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效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TA理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能有效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TA理论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效 提升 人际 沟通 能力 TA 理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能有效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能有效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心理学术语心理学术语人际沟通分析学理论简介人际沟通分析学理论简介第1页,共42页。人际沟通分析学(简称TA)是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这个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套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通俗、简洁的分析语言和便于操作的方法。它的基础部分可以成为帮助公众改善自身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心理学自助理论。第2页,共42页。术语一、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术语一、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三种自三种自我状态我状态”人际沟通分析理论(TA)认为人格由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成人自我状态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组成,其中每一
2、个自我状态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这三种自我状态细分后又成为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人们各自三我之间的交往,三我的具体内容如下:第3页,共42页。一是父母自我状态一是父母自我状态 指我们从我们的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又分做: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态和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一个人处于控制型父母自我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状态的时候,与人交往常常会表现出教育、批评、教训、控制的一面;而处于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的时候,人与人交往时则常常会表现出温暖、关怀、安慰、鼓励的一面。人际交往中,那种特别喜欢教训
3、别人的人,常常运用的就是自己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而那些总是无微不至关心别人的人则常常是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为主 第4页,共42页。二是儿童自我状态二是儿童自我状态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带着一个小小的儿童,当一个人以儿童自我状态与人交往时,他的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等就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又分做:适应型儿童自我状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态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处于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的人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听话、服从、讨好、友爱。处于此种自我状态的人内心常常充满自责、担心、焦虑和自罪;而处于自由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型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则往往表现为活泼、冲动、天真
4、、自发性行动、贪玩、富于表情、爱憎分明等,像以自我为中心的婴儿一样追求快感并能充份表达自我的感情。一个成年人在与人相处时总是任性妄为,其自由型儿童自我的状态显然就过度了,而一个总是唯唯诺诺的人,则是其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过度的表现。第5页,共42页。三是成人自我状态三是成人自我状态一个人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时其思想、行为和情感都指向于此时此地。具体表现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以上五种自我状态不存在好坏之分。因为每一种自我状态都有其适应性,也都各有其不适应之处。事实上,就一个健康、平衡的人格来说,三种自我状态都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成人自我状成人自我状态态来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
5、、帮助我们过一种有效率的生活;而要融入社会,我们既需要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提供规范以便遵守底线伦理,也需要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帮助我们去营养并且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是我们可以遵守社会上的游戏规则的前提,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所包含的自发性、创造力和直觉力,则是工作成就和业绩的基础。第6页,共42页。从人际沟通分析学理论(简称TA)的角度看,人在清醒时,总是处在某种状态中,即父母父母、成人成人或儿童儿童自我状态中的一种。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恰当的自我状态的人。第7页,共42页。学习到此,你有什
6、么收获和体会?第8页,共42页。术语二、心理游戏术语二、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是指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暧昧的交流与沟通,TA称之为:“一系列连续进行的互补隐藏式沟通”。心理游戏是在成人间的无意识中发生的,是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总在重复的行为模式。人们最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戏剧三角”,也就是人们常常在游戏中无意识地轮流扮演这样三个角色:拯救者(rescuer,R);迫害者(persecutor,P);受害者(victim,V)。最常见戏剧三角例如下:第9页,共42页。最常见戏剧三角例如下:1迫害者对受害者迫害者对受害者*责备型:“你为什么不?”“如果不是为了你”;“都是你害的我”;“要不是为了你”(有
7、些父母对孩子的说法)。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表面上他什么都不说,但是,他做出的委屈、忍让、顺从、讨好等在外人看来他是受害者,其实当事人知道他是迫害者。2受害者对迫害者受害者对迫害者*“看你对我做了什么?”(和对方生气时,自己故意不按时吃饭或者不吃饭;故意让自己着凉)3受害者对拯救者受害者对拯救者*“是,但是”;*“我不能”,“我没有办法”,“可怜可怜我”;4拯救者对受害者拯救者对受害者*我只是试着帮你呀!第10页,共42页。以上戏剧三角游戏中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游戏中人们的位置是会不断变换的,迫害者可能变成拯救者,而被害者可能变成迫害者,拯救者也可能变成迫害者或者受害者等。TA理论认为心理游戏是
8、安抚的替代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和别人玩心理游戏。游戏的结果是双方都觉得不舒服。因此,为了避免那种双输的结果,我们要对自己常常玩的游戏有敏感,同时也要懂得及时终止别人与自己玩的游戏。第11页,共42页。学习TA理论最大的感触是能够及时地发现身边日常的心理问题,及时地中断问题,抑制其蔓延扩散,使偏离健康的心在最短时间内回归正常轨道,就像面对各种人际沟通中的心理游戏,及时地对自己说:我要主动结束这个游戏 第12页,共42页。学习TA理论让我感兴趣的内容是心理游戏部分。比如最为常见的”yes,but”。因为在我的周围常发生这样的一幕,比如:甲:我不想做作业;乙:你可以看电视;甲:但我
9、内心愧疚;乙:那你看杂志吧。甲:不,看杂志也是看书,我现在不想碰书。乙:现在学习了TA理论,我知道自己虽然不能干预他人玩心理游戏,但是我自己可以调动起成人自我状态来拒绝和别人一起做游戏。这样不仅省了我的时间,又避免了自己产生挫折感 第13页,共42页。在交互作用分析学中,我还学习到一个对于改善我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的理论心理游戏心理游戏。原来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游戏存在,不仅给我造成了负面影响,还给身边的人带来了伤害。有时,当别人玩游戏时,我会很难受,但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玩起这种游戏。现在,我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要和别人玩游戏。例如,当别人向我要建议或者态度时,我会很明确地表
10、达出自己的思想,但是当她说但是时,我也会很明确地表示: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我没有其它办法了,帮不了你对不起 第14页,共42页。说到心理游戏心理游戏,我想,我们都深受隐藏沟隐藏沟通通之苦,让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变得很糟糕;也都说过是,但是 让别人与我们都对现状更绝望;遇到一个说我没有办法呀的人更是不知所措。但是学过人际沟通分析学后,让我们能清楚地在交往中分辨出这于人于己都无益的游戏,并用学过的方法终止它。这无疑帮助我们学会了如何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第15页,共42页。要点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对关系疏远的人,我们往往能够比较体谅对方,对对方对自己的偶然的误解表现出大度的理解。但是对关系亲
11、密的人,我们却常常表现出非常狭隘的一面,一点容不得对方对自己的误会,总觉得对方“应该”知道自己怎么想,“应该”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在和亲友相处时常常玩要别人猜谜的游戏。结果当然是常常让自己和对方都失望并且疲惫不堪。很多时候,人们是通过隐藏沟通的方式邀请别人玩心理游戏的,要想避免这点,我们自己就需要学习在与别人交流时尽量少使用隐藏沟通,并且学习用真诚的方式表达自己。第16页,共42页。术语三:安抚术语三:安抚TA理论有三个哲学假设,其中之一就是:“人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或说安抚才能生存”。安抚分作正面安抚和负面安抚。所谓正面的安抚是指能使接受者感到愉快或者安慰的抚慰。而负面安抚则指接受者感
12、到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和别人热情地打招呼,别人不理睬。或者是老师批评学生等。但是人对客观安抚的主观评价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的人却显得“贪得无厌”;对一个人来说是高品质的安抚,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低品质的安抚。这与每个人的文化与家庭环境还有早年经历有关。大多数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会接受到某些安抚,但是由于这些安抚太熟悉了,人们常常就觉得这些安抚较没有价值或者对这些安抚熟视无睹。第17页,共42页。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特别感慨地说过:“我越来越相信对自身幸福的熟视无睹是人类罪恶、痛苦以及悲剧的最重要的非邪恶的起因之一。我们轻视那些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我们往往用身边的
13、无价之宝去换取一文不值的东西,从而留下无尽的懊恼、悔恨和自暴自弃”(马斯洛著,1954,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p192,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而对待安抚的健康的态度是:对自己的所得到的安抚敏感,满怀喜悦和感恩地接受别人给予自己的安抚,并且主动去寻求自己想要得到的安抚。第18页,共42页。有关安抚人们的常见误区误区一:要来的安抚是没有价值的而事实上要来的安抚和未经要求而得的安抚是同样有价值的!误区二:别人都能够猜出我想要什么样的安抚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自己都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安抚,又怎么能够指望别人?误区三:别人都应该是安抚专家这是不对的,别人能否给你所需要的安抚,一是由每个人自
14、己的共情能力所决定,另外则是由你自己的表达和接受方式所决定。误区四:不可以给自己安抚我们有权利并且有义务随时安抚自己,而这是可以通过练习学习到的能力。第19页,共42页。有关安抚人们的常见误区误区五:自我安抚可以取代他人的安抚虽然自我安抚是安抚的重要来源,但却不能完全取代来自别人的安抚。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之一。没有他人,我们的世界不可能完整。误区六:只有正面的安抚才是好的,负面的都是不好的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度的问题。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教诲,在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外,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安抚要好。因此为了满足安抚饥渴,人宁愿接受负面安抚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