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身临其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身临其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ZLPD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年级 语文 第一 单元 身临其境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 标准 2022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社统编教材民俗与文化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了解民俗,品味传统文化单元导读2追忆乐土,重温童真童趣社戏3重回延安,感受地域风情回延安4情系安塞,敲出豪放腰鼓安塞腰鼓5寻章摘句,探究灯笼之趣灯笼6身临其境,领略民风民俗阅读探究民俗文化7好词佳句,描摹所见所闻探究文本描写技巧8慧心妙舌,领会应对要义口语交际应对9以文为鉴,仿写多彩生活学习仿写10青出于蓝,在模仿中创作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
2、检字方法。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 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会和推 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 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 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 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
3、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随文学习常用的 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 文化常识。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2受、体验和思考。能抓住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 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 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交流。注意 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 染力和说服力。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
4、 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互相探讨,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为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俗文化”为单元话题。下设四篇课文、一次写作课和一次口语交际。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包括一篇小说,一首 诗歌和两篇散文。社戏是鲁迅的一篇经典小说,记叙了“我”十一、二岁时 在平桥村同小伙伴一起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习俗社戏的喜爱 和怀念。回延安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写 出阔别十年重回母亲延安的怀抱,以及与亲人相见的喜悦,展现了延安一带的风 土人情如白羊肚手巾、窑洞
5、、炕上、窗纸窗花等。安塞腰鼓是一篇新时期的 经典散文,他写陕北高原、腰鼓和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 人豪放雄健的精神气质。灯笼是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 用“灯笼”串联起早年乡间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 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本单元的“表达与交流”写作教学内容是“学习 仿写”,它从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模仿时的写作手法,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等方面引导学生。“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内容是“应对”,旨在引导学生在交际时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民俗文化,目的是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
6、样的,多 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些课文的主题并不 局限于民俗文化,而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横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例如社戏还表达了作者对淳朴人性的歌 颂和期盼;回延安还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安塞腰鼓还 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灯笼还表达了保家卫国的热情,因此在 共同的话题下感受并学习作品的多重价值,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另外还要着力于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可以分析 社戏 中的人物形象、自然 环境等,可以品味回延安当中的修辞手法,并训练现代诗歌的朗读,可以通 过学习安塞腰鼓和灯笼,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品味散文优美而精 巧的语言等。(三)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半的初中学习生活,八年级学生不但有较多的生活经历,而且对人或事的感悟能力明显增强。从口语交际和写作方面,基本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语言文字鉴赏的能力。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了解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热爱、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立文化自信,有一定的3文化底蕴;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了解并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 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
8、字顺地表达自己的 见闻、体验和想法。积极观察、感知生活,丰富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形象 思维能力。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学会抓住 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 容。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能自主欣赏文学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 审美情趣;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学习人物 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技巧;学习品味精彩语句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及其 作用。【单元作业目标】1.巩固本单元重点字词、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的积累。2.巩固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
9、意,并用简洁语 言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重要语句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发展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能借助教师的讲解初步了解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技巧。4.联系实际拓展能力,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优秀民俗文化的感悟;学会抓住仿写的要点,完成一篇记叙文。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依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了单元作业目标,根据单元作业目标设置课前预习,调动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热情,又使上课效果事半功倍,通过课时作业和 单元检测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运用迁移达到思维提升。课时作业 分为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提升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以课时为单位,巩固课 堂教师所授内容,达成本单元重点字词
10、句的积累,并能做相关语言运用与迁移,诊断与新课相关的内容。拓展性作业,拓展生活实际,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 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性作业更具创新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做,提升综合素养。具体设计思路考虑如下:编写原则: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分层设计,坚持拓展延伸,坚持开放创新。充分考虑学情,坚持书面与非书面、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坚持课堂与课后相结合;坚持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坚持学科与综合、短程与长程作业相结合。题量考量:预习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新课内容,服务新课教学。课时作业题 型包括客观题(选择题、连线题、分类题)、主观题(必写题和选做题)。充分 考虑“双减
11、”背景下作业量追求少而精的特点。单元检测作业针对重难点和课时 作业没有涉及到的作业目标,题型多样化,体现分层性。客观题与主观题之间有 思维进阶和角度多元的考虑,体现作业的梯度、新意和人性化。4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了解民俗,品味传统文化作业 11.作业内容:(预习)初识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1)社戏即在社(土地庙)中进行的一种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它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请同学们课前查阅资料,将下表的信息补充完整。社戏代表地区黄冈社戏安顺社戏戏艺内容文化娱乐商业相关节目类型民间戏剧民 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有关诗文陆游游山西村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信天游,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使用了富
12、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浓的陕北风情。请同学们课前查阅资料,朗读全诗,把握诗歌 的文体特点。文体特点信天游作品推荐(推荐作品,并在横线上写出推荐理由)(3)安塞腰鼓是陕北传统的民俗舞蹈,表演时可由几人至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极具表现力,被誉为“天下第一鼓”。课前请同学们观看安塞腰鼓的 视频,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表演场面,与同学分享。(4)灯笼,又称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灯笼起源于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着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 种喜庆的气氛。关于灯笼,你知道多少呢?请查阅资料,完成下表。两行一节,上下句,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
13、单 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 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常用来,亦可。多运用 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51.2.3.1.2.3.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4 分钟;(2)(书面作业)4 分钟;(3)交流分享作业 3 分钟;(4)(书面作业)3 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1)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戏艺内容概括准确戏艺节目分类明确有关诗文书写正确总体评价结果:(2)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文体特点填写准确推荐作品准确并具有代表性推荐理由充分、具体、全面总体评价结果:(3)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能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击鼓的场面语言表
14、达清晰、流畅声音洪亮、表情自然总体评价结果:(4)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灯笼的种类和造型划分准确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旨在践行新课标中增强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以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 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灯笼从种类上分从造型上分5(2)旨在让学生了解陕北的民歌形式“信天游”,掌握基本的文体特点。其6(大声地)千声/万声/呼唤你,中填写作品旨在让学生更多地认识这种陕北民歌的风格,感受多样的地域文化,作品推荐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3)旨在让学生通过腰鼓表演视频体
15、会西北高原人的腰鼓风采和蓬勃的生命力。用语言描述表演的场面,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旨在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等途径收集“灯笼”这小小的民俗器物,明白灯笼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物,有着较深的寓意。作业 2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初读诗文,初探情感。请同学们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大声朗读,读出诗中的激动、豪迈的情调,读 完与同学们合作交流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下面给第一章的诗句做了朗读的标记作为参考:(激动地)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深情地)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一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喜悦地
16、)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激动地)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2.时间要求:(诵读作业)5 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新课标“阅读与鉴赏”要求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此题设计旨在学生能运用停顿、重读、语调和节奏速度等朗读技巧加深理解 课文,培养阅读能力。以朗读来辅助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弄清重点、难点,深刻地 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业 31.作业
17、内容:(课后作业)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日子。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请你在自家的屋檐下挂上两盏灯笼,并选择 一种字体的“福”字贴在灯笼上,结合这“福”字的字体特点说明你选择它的理7。以下是四种字体的“福”字,你选择第幅;理由:。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2.时间要求:(综合作业)2 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能说出四种字体的特点能说出你选择的理由语言表达流畅、清晰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了解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写形式,提高书写 能力。作业 41
18、.作业内容:(课后作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是民间流行 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你对哪种民俗最感兴趣?你能说说自己家乡的风俗吗?请你对于一种或者两种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进行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与同学们分享交流。2.时间要求:(综合作业)3 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能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能准确地说出家乡的风俗能自然地与同学分享交流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新课程目标中提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此题设计使学生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
19、义。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中 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8第二课时 追忆乐土,重温童真童趣作业 1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基础知识。(1)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作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儿时童真童趣的散文集。C.在绍兴,“社”是一种居住区域,“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D.小说的三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2)依据情节发展给下列事件排序。A.六一送豆B.归航偷豆C.船头看戏D.乡间生活E.戏前波折F.随母归省G.月夜归航H.月夜
20、行船先后顺序: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1)2 分钟(2)3 分钟3.评价设计:采取教师评价方式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能依据所掌握的文学常识知识选择正确的答案根据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排列出正确的先后顺序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此过程让学生掌握与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专业知识。其中,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甄别筛选能力;排序旨在考查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作业 2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探究人物形象插图摘自课文中船头看戏情节,请仔细观察,图片中双喜、阿发等小伙伴与 课文中小伙伴们的形象是否相符?从外貌、神态、动作等人物描写角度,结合文 中语句做具体分析。
21、9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细致观察课文插图,找出“我”和小伙伴的形象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找出刻画“我”和小伙伴形象特点的语句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意在培养学生解读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借助课文插图,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这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从具象到抽象,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加深学生对 文本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业 3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绘制插图请小组以“童真童趣”为主题,为文中“归航偷豆”事件绘制一幅
22、片段插图,并请小组代表为这幅插图做汇报演说。2.时间要求:(合作探究作业)15 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模式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能围绕“童真童趣”主题,构图信息传达准确。绘制的插图中能体现独特的想法和创意。汇报人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体现小组合作精神。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意在本课时意在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归航偷豆”事件中让学 生从偷豆中感到童真,从煮豆中感到童趣,寻找主题表达的童真童趣。这里设计“绘制插图”小组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解读文本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
23、培养合作精神。与此同时,各小组代表在汇报展示插 图的构成要素和创作灵感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自主提炼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极大地益处。10第三课时重回延安,感受地域风情作业 1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知识理解与巩固、梳理作者的 抒情线索。(1)以下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B.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氛围。C.“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排比手法,表明变化之
24、大,看也看不过来。“一 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使用叠词,有陕北 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D.“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2)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 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2.时间要求:(1)1 分钟(2)6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信息提炼准确,条理清晰主要内容全面,概括性强梳理关键词句,
25、理清情感变化能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出正确的答案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知识理解与巩固”意在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巩 固上课所讲的知识点,达到课后复习的目的。“梳理作者抒情线索”意在引导学 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熟知内容的基础上,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 内涵,重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思维能 力。实现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的考察目标。作业 21.作业内容:合作探究:地域文化,我来找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是陕北的象征。在这片沉积着久远历史与文化的黄土地上,一代代的陕北人在此创造了独特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8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