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和生物膜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脂质和生物膜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膜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脂质和生物膜脂质和生物膜本章内容本章内容油脂的种类油脂的种类油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油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磷脂磷脂 固醇和类固醇固醇和类固醇 生物膜及其理论生物膜及其理论脂类(脂类(lipid)v一类基本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一类基本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分子v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多为脂肪酸多为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 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脂类的作用脂类的作用v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代谢燃料,是贮存能量的主脂质是生
2、物体的重要代谢燃料,是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要形式v机体表面的脂类有防止机械损伤和防止热量散发机体表面的脂类有防止机械损伤和防止热量散发的作用的作用 v磷脂、糖脂和固醇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磷脂、糖脂和固醇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v有些脂类,如萜、类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激素有些脂类,如萜、类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激素等等 脂类的分类脂类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按化学结构分)v单纯脂类单纯脂类v复合脂类复合脂类v衍生脂类衍生脂类单纯脂类单纯脂类v由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由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 脂酰甘油酯(最丰富的为甘油三酯脂酰甘油酯(最丰富的为甘油三酯)CH2CHOCCH2OOR1CCR3R2OOO复合
3、脂类复合脂类v单纯脂类的衍生物单纯脂类的衍生物v除了含有脂肪酸和醇外,除了含有脂肪酸和醇外,还含有非脂的成分还含有非脂的成分磷脂(磷酸)磷脂(磷酸)糖脂(糖)糖脂(糖)衍生脂类衍生脂类v由单纯脂类或复合脂类衍生而来由单纯脂类或复合脂类衍生而来 固醇类:甾醇固醇类:甾醇 类固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固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萜类:天然色素、香精油、天然橡胶萜类:天然色素、香精油、天然橡胶 维生素类:维生素维生素类:维生素A、D、E、K等等第一节第一节 油油 脂(甘油三酯)脂(甘油三酯)v 植物油脂植物油脂 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v 动物油脂动物油脂 皮下、肠系膜
4、皮下、肠系膜v 微生物油脂微生物油脂油脂的存在油脂的存在一、三酰甘油(油脂)一、三酰甘油(油脂)v也称为脂肪、脂酰甘油、甘油三酯也称为脂肪、脂酰甘油、甘油三酯v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v单纯甘油酯、混合甘油酯单纯甘油酯、混合甘油酯v单酰甘油、二酰甘油单酰甘油、二酰甘油二、甘油二、甘油v又名丙三醇又名丙三醇v有甜味,无色、无臭有甜味,无色、无臭v溶于水、乙醇,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水、乙醇,不溶于有机溶剂三、脂肪酸三、脂肪酸 有机羧酸,含有有机羧酸,含有1个烃基,个烃基,1个末端羧基个末端羧基低级脂肪酸:碳原低级脂肪酸:碳原子数小于子数小于1010的脂肪的脂肪酸;酸;熔点偏低,常温下熔点
5、偏低,常温下呈液态呈液态高级脂肪酸:碳原高级脂肪酸:碳原子数大于子数大于1010的脂肪的脂肪酸,常温下为固体酸,常温下为固体v高等动植物体内的脂肪酸主要为高等动植物体内的脂肪酸主要为12碳以上,碳以上,12碳碳以下的脂肪酸仅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脂中以下的脂肪酸仅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脂中v高等动植物体内脂肪酸的碳原子数通常为偶数,高等动植物体内脂肪酸的碳原子数通常为偶数,极少数为奇数,以极少数为奇数,以16碳和碳和18碳最为常见碳最为常见v常见的饱和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棕榈酸)常见的饱和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棕榈酸)v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
6、亚麻酸、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ARA)v单烯酸的双键位置一般在第单烯酸的双键位置一般在第910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之间v多烯酸通常间隔多烯酸通常间隔3个碳原子出现一个双键个碳原子出现一个双键v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顺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顺反(cis-、trans-)异构现象)异构现象,天然存在的多为顺式异构体,天然存在的多为顺式异构体 Stearic acid(硬脂酸(硬脂酸/十八酸)十八酸)Oleic acid(油酸(油酸/十八烯酸)十八烯酸)脂肪酸的简写脂肪酸的简写先写碳原子数,再写双键的数目,先写碳原子数,再写双键的数目,最后标明双键的位置最后标明双键的位置不饱和脂肪酸:海洋生物不饱和脂肪酸:海
7、洋生物“3A ”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 二十二十 碳五烯酸碳五烯酸DHA Docosahexaenoic acid 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 DPA Docosapentaenoic acid 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四、油脂的理化性质四、油脂的理化性质v溶解性溶解性v熔点熔点v乳化作用乳化作用v水解作用水解作用v加成作用加成作用v氧化作用氧化作用1、溶解度和熔点、溶解度和熔点v脂肪一般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脂肪一般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v脂肪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脂肪酸分子所含碳原子脂肪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脂肪酸分子所含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数的增加而降低v脂肪的
8、熔点随着脂肪酸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脂肪的熔点随着脂肪酸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随着不饱和度增加而降低随着不饱和度增加而降低2、乳化作用、乳化作用v在乳化剂的作用下,油脂变成很小的颗粒均匀分散在乳化剂的作用下,油脂变成很小的颗粒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v应用应用 脂肪的消化(胆汁酸盐)脂肪的消化(胆汁酸盐)肥皂去污肥皂去污3、水解作用、水解作用v酸、碱、酶酸、碱、酶OCH2CHOCH2OR1R2R34、加成作用、加成作用v双键双键v氢化作用氢化作用 氢化油(硬化油)氢化油(硬化油)人造奶油、人造牛油人造奶油、人造牛油5、氧化作用、氧化作用v生物体内油脂代谢生物体内油脂
9、代谢v酸败酸败 双键被氧化(光、热、湿气)双键被氧化(光、热、湿气)微生物微生物第二节第二节 磷磷 脂脂一、甘油磷酯类一、甘油磷酯类v极性头和非极性尾极性头和非极性尾C CH H2 2O OC CC CH HC CH H2 2O OO OC CR R1 1R R2 2O OO OP PO OO OH HO OX X磷脂的结构类型磷脂的结构类型O OH H2 2C CC CH HC CH H2 2O OO OC CO OC CR R3 3R R4 4O O P PO OO O-O OP PO O-O OC CH H2 2C CH HC CH H2 2O OO OH HX X=H HX X=C C
10、H H2 2C CH H2 2N N(C CH H3 3)2 2X X=C CH H2 2C CH H2 2N NH H2 2X X=C CH H2 2C CH H(O OH H)C CH HO OH HX X=C CH H2 2C CH H(N NH H2 2)C CO OO O-X X=X X=OHOHOHOHOH磷脂酸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二磷脂酰甘油脂磷脂的水解(磷脂酶)磷脂的水解(磷脂酶)溶血磷脂溶血磷脂磷脂分子层磷脂分子层补充:卵磷脂补充:卵磷脂二、神经鞘磷脂二、神经鞘磷脂 v植物和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植物和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v不含甘油不
11、含甘油v由一分子脂肪酸、一分子鞘氨醇和一分子极性头由一分子脂肪酸、一分子鞘氨醇和一分子极性头基团组成基团组成分分 类类v脂肪酸与鞘氨醇脂肪酸与鞘氨醇上的氨基结合上的氨基结合v只含一个脂肪酸只含一个脂肪酸分子分子第三节第三节 固醇和类固醇固醇和类固醇固醇类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固醇类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v转化为维生素转化为维生素D3v转化为胆酸和胆汁酸盐转化为胆酸和胆汁酸盐v转化为激素(如性激素)转化为激素(如性激素)一、固醇类一、固醇类 v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含有醇基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含有醇基v又称甾醇又称甾醇ABCD菲菲环戊烷多氢菲环戊烷多氢菲甾甾 核核1、动物固醇、动物固醇胆固醇胆
12、固醇v胆结石主胆结石主要成分要成分v可转化为可转化为胆酸、激胆酸、激素素实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实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1 实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实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21、动物固醇、动物固醇7脱氢胆固醇(脱氢胆固醇(VD3原)原)v7脱氢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的皮下,在紫外线作用脱氢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的皮下,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维生素下形成维生素D3 2、植物固醇、植物固醇v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不能被人体肠道吸收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不能被人体肠道吸收v植物固醇以豆固醇、麦固醇含量最多,分别存在植物固醇以豆固醇、麦固醇含量最多,分别存在于大豆和麦芽中。于大豆和麦芽中。豆固醇豆固醇 麦固醇麦固
13、醇3、微生物固醇、微生物固醇v酵母固醇存在于酵母菌、霉菌酵母固醇存在于酵母菌、霉菌中,以麦角固醇最多,经过日中,以麦角固醇最多,经过日光和紫外线照射可以被转化为光和紫外线照射可以被转化为维生素维生素D2 二、类固醇二、类固醇v固醇的衍生物固醇的衍生物 胆酸、胆汁酸、固醇激素、胆酸、胆汁酸、固醇激素、一些植物固醇一些植物固醇 的衍生物;的衍生物;胆酸和胆汁酸盐胆酸和胆汁酸盐v是体内天然的乳化剂是体内天然的乳化剂v促进肠道内脂肪、胆固醇以及脂溶性维生素促进肠道内脂肪、胆固醇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乳化的乳化v活化脂肪酶活化脂肪酶第四节第四节 细胞与生物膜细胞与生物膜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一、生命的结构基础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