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墨法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老子墨法家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法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谭雅玲社会学03级第1页,共27页。吕不韦吕不韦(?前235)吕吕 不不 韦韦 铜铜 戈戈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
2、,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第2页,共27页。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撰吕氏春秋的目的大概不出两点:一是以这一“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巨著与当时著书布天下的如荀卿之徒相抗衡,以声张吕门和强秦之威。二是将吕不韦在秦国实行的政策策略理论化,以作为统一天下后大秦帝国的治国纲领,并企图借以既奠下秦国长治久安的理论基础,又可巩固吕不韦的相国之位和仲父之尊。吕氏春秋中有道家的宏阔,儒家的仁爱,墨家的节俭勤奋,法家的严谨,兵家的
3、威猛,农家的务实,阴阳五行家的应变,还有小说家的丰富精彩,经典作品的典雅庄重,民间文学的随和通俗。第3页,共27页。对诸子百家的批判和汲取孔 子、老子、墨子、法家第4页,共27页。吕氏春秋的不二篇 中讲孔子贵仁。儒家学说从社会秩序层面上贯穿着吕氏春秋全书,强调孔子贵仁正是为了解决治国安邦的方针问题,解决社会的秩序和社会的安定问题。在吕氏春秋中君臣父子论的主旨比孔的论调更完整,其中有两点值得引起重视:明确无误的提出了人伦这一概念。明确指出善处十际是人与禽兽的明显区别,十际为安是人类进步的象征,人总是一步步从“以力为贵”走向以礼法处置人伦关系的,这一点也是孔子思想所不能达到的。综上,吕氏春秋 之所
4、以强调“孔子贵仁”意在以其仁建立一种良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使国家长治久安。对孔子之仁的改造和弃取大约可以从三方面加以讲述:孔子:第5页,共27页。改造和摈弃了孔子之仁的迂腐气。商汤伐桀,武王伐 纣,在孔 子看来都是杀君之举,是不能允许的,而 在吕氏春秋中,这是“攻无道”,是“伐不义”,是利天下 之民的举动,对国家和对人民都是福莫大焉的事。易言之,吕氏春秋 中所强调的“仁”本身就包含着“攻无道”和“伐不义”的内容。因此 在“攻无道”和“伐不义”的问题上,不是对孔 子的继承而是 站在完全批判的立场上。主张“仁”与“义”的结合,把“仁”这种完全道德标准与个人的修养与情操有机结合起来。吕氏春秋比孔
5、 子更进一步的是:明确提出修养成“如此人”的目的 在于“定天下”或“定一国”。吕氏春秋将墨学中合理因素注入儒学的仁义观,使其更具有使用性和现实价 值。第6页,共27页。老子:道家学说偏重于自然和人生。他们致力欲探讨宇宙的本源以及万物衍化的程序及规律,也探讨人的本性和人生的究竟。在先秦诸子中,他们概括力最强,抽象程度最高,眼界最开阔,胸怀最宽广。因此,吕氏春秋对这家学说的扬弃最多。老子的“无为”是老子把“道”运用于政治人生的一个重要范畴,运用于政治的叫做无为而治。吕氏春秋汲取了这一思想,但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老子的“无为”是从天道自然思想中引发出来的,但如何从“自然”到“无为”却有点玄虚,实践
6、起来比较困难。吕氏春秋在这方面给予了补充和发展:老子:第7页,共27页。首先,吕氏春秋提出了君臣分工理论,即君主要按照事物的本性制定正确的方正政策,发号施令就行了,至于具体的政务和事务,那就是白官的职能,君主就不必干涉了。吕氏春秋把“无为”限定在君主一方,而“无为”的含义只是不干涉臣下的职能而已。臣下还是要有为的。其次,君主也不是真正的“无为”,“无知无为”指的是不干预,不扰乱臣下的职责,君主并非无所事事,他要修身养性,体道行义,力劝君道,才能作到“无为”,因此吕氏春秋的“君道无为”实际上要求君主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增长自己的才智和能力。这样,就把老子那个比较空洞而略带消极的“无为”变成一个
7、内容充实而更积极的“无为”了。第8页,共27页。墨子以贵廉闻名于当世与后世。吕氏春秋也十分“贵廉”,由此。吕氏春秋 在“廉”这一点上是与墨学相同的,或者说是深受墨学影响。“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墨子:第9页,共27页。日常生活俭朴节用。勤俭。各行各业的人都勤俭 奋作,这是 最根本的生财之道,如在上农篇 中说:“古先圣王 之所以导其民 者,先务于农。农民非徒为地利也,贵其 志也“。显然 这一说法比 墨子的更高明一些。吕氏春秋比墨子更深刻在于不 只农民,其它行业的人们也必须 在行业 中提高 素质。廉也包含有其它崇高气节,不苟取 之义。对于墨子的廉是 赞赏有佳。廉 在学习中体现为坚忍不拔,实事求
8、是的品格以及廉洁无私 之义。第10页,共27页。韩非子 有变认为:“一民之轨,莫如法。”商君书 错法认为“嫌恶者,赏罚之本也。”吕氏春秋虽然也承认法的作用,也承认赏罚的必要性,但更强调德教的作用和功能,这也是吕不韦与秦王政之间不能和睦相处的重要因素。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富强,同时也给秦国带来了一个不好的传统:以君为本,而民为弱。“弱民”不是指体制上的弱,而是精神上,气质上的弱,即乐于为刑法所制,肯于为君主去战死。商鞅的弱民政策,在当时的秦国取得了不小的效果。大大加强了君权,削弱了民的自我意识。诸子百家在秦长期找不到生长的土壤,其原因盖出于此。而吕不韦强调“全生为上”君主的职责先在于使民众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