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分米的认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天方乘风
  • 文档编号:3279685
  • 上传时间:2022-08-16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536.2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分米的认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小学 三年级 数学 第三 单元 分米 认识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 标准 下载 _其他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分米的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作业设计目录单元信息 2单元分析 2单元学习及作业目标 3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4课时作业 5第 1 课时毫米的认识 5第 2 课时分米的认识 8第 3 课时 千米的认识 10第 4 课时 千米的估算 13第 5 课时 吨的认识 16第 6 课时 解决问题 19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22(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22(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25附件: 第 1 课时 毫米的认识预习单 277第 2 课时 分

    2、米的认识预习单 28第 3 课时 千米的认识预习单 29第 5 课时 吨的认识预习单 30第 6 课时 解决问题预习单 311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测量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 时 信 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毫米的认识第 3.1 (P21-22)2分米的认识第 3.2-3 (P23)3千米的认识第 3.4-5 (P26)4千米的认识估算第 3.6 (P26)5吨的认识第 3.7-8 (P31-32)6解决问题第 3.9 (P33)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

    3、建立统一度量 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毫米、分米的认识,在现实情 境中,感受并认识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单位。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及质量,并进行测量。课标在“知识技能”方面指出: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 的估算;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在“数学思考”方面指出:在运 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简单数 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 猜想。(二) 教材分析21、知识网络2、内容分析测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

    4、 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套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积累,按逐级递进、 螺旋上升的原则将测量的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测量教学的第 二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 系统、完整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内容,易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教学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 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三) 学情分析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 步的人数,在这一单元中

    5、,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 量单位“吨”。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本单元内容 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逐步完善知识储备。因此,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三、单元学习及作业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 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3换算。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 量。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如何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

    6、问题,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 1-4 题,要求学生必做) 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和实践性,题 量 1-2 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但不做硬性要求,供学习上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4第 1 课时毫米的认识作业 1 (基础性作业)1.作业内容(1) 填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 ( ) 作单位。下图中蜡笔的长度 ( ) 毫米,也是 ( ) 厘米。(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手掌宽 55 ( )。 一块橡皮长 4 ( )。教室里

    7、的书桌高 75 ( )。数学书厚 7 ( )。墨水瓶高 6 ( )。(3)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1 厘米= ( ) 毫米 6 厘米= ( ) 毫米100 毫米= ( ) 厘米 3 厘米= ( ) 毫米(4)选着正确的选项填到括号里。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 ( )。 A.1 米 B.1 分米 C.1 毫米10 枚 1 元的硬币的厚度是 ( )。A.1 米 B.1 分米 C.1 厘米 一本字典的厚度约是 5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5)画一画。画一条长 5 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长 3 厘米的线段。2.时间要求 ( 15 分钟以内)5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

    8、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 (1) 题的第题是课本上给的概念,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

    9、的掌 握情况,建立对 1 毫米的概念,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第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考察的是学生对测 量物体的实际掌握,读数先读毫米,再读厘米。答案为:毫米;60;6。本题使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再次收集,起到记忆的作用,让学生根据图示读 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巩固学生的实际测量物体长度和读数的能力。第 (2) 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毫米和厘米的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知,学生心里 建立起对 1 毫米和 1 厘米概念的认知和区分,加深对“1 毫米”和“1 厘米”的 体验。让学生对“1 毫米”和“1 厘米”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表象认识,明白“1 毫米”和“1 厘米”有多长。答案为:小明手

    10、掌宽 55 ( 毫米 ) 一块橡皮长 4 ( 厘米 )。教室里的书桌高 75 (厘米 )。数学书厚 7 ( 毫米 )。墨水瓶高 6 ( 厘米 )。第 (3) 题让学生掌握毫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互相转换。考察的 是学生对毫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关系认知。答案为: 1 厘米= ( 10 ) 毫米 6 厘米= ( 60 ) 毫米6100 毫米= ( 10 ) 厘米 3 厘米= ( 30 ) 毫米第 (4) 题让学生对毫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体现了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 3 道选择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实际中的各种会遇到的事物的 长度,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

    11、学与生活的联系。答案为: C C B第 (5) 题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画一画,使学生有了亲身感受,体验如何 画出一条题目需要的线段,这题通过使用直尺画出相应的线段,巩固加深了学生 对测量的掌握。作业 2 (发展性作业)1.作业内容(1)一个墨水瓶的高度是 50 毫米,2 个墨水瓶摞一起有多少厘米?2.时间要求 ( 5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

    12、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实际中的各种会遇到的事物的长度,让学生把学到的知 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 决问题里面,会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摆出相应的式子,解决题目里的问题。答案为:5050=100 (毫米) 100 毫米=10 厘米7第 2 课时分米的认识作业 1 (

    13、基础性作业)1.作业内容(1)单位换算。83 厘米= ( ) 毫米8 米= ( ) 分米20 厘米= ( ) 分米80 毫米= ( ) 厘米28 厘米+42 厘米= ( ) 分米6 分米32 厘米= ( ) 厘米(2)判断题。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 ( )小明的妈妈身高 160 分米。 ( )3 分米等于 300 厘米。 ( )(3)在里填上“”、“”或“”。2 分米 19 厘米 80 厘米 30 分米70 毫米 7 厘米 99 厘米 1 米200 毫米 20 厘米 10 厘米 1 毫米(4)把下面各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4 米 6 厘米 9 毫米 4 分米 9 厘米 8

    14、厘米 50 厘米 ( ) ( ) ( ) ( ) ( )2. 时间要求 ( 10 分钟以内)3. 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15、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第 (1) 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这 4 个长度单位的关 系认知。这 6 道单位换算题把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混合在一起,让学生合理地运 用和判断,有利于学生对长度观念的建立,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合理建构,培养 学生版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为:3 厘米= (30 ) 毫米; 20 厘米= (2) 分米; 8 米= (80) 分米; 80 毫米= ( 8) 厘米; 28 厘米+42 厘米= (7 ) 分米;6 分米32 厘米= (28) 厘米作业第 (2) 题这 3 道判断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实际中的各种会遇到的事物的 长度

    16、,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 判断对错, 自己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答案为: 、 、 作业第 (3) 题因为 2 分米=20 厘米,20 厘米19 厘米,所以 2 分米19 厘米,通过这样的单位换算,把两个量的单位换算成一样的后,再比较数字的大 小就得出结果来了。其他的题目都是如此。这 6 道比较大小题把学生学过的长度 单位混合在一起,让学生合理地运用和判断,有利于学生对长度观念的建立,也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合理建构,培养学生版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为:,作业第 (4) 题 4 米 6 厘米=406 厘米,4 分米 9 厘米=4

    17、9 厘米,把单位都换 算成厘米时,这道题就不难解出来了。通过这样的单位换算,把几个量的单位换 算成一样的后,再比较数字的大小就得出结果来了。答案为:4 米 6 厘米 50 厘米 4 分米 9 厘米 8 厘米 9 毫米作业 2 (发展性作业)1作业内容(1) 小明家有一根长 5 米的棍子,爸爸锯下了一截后还剩 50 厘米,问爸爸 锯下的长度是多少?2.时间要求 ( 5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9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

    18、,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第 (1) 题这是一道应用题,考到了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只要得出 5 米=500 厘米,500-50=450 厘米,450 厘米=4 米 50 厘米,题目的考察点就是长度 单位换算。通过练习实际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第 3

    19、课时 千米的认识作业 1 (基础性作业)1. 作业内容(1) 在 ( )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 100 ( )。数学课本约厚 6 ( )。学校跑道长 200 ( )。成人 3 小时约行 15 ( )。(2)填一填7 千米= ( ) 米300 米+700 米= ( ) 千米8000 米= ( ) 千米3000 米+6 千米= ( ) 千米1 千米-800 米= ( ) 米10(3)估一估行 1 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把出行方式和相应的时间连起来。15 分 1 分 5 分 5 秒(4)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标注运动场的跑道长 400 米,跑 2 圈半就是跑了

    20、 1 千米。( )过街天桥长 36 千米。( )小汽车的速度一般为每小时 80 千米。( )丽丽家离省城 120 千米,她从家最好骑自行车去省城。( )(5)小敏家到奶奶家的路程约是 1 千米,小敏已经走了 400 米,还要走多少 米?2. 时间要求 ( 15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21、,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第 (1) 题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 (km) 作单位,所以第一和11第四个空都填千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 米 (mm) 作单位,第二个空填毫米;学校跑道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场地,根据生活 常识可知第三个空填米。故答案为: 千米; 毫米; 米; 千米。考察学生在测量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时能否选择合适的的长度单位,目的是

    22、 巩固长度观念,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业第 (2) 题想 1 千米是 1000 米,7 千米是 (7) 个 1000 米,即 7 千米 =7000 米。因为 300 米+700 米=1000 米,1000 米=1 千米,所以 300 米+700 米 = (1) 千米。想 1000 米是 1 千米,8000 米是 (8) 个 1 千米,即 8000 米=8 千米。想 1000 米是 1 千米,3000 米是 (3) 个 1 千米,即 3 千米,所以 3000 米+6 千米= (9) 千米。因为 1 千米=1000 米,所以 1 千米-800 米=1000 米-800 米=

    23、(200) 米。故答案为: 7000; 1; 8; 9; 200。长度单位的换算,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旨在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 之间进率的认识和理解。作业第 (3) 题根据生活实际,飞机的速度汽车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行相同的距离,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短,反之用的时间越长。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行 1 千米所用的时间进行判断, 旨在结合速度、时间等多种量帮助学生巩固 1 千米的长度观念。作业第 (4) 题跑道长 400 米,即一圈是 400 米,那么半圈就是 400 米的 一半即 200 米,而 400+400+200=1000 米,1000 米=1 千米

    24、,所以 2 圈半就是 1 千米,故题干说法是 。根据实际情况,过街天桥长 36 米,故题干说法。 根据实际情况,小汽车的速度一般为每小时 80 千米,故题干说法 。丽丽 家离省城 120 千米,她从家最好坐车去省城,故题干说法。故答案为: ; ;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实际经验、估测方法和长度表象加以判断,有一定难度。作业第 (5) 题小敏家到奶奶家的路程约是 1 千米,小敏已经走了 400 米, 求还要走多少米?我们应该首先把单位统一,1 千米=1000 米,然后用一共的路 程减去小敏已经走的 400 米,就是还要走的米数。故答案为:1 千米=1000 米1000-400=600 (米)答:还要

    25、走 600 米旨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 2 (发展性作业)1. 作业内容(1)在 ( )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使等式成立。 9 ( ) +1 ( ) =1 ( ) 99 ( ) +1 ( ) =1 ( ) 999 ( ) +1 ( ) =1 ( )2.时间要求 ( 5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12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

    26、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9 厘米+1 厘米=10 厘米=1 分米99 毫米+1 毫米=100 毫米=1 分米999 米+1 米=1000 米=1 千米故答案为:厘米,厘米,分米;毫米,毫米,分米;米,米,千米。 旨在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深层次理解并加以灵活应用第 4 课时 千米的认识估算作业 1 (基础性作业)1. 作业内容(1)估一估,填一

    27、填。他们从学校到家大约各有多远?(2)放学后成成坐 4 站公共汽车到家,每站约 500 米,大约 ( ) 米。(3)圆圆走 100米大约要走 200步,放学后她走了800 步到家,大约( ) 米。(4)青青走 100 米大约要用 2 分钟,放学后他大约要走 20 分钟到家,大约13( ) 米。(5)刘阿姨从家到公司要走 500 米,每天上下班她要走 2 个来回。他每天要 走多少千米?(6)看图回答问题。状状家从家出发去超市,怎样走比较近?从状状家到动物园,最少要走多少米?2. 时间要求 ( 15 分钟以内)3. 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

    28、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14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 (1) 题考查学生利用估算的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 (2) 题以车站间的距离为标准,每站约 50

    29、0 米,一共是 4 站,所以 500 4=2000 (米)。第 (3) 题以步长为标准,100 米大约要走 200 步,走了 800 步,即 800200=4, 所以是 4 个 100 米即 400 米,则 800 步大约是 400 米。第 (4) 题以走路时间为标准,走 100 米要 2 分钟,走了 20 分钟,即 1 分钟走了 50 米,那么 2050=1000 (米)。故答案为:1000 米,400 米,2000 米。配合例 6 的题型,例 6 刚好介绍了三种估算的方法。第 (5) 题 1 个来回就是去一次,沿相同路线返回一次,所以这里的 1 个来 回就是 2 个 500 米,2 个来回

    30、是 4 个 500 米。故答案为:50022=2000 (米) 2000 米=2 千米 答:他每天要走 2 千米主要考察学生对 2 个来回的理解,还要注意单位换算。第(6)题1)路线一:状状家 电影院超市。总路程为:290+250=540(米)。 路线二:状状家商店超市。总路程为:350+300=650(米)540(米)650(米), 所以第一条路线比较近。答:从状状家出发经过电影院到达超市比较近。 根据图示可知最近的路线为:状状家商店宾馆动物园。总路程为: 350+230+290=870 (米) 。答:从状状家到动物园,最少要走 870 米。让学生应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及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选择

    31、路线的问题。不是 要求找出 1 千米的路线,而是要求找出最近的路线,这样设计更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也是对 1000 以内加法运算的复习作业 2 (发展性作业)1.作业内容(1)妈妈周末开车带晶晶去农村看望奶奶,途中要走 300 千米。他们上午 7 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70 千米,上午 11 时能到达吗?152.时间要求 ( 5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32、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根据已知条件,要想知道上午 11 时能否到达,需要先求出汽车从上午 7 时 到上午 11 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然后再把汽车行驶的总距离和 300 米进行大 小比较,如果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等于或大于 300 米,就能到达,否则的话就到不 了。故答案为:11-7=4 (时) 470=280

    33、 (米)280 米300 米 答:上午 11 时不能到达。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旨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渗 透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第 5 课时 吨的认识作业 1 (基础性作业)1.作业内容(1)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16(2) 填一填:(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填空)一头牛约重 800 ( ) 一只蓝鲸约重 180 ( )一只鸡约重 3000 ( ) 一只大象约重 4 ( )一艘轮船的载重约 3500 ( ) 一头猪约重 200 ( )(3) 算一算:5 吨= ( ) 千克 6000 千克= ( ) 吨177 吨+5 吨= ( ) 吨15 吨-8

    34、吨= ( ) 千克3000 千克+6000 千克= ( ) 吨10 吨-4000 千克= ( ) 吨2.时间要求 ( 10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35、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第 (1) 题车子装运石子、砂、水泥、土都是以吨来做单位还有大型的 买卖,如:贩运水果、蔬菜都是以吨作单位,计量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的质量一 般用吨做单位。作业第 (2) 题在完成这些质量单位填写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 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得出牛和猪虽然算是体型比较大的动物,但是它们的 体重在与大象、蓝鲸体重和船舶载重量相比较时,还是应该用千克来表示,而大 象、船舶、蓝鲸这样的大型甚至巨型物体它们的质量应该用吨来表示,一只鸡的 质量因为前面是 3000,所以填克最合适。答案为:千

    36、克;吨;克;吨;吨;千克。作业第 (3) 题答案:5000;6;12;9;7000;6当学生知道了 1 吨=1000 千克这一关系后,设计了这些学生熟悉的练习,进 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 这一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进行充分的比较、联系、体验,从而牢固树立 1 吨的观念。作业 2 (发展性作业)1.作业内容(1) 如图,每头牛重 800 千克,5 头牛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800 千克2.时间要求 ( 5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

    37、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 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第 (1) 题每头牛重 800 千克,5 头牛重 4000 千克,合 4 吨。 本题通过解决问题

    38、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吨的认识以及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18第 6 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 1 (基础性作业)1.作业内容(1) 每辆小车坐 6 人,每辆大车坐 8 人,有 30 人。如果每辆车都坐满, 可以怎样租车?租车方案大车 8 人/辆小车 6 人/辆可坐人数/人如果一辆大车 10 元,租一辆小车 8 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2) 莉莉有 5 元和 1 元的人民币各 9 张,如果要买一套 42 元的课外书,她 可以怎样付钱?付钱方案5 元的张数/张1 元的张数/张总钱数/元2.时间要求 ( 10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19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B 等,答案正确、过

    39、程有问题。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成;答案不准确,过程错误、或无过程。答题的规范性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解法的创新型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 程。综合评价等级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 合评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第 (1) 题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案,方案一:租 3 辆大车,1 辆小车; 方案二:租 5 辆小车。方法一:38+6130

    40、人 方法二:5630 人方案一的需要:310+838 元;方案二的需要:5840 元如何有序合理的把方法找完,有多少种方案就应该学会有序的思考。引导学 生用枚举法。作业第 (2) 这道题目考察同学付钱的有序法,答案有两种:第一种方法:5 张 8 元和两张 1 元的;第二种方法:7 张 5 元和 7 张 1 元的。具体方案一:58+2142 元具体方案二:75+7142 元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动手列表操作,掌握表格的功能以及枚举时的 注意点。使学生认识到列表可以记录每一种方案的可能性。作业 2 (发展性作业)1.作业内容(1) 一共 28 人,小船限乘 4 人,大船限乘 6 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 以怎样租船?如果租一条大船 10 元,租一条小船 8 元,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202.时间要求 ( 5 分钟以内)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等级备注ABC答案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分米的认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79685.html
    天方乘风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