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规 行政 规章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的制定程序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 起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起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自号)自 2002年年1月月1日起施行。为了规范日起施行。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规定,制定本条例。立法程序:根据立法程序: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法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务院有
2、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行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
3、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问题作出说明。第六十条第六十条 行政法规的决定程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 行政法规由总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法和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国
4、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第二条行政法规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适用本条例。行政法规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适用本条例。第三条第三条制定行政法规,应当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制定行政法规,应当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定。第四条第四条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条例”,也可以称,也可以称“规定规定”、“办法办法”等。国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
5、行条例暂行条例”或者或者“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条例”。第五条第五条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可操作性。行政法规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章、节、条、款、项、目。章、节、条行政法规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章、节、条、款、项、目。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
6、述。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第二章第二章 立项立项 第六条第六条国务院于每年年初编制本年度的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于每年年初编制本年度的立法工作计划。第七条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于每年年初编制国务院年度立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于每年年初编制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前,向国务院报请立项。工作计划前,向国务院报请立项。国务院有关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申请,应当说明立法项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国务院有关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申请,应当说明立法项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据的方针政策和拟确立的主要制度。题、依据的方针政策和拟确立的主要制度。第八条第八条
7、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总体工作部署对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申请汇总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总体工作部署对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申请汇总研究,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报国务院审批。研究,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行政法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行政法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一)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二)有关的改革实践经验基本成熟;(二)有关的改革实践经验基本成熟;(三)所要解决的问题属于国务院职权范围并需要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8、三)所要解决的问题属于国务院职权范围并需要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第九条第九条对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行政法规项目,承担起草任务的部门应当抓紧对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行政法规项目,承担起草任务的部门应当抓紧工作,按照要求上报国务院。工作,按照要求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第三章第三章 起草起草第十条第十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规由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
9、国务院法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第十一条第十一条起草行政法规,除应当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并符合宪法和法律起草行政法规,除应当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并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体现改革精神,科学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一)体现改革精神,科学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二)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规定由一个(二)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相同或者相
10、近的职能规定由一个行政机关承担,简化行政管理手续;行政机关承担,简化行政管理手续;(三)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规定其应当履行(三)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规定其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同时,应当规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保障权利实现的途径;的义务的同时,应当规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保障权利实现的途径;(四)体现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在赋予有关行政机关(四)体现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在赋予有关行政机关必要的职权的同时,应当规定其行使职权的条件、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必要的职权的同时,应当规定其行使职权的条件、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第十二条第十二条起草行政法规,
11、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起草行政法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形式。第十三条第十三条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应当就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或者与其他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应当就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或者与其他部门关系紧密的规定,与有关部门协商一致;经过充分协商不能取得部门关系紧密的规定,与有关部门协商一致;经过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上报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行政法规送一致意见的,应当在上报行政法规草案
12、送审稿(以下简称行政法规送审稿)时说明情况和理由。审稿)时说明情况和理由。第十四条第十四条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应当对涉及有关管理体制、方针政策等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应当对涉及有关管理体制、方针政策等需要国务院决策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决定。需要国务院决策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决定。第十五条第十五条起草部门向国务院报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主要起草部门向国务院报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该几个部负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该几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第
13、十六条第十六条起草部门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时,应当一并报送行起草部门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时,应当一并报送行政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和有关材料。政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和有关材料。行政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应当对立法的必要性,确立的主要制度,行政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应当对立法的必要性,确立的主要制度,各方面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征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意各方面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征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意见的情况等作出说明。有关材料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有关立法资料、调见的情况等作出说明。有关材料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有关立法资料、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等。研报告、考察报告等。第四章第四章 审查审查
14、第十七条第十七条报送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负责审查。报送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负责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审查:(一)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二)是否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二)是否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三)是否与有关行政法规协调、衔接;(三)是否与有关行政法规协调、衔接;(四)是否正确处理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四)是否正确处理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意见;意见;(五
15、)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五)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第十八条第十八条行政法规送审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缓办或行政法规送审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缓办或者退回起草部门:者退回起草部门:(一)制定行政法规的基本条件尚不成熟的;(一)制定行政法规的基本条件尚不成熟的;(二)有关部门对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起草部(二)有关部门对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起草部门未与有关部门协商的;门未与有关部门协商的;(三)上报送审稿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三)上报送审稿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第十九条第十九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将行政法规送审
16、稿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组织和专家征的主要问题发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反馈的书面意见,应当加盖求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反馈的书面意见,应当加盖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办公厅(室)印章。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办公厅(室)印章。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经报国务院同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经报国务院同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见。第二十条第二十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就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深入基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就
17、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基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基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召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召开由有关单位、专家参加的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研究论证。开由有关单位、专家参加的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研究论证。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行政法规送审稿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国
18、务院法制机构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制度、方针政策、管理体制、权限分工等有不同意见的,国务院方针政策、管理体制、权限分工等有不同意见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进行协调,力求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达成一法制机构应当进行协调,力求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将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及致意见的,应当将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及国务院法制机构的意见报国务院决定。国务院法制机构的意见报国务院决定。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
19、见,与起草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与起草部门协商后,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行政法规部门协商后,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行政法规草案和对草案的说明。草案和对草案的说明。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提出提请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提出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建议;对调整范围单一、各方面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建议;对调整范围单一、各方面意见一致或者依据法律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规草案,可以采取见一致或者依据法律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规草案,可以采取传批方式,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直接提请国务院审批。传批方式,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直接提请国务院审批
20、。第五章第五章 决定和公布决定和公布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审批。审批。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行政法规草案时,由国务院法制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行政法规草案时,由国务院法制机构或者起草部门作说明。机构或者起草部门作说明。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对行政法规草案的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对行政法规草案的审议意见,对行政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报议意见,对行政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报请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请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签署公布行政法规的国务院令
21、载明该行政法规的施行签署公布行政法规的国务院令载明该行政法规的施行日期。日期。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在全国范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及时汇编出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及时汇编出版行政法规的国家正式版本。版行政法规的国家正式版本。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行政法规应当自公布之日起行政法规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是,涉及日后施行;但是,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国家
22、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行政法规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施行将有碍行政法规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行政法规在公布后的行政法规在公布后的30日内由国务院办公厅报全国人日内由国务院办公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 在我国,行政规章主要指:国务院部、委制定的在我国,行政规章主要指: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