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蒙台梭利及其教育思想学习目标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296537
  • 上传时间:2022-08-17
  • 格式:PPT
  • 页数:106
  • 大小:2.5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蒙台梭利及其教育思想学习目标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蒙台梭利 及其 教育 思想 学习 目标 课件
    资源描述:

    1、蒙台梭利及其教育思想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蒙台梭利的生平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和价值理解并掌握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了解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蒙台梭利生平简介12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3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模块一蒙台梭利生平简介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儿童研究和教育实践,于1907年在意大利“贫穷、黑暗、愚昧、悲惨”的罗马圣罗伦佐贫民区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撰写了幼儿教育理论著作,起源开办了国际培训班,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于其独特的教育学说与“儿童之家”的实践,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领域成为自福禄贝尔以来影

    2、响最大的人物,被誉为“幼儿园的改革家”。起源一、出生和求学阶段蒙台梭利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基亚拉瓦莱镇。她是一名独生女,但是她的父母不仅不溺爱她,而且特别重视对她的教育。她在安科纳省度过了童年,12岁时随父母迁居罗马接受中等教育。1886年,蒙台梭利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1890年毕业后,她拒绝了父母要她马上当教师的要求,决心继续研读自己热爱的科目生物学。随着学习的深入,蒙台梭利的兴趣也逐渐转移。最终,她确定医学才是她真正的理想。一、出生和求学阶段在不懈的努力之下,1892年,蒙台梭利终于进入了医学院学习,成为罗马大学医学院唯一的一位女生。1896年,蒙台梭利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

    3、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博士毕业后,蒙台梭利担任了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从此开始了儿童教育工作。蒙台梭利年轻时爱好生物学,又对医学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这些经历对她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学习与探索阶段蒙台梭利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18961898),主要任务是治疗智力缺陷儿童。蒙台梭利对智力缺陷儿童的治疗和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智力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认真研究了法国心理学家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二、学习与探索阶段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地影响了蒙台梭利。她认为这些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的教育

    4、学”的先导。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蒙台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述了对智力缺陷儿童进行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她指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并向社会呼吁,智力缺陷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一样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二、学习与探索阶段蒙台梭利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和意大利当局的重视。蒙台梭利发现,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水平一般比同龄的正常儿童的心理水平差,但与年龄更小的正常儿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如感官发育不完善、动作不协调、走路不稳当、不能从事脱衣服之类的活动、没有掌握语言、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她确信,自己为智力缺陷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

    5、会取得更显著的效果。二、学习与探索阶段为此,在1901年,蒙台梭利离开精神治疗学院,再次回到罗马大学,进修哲学、普通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研究教育正常儿童的方法,为以后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19041907年,她担任罗马大学人类学教授,并在讲义的基础上整理成教育人类学一书,该书于1908年出版。三、实验研究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立阶段1906年,“罗马住宅改善协会”在罗马贫民窟圣罗伦佐区修建了两栋平民公寓,供穷人租赁。白天,父母们外出工作,年幼的儿童无人照管。他们在公寓里玩耍,破坏公寓设施。因此有人建议在每栋公寓里建一所学校,把公寓里37岁的幼儿集中

    6、在一间教室里,请一名教师指导他们游戏和学习。当时,正值蒙台梭利到米兰担任万国博览会科学教育与实验心理学两门学科的评审委员,于是该协会的董事长达勒姆便聘请蒙台梭利承担“公寓幼儿学校”的组织工作。三、实验研究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立阶段蒙台梭利长期以来一直渴望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把办“公寓幼儿学校”视为对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实验的良机,因此欣然应邀,于1907年1月6日在罗马圣罗伦佐区开办了第一所“公寓幼儿学校”,又称“儿童之家”。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对正常儿童进行观察和教育实验研究。三、实验研究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立阶段开展的措施:开展的措施:“儿童之家”的教

    7、室里安置了色彩鲜艳的小型家具,便于幼儿搬动和清洗。每个幼儿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角,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安置家具。教室里还安放长而低的橱柜,里面放着各种教具。每个儿童都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具。1为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自由发展的环境三、实验研究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立阶段开展的措施:开展的措施:蒙台梭利通过日常生活,指导儿童养成讲卫生、守秩序的习惯。她每天早晨检查儿童的手、脖子、脸、牙齿与衣服的清洁,同时教导儿童如何洗脸、刷牙、清洁指甲,如何保持正确坐姿、站姿,如何行走,如何尊敬师长、与同学友好地相处,以及如何与人交谈等。2培养幼儿好的生活习惯三、实验研究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立阶段开展的措施:开展的

    8、措施: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早期教育应以感官训练为主。因此,她对用于智力缺陷儿童的教具进行了改造和加工,重新制作了一套教材、教具。一开始,这些教材、教具使用一些容易辨认、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之后,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从感官训练逐渐过渡到智力教育。3进行感官训练四、教育思想传播与发展阶段为了使人们能够真正了解、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蒙台梭利于1911年离开“儿童之家”,致力于传播与发展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她一方面开设国际培训班,举办国际会议;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致力于青春期和新生儿的研究,力图用教育改造社会,从而实现世界和平。四、教育思想传播与发展阶段蒙台梭利先是在国内开办培训

    9、班。当时赴罗马接受培训的学员来自40多个不同的国家,多达四五千人,形成了“蒙台梭利旋风”。国际教师培训班的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由蒙台梭利授课。二是全面、系统地研究教具。三是参观“儿童之家”。此外,蒙台梭利还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奥地利、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开办国际培训班。四、教育思想传播与发展阶段1929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蒙台梭利任会长。此后,10多个国家相继成立了“蒙台梭利学会”。从1929年至1951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召开了9次大会,蒙台梭利连任9届大会主席。在青春期的研究方面,蒙台梭利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应用于高年级学生。她

    10、研究了儿童成长中的敏感期,分析其每个敏感期具有不同文化的特点,提出了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方法。四、教育思想传播与发展阶段这方面她的代表作有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等。在新生儿研究方面,她探讨了婴儿自出生至3岁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调教育应从婴儿出生时就开始。她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蒙台梭利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深受其苦。直到1947年,她才受意大利政府的邀请回国,重建“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萌发了利用教育改造社会、实现世界和平的思想。四、教育思想传播与发展阶段蒙台梭利为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实现世界和平奋斗了一生。她还于1949年、1950年和1951年连

    11、续3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1952年5月6日,蒙台梭利在荷兰与世长辞。此后,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经欧洲传入美洲大陆,后又传入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末传入中国大陆,成为引领幼儿教育的一股新潮流。模块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身上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也可以叫作“内在潜力”,或者把它概括为“人类的潜能”。蒙台梭利一直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而且要重视及关心儿童的存在,以观察的方式来发现儿童期的特殊性,以探索的方式认识儿童的世界,所以成人必须建立一个环境来让儿童探索,配合儿童的需求,给儿童他们所需要的资

    12、源,这样才能使儿童正常发展。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所谓正常化儿童,是指通过个性化早教方案的实施和定期的亲子活动,使儿童的需求儿童对环境、工作(活动)、好奇心的需求得到满足而达到国际上通行的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相应的标准。(一)正常化儿童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正常化儿童是其“全神贯注”于某件工作的结果,这样的儿童会有以下的行为和能力表现:有自发的纪律(自律),能持久而愉快地工作(活动),具有帮助和同情他人的社会情感。这样的儿童具有“专心致志,尽心竭力地工作”的个性特征。(一)正常化儿童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经由专心工作的历程可以使某些重大的需要获得满足

    13、,进而达到心智上的平衡,这是儿童的正常状态。她把这个心智与人格统合的过程称为儿童正常化。1工作的法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就是儿童达到某种功能的独立后会向更大的独立迈进。儿童借助这种独立的推动来顺从自己内在的指引,了解哪些行动对自己有益。且这个过程并不是理智所指挥的,是由自然意志安排的。2独立的法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儿童会因为本能的兴趣而被某些事物所吸引,获得较多经验后,已有知识的积累会鼓舞儿童对新奇未知的事物产生期待及兴趣。当儿童能运用这种富于理智的兴趣而对事物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就变得冷静而能自制。这便是儿童自我建构的一个深层变

    14、化和表现。3注意力的法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蒙台梭利通过观察发现,儿童的意志发展有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儿童开始重复一种活动。这种重复活动的产生有一个前提,就是儿童能够集中其注意力。在第二个阶段,儿童会自发地选择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经过自由的选择,儿童才能解放自己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4意志(力)的法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但这并不是儿童生命的最终目标,它对儿童来讲还只是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儿童会逐渐形成自觉与自制能力。在第三个阶段,儿童表现出顺从能力。蒙台梭利所说的儿童顺从能力的表现不是指那种毫无主见的盲目服从,她所指的那种有理

    15、智,并被善加控制的服从。4意志(力)的法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这种服从并不是一种认识,而是在人的生命中,在儿童的身上自然展现的一种生命状态,也是一种自然性质。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必须有两个条件:首先,要使服从完整经过每个发展阶段;其次,要使意志的发展进行到最后的顺从阶段。4意志(力)的法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儿童经过感官获得对环境中事物的知觉,然后必须在自己的心智中加以组织与整理,使之成为一个有秩序的系统。要帮助儿童获得智能的发展,就要帮助儿童使意识中的形象有秩序。心智发展表现为遇到刺激时的反应灵敏度及反应的秩序性。5心智发展的法

    16、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蒙台梭利强调要保护这一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自然法则的发展。除了有纪律、有秩序、真实的环境以外,儿童还必须拥有自由。这里的自由是指儿童必须拥有从环境中选择自己喜爱事物的自由;拥有在喜欢安静时不受干扰的自由;拥有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及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6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法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自由的环境对儿童的情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情感上的成熟状态是其内在发展出爱的能力来,同时也要发展出道德感来。所以儿童需要一个明确区别善恶的环境。7情感与精神生活发展的法则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二)儿童正常化所遵循的

    17、自然法则每种生命状态都有其生长阶段表现,人也不例外。蒙台梭利以生理年龄为依 据,把儿童的成长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1)06岁。(2)612岁。(3)1218岁。8儿童成长阶段的法则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蒙台梭利把06岁划分为人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进而又将这第一个时期划分为03岁的幼年前期(吸收环境的前期)和36的幼年后期(用手征服环境的后期)。各个时期的相互关系是:“每个时期都为下一个时期奠定了基础,为了第二个时期的顺利发展,第一个时期必须获得充分的发展。”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幼年前期是“激发幼儿吸收他面临之环境的欲望和冲动,并且在不断地吸收中形成自己的精神”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幼儿在

    18、无意识之中把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作为一个总体吸收下来。为此,若要对“人类的精神发展助一臂之力,就要从儿童不停地吸收事物的心灵是通过环境来赋予方向的这一事实出发”。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要给予这个心灵有趣味、有魅力的环境。在这个时期里,对给予幼儿的环境要予以特殊考虑的是,环境要具备丰富的刺激,这种刺激要由某种秩序构成。幼年后期是让前期获得的经验趋于完善的时期。儿童有意识地征服环境,就进入了自身的建设期。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儿童的经验既不是单纯的游戏也不是荒唐的行动,而是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手在智慧的引导下完成的人生的第一次作业。蒙台梭利创办

    19、的“儿童之家”所招收的儿童正处于这个阶段。所以她通过完备的环境、科学的教具,让儿童的双手充分进行作业,使儿童在作业中获得发展。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以上就是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儿童发展观。由于她的儿童观、儿童发展观是建立在将精神和肉体、生命和环境相分离的两元论基础上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蒙台梭利尊重儿童的自身发展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去要求、妨碍儿童,通过划分儿童的发展阶段来弄清儿童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儿童每个发展时期不同特征的准确观察,都是十分有益和值得吸取的。三、儿童敏感期儿童怎样从一无所知到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呢?他们怎样辨别事物,在没有教师而仅仅依靠生活的情况下,愉快地

    20、学会一门语言,并掌握它的所有细节呢?儿童是在他的敏感期里学会自我调节和掌握某些东西的。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某个敏感期内,儿童容易学会敏感性所指的某项事情。三、儿童敏感期在逐一变换的各个敏感期里,儿童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每个成就都表明儿童力量的增强。只有当相应的目标实现时,疲劳和麻木才会随之而来。当一种精神的激情被消耗之后,另一种激情被激起。在一种稳定的节律中,儿童从一种征服到另一种征服,由此构成了儿童的欢乐和幸福。三、儿童敏感期儿童正是依赖这种激情燃烧的火焰,不断地探求新的世界,其精神世界的创造性工作逐渐达到完美。当敏感期消失之后,经过思维的过程、主

    21、观的努力和不倦的研究,智力的成果便表现出来,对工作的厌倦产生了麻木和迟钝。这就是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的基本区别。三、儿童敏感期(一)蒙台梭利观察到的儿童敏感期1手和舌头敏感期(3个月2岁)2语言敏感期(6个月3岁)3秩序敏感期(6个月4岁)三、儿童敏感期(一)蒙台梭利观察到的儿童敏感期4爬行敏感期(710个月)5行走敏感期(10个月2岁)6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52.5岁)三、儿童敏感期(一)蒙台梭利观察到的儿童敏感期7点画、涂鸦与绘画敏感期(1.56岁)8社会性关系敏感期(2.57岁)9书写敏感期(35岁)三、儿童敏感期(一)蒙台梭利观察到的儿童敏感期10阅读敏感期(46岁)11科学文化敏感

    22、期(69岁)12社交敏感期(912岁)三、儿童敏感期(二)儿童敏感期的分类22.5岁敏感期。02岁敏感期。56岁敏感期。45岁敏感期。69岁敏感期。2.53岁敏感期。1按儿童成长的时间顺序分类 34岁敏感期。912岁敏感期。三、儿童敏感期(二)儿童敏感期的分类2按儿童敏感期所涉及的内容分类(1)动作发展敏感期。(2)秩序敏感期。(3)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4)感官敏感期。三、儿童敏感期(二)儿童敏感期的分类2按儿童敏感期所涉及的内容分类(5)语言发展敏感期。(6)数学敏感期。(7)社会性关系敏感期。(8)文化学习敏感期。三、儿童敏感期(二)儿童敏感期的分类3按每一敏感期出现的次数分类0102一

    23、次性敏感期螺旋状敏感期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胚胎,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需要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精神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这种环境充满着爱的温暖,有着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倾向于欢迎精神胚胎,而不会对它有所伤害。1实体化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当这些最终被人认识到时,成人将会改变对儿童的态度,因为把儿童看作一个正在实体化的生命,不仅激励成人,而且还赋予成人新的责任。这时成人才开始真正理解罗马诗人朱维诺尔所说的话:“最崇高的敬意应该给予儿童。”1实体化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儿童的实体化

    24、是通过神秘的过程实现的,这一创造性过程还有待人们去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儿童实体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具有下面所说的吸收性心智,儿童靠这种吸收性心智从环境中不断吸收、不断积累,逐渐使自己的心智得以建构,最终向一个成人迈进。1实体化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正如蒙台梭利所定义的,印象不仅仅进入儿童的心理,而且形成心理。它们被儿童纳入自己的体内,变成儿童自身的一部分,儿童创造了自己的精神肌肉,用于吸收从周围世界中积累的经验。这种心理被称作有吸收力的心灵。2吸收性心智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据蒙台梭利的观点,这种强有力的心理结构发生在06岁

    25、,它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3岁,这时儿童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通过感知觉和动作探索环境,同时学习语言。儿童会记住这些经验,但自己没有意识到。2吸收性心智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也就是说,儿童对这些经验不能因使用需求而有意识地提取。蒙台梭利指出:“如果我们把成人心理称作有意识心理,那么必须把儿童(3岁以下)的心理称作无意识心理。但无意识心理并不一定是低级的。无意识心理可能是最富于智慧的。2吸收性心智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蒙台梭利举例证明儿童对声音、节奏和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当环境中充满各种声音时,婴儿能自然而然地、无意识地从中区分出人的嗓音。渐渐地

    26、,在不需要任何意识努力或成人的直接传授下,儿童就能记住本国语言的声音、节奏及词语、语义和句法。2吸收性心智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儿童至少在发展的早期,没有意识记忆,但必须通过经验,无意识地吸收人类语言结构,而且这种吸收是强有力的、直接的。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3岁以后,儿童的这种强大的吸收力开始变得有意识、有目的。2吸收性心智四、精神胚胎论(一)精神胚胎的内涵这时儿童变成了一个讲求实际的、感性的探索者。儿童能注意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对比。此时,儿童将感觉经验分类、提炼,将过去吸收的经验带入意识中。这样,儿童逐渐建构自己的心理,直到拥有记忆、理解力、思维能力。这一过程发生在36岁

    27、。2吸收性心智四、精神胚胎论1 1敏感力敏感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在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某一特定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持续不断地去主动触摸、模仿或学习并取得令人惊叹的成果。这时的儿童对特定事物极其敏感并付诸行动的内在能力称为敏感力。它是吸收性心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产物。(二)精神胚胎发展的外在表现四、精神胚胎论1 1敏感力敏感力例如,婴儿从出生到某一阶段,会自然地学习爬行、走路。这是因为到了某件事情的敏感期,儿童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而且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假如错过了某项智能发展的敏感期,以后再想学习,不仅已失掉了学习兴趣,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会是敏感期的数倍。(二)精神胚胎发展的外在表现四、精

    28、神胚胎论2 2敏感期敏感期儿童心智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儿童在内在的生命力和生长模式的推动和引导下,通过肌体运动及与生存环境的互相作用,获得不同的感觉,进行分类、整合和应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生长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的身上会呈现一种自然的状态,即敏感期现象的出现。(二)精神胚胎发展的外在表现四、精神胚胎论2 2敏感期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儿童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获得身体能力方面都是最快、最直接且最自然的,儿童也会很快乐,而所掌握的一切都会成为其心理和身体的一部分而保持一生。敏感期的儿童会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产生兴趣,会对环境充满喜爱,会充满快乐,(二)精神胚胎发展的外在表现四、精神胚胎论2 2敏感期敏感期这

    29、种表现不是情绪上的短暂变化,而是一种理性和精神上的欲求。但是,一旦儿童的这种敏感期受到阻碍而无法实现其目的,便会使儿童失去以自然的方式来克服环境困难的机会,导致其精神方面的发展受阻。(二)精神胚胎发展的外在表现四、精神胚胎论(三)精神胚胎发展的条件1爱儿童的生存环境必须具有爱的条件,爱给予儿童心理的安全感。安全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儿童把注意力放在探索周围的世界上。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建立与环境和谐的关系。同时,在爱的环境中,人类的精神会逐渐完善,尤其是在情感方面会产生真正的人类无私的友爱情感。对于人类来说,06岁时期也是感情建构的时期。四、精神胚胎论(三)精神胚胎发展的条件2自由儿童的终极目标是成长

    30、、发展,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就是人格的独立、自我的完善和生命的创造。这些目标的建构和实现都是儿童与其生存环境积极作用的结果。所以,在生存环境里,儿童必须拥有自由行动的机会和权利。因为自由可以给予儿童发展的空间。在自由的环境中,支配儿童心智成长的自然法则才会显露出来,从而充分引导儿童的发展。四、精神胚胎论(三)精神胚胎发展的条件蒙台梭利教育的特色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成长环境,让儿童以生活化的活动方式进行各项活动。在这个环境中,儿童拥有多项自由,可以独立工作,更能学到如何尊重自己、别人及周围的一切。因此,蒙台梭利对自由做了如下阐述:(1)自由的本质。(2)自由的结果。五、环境适应论(一)环境

    31、的重要性蒙台梭利曾将环境比喻为人的头部,强调环境对儿童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的一切成长都与头部有关,它是发号施令者,控制着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成熟度。而环境对于人类而言,也像头部一样,成为一个人聪明与否的关键。正如前面所述,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实际上远比遗传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智愚和成败。五、环境适应论(一)环境的重要性在教育上,后天良好环境的影响能够弥补个人先天的不足,诱发内在的潜能,使沾染不良习气的人性向正常化发展。个人的成长一定要与环境相适应,如果不能相适应,人的基本能力便无从发展,严重的甚至导致不能生存。五、环境适应论(二)适应环境任何事物,包括人类,想要生存,就非得适应环境不可。总而言

    32、之,适应环境是万物的一种本能。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骆驼,它们为了适应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生理上就发展出了各种特殊的器官。而人类呢?下面以语言能力为例来说明人的本能的适应现象。五、环境适应论(二)适应环境例如,母亲不希望孩子讲粗话,可是孩子对粗话居然朗朗上口,这完全是他自己从环境中学来的;一个生长在粤语系地区的儿童,如果他家附近住着许多客家人,即使儿童的父母对客家话一窍不通,而儿童对客家话却能说得极为流利,实际上成人们谁也没有教儿童,那也完全是儿童自己从环境中自然学得的。五、环境适应论(三)智能与体能的发展智能的发展,除了因为先天年龄的限制而呈一定的发展规律外,与之相应的环境的好坏亦是影响智能发展

    33、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可以得出如下推论:“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是和两者之间的内容(品质、频率、数量)以成正比的关系而发展的。”也就是说,假如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并能刺激学习的环境,而儿童在环境中也能勤勉,多方地去适应,那么智能发展的速度和品质必将是很好的。五、环境适应论(三)智能与体能的发展体能的发展也是如此。比方说,儿童想洗手,就必须去拧开那个美观、灵活且水压很好的水龙头。让儿童多练习几次开水龙头的动作就会使其小肌肉有良好的发展。儿童对水龙头越能转动自如(与环境相适应),就越有兴趣玩它,儿童手指的旋转动作也就越来越熟练。五、环境适应论(三)智能与体能的发展无数事例告诉我们这样的信息:人

    34、类适应环境是一种本能,环境的好与坏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鉴于这种儿童成长的事实,应将环境列为教育的第一要素,并进一步配合儿童成长法则,利用能激发儿童成长的各类教具,使儿童在环境中真正地适应,进而促进心智与体能的发展。六、独立成长论蒙台梭利在1948年版发现孩子一书中对独立做了如下论述:“一个以自由为根本理念的教育体系,应努力于协助儿童获得自由,并且以促使儿童脱离一切限制其自发性表现之束缚为其特定的目标。当儿童如此发展下去时,他就能更清楚、更真实地自由表现自我,因而显露其独特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教育对儿童的最初影响应该是以引导儿童独立为其目标了。六、独立成长论不能独立的人是无自由可言的,所以为了

    35、让儿童获得独立性,我们必须在婴儿的最早期导引他们自发地展现人格的自由。从断奶开始,儿童就走上了这条独立的冒险之路。然而,由于幼儿还不会走路或洗澡、穿衣服,他也不能以令成人理解的语言提出要求,所以他仍未独立。但是到了3岁时,幼儿应该已相当独立与自由了。六、独立成长论如欲有效地教育幼儿,就必须协助幼儿迈向独立之路,鼓励幼儿从事自己能做的各种活动,并且避免幼儿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成为别人的负担。我们必须协助幼儿自己走路而不需帮助,能自己跑步、上下楼梯,捡起掉落的东西,穿脱衣服,自己清洗,表达为人所清楚了解的需求与试图以自己的努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都是教育儿童独立性的一部分。”六、独立成长论然而,

    36、生理、心理功能如何才能达到成熟(独立)?除了它们会随着年龄逐步发展的自然因素外,家长帮助儿童学习,即是重要的辅助因素了。但帮助应该是适量的,如母亲看孩子叠手帕的动作很慢,忍不住抢过来帮孩子叠,这种行为其实很残忍。因为这不但剥夺了儿童学习的机会,而且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六、独立成长论所以在这里,独立也变成了家长对儿童的一种态度,即放手,让儿童自己做,尊重儿童的学习意愿。儿童所做的,可能很慢很蠢,但那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儿童正在学习呢。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蒙台梭利教师,帮助儿童独立的要诀,除了放手之外,还应该是“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七、生命自然发展论蒙台梭利在观察中注意到生命自然发

    37、展的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实现的。比如“母鸡孵蛋”,母鸡生下鸡蛋之后它能做的,也只是使蛋保持某一温度,至于蛋壳里的胚胎如何变成小鸡,就得靠蛋壳内的生命自己去一步步地完成,老母鸡无论如何着急,也控制不了蛋壳里的小生命。(一)生命的自然发展七、生命自然发展论比如说,一棵苹果树苗,有一天会长成树,开花结果。但是第一步,必须把它种在土,经过了抽芽、发枝、长叶,到最后,一个个美味的苹果才会真正出现。也就是说,预定计划必须借着自然力量展开的过程来显现计划是什么,来达到计划的目的;缺少了必经的过程,就显现不出这个自然的预定计划来了。这个过程绝非跳跃式的前进过程,它是按部就班地发展

    38、起来的。(二)预定计划在过程中的显现七、生命自然发展论计划靠着过程来达成,那过程靠什么来推动呢?答案是内在需要。儿童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所以儿童成长的进程也会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为了使身心成长,从胚胎个体开始,会有很多内在而非外显的需要出现,内在需要会导致个体主动地去寻寻觅觅,找它要的东西,以满足迅速成长的需要。(三)儿童的内在需要七、生命自然发展论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大人不注意这个事实,不能明白儿童会因内在需求而驱使主动活动,反而认为儿童只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填塞,就会出现养育上的差错。儿童需要大人的援助,但不需要填塞;需要大人了解和尊重儿童的内在需求,帮儿童好好地长

    39、大成人。(三)儿童的内在需要七、生命自然发展论所以就教育的立场来说,成人能做的,是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儿童在其中自由地去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成人。(三)儿童的内在需要八、工作完善人性论1成人的工作与儿童的工作性质不同2儿童的内在需要引导着工作3工作是人性的特征九、奖惩无用论(一)蒙台梭利奖惩无用论观点的形成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的观察中发现:奖赏或惩罚,并不能对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产生多大的效果。她在以前也觉得好的该奖、坏的该罚。但她在罗马“儿童之家”观察到的一件事和后来的事实改变了她的观点。蒙台梭利仔细观察发现:奖励和

    40、惩罚对儿童的成长是无效的。儿童经常拒绝奖励,这标志着在尊严感的意识方面的一种觉醒。九、奖惩无用论(一)蒙台梭利奖惩无用论观点的形成经常受鼓励的小朋友,其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和自我约束的基础上的。但是悬赏式的奖励只会诱使儿童“有奖才做”,影响到儿童将来的价值观。如果儿童必须常受处罚才会停止乱来,那么儿童的听话完全是因为怕挨打挨骂,而非自我控制或知所行止,。除了不主动以外,经常受处罚的儿童也会缺乏自信心,做任何事都会害怕。对自己没有自信心,也就不会有什么创新了。九、奖惩无用论(一)蒙台梭利奖惩无用论观点的形成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兴趣来自内在动机,而奖励的刺激是暂时的。作为成人,作为家长和教师,其

    41、责任是保护儿童的这种内在动机不受干扰和破坏。当孩子犯错误时,错误本身对儿童就是一种激励。错误或失败会促使儿童一遍一遍反复行动,直到儿童完全掌握并顺利做完为止。成人应学会观察、学会等待,应树立一个观念:允许孩子犯错误,错误和失败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东西和成功。九、奖惩无用论(二)儿童的自由选择儿童自己所做的自由选择可以表现出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倾向。其中最有趣的一个发现是,儿童并不会选择教师给他们的所有教具,而只选择某些同一类型的东西,其他的很少被留意到,以至于上面落满了灰尘。因为只有在自发的活动中,人才会发现自己在环境中有作用、有地位、有能力完成工作,于是成就感、自我独立、自信心,乃至完美人格也就可

    42、以就此逐渐形成了。九、奖惩无用论(二)儿童的自由选择这样的自发行为,怎会需要奖励来画蛇添足呢?来自内心的喜悦才是真喜悦,虽然制约学习(如做好有赏)对青少年可能有加强行为的作用,可是,那绝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久的,它像紧绷的弹簧,完全靠外力,外力没有了,它就不会张开,久而久之,终有一天它会松弛,甚至完全失去弹性!所以对于儿童来说,“利”(奖)、“害”(惩)两个字很难使其加强某种行为。模块三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一、近代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历程。20世纪初,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文译本的出现使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传入中国。1914

    43、年,江苏省成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1923年,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开办了两个蒙台梭利班。这些是蒙台梭利教育传入中国之初的情况,蒙台梭利教育一经引入中国,就受到国内幼教界的好评与欢迎。二、现当代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综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开始了全面建设。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批判是伴随政治运动的兴起而进行的,长期批判造成的后果是:阻碍了人们真实地了解蒙台梭利其人及其教育思想;偏颇的批判观点诋毁和扭曲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禁锢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致使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无人知晓,更说不上被采用了。二、现当代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综述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44、卢乐山编著的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一书。1990年和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外国教育名家名著丛书中,相继翻译了蒙台梭利的本专著,即童年的秘密有吸收性的心理蒙台梭利教育法教育中的自发活动。同时,大学的课程也中止了对蒙台梭利的批判,而代之以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客观介绍。二、现当代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综述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台湾蒙台梭利启蒙研究基金会合作引进蒙台梭利教育的研究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及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成为该项目的实验基地。1994年暑假,中国台湾派讲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教师,秋季开学后北京师范大学便正式启动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课题。二、现当代中国蒙台梭

    45、利教育思想发展综述较早从事蒙台梭利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是于1995年成立的宁夏蒙台梭利启蒙教育研究会,其于1995年7月3日创办了中国本土化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宁夏蒙台梭利幼儿园,在蒙台梭利教育的传播和师资培训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此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大陆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二、现当代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综述1996年,中国成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专项科研专题小组,采取“取之所长、去其所短”的态度,有选择地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蒙台梭利教育活动方案。二、现当代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综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幼儿园中传播的

    46、趋势是从沿海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单位办园、私人办园到教育部门办园,目前已遍及全国三十几个省区和直辖市。中国真正开始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推广也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具备了蒙台梭利教育兴起的经济条件,因而这一时期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中国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三、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展望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全新的信息化时代,诞生于工业革命中期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能否与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社会相适应?外国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又能否与中国现代的幼儿教育相融合?这些是新的课题。虽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中国大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

    47、中亦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倾向,若不正视这些倾向并加以纠正,则其必然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三、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展望为使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中国大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对这些不良倾向加以认真的分析。当前,中国大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中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良的倾向:第一种倾向就是把蒙台梭利教育过于神圣化,将其奉为“圣经”,凡是蒙台梭利生前说过的、写过的,都是对的,容不得半点疑问。三、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展望第二种倾向则是打着“蒙台梭利教育”的旗号,而行“传统教育”之实。第三种倾向是尽管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力历百年而不衰,但所带来的良好效果却因那些对她的观点一知半解的人而大打折扣。三、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发展展望纵观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发展史,其必将推动人类整个智力水平的极大提高,让人类的潜能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术与手段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儿童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对于蒙台梭利幼儿教学法更应该拥有一种思考的态度,取其积极的、有价值的教育思想,而并非一味地模仿或照搬硬套,即在继承其优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必须融入新技术和新方法。1观察某一年龄段的儿童,并简述其敏感期。2举例说明奖惩无用论。3简述正常化儿童。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蒙台梭利及其教育思想学习目标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9653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