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学校教育目标变革与发展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292511
  • 上传时间:2022-08-17
  • 格式:PPT
  • 页数:39
  • 大小:1.7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校教育目标变革与发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学校 教育 目标 变革 发展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学校教育目标的变革与发展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依据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 录目 录1.掌握:掌握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确立选择教育目的的依据;宗教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及我国中学培养目标。2.理解:理解教育目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素质教育理念。3.应用:(1)能认同素质教育理念,分析目前教育实践中背离教育目的现象与问题。(2)能理解学校教育目标对学生发展的导向、调节和评价功能,增强从事中学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第四章第四章 学校教育目标的变革与发展学校教育目标

    2、的变革与发展目 录第一节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教育目的的定义(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亦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等方面的要求。(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联系: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内在一致性,都会有,都会有“为谁为谁(哪个阶段、哪个社会哪个阶段、哪个社会)培养

    3、人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国家或地区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区别:区别: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为为谁培养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含有“怎样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

    4、明确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而教育方针则在在“为什么样的教育为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如单元、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如单元、课时的)二、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二、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各个学科、各门课程、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各个学科、各门课程、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三、教育目的的功能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1.1.定向功能定向功能 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一是对

    5、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 二是对培养目标的定向二是对培养目标的定向 三是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定向三是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定向 四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定向四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定向 五是对学校管理的定向五是对学校管理的定向 2.2.调控功能调控功能 3.3.评价功能评价功能目 录第二节第二节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哪些因素是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教育怎样影响教育目的的论述的目的的论述的?是否有永恒是否有永恒的教育目的?的教育目的?思考:思考: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选择,即是对人的培养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选取或抉教育目的的选择,即是对人的培养目的

    6、或目标所进行的选取或抉择。择。教育目的的确立,则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对教育目的进行确认和教育目的的确立,则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对教育目的进行确认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一、社会发展的依据社会发展的依据 社会关系现实及发展需要社会关系现实及发展需要 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人的发展的依据二、人的发展的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 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 宗教本位的教

    7、育目的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社会发展的依据一、社会发展的依据 社会关系现实及发展需要社会关系现实及发展需要 古代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培养哲学家的教育目的;古代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培养哲学家的教育目的;基督教思想家从传播教义和基督教精神出发,论述了培养基督教教士的教育目的;基督教思想家从传播教义和基督教精神出发,论述了培养基督教教士的教育目的;在近代社会,处在形成时期的欧洲资产阶级从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所需

    8、要的在近代社会,处在形成时期的欧洲资产阶级从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所需要的“新人新人”出出发,论述了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发,论述了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古代社会古代社会:劳动者也无须经过学校教育的专门培训:劳动者也无须经过学校教育的专门培训 ;机器大工业出现之后机器大工业出现之后 :培养有文化的管理人才、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脑力劳动者和具:培养有文化的管理人才、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脑力劳动者和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的体力劳动者或半体力劳动者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的体力劳动者或半体力劳动者 ;新的经济形式和信息化新的经济形式和信息化:高素质的劳动者高

    9、素质的劳动者二、人的发展的依据二、人的发展的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人的发展需要:将时代的需要转化为具体的、恰当的面向人的教育要求人的发展需要:将时代的需要转化为具体的、恰当的面向人的教育要求 古罗马培养的古罗马培养的“哲学王哲学王”是是“最坚定、最勇敢、在可能范围内也最有风度的人最坚定、最勇敢、在可能范围内也最有风度的人”;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人的天性和自然禀赋为基础的和谐发展教育,培养一种身体强壮、以人的天性和自然禀赋为基础的和谐发展教育,培养一种身体强壮

    10、、精神饱满、健康快乐的新人;精神饱满、健康快乐的新人;绅士绅士即身体健康的、有德行的、能干的人。即身体健康的、有德行的、能干的人。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 1.宗教本位的价值取向宗教本位的价值取向 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信的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宗教人人”。早期:以拯救人的灵魂为宗旨,主要通过品德的培养和内在智慧的修炼求得心灵的解脱。早期:以拯救人的灵魂为宗旨,主要通过品德的培养和内在智慧的修炼求得心灵的解脱。中世纪中世纪 :培养精神和理智的品德而获得现实生活的幸福:培养精神和理智

    11、的品德而获得现实生活的幸福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训练既具有崇高信仰和掌握普遍知识,又具有开拓世俗生活能力的教士:训练既具有崇高信仰和掌握普遍知识,又具有开拓世俗生活能力的教士 将教育为神学服务、以神通压抑人道推到了极端的地步将教育为神学服务、以神通压抑人道推到了极端的地步。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是一种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是一种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育目的论。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 2.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主张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主张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

    12、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需要;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卢梭卢梭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马斯洛 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在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在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将将“自然性自然性”与与“社会性社会性”、“个性个性”与与“共性共性”对立起来对立起来三、确立者的教

    13、育理想和价值取向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 3.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标。19世纪到世纪到20世纪初世纪初:涂尔干:涂尔干:认为社会是目的,个人是手段认为社会是目的,个人是手段,强调教育按社会的需要和要求来培养人才,强调教育按社会的需要和要求来培养人才 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国家主义的教育目

    14、的,培养具有一定生产技术、又绝对服从于资产阶,培养具有一定生产技术、又绝对服从于资产阶级国家利益的工人和士兵级国家利益的工人和士兵 20世纪初世纪初:杜威要求公共教育能培养良好的公民。:杜威要求公共教育能培养良好的公民。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但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但看不到社会还有待变革和超越,看不到个人的能动性和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看不到社会还有待变革和超越,看不到个人的能动性和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作用。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三、确立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

    15、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涵义涵义 第一,是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一,是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是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即个性的自由发展。第二,是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即个性的自由发展。第三,是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第三,是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第四,是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第四,是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方向。指明了人的发展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教育目的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和理论基础,造成

    16、彼此之间的或不同的教育目的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和理论基础,造成彼此之间的或对立、或差异、或冲突。对立、或差异、或冲突。不同教育目的之间冲突的实质是不同教育主体之间教育价值观的差异与冲不同教育目的之间冲突的实质是不同教育主体之间教育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突。不同类型的教育目的之间往往也有一致性或共性,反映了教育与人类基本不同类型的教育目的之间往往也有一致性或共性,反映了教育与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流的、共识的教育价值观。生存和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流的、共识的教育价值观。不同类型教育目的的冲突及其表现不同类型教育目的的冲突及其表现目 录第三节第三节我国全面发展的

    17、教育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节 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建国以来教育目的表述的变更及精神实质一、建国以来教育目的表述的变更及精神实质 二、全面发展教育与学校培养目标二、全面发展教育与学校培养目标 三、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三、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四、未来国际教育目的的展望四、未来国际教育目的的展望时间时间 来来 源源 内容的具体表达内容的具体表达19571957 毛泽东毛泽东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1978中华人民共和

    18、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宪法法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人才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人才,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

    19、共和国宪宪法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6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义务教育法务教育法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奠定基础。建国以来教育目的表述的变更建国以来教育目的表述的变更(续表)19901990年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

    20、划和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八五”计划的计划的建议建议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1993年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培养德、智、体培养德、智、体等方面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班人”19951995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1999年年6 6月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21、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班人。20012001年年6 6月月国务院关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 培养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

    22、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

    23、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组成。成。二、全面发展教育和中学培养目标二、全面发展教育和中学培养目标 (1 1)德育)德育 德育,即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德育,即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井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为规范,井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教育的总称。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教育的总称。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如何?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如何?(2 2)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

    24、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才能的教育活动。智育与教学是不同的概念,智育是教育的一项任务和内容,而教学智育与教学是不同的概念,智育是教育的一项任务和内容,而教学是实施教育的途径,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是实施教育的途径,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任务。(3 3)体育)体育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的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4 4)美育)美育 美育,即培养学生

    25、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教育。注意: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注意: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术教育和“美学美学”学习宽阔得多。学习宽阔得多。5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的教育。德育德育智育智育体育体育美育美育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教育五育的基本五育的基本要求要求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

    26、的的社会本位论人的全面发人的全面发展展 2.2.“五育五育”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五育五育”对人的发对人的发展各有其不可替代展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作用“五育五育”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促进“五育五育”并举并不并举并不意味着教育上的平意味着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均主义内在联系内在联系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2.2.“五育五育”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二)我国中学培养目标(二)我国中学培养目标 1 1初中阶段培养目标:初中阶段培养目标:(1 1)热爱集体热爱家长,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讲究文明,遵纪守)热爱集体热爱家长,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

    27、国;讲究文明,遵纪守法,了解公民的权利、义务和基本的国情、国策。法,了解公民的权利、义务和基本的国情、国策。(2 2)具有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有阅读、表达、计算的能力)具有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有阅读、表达、计算的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自学能力;努力学习,善于提出问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和初步的实验、自学能力;努力学习,善于提出问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 3)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初步具有自)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初步具有自制、自理能力,有积极进步的精神。制、

    28、自理能力,有积极进步的精神。(4)(4)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损,掌捏简单的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社会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损,掌捏简单的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社会职业分工和择业知识。职业分工和择业知识。(二)我国中学培养目标(二)我国中学培养目标 1 1高中阶段培养目标:高中阶段培养目标:(1)(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

    29、贡献的志向与愿望;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收集、判断和处

    30、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三、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三、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一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二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三三)理想性与现实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研究指南1.今天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2.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试分析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困境。参考文献2.岳伟岳伟.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J.南京师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学报.2008.01 1.鲁洁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3.3.何齐宗等,全球视野的教育目的理念何齐宗等,全球视野的教育目的理念J.教育科学教育科学.2009.04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校教育目标变革与发展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9251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