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学原理及应用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种群生态学原理及应用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群 生态学 原理 应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population ecology):是研究种群生物系统的规律的科学,研究种群内部是研究种群生物系统的规律的科学,研究种群内部各成员之间,种群(或其成员)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各成员之间,种群(或其成员)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周围环境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核心以及种群与周围环境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核心是种群动态研究。是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是生态学各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它具有种群是生态学各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它具有许多不同于个体的特征,又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最基本许多不同于个体的特征,又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最基本
2、单位,许多与环境变化相联系的生物变化都发生在这一单位,许多与环境变化相联系的生物变化都发生在这一层次,因此,它也是物种适应的单位。层次,因此,它也是物种适应的单位。第六章第六章 种群生态原理与应用种群生态原理与应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生物种群动态的基本概念与规律,外来物种入侵机制,并运用种群生态学原理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教学重点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内禀增长率和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单种种群的增长模型。种群波动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生态对策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种群的调节机制。生物种间关系的应用。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教学难点单种种群的增长模型、种群的调节机制、外来物种入侵机制。教学方法课堂
3、教学,以种群的动态特征为主线,深入分析其动态过程。教学内容 第六章第六章 种群生态原理与应用种群生态原理与应用2 1 1 种群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种群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 2 2 种群增长型种群增长型2 3 3 种群的波动与调节种群的波动与调节2 4 4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2 5 5 种间关系及应用种间关系及应用1 1 种群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种群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种群种群:占据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占据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合群。*自然界中的生物没有一种是以个体存在的,个体必须依自然界中的生物没有一种是以个体存在的,个体必须依赖群体,因而种群是生物存在的基
4、本单位。赖群体,因而种群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单位。*种群不是某个种多个个体的简单组合,形成种群的个体种群不是某个种多个个体的简单组合,形成种群的个体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种群具备个体所没有的群体特征。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种群具备个体所没有的群体特征。*种群具有其独特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它是一个具有自种群具有其独特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它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整体。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整体。*在具体研究中,一个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可随研在具体研究中,一个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可随研究人员的需要而定。如一个种群可以包括全世界的狼;究人员的需要而定。如一个种群可以包括全世界的狼;也可以很小,
5、仅指一滴海水中某一微生物的种群也可以很小,仅指一滴海水中某一微生物的种群。1 种群的基本特征一、种群大小和密度(一、种群大小和密度(size size ;densitydensity)种群大小种群大小:某种生物在一定空间中个体数。:某种生物在一定空间中个体数。如如 :一个鱼塘中的鲤鱼种群数为:一个鱼塘中的鲤鱼种群数为150150尾。尾。害虫综合防治的根本任务是注意害虫种群数量大小害虫综合防治的根本任务是注意害虫种群数量大小的变化,将其控制在引起经济损失的程度以下。的变化,将其控制在引起经济损失的程度以下。*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总数调查:主要用于人口普查总数调查:主要用于人口普
6、查 取样调查:(取样调查:(1 1)取样方法)取样方法 农田用农田用10 m10 m2 2 森林用森林用100m100m2 2 水体浮游生物水体浮游生物250ml250ml (2 2)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林可指数法林可指数法 海奈图解法海奈图解法 连续重捕法连续重捕法1 种群的基本特征一、种群大小和密度(一、种群大小和密度(size size ;densitydensity)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种生物的个体数或: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种生物的个体数或 生物量。如:每公顷水稻生物量。如:每公顷水稻的株数。的株数。*种群密度的大小标志着一个种在生物群落中所占的地位和种群密度的大小
7、标志着一个种在生物群落中所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密度大,说明其作用大。重要程度,密度大,说明其作用大。*种群密度受生物钟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的生物个种群密度受生物钟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的生物个体数目的影响体数目的影响*种群密度大小是种群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种内种间相互作种群密度大小是种群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种内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用的结果1 种群的基本特征一、种群大小和密度(一、种群大小和密度(size size ;densitydensity)种群密度的表示方法:种群密度的表示方法: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的个体数、生物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的个体数、生物量量 植被的研究,常用以下相对指标:植被的研究
8、,常用以下相对指标:*频率频率 某种植物在总样区中出现的次数。某种植物在总样区中出现的次数。*丰度丰度 一个样本中某种植物个体数占个体数的比率。一个样本中某种植物个体数占个体数的比率。*盖度盖度 以冠层投影大小计算的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以冠层投影大小计算的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如:森林覆盖率达如:森林覆盖率达30305050,则生态系统较稳定。,则生态系统较稳定。1 种群的基本特征二、二、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age distributionage distribution)和性比()和性比(sex sex ratioratio)除一年生植物外,种群的不同个体,一般具有不同的年
9、除一年生植物外,种群的不同个体,一般具有不同的年龄。且个体之间也有雌、雄的区别。龄。且个体之间也有雌、雄的区别。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内各年龄组之间的:种群内各年龄组之间的 数量比例。用龄级比和年数量比例。用龄级比和年 龄锥体表示。龄锥体表示。*龄级比:各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数总数的比例称之龄级比。龄级比:各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数总数的比例称之龄级比。绘制年龄锥体的步骤:绘制年龄锥体的步骤:*按一定年龄分组,统计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按一定年龄分组,统计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用矩形的长度表示比例大小;用矩形的长度表示比例大小;*把龄级比按年龄从小到大叠起,就形
10、成年龄锥体。把龄级比按年龄从小到大叠起,就形成年龄锥体。1 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三种: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三种:a b a b c c 增长型(图增长型(图 a a):含大量新生个体,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含大量新生个体,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势 稳定型(图稳定型(图 b b):各年龄组上个体比例适中,分布均匀,):各年龄组上个体比例适中,分布均匀,种群大小趋于平种群大小趋于平衡。衡。衰退型(图衰退型(图 c c):含老年个体数较大,幼年个体很少,):含老年个体数较大,幼年个体很少,种种 群数量趋于减少。群数量趋于减少。1 种群的基本特征三、三、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Natality
11、 and MortalityNatality and Mortality)出生率出生率: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最大出生力(潜在出生力):不受任何生态因子限制,种最大出生力(潜在出生力):不受任何生态因子限制,种 群处于理想状态时产生新个体群处于理想状态时产生新个体的最大能力。的最大能力。特点:为一常数,反映了该生物的特性。特点:为一常数,反映了该生物的特性。*实际出生力(生态出生力):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实际出生力(生态出生力):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产生新个体的能力。特点:为一变数,反映了环境对该种群的影响。特点:为一变数,反映了环境对该种群
12、的影响。各种生物的出生力是由生物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各种生物的出生力是由生物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策略。如:老鼠的出生力大于大象的出生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策略。如:老鼠的出生力大于大象的出生力。力。1 种群的基本特征三、三、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Natality and MortalityNatality and Mortality)死亡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的个体数。: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的个体数。*最低死亡率:种群处于理想状态时的死亡率。最低死亡率:种群处于理想状态时的死亡率。*实际死亡率: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又称生实际死亡率: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13、的死亡率。又称生 态死亡率,不仅受环境条件的态死亡率,不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影响,而且受 种群大种群大小和年龄组成的影响。小和年龄组成的影响。1 种群的基本特征四、内禀增长率四、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Intrinsic growth rate)*定义:定义: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包括食物、领地和其它生物)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包括食物、领地和其它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稳定的的最大最大增殖速率。增殖速率。又称又称生物潜能生物潜能或或生殖潜能生殖潜能。此时,种群具有最大出生率和最小死亡率此时,种群具有最大出生
14、率和最小死亡率 。0r0,则种群数量指数上升。(图示),则种群数量指数上升。(图示)*r=0r=0,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相对稳定。*r0r0,种群数量指数下降。,种群数量指数下降。自然种群指数增长只是短期的,当空间资源较为充分时表自然种群指数增长只是短期的,当空间资源较为充分时表现出来,如:细菌、浮游生物等在生长前期往往表现为指现出来,如:细菌、浮游生物等在生长前期往往表现为指数增长。数增长。种群的增长的J曲线2 种群的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逻辑斯谛增长(S S 型增长)型增长)*在自然条件下,环境、资源条件总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按指数增在自然条件下,环境、资源条件总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按
15、指数增长方式增长下去,指数增长只是短期的,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量时,长方式增长下去,指数增长只是短期的,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量时,种群对有限空间资源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种内竞争加剧,增长速种群对有限空间资源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种内竞争加剧,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种群数量越多,竞争越剧烈,增长速度也越小,直到度开始下降,种群数量越多,竞争越剧烈,增长速度也越小,直到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K)并维持下去。增长呈)并维持下去。增长呈S S型。型。*S S型增长的型增长的logistic logistic 模型如下:模型如下:N N:种群数量:种群数量 K K:环境容纳量:环境容
16、纳量 r r: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率)1(.)(.KNNrdtdNKNKNrdtdNlogistic模型的假设:环境条件允许种群有一个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或负荷量,用K表示。当种群大小达到K值时,种群不再增长,即Dn/dt=0 种群增长率降低的影响是最简单的,即影响将随密度上升而逐渐地按比例增加。如种群每增加1个个体,就对增长率降低产生1K的影响。若种群中有N个个体,就利用了NK的空间,而可供利用的剩余空间就只有(1NK)了。种群中密度的增加对其增长率的降低作用是立即发生的,无时滞。种群无年龄结构 种群无迁入,迁出现象。种群的增长的S曲线绵羊数量的S型增长草履虫数量的S型增长logistic
17、模型的生物学意义:logistic模型结构上与指数模型相似,但增加了修正值一项:(1NK)该项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代表剩余空间或未利用的增长机会,即种群尚未利用的,或种群可利用的最大容纳量空间中还“剩余”的,可供种群继续增长用的空间。2 种群的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逻辑斯谛增长(S S 型增长)型增长)与指数增长相比,新增的因子与指数增长相比,新增的因子(k-N)/k(k-N)/k 表明:表明:当当 N N 由由 0 0k k 时,时,(k-N)/k(k-N)/k 则由则由 1 10 0,即随着种群数量,即随着种群数量N N的增大,的增大,种群指数增长的实现程度就逐渐变小,直到种群指数增长的实现程
18、度就逐渐变小,直到N=kN=k时,增长为时,增长为0 0。即:即:N K N 1 (k-N)/k 1 种群增长种群增长 N K N K,(k-N)/k 1 (k-N)/k 1 种群减少种群减少 N=K N=K,(k-N)/k=1 (k-N)/k=1 种群处于平衡状态种群处于平衡状态)1(.)(.KNNrdtdNKNKNrdtdN2 2 种群的增长种群的增长种群的数量增长的指数曲线种群的数量增长的指数曲线和逻辑斯谛曲线:(如图)和逻辑斯谛曲线:(如图)多数生物的增殖,包括水稻多数生物的增殖,包括水稻和小麦分蘖的增长都接近和小麦分蘖的增长都接近S S型型增长模式。增长模式。J J型和型和S S型增
19、长是种群增型增长是种群增长的两个典型情况,在自然长的两个典型情况,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实际上还界中,种群的增长实际上还有许多的变形,情况比较复有许多的变形,情况比较复杂:(如图)杂:(如图)2 2 种群的增长种群的增长 J J型增长使种群内禀增型增长使种群内禀增长能力充分表现。长能力充分表现。S S型增长,说明随密度上型增长,说明随密度上升,同种个体间的拥挤效升,同种个体间的拥挤效应增大及环境限制使内禀应增大及环境限制使内禀增长能力受到限制。增长能力受到限制。3 3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一、定义:种群在一个地区的分布方式,既个体如何在空间配置的.或种群在一定空间的个 体扩散分
20、布的一定形式.二、研究种群分布的现实意义 抽样设计方案 数据处理 扩散行为三、种群分布型的类型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1、随机分布:每个个体的位置不受其他个体分布的影响.可用泊松分布概率公式表示:Px=e-m mx/x!Px:一个样方含x个个体的概率(理论值E)x:各样方含x个个体m:样方密度的平均值2、均匀分布、均匀分布:个体间的距离比随机分布更为一致个体间的距离比随机分布更为一致.可看作是随机分布的特例可看作是随机分布的特例.3、集群分布、集群分布:个体呈疏松不均匀的分布个体呈疏松不均匀的分布.又称聚集分又称聚集分布布.是最常见的类型是最常见的类型.集群分布一般可分为核心分布型和负二
21、项分布型集群分布一般可分为核心分布型和负二项分布型核心分布型核心分布型(奈曼分布奈曼分布):分布不均匀分布不均匀,个体形成很多小个体形成很多小集团或核心集团或核心,核心之间的关系是随机的核心之间的关系是随机的.其概率公式可表示为:Px=m1m2e-m2/x m2r/r!其中其中:m1 =m2/(s2-m);m2=s2/(m-1)m为平均密度为平均密度负二项分布型负二项分布型(嵌纹分布嵌纹分布):个体分布疏密相嵌个体分布疏密相嵌,很不均很不均匀匀.其概率公式可表示为其概率公式可表示为:Px=(m/p +x-1)(p+1)-k-x px/(x!m/p-x!)!其中其中:p=s2/m-1 m为平均密
22、度为平均密度四、种群分布型的计算1、频次分布法:根据分布型的理论概率分布通式计算出理论概率和理论频次;用x2检验法分别检验理论频次和实测频次的吻合度,来判断属何种分布型.2、分布型指数法 a:空间分布指数(扩散系数)I=s2/m 当I=1,随机分布;I1,集群分布.b:k值法(可不受虫口密度变化而改变)k=m2/(s2-m)1/k=0,随机分布;1/k 0,集群分布;1/k 0,均匀分布.C:聚块指标 m*/m m*:平均拥挤度。m*/m=(xi2/xi)-1/mC:聚块指标 m*/m m*:平均拥挤度。m*/m=(xi2/xi)-1/m m*/m=1,随机分布 m*/m1,集群分布d:平均拥
23、挤度m*与平均密度m的回归关系:m*=+m =0,=1,随机分布 0,=1 =0,1,集群分布 0,14 4 种群波动及调节机制种群波动及调节机制 一、种群波动一、种群波动 无论是无论是J型增长,还是型增长,还是S型增长,当种群数量达到型增长,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密值后,其密度并非保持不变,而是围绕这个度并非保持不变,而是围绕这个K水平上下波动。水平上下波动。(一)种群波动(一)种群波动:指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指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种群的波动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情况不同,具有不同的波动规律。种群的波动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情况不同,具有不同的波动规律。1 1
24、、种群波动可分为:、种群波动可分为:*非周期性波动非周期性波动:非周期性的突然的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波动。如干旱、冻害等。非周期性的突然的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波动。如干旱、冻害等。常带来生物数量的剧烈变化。常带来生物数量的剧烈变化。*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由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由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引起。可分为可分为季节性波动季节性波动和和年波动年波动。6-4 6-4 种群波动及调节机制种群波动及调节机制*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 季节性波动季节性波动: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和生物适应性变化: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和生物适应性变化而引起的。一年生植物,多数昆虫的数量波动属此类。而引起的。一
25、年生植物,多数昆虫的数量波动属此类。如如 :北温带湖泊中的浮游生物种群数量就是随着水体在一年中光、温:北温带湖泊中的浮游生物种群数量就是随着水体在一年中光、温 和营养物质等的变化而波动的。和营养物质等的变化而波动的。春季:表层水温升高,光照增强,营养元素丰富,浮游生物开始春季:表层水温升高,光照增强,营养元素丰富,浮游生物开始迅迅 速繁殖达全年最高峰。大量浮游生物的生长使营养速繁殖达全年最高峰。大量浮游生物的生长使营养物质减少,物质减少,浮游生物数量在晚春下降。浮游生物数量在晚春下降。夏季:光照和水温适合其它水生生物繁殖,浮游生物量继续下降。夏季:光照和水温适合其它水生生物繁殖,浮游生物量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