税地点第五节 关税 一、概述 (一)关税的概念 关税是指国家对

    43、进出我国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第五节 关税(二)关税的特点 1.以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为征税对象 2.以货物进出口统一的国境或关境为征税环节 3.实行复式税则 4.关税具有涉外统一性,执行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 5.关税由海关机构代表国家征收第五节 关税(三)关税的作用 再分配作用 调节经济的作用 关税的保护作用 第五节 关税(四)关税分类 1.按货物的流向,可把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2.按征税的目的不同,关税可以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3.按计税标准不同,关税可分为从价关税、从量关税、复合关税和选择关税;4.按对进口货物的转出国的差别待遇为标准,关税可以分为加

    44、重关税和优惠关税;第五节 关税二、我国关税税制基本要素(一)征税对象(二)纳税人(三)关税税则、税率第五节 关税三、关税计算(一)关税完税价格(二)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四、关税减免(一)法定减免(二)特定减免税(三)临时减免税第五节 关税 五、关税的征收管理(一)关税征收有关规定(二)纳税地点和期限 六、行邮物品进口税 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以及其他个人进口自用物品征收的进口税。第八章第八章 所得税所得税 第一节 所得税原理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第一节 所得税原理 一、所得及其构成 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企业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各种收益所得为征税对

    45、象的税收体系。劳动所得 经营所得 投资所得 财产所得第一节 所得税原理 二、所得税的种类 目前,我国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个税种。三、所得税的征收制度(一)所得税制模式 分类征税制 综合征税制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混合税制)第一节 所得税原理(二)累进税率和比率税率(三)扣除费用制度(四)所得税的征收方法第一节 所得税原理四、所得税的特征 税负不易转嫁 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 税源普遍,税负有弹性 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较大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调节企业收

    46、益水平,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主要税种。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一)居民企业(二)非居民企业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三、企业所得税征收范围 必须是有合法来源的所得 是扣除成本、费用后的净收益 既包括货币形式也包括非货币的实物形式 从时间上看,是属于一个纳税年度的所得 从地理位置看,既包括境内所得,也包括境外所得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税率定为25的比例税率,即普通税率。小型微利企业,税率20。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五、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确定 (一)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税收调整项目金额(二)收入总额

    47、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三)准予扣除的项目 扣除项目的一般规定 限定条件扣除项目的具体规定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四)不准予扣除项目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企业所得税税款 税收滞纳金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和超过规定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部分 赞助支出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五)其他规定 亏损弥补 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调整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六、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基本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

    48、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或: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税收调整项目金额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二)预缴及汇算清缴所得税的计算 按月(季)预缴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预缴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适用税率 年终汇算清缴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全年应纳所得税适用税率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多退少补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预缴所得税额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三)从被投资方分回税后利润(股息)应纳税额的计算七、资产的税务处理(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二)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三)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八、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一)免税收入(二

    49、)其他税收优惠规定九、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环节 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期限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体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它具有筹集财政资金、调节个人收入、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等功能,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税种。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一、纳税人义务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稿酬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其他所得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四

    50、、计税依据五、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额计算的一般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2 000或5 2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2 00012)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20 每次收入的应纳所得额超过20 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财政与税收学习培训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3136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