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311537
  • 上传时间:2022-08-18
  • 格式:PPT
  • 页数:146
  • 大小:4.2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满足 生物 安全 需要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第八八章章 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 Chapter 8 Meeting Biologic Safety Needs 1.1.掌握掌握医院医院内内感染的概念感染的概念、类型、类型2.2.熟悉熟悉医院感染的医院感染的原因及管理原因及管理3.3.掌握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4.4.掌握掌握物理物理、化学消毒灭菌化学消毒灭菌的适用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适用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5.掌握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及使用注意事项6.6.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原则、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原则、操作方法

    2、及注意事项7.7.掌握隔离的概念,传染病区区域的划分掌握隔离的概念,传染病区区域的划分8.8.掌握隔离的概念、原则、种类、隔离技术操作方法及注意事掌握隔离的概念、原则、种类、隔离技术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思考思考你认为你认为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预防及控制感染方面在预防及控制感染方面所担负的职责是什么?所担负的职责是什么?采取采取措施措施清洁清洁灭菌灭菌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消毒消毒效果监测效果监测医院内感染的有关概念医院内感染的有关概念第一节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nosocomial infections i

    3、nfections)又称又称医院获医院获得性感染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HAI)(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HAI),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出现症状。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定义的内涵包括:医院内感染定义的内涵包括:感染获得或发生是在医院内,不包括入院时感染获得或发生是在医院内,不包括入院时即有的或已潜伏的感染。即有的或已潜伏的感染。医院内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的医院内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的感染,其主要对象是住院患者。

    4、感染,其主要对象是住院患者。交叉感染交叉感染(cross-contamination)(cross-contamination)是指医疗是指医疗机构内患者之间、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机构内患者之间、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感染。是另一种病的病原体或是同一相互感染。是另一种病的病原体或是同一种病原体的不同株型感染的。种病原体的不同株型感染的。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感染链感染链 感染链感染链(chain of infection)(chain of infection)由感染源、由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三个环节组成,当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三个环节组成,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三者同时存在,并

    5、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形成感染。就会形成感染。一、医院内感染的形成一、医院内感染的形成感染链感染链感染源感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易感宿主易感宿主感染源感染源 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是导致感染的来源。是导致感染的来源。内源性内源性外源性外源性内源性内源性 指微生物来自病人身体特定部位。指微生物来自病人身体特定部位。病人身体的特定部位如皮病人身体的特定部位如皮肤、泌尿生殖道、胃肠道、肤、泌尿生殖道、胃肠道、呼吸道及口腔粘膜等寄居呼吸道及口腔粘膜等寄居有人体正常菌群,或来自有人体正常菌群,或来自环境并定植

    6、在这些部位的环境并定植在这些部位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它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能引起病人自身感染们可能引起病人自身感染或传播感染。或传播感染。外源性外源性 指微生物来自个体外部。指微生物来自个体外部。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带者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带者 动物感染源动物感染源 医院环境医院环境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是指病源体从感染源传到新宿主的途径和方式。是指病源体从感染源传到新宿主的途径和方式。医院环境中医院环境中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通过病原体在病人机体内移位是通过病原体在病人机体内移位而实现。而实现。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常通过以下五种途径传播:通常通过以下五种途径传播:接触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7、空气传播注射、输血传播注射、输血传播饮水、食物传播饮水、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生物媒介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是医院感染主要的传播途径。指病原微生物是医院感染主要的传播途径。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之间通过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之间直接直接或或间接间接的接触的接触而进行的传播方式。而进行的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 由已感染的病人直接将病原体传给易感宿主,如母由已感染的病人直接将病原体传给易感宿主,如母婴间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柯萨奇病毒等的传播婴间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柯萨奇病毒等的传播感染。感染。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最常

    8、见的传病原体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是医护人员的手、医疗用品和设备以及播媒介是医护人员的手、医疗用品和设备以及病室内用具等。病室内用具等。2.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 飞沫核传播飞沫核传播 菌尘传播菌尘传播飞沫传播飞沫传播 感染者在咳嗽、喷嚏或谈笑时,从口腔、感染者在咳嗽、喷嚏或谈笑时,从口腔、鼻孔喷出许多含病原微生物的微小液滴,鼻孔喷出许多含病原微生物的微小液滴,称为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悬浮,若易称为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悬浮,若易感宿主在感宿主在1m1m内接触就可能通过其粘膜、皮内接触就可能通过其粘膜、皮肤、手、衣物侵入人体发生感染。肤、手、衣物侵入人体发生感染

    9、。飞沫核传播飞沫核传播 从感染源传出的飞沫,在降落前,表层水分从感染源传出的飞沫,在降落前,表层水分蒸发,形成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核,能长时间浮蒸发,形成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核,能长时间浮游,长距离传播。游,长距离传播。菌尘传播菌尘传播 物体表面上的传染性物质干燥后形成带菌尘埃,物体表面上的传染性物质干燥后形成带菌尘埃,通过吸入或菌尘降落于伤口,引起直接感染;通过吸入或菌尘降落于伤口,引起直接感染;或菌尘降落于室内物体表面,引起间接传播。或菌尘降落于室内物体表面,引起间接传播。3.饮水、饮食传播饮水、饮食传播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5.生物媒介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

    10、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为人类传原微生物作为人类传播的中间宿主。如蚊播的中间宿主。如蚊子传播疟疾、乙型脑子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等。炎等。6.多途径传播多途径传播 有些细菌的传播有些细菌的传播有空气、食物等有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如结多种途径,如结核杆菌等。核杆菌等。易感宿主易感宿主 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如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如将易感者作为一个总体,则称将易感者作为一个总体,则称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医院。医院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易发生感染和感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易发生感染和感染的流行。染的流行。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并非都引起感染,它取决病原体传播到宿

    11、主后并非都引起感染,它取决于许多于许多因素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及遗传;正如:年龄、性别、种族及遗传;正常的防御机能不健全;疾病与治疗情况;营养常的防御机能不健全;疾病与治疗情况;营养状态;生活型态;精神面貌;持续压力等。状态;生活型态;精神面貌;持续压力等。医院内感染的分类医院内感染的分类 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交叉感染交叉感染)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自身感染自身感染)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感染源是病人自己感染源是病人自己 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这些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通常是不致病或条件致病菌,这些正常

    12、菌群或条件致病菌通常是不致病的,只有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的,只有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感染。降时才会发生感染。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消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原因(1)(1)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2)(2)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3、不健全。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3)(3)感染链的存在。感染链的存在。(4)(4)医院布局不妥和隔离措施不健全。医院布局不妥和隔离措施不健全。(5)(5)消毒灭菌不严和无菌技术操作不当。消毒灭菌不严和无菌技术操作不当。(6)(6)有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插入性有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插入性(侵袭性侵袭性)操操作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作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医院内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措施 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各级各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各级各类医院都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类医院都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将医院感

    14、染管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有效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1.加强加强预防预防感染感染知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2.健全各项健全各项规章规章制度制度3.建立三级监控体系建立三级监控体系4.认真落实认真落实医院内感染管理措医院内感染管理措施施第二节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清洁、消毒、灭菌一、一、概念概念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它包括医院的室内外环境的清洁、重要措施,它包括医院的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和灭菌等。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和灭菌等。各种消毒、灭

    15、菌方法的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正确运用正确运用是预防和控制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关键。医院内感染的关键。清洁清洁(cleaning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生物。常用的清洁方法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水有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适用于医院剂去污。适用于医院地面、墙壁、家具、地面、墙壁、家具、医疗护理用品等物体医疗护理用品等物体表面的处理以及物品表面的处理以及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处理。消毒、灭菌前的处理。消毒消毒(dis

    16、infection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灭菌灭菌(sterilization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经灭菌处理的物品称经灭菌处理的物品称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二、二、消毒灭菌法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 是利用热或

    17、光等物理因子是利用热或光等物理因子的作用,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失去活性,的作用,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失去活性,结构破坏而死亡。结构破坏而死亡。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化学药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法。消毒灭菌方法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燃烧法燃烧法干烤法干烤法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湿热消毒灭菌湿热消毒灭菌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低温蒸汽灭菌法低温蒸汽灭菌法光照消毒法光照消毒法

    18、电离辐射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消毒灭菌法机械除菌机械除菌日光暴晒法日光暴晒法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消毒法热力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heat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一般分为一般分为干热法干热法和和湿热法湿热法两种。两种。作用比较:作用比较: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 由空气导热,传导较慢;由空气导热,传导较慢;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由空气和水蒸汽导热,传热由空气和水蒸汽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快,穿透力强。热力热力消毒灭菌法消毒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杀菌原理和效果干热灭菌法杀菌原理和效果机制:机制:干热的高温使细菌蛋白质变性;干热的高温使细菌蛋白质变

    19、性;微生物受高温氧化作用而损伤。微生物受高温氧化作用而损伤。干热过程使微生物原将中电解质浓缩干热过程使微生物原将中电解质浓缩 而而 使微生物致死。使微生物致死。效果:效果:干热灭菌能杀死一切微生物,可达到灭菌。干热灭菌能杀死一切微生物,可达到灭菌。医院中医疗器材和物品能耐高温而不致损坏者,医院中医疗器材和物品能耐高温而不致损坏者,可采用此种方法。可采用此种方法。燃烧法燃烧法特殊感染的敷料处理特殊感染的敷料处理(破伤风、绿脓杆菌、破伤风、绿脓杆菌、气性坏疽等病人的污敷料处理气性坏疽等病人的污敷料处理)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等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等(急用时急用时)培养用的试管或烧瓶培养用的试管或烧瓶

    20、干干 烤烤压力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法监测试剂监测试剂化学化学生物生物日光暴晒法日光暴晒法光照消毒法光照消毒法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灯管是人工制造的低压汞石灯管,通电后,紫外线灯管是人工制造的低压汞石灯管,通电后,汞气化放电而成紫外线。汞气化放电而成紫外线。常用灯管有:常用灯管有:15W15W、20W20W、30W30W、40W40W四种。四种。紫外线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紫外线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杆菌杆菌、病毒病毒、真菌真菌、细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芽孢芽孢等。等。杀菌机制:杀菌机制:(1)(1)作用于微生物的作用于微生物的DNADNA,使菌体,使菌体DNADNA失去转换能力

    21、而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死亡。(2)(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解变性。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解变性。(3)(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4)(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由于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紫外线灯管由于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紫外线灯管消毒法主要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消毒。用于空气消消毒法主要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消毒。用于空气消毒,每毒,每10m10m2 2安装安装3030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

    22、超过m m,消毒时间为,消毒时间为30-60min30-60min;用于物品消毒,;用于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为有效距离为25-60cm25-60cm,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使其表面受到直接照射,消毒时间为使其表面受到直接照射,消毒时间为20-30min20-30min。.经常保持灯管清洁,灯管表面经常用乙醇棉经常保持灯管清洁,灯管表面经常用乙醇棉球轻轻擦拭以除去灰尘和污垢。球轻轻擦拭以除去灰尘和污垢。.紫外线对人的眼晴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直接紫外线对人的眼晴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直接照射照射30s30s就可引起眼炎或皮炎,照射过程中产就可引起眼炎或皮炎,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

    23、人体亦不利,故照射时人应离开房生的臭氧对人体亦不利,故照射时人应离开房间,必要时戴防护镜、穿防护衣。间,必要时戴防护镜、穿防护衣。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20-40c c,适宜温度,适宜温度为为40%-60%40%-60%。.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时检测,以保证灯管照射强度不低故应定时检测,以保证灯管照射强度不低70uW/cm70uW/cm或记录使用时间,凡使用时间超过或记录使用时间,凡使用时间超过1000h1000h,需要换,需要换灯管。灯管。紫外线消毒时应

    24、注意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紫外线的消毒时间须从灯亮紫外线的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7min5-7min后开始计时,后开始计时,消毒时间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消毒时间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紫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关灯后,如需再开启,应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关灯后,如需再开启,应间歇间歇3-4min3-4min,照射后应开窗通风。,照射后应开窗通风。.定期监测灭菌效果。定期监测灭菌效果。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臭氧灭菌灯消毒法臭氧灭菌灯消毒法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消毒灭菌法空气净化空气净化 化学消毒灭菌法v 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v 化学消毒剂的选择化学消毒剂的选择v 化

    25、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v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v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n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有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有的消毒剂杀菌能力较强,可以达到灭菌,的消毒剂杀菌能力较强,可以达到灭菌,也可称为灭菌剂。原理是使菌体蛋白凝固也可称为灭菌剂。原理是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生长,或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通透性,使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毒灭菌的作用。化学消

    26、毒剂的选择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繁多、应根据消毒对象、要达到的化学消毒剂的种类繁多、应根据消毒对象、要达到的消毒水平、以及可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选择最适宜、消毒水平、以及可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选择最适宜、最有效的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消毒效力。最有效的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消毒效力。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下列条件:杀菌谱广;有效浓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下列条件: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作用时间长;易溶于水;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作用时间长;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

    27、无刺激性、腐蚀性;不引起过敏反应;化学因素的影响;无刺激性、腐蚀性;不引起过敏反应;无色、无味、无臭、毒性低且使用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无色、无味、无臭、毒性低且使用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不易燃烧、爆炸;用法简便、价格低廉。不易燃烧、爆炸;用法简便、价格低廉。消毒剂的效力分类n 细细 菌菌 病病 毒毒效力水平效力水平 真菌真菌 消毒剂举例消毒剂举例 繁殖体繁殖体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 芽孢芽孢 亲脂性亲脂性 亲水性亲水性高高 效效 +醛类醛类.过氧乙酸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环氧乙烷中中 效效 +-+醇类醇类.碘类碘类.含氯类含氯类 低低 效效 +-+-氯己定氯己定.酚类酚类.季胺盐类季胺盐类注:注:1.“

    28、+”为有效,为有效,“-”为无效。为无效。n 2.含氯类、碘类高浓度属高效消毒剂,低浓度属中效消毒剂。含氯类、碘类高浓度属高效消毒剂,低浓度属中效消毒剂。化学消毒剂的使原则化学消毒剂的使原则n1.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 适的适的n 消毒剂。消毒剂。n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n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n 整浓度。整浓度。n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先洗净、擦干。待消毒的物品必须先洗净、擦干。

    29、n5.消毒液中不能置放纱布、棉花等物,因这类物品可消毒液中不能置放纱布、棉花等物,因这类物品可 吸附吸附n 消毒剂降低消毒效力。消毒剂降低消毒效力。n6.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避免消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避免消n 毒剂刺激人体组织。毒剂刺激人体组织。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v浸泡法浸泡法(immersion)v擦拭法擦拭法(rubbing)v喷雾法喷雾法(nebulization)v熏蒸法熏蒸法(fumigation)是将被消毒的物品洗是将被消毒的物品洗净、擦干后浸没在消净、擦干后浸没在消毒液内的方法。毒液内的方法。注意打开物品的轴节注意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

    30、,管腔内要灌或套盖,管腔内要灌满消毒液。按规定的满消毒液。按规定的浓度与时间进行浸泡。浓度与时间进行浸泡。浸泡法 是用化学消毒剂擦拭被污染是用化学消毒剂擦拭被污染物体的表面或进行皮肤消毒物体的表面或进行皮肤消毒的方法。的方法。一般选用易溶于水、穿透一般选用易溶于水、穿透力强、无显著刺激的消毒剂。力强、无显著刺激的消毒剂。如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墙壁、如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墙壁、地面,地面,0.5%-1.0%0.5%-1.0%的碘伏消的碘伏消毒皮肤等。毒皮肤等。擦拭法 是用喷雾器将是用喷雾器将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均匀地均匀地喷洒于喷洒于空气空气或或物体表面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方法。进行消毒的方法。常用于常用

    31、于地面、墙壁、环境地面、墙壁、环境等的消毒。注等的消毒。注意喷洒时必须使物品表面湿透才能起到意喷洒时必须使物品表面湿透才能起到消毒作用。消毒作用。喷雾法 是将消毒剂是将消毒剂加热加热或或加入氧化剂加入氧化剂,使其,使其产产生气体进行消毒生气体进行消毒的方法。的方法。如如手术室、换药室、病室手术室、换药室、病室的空间消毒。的空间消毒。在消毒间或密闭的容器内,也可用熏蒸在消毒间或密闭的容器内,也可用熏蒸法对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法对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临床常用的有临床常用的有甲醛气体甲醛气体或或环氧乙烷气体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法三、三、医院清洁医院清洁.消毒消毒.灭菌工作灭菌工作v医院用品

    32、的危险性分类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v医院消毒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医院消毒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v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v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与效果评价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与效果评价 各类环境空气、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各类环境空气、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 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n 标标 准准环境类别环境类别 范范 围围 n 空气空气 物品表面物品表面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 cfu/cm3 cfu/cm2 cfu/cm2_ 类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类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普通手术

    33、室、产房、婴儿室、早产 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 200 5 5 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类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150 10 10 换药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换药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诊室 类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传染病科及病房 15 15第三节第三节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 概念概念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aseptic technique)是指在医疗、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操作

    34、过程中,防止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环境环境 工作人员准备工作人员准备 明确无菌区明确无菌区 无菌物的保管无菌物的保管 取用无菌物取用无菌物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又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

    35、品菌状态的物品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无菌持物钳无菌持物钳(镊)(镊)的使用的使用 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 无菌包的包扎与使用无菌包的包扎与使用 铺无菌盘铺无菌盘 取用无菌溶液取用无菌溶液 戴、脱无菌手套戴、脱无菌手套 请观看录像请观看录像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综合练习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综合练习 目的目的 评估评估 计划计划 实施实施步骤、注意事项步骤、注意事项 评价评价一、隔离病区的管理一、隔离病区的管理二、隔离原则二、隔离原则三、隔离种类及措施三、隔离种类及措施四、隔离技术四、隔离技术基本基本操作法操作法概概 念念 隔离隔离(isolation)(isolation)是将是将传

    36、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高高度易感人群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免和周围人群接触。隔隔离离传染病隔离传染病隔离保护性隔离保护性隔离对传染病人采取的隔对传染病人采取的隔离离目的目的是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人、可疑传是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人、可疑传染病病人及病源携带者控制在特定区染病病人及病源携带者控制在特定区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缩小污染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也便于也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处理。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处理。保护性隔离保护性隔离对免疫力极低的易感人群采对免疫力极低的易感人群采取的

    37、隔离。取的隔离。目的:目的:是为了是为了隔绝隔绝所有所有病原病原微生物与病人微生物与病人接触使其免受感染。接触使其免受感染。一、隔离病区的管理一、隔离病区的管理隔离区域和隔离单位的设置隔离区域和隔离单位的设置:隔离区域隔离区域与与普通病区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分开并远离食堂食堂、水源水源和和其它其它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相邻病区楼房相隔大约,相邻病区楼房相隔大约30m30m,侧面防护距离为侧面防护距离为10m10m,防止空气对流传播。,防止空气对流传播。隔离病区隔离病区设设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与与病人病人分别进出的分别进出的门门。隔离病区内应配置必要的卫生、消毒设备隔离病区内应配置必要的卫生、消毒设备。隔

    38、离单隔离单位位以以病人病人为隔离单位为隔离单位:每个病人有独立的病房与每个病人有独立的病房与用具,与其他病人及不同病种间进行隔离。用具,与其他病人及不同病种间进行隔离。以以病室病室为隔离单位为隔离单位:同一病种病人安排在同一同一病种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室收治。凡未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室收治。凡未确诊、或发生混合感染、重、危病人具有强烈确诊、或发生混合感染、重、危病人具有强烈传染性者应安排单独隔离室。传染性者应安排单独隔离室。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和隔要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和隔要离求离求清洁区清洁区 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微生物污

    39、染的区域为清洁区。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更为清洁区。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衣室、值班室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堂、药房、营养室等。隔离要求隔离要求 病人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病人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可进入清洁区。半污染区半污染区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为半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为半污染区。如走廊、检验室、消毒室等。污染区。如走廊、检验室、消毒室等。隔离要求隔离要求:病人或穿了

    40、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病人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各类检验标本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各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存放盘或架,检验完毕的标本及容器有一定的存放盘或架,检验完毕的标本及容器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污染区污染区 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为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为污染区。如病房、病人洗手间等。如病房、病人洗手间等。隔离要求隔离要求: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务必穿隔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务必穿隔 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离衣、戴

    41、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遵循隔离原则加强隔离知识遵循隔离原则加强隔离知识教育教育1.1.正确区分隔离种类,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正确区分隔离种类,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2.2.严格遵守隔离原则。严格遵守隔离原则。3.3.强化工作人员的隔离概念。强化工作人员的隔离概念。4.4.严格执行探陪制度,必须陪伴和探视时,应向严格执行探陪制度,必须陪伴和探视时,应向病人及探陪人员宣传、解释有关知识,使其遵病人及探陪人员宣传、解释有关知识,使其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守隔离要求和制度。二、二、隔离原则隔离原则一般消毒隔离一般消毒隔离1.1.病房和病室病

    42、房和病室门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口设置。门口设置擦鞋垫擦鞋垫(用消(用消毒液浇湿,供出入时消毒鞋底)及毒液浇湿,供出入时消毒鞋底)及泡手消毒液泡手消毒液。2.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一切操作要严格遵守隔离规程,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一切操作要严格遵守隔离规程,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3.3.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物品备齐,各种护理操作按,各种护理操作按计划集中执行,以省却多次穿脱隔离衣和消毒、洗手的计划集中

    43、执行,以省却多次穿脱隔离衣和消毒、洗手的过程。过程。4.4.病人用过的病人用过的物品物品经经消毒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后方可给他人使用;病人的病人的排泄物排泄物须经消毒后排放;须经消毒后排放;需送出物品的处理、污物袋应有需送出物品的处理、污物袋应有明显标志明显标志;不宜消毒的物品(如手表等)可用纸或布保护,以免被不宜消毒的物品(如手表等)可用纸或布保护,以免被污染。污染。5.5.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必须陪伴或探视时,应向病。必须陪伴或探视时,应向病人和陪伴、探视者宣传、解释,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人和陪伴、探视者宣传、解释,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6.6.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44、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尽力解除病人的恐惧感和因被隔,尽力解除病人的恐惧感和因被隔离而产生的孤独、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离而产生的孤独、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7.7.经医生不达医嘱后,方可经医生不达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解除隔离。终末消毒处理终末消毒处理 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1.1.病人的终末处理病人的终末处理 病人出院或转科前应沐浴、换上清洁病人出院或转科前应沐浴、换上清洁衣服,个人用物须消毒后一并带出。衣服,个人用物须消毒后一并带出。如病人死亡,尸体须用消毒液擦洗,并用消毒液的

    45、棉球如病人死亡,尸体须用消毒液擦洗,并用消毒液的棉球填塞口、鼻、耳、肛门或瘘管,更换伤口处敷料。用填塞口、鼻、耳、肛门或瘘管,更换伤口处敷料。用一次性尸体单包裹尸体,送传染科太平间。一次性尸体单包裹尸体,送传染科太平间。2.2.病室的终末处理病室的终末处理 将病室的门窗关闭,打开床旁桌,将病室的门窗关闭,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用摊开棉被、竖起床垫,用消毒液熏蒸消毒液熏蒸或用或用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熏蒸或紫外线照射后,打开门窗通风,用消毒液擦拭熏蒸或紫外线照射后,打开门窗通风,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家具。被服类消毒处理后再清洗被服类消毒处理后再清洗。床垫、棉被和枕芯。床垫、棉被和枕芯还可

    46、用日光还可用日光曝晒曝晒处理。处理。三、三、隔离种类及措施隔离种类及措施为了达到有效隔离护士在应用为了达到有效隔离护士在应用隔离技术隔离技术的同时,了解隔离的种类,并按传播途的同时,了解隔离的种类,并按传播途径不同,并以径不同,并以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为制定措施为制定措施的依据。的依据。严密隔离严密隔离严密隔离严密隔离是为预防高度传染性及致命性是为预防高度传染性及致命性强毒力病原体感染而设计的隔离。防止强毒力病原体感染而设计的隔离。防止经经空气空气和和接触接触等途径的传播。等途径的传播。适用于霍乱、鼠疫、炭疽等适用于霍乱、鼠疫、炭疽等烈性传染病烈性传染病。隔离的主要措施隔离的主要措施1.1

    47、.病人住单间病室,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病人住单间病室,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室内室内物品力求简单、耐消毒,物品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室外挂有醒目标志。挂有醒目标志。禁止病人出病室,禁止探视病人。禁止病人出病室,禁止探视病人。2.2.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好口罩和帽子,穿隔离衣和隔离鞋,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好口罩和帽子,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格。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格。3.3.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 1次。次。4.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48、后方可排放。呼吸道隔离呼吸道隔离呼吸道隔离是为了防止一些经呼吸道隔离是为了防止一些经飞沫飞沫短距离短距离通过通过空气空气传播的感染性疾病。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流脑、百日咳等。如肺结核、流脑、百日咳等。隔离的主要措施隔离的主要措施1.1.同种病人可同住一室,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同种病人可同住一室,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2.2.通向走廊的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门窗关闭,防止病原体随空气向外传播。,防止病原体随空气向外传播。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3.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每天保持

    49、室内空气流通。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每天1 1次。次。4.4.为病人准备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为病人准备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肠道隔离肠道隔离肠道隔离的目的是肠道隔离的目的是切断切断粪粪-口口传播途传播途径。适用于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粪便径。适用于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粪便而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而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甲型肝炎等。隔离的主要措施隔离的主要措施1.1.同病种病人可同室居住,如不同病种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同病种病人可同室居住,如不同病种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床间距隔离,床间距1m1m以上,病边有明显标记

    50、。病人之间禁止交以上,病边有明显标记。病人之间禁止交换书报及用物。换书报及用物。2.2.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3.3.病室有防蝇设备,做到无蟑螂。病室有防蝇设备,做到无蟑螂。4.4.病人的食具、便器应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的食物或排病人的食具、便器应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后处理后排放。泄物均应消毒后处理后排放。接触隔离接触隔离接触隔离是为预防高度传染性并经接触隔离是为预防高度传染性并经接接触途径触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播的感染而(直接或间接)传播的感染而设计的隔离类型。设计的隔离类型。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31153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