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详解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详解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脏腑 经络 先后 病脉证 详解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本篇为本篇为 重点掌握条文:重点掌握条文:1、2、8、10、13、14、15、17第1页,共69页。“脏腑经络先后病脏腑经络先后病”的含义:的含义:经络经络 脏腑脏腑 先后先后 是杂病的总称是杂病的总称 第2页,共69页。基本内容基本内容病因、发病及预防病因、发病及预防 1、2、8、13病机病机 10四诊举例四诊举例 3、4、5、6、7、9、11、12治则治则 14、15、16、17第3页,共69页。第第1条条 问曰:上工问曰:上工治未病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四季脾旺四季脾旺不受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
2、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是其义也。余脏准此。第4页,共69页。名名 词词上工:上工:指医术高明的医生。指医术高明的医生。灵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邪气脏腑病形篇:“善调脉者,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
3、二者,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下工,下工十全六。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下工,下工十全六。”治未病: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素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中:中:“是故圣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指治未病之人。指治未病之人。实脾:实脾:调补脾脏。调补脾脏。四季脾旺:四季脾旺:指四季之末(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之末)十八天,指四季之末(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之末)十八天,为脾土当令之时此时脾气旺盛,故云四季脾旺。为脾土当令之时此时脾气旺盛,故云四季脾旺。虚虚实实:虚虚实实:虚证误用泻法,使正气更虚,谓虚虚;实证用补法,使邪更虚证误用泻法,使正气更虚
4、,谓虚虚;实证用补法,使邪更盛,谓实实。盛,谓实实。第5页,共69页。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出发,提出出发,提出有病防传的关键在于掌握疾病脏腑传变规律及有病防传的关键在于掌握疾病脏腑传变规律及虚实异治的法则。虚实异治的法则。提要提要第6页,共69页。上工与中工的区别上工与中工的区别理论理论临床临床疗效疗效上工上工见肝之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当先实脾较好较好中工中工不晓相传不晓相传见肝之病见肝之病不解实脾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惟治肝也较差较差中工缺乏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医学观点。中工缺乏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医学观点。第7页,共69页。肝虚证治法:肝虚证
5、治法:补用酸,补用酸,助用焦苦,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木(酸)木(酸)火(苦)火(苦)土(甘)土(甘)金金水水酸酸-酸入肝酸入肝,本味补本脏本味补本脏焦苦焦苦-焦苦入心焦苦入心,心为肝心为肝 之子之子,子能令母实子能令母实甘甘-甘入脾甘入脾,甘味之药调甘味之药调 和中气和中气传变规律:按五行相克的传变规律:按五行相克的 规律传变。规律传变。素问素问玉机真脏论玉机真脏论“五脏有病五脏有病 ,则各传其则各传其所胜所胜”及及素问素问五运行大论五运行大论“气有余气有余 ,则制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
6、而侮之。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第8页,共69页。虚实异治的原则不可虚证用泻法,使虚者更虚;不可虚证用泻法,使虚者更虚;实证用补法,使实者更实;实证用补法,使实者更实;而应该补虚泻实,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始为正治。而应该补虚泻实,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始为正治。肝病如此,其它诸脏之疾亦可类推,故曰肝病如此,其它诸脏之疾亦可类推,故曰“余脏准此余脏准此”。为什么医生会范为什么医生会范“虚虚实实虚虚实实”的错误呢?的错误呢?正像李世材所说:正像李世材所说:“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大实有羸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状,误补益疾。”第9页,共69页。1 1掌握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治
7、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从联系、运动的观点出发,除治已病脏腑外,应,从联系、运动的观点出发,除治已病脏腑外,应注意治疗未病之脏腑,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蔓延。这注意治疗未病之脏腑,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蔓延。这就是就是“治未病治未病”的思想。的思想。2掌握虚实异治的原则。掌握虚实异治的原则。脏腑之间的虚实异治,还脏腑之间的虚实异治,还应考虑到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实证以泻应考虑到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实证以泻本脏为主,并安他脏,以防疾病蔓延。虚证以补本脏为主,并安他脏,以防疾病蔓延。虚证以补本脏为主,并通过整体调节以防他脏乘侮。本脏为主,并通过整体调节以防他脏乘侮。
8、【辨治要领与思路辨治要领与思路】第10页,共69页。第第2条条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
9、由都尽。由都尽。第11页,共69页。名名 词词 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致病的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致病的 不正常气候。不正常气候。导引: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导引: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 为导引。为导引。第12页,共69页。本条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论本条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论述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分类、和疾病的预防与述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分类、和疾病的预防与早期治疗的措施。早期治疗的措施。提要提要第13页,共69页。杂病的发病机理杂病的发病机理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邪邪 客气邪风客气邪风 正正 五脏元真通畅五脏元真通畅 中人多死中
10、人多死 人即安和人即安和第14页,共69页。经络经络 正气不足正气不足 脏腑(脏腑病变)脏腑(脏腑病变)邪气邪气 (为深为内)(为深为内)皮肤皮肤 正气尚可正气尚可 血脉(四肢九窍壅塞不通)血脉(四肢九窍壅塞不通)(为浅为外)(为浅为外)病因三条病因三条内因:内因:经络受邪经络受邪入脏腑;入脏腑;(内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内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外因:外因:邪气侵犯人体,仅在血脉间传注邪气侵犯人体,仅在血脉间传注导致四肢九窍壅塞不通导致四肢九窍壅塞不通 (外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外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其它:其它:房室、金刃、虫兽。房室、金刃、虫兽。第15页,共69页。仲景三条与无择三因之别仲景三条与无择
11、三因之别仲景三条仲景三条无择三因无择三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内因内因经络受邪入脏腑经络受邪入脏腑内伤七情内伤七情外因外因四肢九窍血脉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相传壅塞不通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不内外因不内外因 房室金刃虫兽房室金刃虫兽所伤所伤 房室金刃虫兽房室金刃虫兽 饮食跌仆饮食跌仆脏腑经络分内外脏腑经络分内外客气邪风为主因客气邪风为主因内伤外感分内外内伤外感分内外三因无主次之分三因无主次之分立论依据立论依据 第16页,共69页。若人能若人能养慎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觉重
12、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虫兽灾伤,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虫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第第2条条第17页,共69页。名词名词 养慎:外养正气,外慎风寒。养慎:外养正气,外慎风寒。第18页,共69页。仲景预防学观点仲景预防学观点分析分析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即医治之。
13、第19页,共69页。仲景预防学观点仲景预防学观点分析分析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吐纳、针灸、膏摩,勿令 九窍闭塞。九窍闭塞。第20页,共69页。仲景预防学观点仲景预防学观点分析分析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则无由入其腠理。养慎防病和早期治疗疾病的养慎防病和早期治疗疾病的目目的的:“不遗形体有衰,病则不遗形体有衰,病则 无由入其腠理无由入其腠理”。第21页,共69页。小结小结本篇第一、二条以极其简炼
14、的语言,本篇第一、二条以极其简炼的语言,概述了仲概述了仲景的四个重要基本观点:景的四个重要基本观点:1、认为疾病是人体内环境或内、外环境失调所、认为疾病是人体内环境或内、外环境失调所造成的。造成的。2、是发病学观点,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邪、是发病学观点,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正双方力量的对比。3、预防学观点。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并、预防学观点。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并提出了防治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了防治的方法和措施。4、对病因的认识,强调了六淫的致病作用,确、对病因的认识,强调了六淫的致病作用,确立了以脏腑经络定内外,对病因进行分类的立了以脏腑经络定内外,对病因进行
15、分类的方法。方法。第22页,共69页。1 1预防疾病发生,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是保预防疾病发生,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是保 持持“五脏元真通畅五脏元真通畅”、“不遗形体有衰不遗形体有衰”。强。强 调了人体调了人体正气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2 2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 则。则。【辨治要领与思路辨治要领与思路】第23页,共69页。问曰:有问曰:有未至而至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
16、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第第8条条第24页,共69页。词词 解解 未至而至:前面的未至而至:前面的“至至”字是指时令到,后面字是指时令到,后面 的的“至至”字是指与时令相应的气候字是指与时令相应的气候 到。到。甲子: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
17、甲子: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 正当雨水节。正当雨水节。第25页,共69页。本条论述与时令不符的反常气候的四种类型。本条论述与时令不符的反常气候的四种类型。提要提要第26页,共69页。分析分析未至而至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未至而至未得甲子,天因温和至而太过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如至而太过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如 五六月时五六月时至而不至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至而不至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至而不去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至而不去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反常气候变化反常气候变化太过太过不及不及第27页,共69页。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如春温、夏热、秋凉、
18、冬寒是正常的自然规律,有益于万物生长,人也是适应环境是正常的自然规律,有益于万物生长,人也是适应环境变化而健康生存。若气候与时令不符本既为反常气候,变化而健康生存。若气候与时令不符本既为反常气候,易导致人体发病。易导致人体发病。夏至夏至 谷雨谷雨 处暑处暑 雨水雨水 霜降霜降 冬至冬至 阳明阳明 太阳太阳少少 阳阳 太阴太阴 厥阴厥阴 少阴少阴第28页,共69页。第第13条条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也。风中于前,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
19、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极寒伤经,极热伤络。第29页,共69页。名名 词词 清邪:雾露之邪。清邪:雾露之邪。浊邪:重浊之湿邪。浊邪:重浊之湿邪。五邪: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五邪: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第30页,共69页。论述了五邪的特性中人的一般规律。论述了五邪的特性中人的一般规律。提要提要第31页,共69页。风(大邪)风(大邪)大而散漫大而散漫 中表中表 中于前中于前 风令脉浮风令脉浮 寒(小邪)寒(小邪)小而收引小而收引 中里中里 中于暮中于暮 寒令脉急寒令脉急 雾(清邪)雾(清邪)轻清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