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详细版)(2022秋季).docx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3276233
  • 上传时间:2022-08-15
  • 格式:DOCX
  • 页数:209
  • 大小:6.9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详细版)(2022秋季).docx》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 部编版五 年级 上册 教案 详细 秋季 秋天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2022秋)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2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5个词语。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语言积累背诵

    2、白鹭蝉。体会、积累蕴含作者感情的句子。阅读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口头表达学会合理控制发言时间。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大家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书面表达能仿照课文,写出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实践活动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1 白 鹭【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

    3、”等14个词语。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4个词语。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教学过程】板块一 情境导入,初识白鹭之美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4、。(1)导入: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本第一单元导语页,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单元导语页上的内容和图片。课件出示:(2)引导看图。(预设:图上有一朵盛开的花,它有着金黄的花蕊、洁白的花瓣,露珠在花瓣上摇摇欲坠;空中有展翅飞翔的鸟;能想象到晨曦、微露、田野、清风)(3)引读句子: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与花鸟、自然有关,(学生读)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读)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2.情境导入,初识白鹭之美。(1)导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自然万物,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文章。我国的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倾心赞美。他是怎样通过文字写出白鹭的美,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白鹭。(2)板书课文题目,指导认识“鹭”。提示:“鹭”是鸟类的一科,常见的有课文中提到的白鹭、朱鹭、苍鹭等。“鹭”是上声下形的形声字。(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课件播放白鹭觅食、栖息、飞翔的视频(视频约两分钟),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交流:你对白鹭有什么印象?通过白鹭联想到了什么?预设:白鹭雪白的羽毛衬着蓝天碧野,很美。让人联想到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张志

    6、和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4)过渡:白鹭在不同文人墨客的笔下各有特点,在杜甫和张志和的诗词中,白鹭是和翠柳、桃花等美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设计意图单元学习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语,让学生对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感受白鹭之美,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白鹭如诗”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读要求:边读边将课文中的生字和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读反馈,检查字词。课

    7、件出示:白鹭 精巧 色素 适宜 白鹤 嫌弃 寻常 蓑毛 长喙 黛色 玻璃框 嵌入镜匣 绝顶 嗜好 望哨 恩惠 清澄 铿锵 韵律 美中不足(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蓑毛”的“蓑”读su,“喙”读 hu,“框”读kun,“嵌”读qin,“匣”读 xi,“嗜好”读sh ho,“澄”“铿锵”都是后鼻音。(3)学生齐读词语。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眼里,白鹭的形象是怎样的?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并相互交流。课件出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精巧”是什么

    8、意思?(提示:可以通过近义词替换、拆字相加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引导体会“精巧”是精细巧妙的意思。(2)从全文充满诗意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诗。说说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预设一:从第25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色彩美。预设二:从第68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在田间“钓鱼”、枝头独立、黄昏时低飞三种不同场景下所表现出的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的关键语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同时落实“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一学习目标。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受外形美1.学生快速阅读

    9、第25自然段,思考:这4个自然段写了什么?预设:这4个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来写的,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写出了白鹭形象的适宜。课件出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1)提问:“适宜”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第12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句子中的“适宜”指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恰到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2)指导朗读:读好“一切”“适宜”,读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感悟对比,品“身段美”。课件出示: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1)读句子,思考:作者想表

    10、现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句中“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等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作者是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等词语表现出白鹤、朱鹭和苍鹭的不适宜,从而侧面突出白鹭的适宜。(2)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指名读)3.感悟排比,品“颜色美”。(1)教师引导: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的美?学生交流。课件出示: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2)读句子,想象白鹭外形的精巧美,说

    11、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交流:从“雪白”“铁色”“青色”“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中能感受到白鹭“色素的配合”十分适宜;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中能感受到白鹭“身段的大小”恰到好处。这是对“适宜”的具体描写。(3)提问:“一分”“一忽”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蓑毛”“长喙”“素”“黛”?引导体会:两个“一分”和两个“一忽”,在文中都是强调数量极其微小,小到极致。作者用词准确,说明了哪怕色素、身段发生一丁点儿变化,都会影响白鹭的美,凸显白鹭美得精巧、适宜。查字典理解“素”“黛”。(“素”的意思是“白”,“黛”的意思是“黑”)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蓑毛”“长喙”。4

    12、.对比阅读,体会情感。(1)教师介绍:“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处描写,是借鉴并化用了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的作品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句子。课件出示: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郭沫若白鹭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2)朗读文段,比较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交流体会。预设:运用“增减、长短、素黛、白黑”这几组反义词构成了排比式的语句,使语段整齐匀称,如诗一般。(4)点拨:作者将对绝代佳人的描写用到白

    13、鹭身上,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白鹭的外形之美,以及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白鹭“精巧如诗”。(1)导读:同学们不仅感受了白鹭精巧的外形美,也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精巧。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老师将课文中的部分语句以诗的形式写了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教师指导朗读。(配图片和音乐)(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课件出示配文的插图,指名配

    14、乐读。师生合作读。试着背诵第15自然段。设计意图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这个环节紧扣“适宜”二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嫌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在对比阅读中体会白鹭的美。同时引入宋玉的赋,让学生通过类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白鹭之美,其外形的“适宜”程度无可挑剔,实在精巧如诗。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图画、文字、音乐结合起来感受和体会,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体会表达方法,抒发情感,背诵积累。板块四 学习写字,抄写积累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件出示:宜 鹤 嫌 朱 嵌 框 匣 哨 恩 韵(1)引导观察,说一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在书写这些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2)指导书写。

    15、教师范写“嫌、嵌、匣”,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嫌:左窄右宽,左部“女”的撇点与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嵌:“山”扁小,“甘”上横向左探出,中间是一横,“欠”的捺要舒展。匣:三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3)学生练写,展评。(4)学生自主练写其他字。教师边巡视边提示书写要点:鹤、韵:左右宽窄相当,“鹤”字第三笔是长撇。框:左窄右宽,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王”,最后写竖折。哨:“肖”上面的部分不要写成“小”。恩:上长下短,“因”字不要写成“田”,注意框内的“大”末笔捺变点。2.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并摘抄你喜欢

    16、的自然段。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功底,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生字识记、书写的规律,相互提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识写生字的能力与书写的自信心。本文语言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型范本,学生可以通过摘抄文句积累语言。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教学过程】板块一 配乐朗读,回味形象美1.导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再次欣赏白鹭的美吧!2.配乐,教师和

    17、学生一起朗读。3.过渡:“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611自然段,去感受白鹭的神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味白鹭那精巧如诗的外形美,积累语言。提出问题“为什么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激发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的兴趣。板块二 想象画面,感悟神韵美1.小组合作,读中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学生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68自然段,试着读出画面美。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发挥想象,说说你

    18、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写在教材上每个自然段的末尾。2.引导交流,说中悟神韵。(1)比较归纳,取画名: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哪三幅优美的图画?你为每幅图起了什么样的名字?学生交流预设:白鹭垂钓图、白鹭瞭望图、白鹭起舞图(2)描述画面,悟神韵:请你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一:学生交流第6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垂钓时的悠然、宁静。a.引导学生想象,体会“钓”字的形象传神:白鹭怎样钓鱼?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交流预设: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使

    19、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b.提问: “玻璃框”“镜匣”指什么?“嵌”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预设:清澈的水田就像玻璃框,一两只白鹭悠然地站在水田中,望着水田里游动的小鱼。突然,一只白鹭迅速地叼起一条小鱼,一口吞了下去,随后又静静地站立不动。一切都那么安宁,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水田就像透明的镜匣,倒映着白鹭的身影。远远看去,就像一幅水墨画,画中的主角是白鹭,美得让人心旷神怡c.指名读:带着这种感受,读出白鹭在水田中“钓鱼”的悠然、宁静之美。预设二:学生交流第7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闲立枝头远眺的独特、悠然。a.引导想象: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

    20、树的绝顶,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不是在望哨。“望哨”给人紧张、不安稳的感觉,而白鹭站在树顶时的状态是悠然的。)b.提问:“嗜好”是什么意思?白鹭的嗜好是什么?从“孤独”“悠然”“嗜好”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白鹭在干什么吗?学生交流预设:“嗜好”指特殊的爱好。枝头独立是白鹭的嗜好,凸显了白鹭高雅脱俗之美。白鹭站在树顶上,让人感受到孤独也好,悠然也罢,作者的意思是说白鹭优雅矜持,让人产生美的联想和感受。它可能在眺望远方的风景,可能在思念久别的朋友,可能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总之,它是闲适的、悠然的。c.指名读,读出白鹭闲立枝头远眺的悠然之美。预设三:学生交流第8自然段的内容

    21、,感悟白鹭低飞时的清纯、美丽。a.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在黄昏时的乡村,人们偶见白鹭低飞的画面会是怎样的?他们会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的身影,时而掠过时而盘旋于时而飞向晚归的农民们,放学的孩子们看到白鹭,它的蓑毛是那样洁白,映着余晖,清纯美丽,宛若仙子,让人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之美。b.为什么作者说“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怎样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学生交流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作者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

    22、惠”。“清澄”原指水清澈透明,在课文中比喻画面清纯美丽。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正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c.男女生分读,读出画面的清澄之美。3.看图练习,背中悟表达。课件出示第68自然段描述的三幅图画及提示词,学生看图朗读或背诵相关文段。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白鹭垂钓图 在清水田里 时有 站着钓鱼 第二幅图白鹭瞭望图 晴天的清晨 每每 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第三幅图白鹭起舞图 黄昏的空中 偶见 低飞4.小结: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然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如诗如画般的美丽,表现了白鹭

    23、的优雅独特,看到这样的画面就如同在读“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设计意图白鹭的神韵之美以及“清澄的形象化”等,学生难以感悟。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是读与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反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朗读,想象补白,描述画面,在文字与画面的转换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板块三 读写结合,学习表达美1.抓关键句,体会情感。(1)导读:白鹭不仅外形美得如精巧的诗,而且生活的场景也如诗如画。这样美的白鹭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第911自然段。(2)教师引读“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学生接读后面的文段“白鹭不会唱歌”。 (3)引导理解:“白鹭实在

    24、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几个地方写到了作者对白鹭的感受与人们的不同?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读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发现白鹭的寻常之美)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作者能欣赏白鹭的独特、悠然之美)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

    25、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白鹭优美而不张扬,它常见且平凡,孤独而又悠然,它清澄得如诗如画。这句话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与课文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2.整体回归,学习表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完成课文结构图。课件出示:(2)看结构图,回顾全文。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引导学生总结表达方法:描写了两个方面,三幅画面;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直接抒情;用词精确等。(3)看结构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3.仿写练习,学习表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仿写练习。题目一:学习课文

    26、第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题目二: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抓住一两个生活场景来写,突出它的特点,抒发自己对它的感情。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当堂训练,以评导写,指导修改,落实一课一得,并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与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板块四 课外拓展,享受阅读美1.合作读描写白鹭的古诗,享受古诗中的自然美。(1)过渡:白鹭,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让我们到古诗中欣赏白鹭的美吧!(老师说上句,同学们接下句)课件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

    27、梨花落晚风。(2)引导:不光白鹭,自然界中的万物皆有情趣,皆能为我们代言。自由朗读课本第14页的古诗蝉,体会诗人的情感。2.交流知作者,享受课外读物中的情感美。(1)教师引导:让我们像作者郭沫若一样,做一个热爱生活、细致观察自然的人。(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郭沫若的资料。教师相机推荐阅读: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剧本。(3)小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课外多观察、多阅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用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出对美的感受。设计意图拓展读古诗,感受古诗中白鹭的美;推荐阅读,让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板书设计】1 白鹭【教学后记】2 落花生【教学目标】1.认识

    28、“亩、吩”等5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0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教学重难点】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0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 结合预习,质疑导入1.板书课题,引导交流: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第

    29、2课落花生,你们知道落花生是什么吗?2.自主交流,引导观察。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常识。(课件出示花生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花生的果实在哪里,说说对花生的印象。(果实长在地底下;矮矮的,花很小,很普通)课件出示:落花生名字的由来:陆地上的植物,几乎都是在地上开花,在地面上结果,但花生却是在地上开花,地面下结果,所以人们叫它落花生。3.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课文白鹭中作者描写白鹭,抒发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落花生一课,作者又会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设计意图“落花生”这一事物很常见,但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却很陌生,从课题质疑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常识,为下文

    30、深入理解花生的品格打下基础。预测课文内容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板块二 读准课文,理清脉络1.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2)学生按提示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3)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4)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2.自读反馈,梳理文本。(1)指名轮流读课文,相机指导生字读音。(2)整体感知,梳理内容。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每部

    31、分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后,师生共同梳理,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追问:哪些内容是重点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学生交流梳理。预设:课文详写了尝花生、议花生部分。(3)组织交流:作者写种花生和收花生都只有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很多笔墨,为什么?(4)借助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教学时结合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接着,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板块三 朗读对话,感知特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花生的特点。(1)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

    32、特点?(2)小组合作,完成下表。课件出示: 内容议论的人花生的样子花生的好处父亲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有没有果实。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姐姐味道很美哥哥可以榨油“我”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都喜欢吃(3)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花生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4)小组展示: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分角色朗读:借助课文插图,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心情、神态、动作,每个不同的人物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读中感受大家对花生的喜爱之情。2.读中感悟表达:课文是怎样写出花生的这些特点的?预设:一是简要写了种花生的事;二是重点写了议花生的内容,通过人物对

    33、话来描写花生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感知文中人物对花生的喜爱之情,了解花生的特点,感受文章借人物对话来描写花生特点的表达方法。板块四 语境识字,指导书写1.语境识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1)指名朗读文段,读准“半亩”“空地”“播种”“浇水”的读音。(2)指导学习多音字“空”“种”。指名用这两个字的另一读音组词。(3)理解“半亩”:半亩的面积有多大?(4)理解“开辟”。提示:用换词法或查字典的

    34、方法理解。(5)联系上下文体会“居然”。从“居然”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读出收获时“我们”的惊喜之情。(6)指导书写“播、浇”。“播”的右上方是撇加“米”。“浇”的右半部分“尧”的右上角不要加点。课件出示: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7)指名读这两段话,指导读准“吩咐”“茅亭”“爱慕”“矮矮地”“分辨”等词语的读音。(8)结合语境理解“吩、

    35、咐”“爱慕”“分辨”的意思。(9)从“矮矮地”“不能立刻分辨”中,你体会到什么?(花生的外表朴实无华)(10)指导书写“吩、咐、慕、亭、矮”。引导观察:每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预设:吩、咐:口字旁写小些,位置偏上。慕:下面部分是“小”字右边多一点。亭:中间的秃宝盖写得宽扁一些,“口”写得扁小一些。矮:左部的“矢”最后一笔变成点,和右下部“女”的撇形成避让。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2.抄写词语,巩固练习。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要求写正确、写整洁。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教学放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集中进行。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重点指导“播、浇、亭、矮”,出示重点语句,既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又相机体会一

    36、家人收获花生的喜悦及花生的外表朴实无华的特点。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教学过程】板块一 研读对话,领悟道理1.读中比较,感悟花生的品格。(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710自然段,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感受人物内心不同的想法。(2)默读第10自然段,根据表格提示,说一说花生的可贵之处。课件出示:桃子、石榴、苹果花生生长位置外表给人的印象(3)指名说一说:父亲的话里,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学生交流,相机完成表格。课件出示:桃子、石榴、苹果花生生长位置高高地挂在枝上果实埋在地里,

    37、矮矮地长在地上外表鲜红嫩绿不好看给人的印象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很有用(4)追问:“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的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交流。预设:父亲这样说,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不好,而是从生长特点来进行对比,突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花生就是这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相机板书:赞美 朴实无华 默默无闻(5)指导朗读:读好“鲜红嫩绿”等关键词,突出事物的特点,感悟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指名读)2.情景朗读,明辨道理。(1)教师引读:一家人品尝着花生,谈论着花生。在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花生的好处后,父亲郑重其事地说:“(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38、。”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养成像花生一样的品格,父亲语重心长地说:“(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父亲的话不仅是对儿女们说的,也印在了我们的心上:“(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2)提问:你能读出父亲话里的含义吗?学生交流预设:赞花生,谈做人。3.理解句子。引导:年幼的“我”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课件出示: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齐读句子。(2)理解关键词“体面”。课件出示:体面:面子;身份;体统。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课文句子中“体面”的意思是外表好看、美丽。(3

    39、)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的人? “只讲体面”好不好?(4)举例子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呢?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5)小结:父亲的话告诉我们,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对别人、对社会有好处的人,都是有用的人。讲体面没有不好,但只讲体面而无用就不行!花生最可贵的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就像许多普通人一样,虽然平凡但对社会有贡献。作者许地山就是这样的人,许地山的父亲也是这样的人。设计意图突破重点,在读中引导学生先抓住关键词,读懂字面的含义,感受花生外表的朴实。再通过设疑“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吗?”引导学生在辨析中领悟父亲的话。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只讲体面的人”“有用的

    40、人”这两个关键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体会作者的内心。板块二 补充资料,感悟写法1.补充资料,了解作者。引导:作者将自己的笔名取为“落华生”,这个笔名与花生有着怎样的联系?课件出示:许地山(18931941),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在燕京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背景介绍: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一位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也是一位爱国诗人。中日甲午战争中,他曾率台湾人民死守孤城台南。战败后,他就携眷搬到福建龙溪(现今漳州)。他公务繁忙,很少参

    41、与家事活动。作者和他的哥哥姐姐们都很尊敬父亲,珍惜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2.学生结合背景资料,交流体会。预设:作者以“落华生”为笔名,就是为了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后来,他用行动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作家。3.朗读对话,了解写法。点拨:这篇文章写的是花生,其实也是在说做人的道理啊!花生的品格就是许地山的品格,像这样借助某个事物的特点来写人的品格的方法叫借物喻人。设计意图拓展资料,既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了解课文中的父亲,又为学生释疑:为什么作者觉得父亲来了实在很难得?文中花生的可贵之处就是生活中的作者与父亲品格的写照,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板块三 读写迁移,尝试练

    42、笔1.讨论:作者借落花生讲出自己的生活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动、形象、易懂)2.迁移写法: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课件出示: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说说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试着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一段话把它们的特点写具体。生活中,哪些人也有这个特点?用一段话叙述人与事物的相同之处。想一想:这两段话应该怎样连接起来?给你写的话取个题目吧!(1)教师相机点拨事物特点与人物品质之间的关联。(2)同桌交流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以及由此想到的人。(3)学生尝试写一段话。预设:竹子外形特点:翠绿,笔直而有节,

    43、中空。能让我们想到那些充满活力、正直、品格高尚、虚心向上的人,例如教师、警察、建设者等。(4)例文:课件出示:竹子有人喜欢花的娇艳,有人喜欢柳的婀娜,而我虽喜欢花,也喜欢柳,但我更喜欢那一枝枝翠色欲滴、亭亭玉立的竹子。竹子既没有花儿娇艳,也没有柳树婀娜,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它浑身流动着生命的绿色,它身姿细长而又英挺,它高贵而又典雅。在微风轻拂下,它翩翩起舞,舞姿柔美,一年四季总是给予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绿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喜欢竹子,因为它无论遇到狂风还是暴雨,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生长在平地还是山间,它那饱经风霜而又瘦弱的身躯依然翠色不改、宁折不弯、不屈不挠。郑板桥曾称赞它:“千磨万击还坚

    44、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多么像那些为祖国奉献的建设者啊!盖高楼,修隧道,设计高铁,建造飞船建设者们为祖国、为人民辛勤地劳动着,无私地奉献着。面对一个个困难,他们就如竹子一样,有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啊!多么令人赞叹的竹子!我喜欢竹子,喜欢它的朴实,喜欢它无私的品质,喜欢它坚强不屈的精神。我希望在生活中,人人都能有竹子般的性灵、竹子般的品质、竹子般的精神。设计意图凭借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通过把特点写具体,写出人与事物的相同之处,再尝试连接两段话,降低了练笔的难度。【板书设计】2 落花生【教学后记】3 桂花雨【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

    45、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教学过程】板块一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谜语导入,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谜语:八月放异香。(打一花卉名)引导: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桂花有什么印象。(2)板书课题:桂花雨。2.想象情境,理解课题。看到这个课文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情景?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3.补充材料,简介作者。(1)桂花雨给作者琦君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难忘、美好的回忆。作者将这些美好的回忆记录于笔端,写成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桂花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作家吧!课件出示: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人(今浙江温州市瓯海区)。当代女作家。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部,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详细版)(2022秋季).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762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