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课件2.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272340
  • 上传时间:2022-08-15
  • 格式:PPT
  • 页数:84
  • 大小:1.7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课件2.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电力 传动 自动控制系统 课件
    资源描述:

    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第第 2 2 章章第1页,共84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2.2.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3.3.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4.4.双闭环系统调节器的设计双闭环系统调节器的设计*5.5.转速超调的抑制转速超调的抑制*6.6.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第2页,共84页。一、双闭环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一、双闭环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 转速单闭环系统不能随意控制电流和转转速单闭环系统不能随意

    2、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矩的动态过程。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只能限制电流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只能限制电流的冲击,并不能很好地控制电流的动态的冲击,并不能很好地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波形。第3页,共84页。理想的快速起动过程理想的快速起动过程IdLntIdOIdm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IdLntIdOIdmIdcrnn 起动过程起动过程第4页,共84页。希望能实现的控制希望能实现的控制n在起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只有在起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只有 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n达到稳态后,只要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后,只要转速负反馈,

    3、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主要作用。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主要作用。第5页,共84页。+TGnASRACRU*n+-UnUiU*i+-UcTAM+-UdIdUPE-MTG内环外 环ni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第6页,共84页。当当ASRASR不饱和时,不饱和时,ASRASR成为主导的调节器,成为主导的调节器,转速负反馈起主要作用。转速负反馈起主要作用。Ks 1/CeUcIdEnUd0+-IdR R ACR-UiUPE当当ASRASR饱和饱和时,相当于电流单闭环系统时,相当于电流单闭环系统,实现实现“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imU第7

    4、页,共84页。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 转速反馈系数转速反馈系数 电流反馈系数电流反馈系数 Ks 1/CeU*nUcIdEnUd0Un+-ASR+U*i-IdR R ACR-UiUPE 稳态结构框图稳态结构框图第8页,共84页。调节器输出限幅的作用调节器输出限幅的作用 转速调节器转速调节器ASRASR的输出限幅电压的输出限幅电压U U*imim决定决定 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电流调节器电流调节器ACRACR的输出限幅电压的输出限幅电压U Ucmcm限制限制 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U Udmdm。

    5、第9页,共84页。静特性静特性 设计时,使设计时,使ACRACR不不会达到饱和状态。会达到饱和状态。至于至于ASRASR,在,在CACA段段未饱和,在未饱和,在ABAB段饱段饱和。和。n0IdIdmIdNOnABC第10页,共84页。(1 1)转速调节器不饱和)转速调节器不饱和0*nnUn(U*i U*im,Id Idm)(2 2)转速调节器饱和转速调节器饱和dm*imdIUI(n n0)第11页,共84页。各变量的稳态工作点和稳态参数计算各变量的稳态工作点和稳态参数计算稳态工作中,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0n*nnnUUdLdi*iIIUUsdL*nesdesd0c/KRIUCKRInCKUU第1

    6、2页,共84页。PI PI调节器的特点调节器的特点 比例调节器的输出量总是正比于其输比例调节器的输出量总是正比于其输入量。入量。PIPI调节器未饱和时,其输出量的稳态调节器未饱和时,其输出量的稳态值是输入的积分,直到输入为零,才停值是输入的积分,直到输入为零,才停止积分。这时,输出量与输入无关,而止积分。这时,输出量与输入无关,而是由它后面环节的需要决定的。是由它后面环节的需要决定的。第13页,共84页。反馈系数计算转速反馈系数 电流反馈系数 max*nmnUdm*imIU第14页,共84页。U*n Uc-IdLnUd0Un+-UiWASR(s)WACR(s)Ks Tss+11/RTl s+1

    7、RTmsU*iId1/Ce+E二、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二、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第15页,共84页。起动过程分析起动过程分析 n OOttIdm Id IIIIIIt4 t3 t2 t1*ndLI按转速调节器按转速调节器ASRASR不不饱和、饱和、退饱饱和、饱和、退饱和分成三个阶段:和分成三个阶段:I.电流上升阶段电流上升阶段II.恒流升速阶段恒流升速阶段III.转速调节阶段转速调节阶段 第16页,共84页。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特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特点(1)饱和非线性控制饱和非线性控制(2)转速超调转速超调(3)准时间最优控制准时间最优控制(有限制条件的最有限制条件的最短

    8、时间控制短时间控制)第17页,共84页。动态抗扰性能分析动态抗扰性能分析 调速系统的动态抗扰性能,调速系统的动态抗扰性能,主要是主要是抗负载扰动抗负载扰动和和抗电网抗电网 电压扰动电压扰动的性能的性能第18页,共84页。1/CeU*nnUd0Un+-ASR1/R Tl s+1R TmsKsTss+1ACR U*iUi-EId1.抗负载扰动IdL第19页,共84页。2.2.抗电网电压扰动抗电网电压扰动-IdLUd 1/CeU*nnUd0Un+-ASR1/R Tl s+1R TmsIdKsTss+1ACR U*iUi-E第20页,共84页。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转速

    9、调节器的作用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1 1)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它使转速它使转速 n n 很快地跟随给定电压变化,稳态很快地跟随给定电压变化,稳态 时可减小转速误差,如果采用时可减小转速误差,如果采用PIPI调节器,则调节器,则 可实现无静差。可实现无静差。(2 2)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3 3)输出限幅值决定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输出限幅值决定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第21页,共84页。2.2.电流调节器的作用电流调节器的作用(1 1)作为内环的调节器,在外环转速的调节)作为内环的调节器,在外环转速的调节过程中,它的作用是使

    10、电流紧紧跟随外环调节过程中,它的作用是使电流紧紧跟随外环调节器的输出量变化。器的输出量变化。(2 2)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3 3)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机)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4 4)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第22页,共84页。三、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三、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1 1)概念清楚、易懂;)概念清楚、易懂;(2 2)计算公式简明、好记;)计算公式

    11、简明、好记;(3 3)不仅给出参数计算的公式,而且指明)不仅给出参数计算的公式,而且指明 调整参数的方向;调整参数的方向;(4 4)能考虑饱和非线性控制的情况,同样)能考虑饱和非线性控制的情况,同样给出简单的计算公式;给出简单的计算公式;(5 5)适用于各种可以简化成典型系统的反)适用于各种可以简化成典型系统的反馈控制系统。馈控制系统。第23页,共84页。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 设计工作分两步走:设计工作分两步走:1.1.选择调节器的结构,使系统典型化,以确选择调节器的结构,使系统典型化,以确保系统稳定,同时满足所需的稳态精度。保系统稳定,同时满足所需的稳态精度。2.2.

    12、再选择调节器的参数,以满足动态性能指再选择调节器的参数,以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标的要求。第24页,共84页。调节器结构的选择调节器结构的选择系统校正控制对象 调节器 输入输出典型系统 输入输出选择调节器,将控制对象校正成为典型系统。选择调节器,将控制对象校正成为典型系统。第25页,共84页。典型典型I型系统型系统)(sR)1(TssK)(sC T T 系统的惯性时间常数;系统的惯性时间常数;K K 系统的开环增益。系统的开环增益。T1c1cT选择参数,保证选择参数,保证 或或 ,使系统足够稳,使系统足够稳定。定。第26页,共84页。典型典型型系统型系统 保证系统足够稳定保证系统足够稳定)(

    13、sR)(sC)1()1(2TsssKT11cT或第27页,共84页。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1.1.跟随性能指标跟随性能指标 2.2.抗扰性能指标抗扰性能指标 调速系统的动态指标以抗扰性调速系统的动态指标以抗扰性能能,而随动系统的动态指标,而随动系统的动态指标则以跟随性能为主。则以跟随性能为主。第28页,共84页。系统典型的阶跃响应曲线系统典型的阶跃响应曲线5%(或2%))(tCCCCmaxmaxCC0 tOtrts第29页,共84页。阶跃响应跟随性能指标阶跃响应跟随性能指标 t tr r 上升时间上升时间 超调量超调量 t ts s 调节时间调节时间第30页,共84页。

    14、突加扰动的动态过程和抗扰性能指标突加扰动的动态过程和抗扰性能指标maxC1C2C5%(或2%)CFFO ttmtvCb第31页,共84页。抗扰性能指标 n C Cmaxmax 动态降落动态降落n t tv v 恢复时间恢复时间 第32页,共84页。nI型和型和型系统型系统在稳态误差上的区别。在稳态误差上的区别。n典型典型 I 型系统在跟随性能上可以做到超调型系统在跟随性能上可以做到超调小,但抗扰性能稍差,小,但抗扰性能稍差,n典型典型型系统的超调量相对较大,抗扰性型系统的超调量相对较大,抗扰性能却比较好。能却比较好。典型典型I I型系统和典型型系统和典型型系统的型系统的比较比较第33页,共84

    15、页。典型I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输入信号输入信号阶跃输入阶跃输入斜坡输入斜坡输入加速度输入加速度输入 稳态误差稳态误差 0v0/K0)(RtRtvtR0)(2)(20tatR(1)稳态跟随性能指标:不同输入信号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第34页,共84页。稳态跟随性能指标稳态跟随性能指标n在阶跃输入下的在阶跃输入下的 I 型系统稳态时是无差的;型系统稳态时是无差的;n但在斜坡输入下则有恒值稳态误差,且与但在斜坡输入下则有恒值稳态误差,且与 K 值成反比;值成反比;n在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为在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因此,因此,I型系统不能用于具有加速度输入的型系统不能用于具有加速度输入的随动

    16、系统。随动系统。第35页,共84页。(2)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参数关系参数关系KT0.250.39 0.50.69 1.0阻尼比阻尼比 超调量超调量 上升时间上升时间 tr峰值时间峰值时间 tp 相角稳定裕度相角稳定裕度 截止频率截止频率 c 1.0 0%76.30.243/T 0.8 1.5%6.6T8.3T 69.90.367/T 0.707 4.3%4.7T6.2T 65.50.455/T 0.6 9.5%3.3T4.7T 59.2 0.596/T 0.5 16.3%2.4T3.2T 51.8 0.786/T第36页,共84页。典型典型I I型系统的抗扰性能指标型系统的抗扰性能指标0)(sR

    17、)(2sW)(1sW)(sF)()(sCsC)(sN)(11sW)(sW)(sC典型I型系统)(sF第37页,共84页。扰动作用下的典型扰动作用下的典型I I型系统型系统 只讨论抗扰性能时,输入作用只讨论抗扰性能时,输入作用 R R=0=0。)1()()()(21TssKsWsWsW)1()1()(211TsssTKsW)1()(222sTKsW取取,则则第38页,共84页。阶跃扰动作用下的输出变化量阶跃扰动:阶跃扰动:sFsF)()(1()1()(222KsTssTTsFKsC输出变化量:输出变化量:TtmeTtememmmmFKtCTtTtTt2sin2cos)1()1(1222)()2/

    18、()2/(/2225.0KT当当 时时第39页,共84页。221TTTTm51101201301%100maxbCC 55.5%33.2%18.5%12.9%tm/T2.83.43.84.0tv/T14.721.728.730.4典型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参数的关系(KT=0.5,Cb=FK2/2)第40页,共84页。典型典型II型系统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关系型系统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关系 时间常数时间常数T T是控制对象固有的,而待定是控制对象固有的,而待定的参数有两个:的参数有两个:K K 和和 。定义定义中频宽中频宽:12Th)1()1()(2Tsss

    19、KsW第41页,共84页。典型典型型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型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dB/L0 11T12hKlg20-20 40-40 /s-1c=120dB/dec40dB/dec40dB/dec中频宽第42页,共84页。参数之间的一种最佳配合参数之间的一种最佳配合采用采用“振荡指标法振荡指标法”中的闭环幅频特性中的闭环幅频特性峰值最小准则,可以找到和两个参数之峰值最小准则,可以找到和两个参数之间的一种最佳配合,间的一种最佳配合,122hhc211hc第43页,共84页。则则 hT2222112121)1(21ThhhhThKc第44页,共84页。输入信号输入信号阶跃输入阶跃输入斜坡输入斜坡

    20、输入加速度输入加速度输入稳态误差稳态误差00 0)(RtRtvtR0)(2)(20tatRKa/0(1 1)稳态跟随性能指标)稳态跟随性能指标 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典型典型II II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关系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关系第45页,共84页。n在阶跃和斜坡输入下,在阶跃和斜坡输入下,II II型系统稳态型系统稳态时均无差;时均无差;n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与开环增益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与开环增益K K成反比。成反比。第46页,共84页。(2 2)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动态跟随性能指标 h 3 4 56 7 8 9 10 tr/Tts/T k

    21、52.6%2.412.15 3 43.6%2.65 11.65 237.6%2.85 9.55 2 33.2%3.0 10.45 129.8%3.1 11.30 127.2%3.2 12.25 125.0%3.3 13.25 1 23.3%3.35 14.20 1按Mrmin准则确定参数关系时第47页,共84页。典型典型型系统抗扰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关系型系统抗扰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关系+)1()1(1TsshTsKsK2)(sF)(sC0)(1sW-)(2sW第48页,共84页。在阶跃扰动下,在阶跃扰动下,11212)1(12)(222332222hTssThhsThhTsTFKhhsC 阶跃扰动的

    22、输出响应阶跃扰动的输出响应Cb=2FK2TsFsF/)(取输出量基准值为取输出量基准值为 第49页,共84页。典型典型II I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h 3 4 56 7 8 9 10 Cmax/Cbtm/T tv/T 72.2%2.4513.60 77.5%2.70 10.4581.2%2.85 8.80 84.0%3.00 12.9586.3%3.15 16.8588.1%3.25 19.8089.6%3.30 22.80 90.8%3.40 25.85(参数关系符合最小(参数关系符合最小MMr r准则)准则)第50页,共84页。校正成典型I

    23、型系统的几种调节器选择控制对象调节器参数配合)1)(1)(1(3212sTsTsTK)1)(1(212sTsTKT1、T2 T312TsK)1(2TssK)1)(1)(1(3212sTsTsTK321,TTT ssK11pi)1(sKipKsss)1)(1(21ssK11pi)1(11T2211,TT3211,TTTTT1 T2第51页,共84页。传递函数近似处理传递函数近似处理(1 1)高频段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高频段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 )1)(1)(1()1()(321sTsTsTssKsW小惯性环节可以合并第52页,共84页。1)(1)1)(1(13232sTTsTsT近似条件近似条

    24、件32c31TT第53页,共84页。(2 2)高阶系统的降阶近似处理)高阶系统的降阶近似处理设三阶系统设三阶系统a a,b b,c c都是正数,且都是正数,且bc bc a a,即系统是稳定的。,即系统是稳定的。降阶处理:忽略高次项,得近似的一阶系统降阶处理:忽略高次项,得近似的一阶系统近似条件近似条件 :1)(23csbsasKsW1)(csKsW),1min(31cacb第54页,共84页。(3 3)低频段大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低频段大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 时间常数特别大的惯性环节,可以近似时间常数特别大的惯性环节,可以近似为积分环节,即为积分环节,即 11TsTs1近似条件:近似条件:T3

    25、c第55页,共84页。四、双闭环系统调节器的设计四、双闭环系统调节器的设计 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调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先内环后外环,即从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先内环后外环,即从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展。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展。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计转速调节器。第56页,共84页。-IdL(s)Ud0(s)Un+-+-UiACR1/RTl s+1RTmsU*I(s)Uc(s)Ks Tss+1Id1Ce+E Tois

    26、+11 T0is+1ASR1 T0ns+1 Tons+1U*n(s)n(s)电流环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E(s)(增加了滤波环节)(增加了滤波环节)第57页,共84页。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1.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2.2.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3.3.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4.4.电流调节器的实现电流调节器的实现电流调节器的设计电流调节器的设计第58页,共84页。+-ACRUc(s)Ks/R(Tls+1)(Tis+1)Id(s)U*i(s)+-ACRUc(s)Ks/R(Tls+1)(Tis

    27、+1)Id(s)U*i(s)简化后的电流环结构图简化后的电流环结构图按典型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型系统设计,ACRACR选选PIPI调节器。调节器。liTRKKKisiI,第59页,共84页。K I s(Tis+1)Id(s)+-U*i(s)动态结构框图动态结构框图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开环对数幅频特性:1OL/dBci-20dB/dec/s-1-40dB/decTi校正后电流环的结构和特性校正后电流环的结构和特性第60页,共84页。设计步骤:设计步骤:1.1.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2.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3.3.转速调节器参数的选择转速调节器参数的

    28、选择4.4.转速调节器的实现转速调节器的实现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转速调节器的设计第61页,共84页。111)()()(Icli*idsKsWsUsI 电流环等效传递函数 原来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经原来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经闭环控制后,可以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较小闭环控制后,可以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较小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环节。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环节。第62页,共84页。电流闭环控制的意义电流闭环控制的意义 电流闭环控制改造了控制对象,加快了电流的跟随作用,这是局部闭环(内环)控制的一个重要功能。第63页,共84页。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n(s)+-Un(s)ASRCeT

    29、msRU*n(s)Id(s)Tons+11 Tons+1U*i(s)111sKI+-IdL(s)电流环第64页,共84页。简化后的转速环结构n(s)+-ASRCeTmsRU*n(s)Id(s)/Tns+1+-IdL(s)第65页,共84页。转速调节器选择ASR采用采用PI调节器调节器ssKsWnnnASR)1()(mennNTCRKK令令则则)1()1()(n2nNnsTssKsW第66页,共84页。n(s)+-U*n(s)1()1(n2nNsTssK校正后的调速系统第67页,共84页。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按照典型按照典型型系统的参数关系型系统的参数关系,nn hT2n2N21ThhKnme

    30、n2)1(RThTChK因此因此 第68页,共84页。转速环与电流环的关系转速环与电流环的关系 外环的响应比内环慢,这是按上 述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多环控制系统的特点。这样做,虽然不利于快速性,但每个控制环本身都是稳定的,对系统的组成和调试工作非常有利。第69页,共84页。例题例题2 21 1 电流调节器设计电流调节器设计例题例题2 22 2 转速调节器设计转速调节器设计 按典型按典型II型系统设计的型系统设计的ASR使转速超调使转速超调量过大,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量过大,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典型系统是线性的,不符合起动时典型系统是线性的,不符合起动时 ASR饱和的非线性条件,必须按实际条饱和的非线性

    31、条件,必须按实际条件重新计算转速超调量。件重新计算转速超调量。第70页,共84页。转速调节器退饱和超调转速调节器退饱和超调 起动时,转速调节系统不服从典型系统起动时,转速调节系统不服从典型系统的线性规律的线性规律,超调量不等于典型超调量不等于典型II型系统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中的数值跟随性能指标中的数值,而是经历了饱和非而是经历了饱和非线性过程后的超调,称作线性过程后的超调,称作“退饱和超调退饱和超调”。分析表明,可以利用典型分析表明,可以利用典型II型系统抗扰型系统抗扰性能指标中负载由性能指标中负载由 突降到突降到 的动态速升的动态速升与恢复过程来计算退饱和超调量。与恢复过程来计算退饱和超调量

    32、。dmIdLI第71页,共84页。n OOttIdm Id IIIIIIt4 t3 t2 t1*ndLI第72页,共84页。退饱和转速超调退饱和转速超调 n n的基准值的基准值 在典型在典型II II型系统抗扰性能指标中,型系统抗扰性能指标中,C C的基准值:的基准值:medLdmnbTCIIRTn)(2换算到退饱和转速超调换算到退饱和转速超调 n n的基准值:的基准值:由于由于 ,TFKCb22mnNTTnz)(2dLdmIIFmeTCRK 2nTT则则其中其中 ,dNdmIIdNdLzIIedNCRIn 第73页,共84页。退饱和超调量退饱和超调量 转速超调量转速超调量 的基准值应该是的基

    33、准值应该是 mnNbbbnTTnnzCCnnCC*max*max)(2)(*n经基准值换算后得经基准值换算后得 n第74页,共84页。例题例题2-3 2-3 计算后表明,转速退饱和的计算后表明,转速退饱和的超调量满足设计要求。超调量满足设计要求。第75页,共84页。五、转速超调的抑制五、转速超调的抑制 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加入转速微分负反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加入转速微分负反馈后,可提早馈后,可提早ASR的退饱和时间和退饱和的退饱和时间和退饱和转速,从而抑制了退饱和超调。转速,从而抑制了退饱和超调。教材中给出了转速微分负反馈参数的工程教材中给出了转速微分负反馈参数的工程设计方法,以及带转速微分负

    34、反馈设计方法,以及带转速微分负反馈双闭环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抗扰性能。调速系统的抗扰性能。可以证明,带可以证明,带微分负反馈的转速微分负反馈的转速PI调节器调节器在结构上符合在结构上符合“全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全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第76页,共84页。*六、六、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n调压与弱磁的配合控制调压与弱磁的配合控制n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n弱磁过程的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和弱磁过程的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和弱磁控制系统转速调节器的设计弱磁控制系统转速调节器的设计第77页,共84页。TeNnNnmax变电压调速弱磁调速UNUPPTeUnO 调压与弱磁的配合控

    35、制调压与弱磁的配合控制第78页,共84页。励磁控制的调速系统励磁控制的调速系统n在基速以下调压调速时,保持磁通为额定在基速以下调压调速时,保持磁通为额定值不变;值不变;n在基速以上弱磁升速时,保持电压为额定在基速以上弱磁升速时,保持电压为额定值不变;值不变;n弱磁升速时由于转速升高,使转速反馈电弱磁升速时由于转速升高,使转速反馈电压压U Un n也随着升高,因此必须同时提高转速也随着升高,因此必须同时提高转速给定电压给定电压U Un n*,否则转速不能上升。,否则转速不能上升。第79页,共84页。TVDAETGnASRACRU*nRPn-UnUiU*i-UcTAVM-UdIdUPE-AFR+U

    36、if+UPEFU*if+RPeAERUi-U*eUeTAFUvTGM+Ucf-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 第80页,共84页。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E E=K Ke e n n,若能使,若能使E E不变不变,则,则n n上升上升时,时,减小。减小。引入引入电动势调节器电动势调节器 AERAER,利用电动势,利用电动势反馈,使励磁系统在弱磁调速过程中反馈,使励磁系统在弱磁调速过程中保保持电动势持电动势 E E 基本不变基本不变。第81页,共84页。电动势的计算与电动势的计算与给定给定 直接检测电动势比较困难,采用间直接检测电动势比较困难,采用间接计算的方法接计算的方法 E=Ud

    37、 RId+LdId/dt 由电动势运算器由电动势运算器 AE AE,算出电动势,算出电动势 E E 的反馈信号的反馈信号 U Ue e 。由由RPRP2 2提供电动势的给定电压提供电动势的给定电压U Ue e*,并,并使使U Ue e*=95%95%U UNN。第82页,共84页。基速以下调压调速基速以下调压调速 n n 95%95%n nNN 时,时,E E 95%U Ue e ,AERAER饱和,相当于电势环开环。饱和,相当于电势环开环。AERAER的输出限幅值为额定励磁给定,的输出限幅值为额定励磁给定,由由AFRAFR调节保持磁通为额定值。调节保持磁通为额定值。用用RPRP1 1调节转速,转速、电流双闭环系调节转速,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起控制作用。统起控制作用。第83页,共84页。基速以上弱磁升速基速以上弱磁升速 提高转速给定电压,转速上升。提高转速给定电压,转速上升。当当 n n 95%95%n nNN 时,时,E E 95%95%U UN N,U Ue e*U Ue e,AERAER开始退饱和,减少励开始退饱和,减少励磁电流给定电压,从而减少磁通。磁电流给定电压,从而减少磁通。第84页,共84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课件2.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7234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