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理论精选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跨国公司理论精选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跨国公司 理论 精选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章第三章 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理论t开篇案例t学习目标t正文t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第1页,共65页。开篇案例开篇案例“水淹七军水淹七军”第2页,共65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t掌握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t了解跨国公司理论建立的基础t熟悉基于FDI的跨国公司理论t总结并能初步设计出对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有指导价值的理论第3页,共65页。正文第一节第一节 基于国际贸易的跨国经营理论基于国际贸易的跨国经营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基于外国直接投资(基于外国直接投资(FDIFDI)的跨国经的跨国经营理论营理论 第三节第三节 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理论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理论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关键
2、术语关键术语 思考题思考题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第4页,共65页。第一节第一节 基于国际贸易的跨国经营基于国际贸易的跨国经营理论理论一、利润差异论一、利润差异论 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论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论 第5页,共65页。一、利润差异论一、利润差异论t主要观点: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国家间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如资本和劳动力密集程度的差异)决定着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价格,因而造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在国家间进行移动。国家间利率的差异则引起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以跨国生产的方式所形成的资本流动。第6页,共65页。t利润差异论认为对外直
3、接投资所涉及的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实质上反映了各国间收益的差异。据此可以断定资本会从资金比较充裕的国家流往资金比较贫乏的国家,而当一国的收益降低时,流向该国的资本就会随之减少。t利润差异论现在很少被提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无法解释现实中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真实现象,第7页,共65页。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论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论t曼德尔的分析基于以下假设:(1)假设存在A、B两国,其资本密集程度不同,A国的资本相对丰富,B国则相反;(2)假设各自只生产两种商品:商品及商品Y(3)设商品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4)生产函数上完全符合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H-O
4、-S)定理的假设条件,即两国有相同的生产函数。第8页,共65页。t通过分析,曼德尔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两国生产函数相同,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替代,国际投资所带来的结果是使两国间的贸易量减少。第9页,共65页。t曼德尔理论可概括成如下三点:第一,当两国有相同的生产函数时,贸易与投资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第二,国际投资起因于贸易障碍。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不存在国际投资的动因。第三,国际投资替代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为:投资国减少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投资接受国(东道国)则增加该种商品的生产;相应地,投资国的比较劣势商品的生产增加,进口减少。前者意味着投资取代了贸易,后者意味着为维持充分就业增
5、加对比较劣势的产业的投资。第10页,共65页。t应用 曼德尔理论建立在严格遵守H-O-S定理的假设条件之上,其结论是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替代。这对于解释国际经济领域中逆贸易导向型的国际投资现象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曼德尔理论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第11页,共65页。第二节第二节 基于外国直接投资(基于外国直接投资(FDIFDI)的跨的跨国经营理论国经营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寡占反应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寡占反应论 三、内部化理论三、内部化理论 四、区位优势理论及其发展四、区位优势理论及其发展 五、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五、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六
6、、折衷理论六、折衷理论 七、跨国公司理论新发展七、跨国公司理论新发展 第12页,共65页。一、垄断优势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一)基本(一)基本背景背景 t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呈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之势,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t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第13页,共65页。
7、海默强调指出,用证券投资理论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三方面缺陷:第一,市场具有不确定性。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包含了技术、管理技能和设备等一揽子生产资源的跨国转移,而不仅仅是金融资本。第三,对外直接投资并未变更投往国外的生产资源的所有权,而间接投资则是在市场中进行的,必然伴随着所有权的变动,其结果是生产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相关的增值活动也随市场交易发生变动。(二)(二)对用证券投资理论解释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质对用证券投资理论解释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质疑疑第14页,共65页。(三)垄断优势理论(三)垄断优势理论(Theory of Monopoly Advantage)的主要思想的主要思想 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8、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第15页,共65页。2垄断优势垄断优势 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
9、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第16页,共65页。(四)评价(四)评价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垄断优势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对西方学者产生过较深刻的影响。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不能很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产业分布或地理分布;它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指导意义。第17页,共65页。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寡占反应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寡占反应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二)寡占反应论(寡
10、占反应论(Oligopolistic Reaction Oligopolistic Reaction TheoryTheory)第18页,共65页。(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产生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弗农(R.G.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来经过威尔斯(Louis T.Wells)和赫希哲(Hirsch)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第19页,共65页。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的主要思想的主要思想 阶段:导入期
11、该阶段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新产品刚从试验转入商业实用,技术尚不完善,产品亦未定型,因而销量不定,这要求对投入要素的调整具有高度灵活性。其次,单个企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产品差异程度较高,易形成市场垄断。第三,企业与顾客、供货商,甚至竞争对手需要保持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以便尽可能降低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第20页,共65页。阶段:成熟期 t技术已经完善,产品已定型,但尚未实现标准化生产。t顾客因选择余地增大而对产品质量、价格、性能等要求更加苛刻。t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成本和质量。第21页,共65页。阶段:标准化期 t产品已开始实行标推化大批量生产;t竞争对手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t
12、成本和价格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t发达国家的产品生产企业开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再将产品返销到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市场;t发展中国家成为产品净出口国,母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净进口国。第22页,共65页。3评价 t优点 从动态角度把寡占因素和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特定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对那些刚刚开始进行跨国投资的企业和与最终产品相关的跨国企业的经营行为,该理论也有很好的解释能力。第23页,共65页。局限性 首先,它侧重于解释以开拓新市场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其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渠道和市场竞争方法等三个相互依存的决
13、策程序化地分开,与现实中成熟的跨国公司常常同时考虑这三项决策的实际不符合。第三,该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美国向西欧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研究得出的,对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普遍意义。第24页,共65页。第四,许多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符合产品的周期模式,它们在新产品创新时期就在国外组织生产和销售,甚至通过子公司在东道国研制新产品。此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关于寻求低廉市场成本地区的观点与现实也不符合。近年来跨国公司R&D国际化日趋明显,跨国公司在经营上逐步打破了国家的界限,服务于一个统一的全球经营战略,这种新趋势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第25页,共65页。(二)
14、寡占反应论(寡占反应论(Oligopolistic Reaction Oligopolistic Reaction TheoryTheory)t尼克博克于1973年发表的寡占反应和跨国公司,在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公司寡占理论。t主要思想:寡头垄断厂商会相互跟随进入新的国外市场,这是一种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防御武器的战略,即进行防御性投资。在寡占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一旦一家跨国公司对某国直接投资,其它跨国公司也会跟着这家厂商对该国进行投资,以抵消第一家跨国公司行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t统计资料表明:美国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的大量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集中在寡占市场结构明显的
15、行业。第26页,共65页。三、内部化理论三、内部化理论(一)背景(一)背景 t20世纪70年代,威廉姆森(Williamson)进一步深化了科斯理论;t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 JBuckley)与卡森(Mark OCasson)在1976年合作出版的专著跨国公司的未来中系统提出了内部化理论;t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在1981年出版的著作跨国公司的内幕中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第27页,共65页。(二)主要观点(二)主要观点t主要观点: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导致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直接原因。该理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
16、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第28页,共65页。市场内部化形成的原因 第一、外部市场失效;第二、中间产品交易困难;第三、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第29页,共65页。(三)评价(三)评价t贡献 把市场交易内部化原理引入到了对外直接投资领域,首次从企业组织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把既有优势跨国界内部化转移的特定能力,使它的分析更具有动态性,从而也更接近实际;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企业竞争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得理论分析更加接近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形式的境外直接投资(包括服务性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第30页,
17、共65页。局限性 内部化理论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单方面探寻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够,这就使内部化理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第31页,共65页。四、区位优势理论及其发展四、区位优势理论及其发展(一)传统的区位理论(一)传统的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Location Theory)传统理论认为区位优势独立于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之外,被视为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外生变量。因而,从资源学派的观点来看,区位优势既然是外生变量,就容易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第32页,共65页。(二)全球区位理论(二)全球区位理论(Global Location 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