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6单元+综合共7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267643
  • 上传时间:2022-08-14
  • 格式:DOCX
  • 页数:86
  • 大小:191.6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6单元+综合共7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单元 综合 检测 试卷 汇编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6单元+综合共7套检测试卷汇编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摸七百年。”与“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内外服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皇帝制度2.“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的纷争,一个一个诸侯国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B.郡县制C.行省制D.三

    2、省六部制3.唐朝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4.朱元璋在总结元朝灭亡教训时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动。”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皇权旁落,宰相专权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5.宋朝地方各路同设转运司、提刑司、安抚司等,明朝各省同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清朝各省设巡抚、提督等。这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是()A.分割权力,相互制约B.分工合作,提高效率C.专业分割,各

    3、为其主D.分割相权,强化专制6.研究表明,在古代希腊有超过 300 个公共的宗教节日。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这类节日活动()A.克服了民主的狭隘性B.增进了城邦集体认同C.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D.促进了城邦间的合作7.罗马人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概念,贯穿了罗马历史的始终。所有的执政者都要以罗马人民的名义行使权力,罗马的盟国被称为“罗马人民之友”,政治对手被宣布为“罗马人民公敌”。这说明()A.罗马执政者没有掌握实权B.国家主权名义上属于人民C.罗马人民拥有最高决策权D.人民对权力行使实施监督8.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此

    4、后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在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西欧()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导精神世界9.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统治时期,法国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三级会议。下面对当时法国权力结构理解正确的是()A.三次会议支持教皇,反对国王B.贵族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C.教皇与贵族相互联合以共同对付国王D.国王借助三级会议实施统治10.有学者指出,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出英国当时()A.封建色彩异常

    5、浓厚B.近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C.民主改革需要深化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1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A.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B.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度不断发展健全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12.近代某一法律文件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文件的进步性体现在()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C.宣告了中华民族的独立D.开启了政治民主

    6、化进程1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制定了施政纲领、刑事法规、土地民事法规、婚姻法规、诉讼制度、调解制度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势力B.明确废除国民政府法制体系C.人民司法制度开始建立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14.北魏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为此,他决定()A.将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B.采取重文轻武政策C.大量引进南方优秀人才D.南下并定都于洛阳15.2014年,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

    7、思想、积极探索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由于群众的“积极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初突破始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在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55分)16.历史上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具继别子之后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8、,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柳宗元柳宗元集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清)颜元存治编(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的积极作用。(2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5分)(3)根据材料四,分析颜元反对

    9、郡县制的理由。(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因素。(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住房拥挤不堪。城市发展和建设毫无规划可言,城市街道曲折狭窄,联排式、大杂院式和“背靠背”式房屋充斥新兴的大城市,利物浦与曼彻斯特的地窟、瓷器区以及伦敦的贫民窟令人触目惊心,公共设施则几乎等于零。随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英国社会民主化运动已逐步走上稳健的正常轨道。19世纪英国城市政府改革主要有中央立法和城市地方立法两种。在中央以1835年的城市自治机关法为开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由市议会、市

    10、长和市参事会组成的新市政府,履行日益扩大的社会管理职责,从市政公共设施到街道、供水、垃圾和交通,再到精神生活的基础设施,如公园绿地、学校建设、图书馆和博物馆。到19世纪末,英国城市地方建设基本完成。到20世纪初期,经济领域中垄断与集中思想的抬头,政治领域中国家机器也日益加强,并将权力日益集中化,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理。英国城市政府改革进程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精神。以19世纪中下叶各城镇建设市政厅为例,当时市政厅被当作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市政厅的建筑与否、建筑的风格、建筑地址、预算、招标等都在公开的原则上进行。人们不仅仅把市政厅当作宏大的办公楼,而且把它当作是进行盛大的招待会、音乐会的场所,

    11、因此市政厅客观上具有议会厅、法庭、音乐厅等其他功能。市政厅已是群众提升其自身境界的工具。摘编自陆伟芳、余大庆19世纪英国城市政府改革与民主化进程(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近代城市政府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回答英国近代城市政府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国家大事年表英国1802年,颁布工厂法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1836年,工人阶级发动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美国19世纪50年代,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79年,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1886年,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12、争取八小时工作制1898年,美西战争后势力侵入菲律宾、古巴等地法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德国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1年,德国统一并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882年,德、奥、意三国建立军事同盟上表为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历史大事年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

    13、、结社之自由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材料二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5分)(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有哪些进步?通过比较人民权利的

    14、变化,你得到什么认识?(5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大同)迁往洛阳,促成鲜卑人的一次大规模南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全面汉化。以平城为中心的代北地区的恶劣自然条件,决定了它对人口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一向热衷于汉化的孝文帝义无反顾地决定迁都洛阳。由平城一带迁往洛阳的移民有108万左右,为了缓和部分鲜卑贵族不愿离开故土的情绪,孝文帝特许他们“冬则居南,夏便居北”,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冬天住在洛阳,夏天回到平城一带,这些人被称为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的“雁臣”。这当然是不得已的过渡方式,南迁与汉化的最终目标是不变的。孝文帝后来规定,迁居洛阳

    15、的鲜卑人,死后一律葬在洛阳,不许归葬代北,逐渐以洛阳为籍贯,割断与代北的联系。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30年,大体上已经汉化。摘编自中原文化:回望与前瞻(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迁都洛阳的历史作用。(5分)1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武王”“周公”可知指的是西周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周朝实行分封制,“封建”即“封邦建国”。2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这一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汉时得以确立,A项创立于秦朝,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故B项正确;元朝在地方上推行行

    16、省制,C项错误;D项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3答案:C解析:唐朝时期,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朝廷政令,中书省、门下省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制约,故C项正确。4答案:A解析:“主荒臣专”反映的是皇权衰弱,宰相专权,朱元璋认为这是导致“天下骚动”的根源。故选A项。5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统治者解决地方威胁、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割地方权力,通过分权得以集权,题干材料中宋、明、清的地方机构设置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故选A项。6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

    17、,可知这类节日活动有利于增进城邦的集体认同感,故B项正确;雅典民主的狭隘性在于民主的范围小,将妇女、外邦人、奴隶排除在外,题干材料中的做法仅是针对公民群体,不能克服民主的狭隘性,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旨在强调公民的集体认同感,与公民个人自由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城邦间的合作,故D项错误。7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所有的执政者都要以罗马人民的名义行使权力”说明罗马国家主权名义上属于人民,这里的“人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民,而是包括平民和贵族在内的公民,B项正确。8答案:A解析: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王权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故选A项

    18、。9答案:D10答案:C解析: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英国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这说明民主改革需要深化,故选C项;题干材料中土地贵族并非封建势力,不能说明英国封建色彩浓厚,排除A项;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排除B项;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能说明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排除D项。11答案:B12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表明中华民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A项正确。13答案:D解析: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主阶级也

    19、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团结的对象,故A项错误;由题干材料“抗战时期”,可知此时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出人民司法制度开始建立,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建设,故D项正确。14答案:D15答案:A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民众自发的行为,这种群众自发的生产责任制得到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普遍实行,A项正确。16参考答案:(1)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维护西周社会秩序的稳定。(2)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制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郡县制、科举制。(3)颜元

    20、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4)时代背景;看问题的角度;个人学识修养等。17参考答案:(1)背景: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基础建设不足;环境污染;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逐步推进。(2)特点:由城市自治到接受中央行政管理的趋势;以立法手段推进;城市建设体现民主、自由、开放的精神。评价:英国近代城市政府改革伴随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发展,反映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化带来的矛盾,使无产阶级的居住环境等方面有所改善;改革本身体现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8参考答案:示例论题: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阐述: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

    21、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的壮大必然要求相应的政治权利,因此1832年英国通过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势力扩大,促进了英国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法国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派力量发展壮大,通过与君主派的斗争,促使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综上所述,19世纪英法均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走向完善,证明了经济是引起政治变化的根源这一历史发展规律。19参考答案:(1)主要变化:每项权利均加了限定法律范围内。问题:增加了法律范围内的规定,而制定法律的权力不掌握在人民手里,所以这是一部体现专

    22、制的宪法。(2)主要进步:明确取消民主权利的各种限制;享受民主权利的范围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增多。认识:旧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是艰难曲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赋予了广大人民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言之有理即可)20参考答案:(1)平城恶劣的自然条件;摆脱首都困境;全面推行汉化政策的需要。(2) 促进洛阳繁华;有利于全面推行汉化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

    23、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监,监管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大都由寒门子弟担任。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科举制已取代九品中正制B.寒门子弟已成为治国核心C.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D.世家大族的势力日趋衰落3.钱穆指出,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C.重视官员的综合

    24、素质D.抑制了门阀士族势力4.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北宋曹州(今山东菏泽)商人于令仪的子侄中多人考中进士。书中还记载了朝廷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上述材料反映出()A.商人子弟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权利B.当时科举考试中存在舞弊现象C.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D.北方比南方更重视科举考试5.据唐会要记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这说明当时()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扩展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D.监察制度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6.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

    25、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D.促进制度转型7.1800年,民主共和党人托马斯杰斐逊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即将卸任的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在下台前把许多本党人士紧急塞进了政府和法院。1801年初,杰斐逊上台后,立即撤换了大批联邦党官员,代之以新执政党的人士。这一事件()A.直接导致了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B.反映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C.引发了美国政局的激烈动荡D.加剧了美国的南北矛盾8.一般认为工业革命是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重要动力,其依据是工业革命后()A.贫富差距扩大B.政府管

    26、理职能扩展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政党政治的形成9.1890年,英国政府调整文官分类,在原来两大等级基础上再分别划分三个等级,均按照大学毕业考试类似的科目,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从20岁至24岁的青年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这一改革()A.为文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B.提高了政府管理的专业水平C.有效地遏制了文官的官僚习气D.使社会等级制度进一步固化10.1978年美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强调利用报酬来鼓励雇员的工作积极性,保护揭发政府工作缺点和弊端的人不受打击。这一改革的目的是()A.调动文官的工作积极性B.加强执政党对文官队伍的控制C.加强文官内部的相互制约D.提高文官的专业水平11.19世纪中

    27、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化()A.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B.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D.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12.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这一规定表明清末教育改革()A.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B.依旧带有盲目排外色彩C.是戊戌变法的发展D.带有明显的专制烙印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多部关于

    28、文官制度的法律,这些法律文件()A.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B.构建了中国高效的文官制度C.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有效地杜绝了任人唯亲的现象14.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修订颁布的考试法实施细则申明:“任命人员,谓政务官以外之公务员。”其目的在于区分政务官和事务官,这一规定()A.标志着文官制度的成熟B.反映了中国文官制度的特点C.在当时政治体制下作用不明显D.有利于克服政党轮换的弊端15.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一法律颁布的重要意义是()A.标志着干部制度的废除 B.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C.标志着文官制度的形成 D.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

    29、形成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1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朝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朝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朝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方与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士人需先入

    30、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

    31、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5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00年,联邦党人总统亚当斯在下台前把许多本党人士塞进了政府和法院。1801年初杰斐逊上台后,立即撤换了大批联邦党官

    32、员,代之以新执政党的人士。由此开启“政党分肥制”先河,使之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美国政治录用的基本方式。材料二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调整和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法律,又称彭德尔顿法,根据功绩制的原则,规定对政府公务员的录用,一定要经过竞争考试;考试要侧重于实际工作需要的才能和知识。法律规定了公务员政治中立的原则,通过公务员考试并被国家正式雇佣的人员,不得因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革除职务。在此之后,美国国会又陆续通过了许多公务员管理方面的法律,使美国的公务员制度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瑛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及(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5分)(

    33、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的公务员制度。(5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之法,考试内容也有所变化,有经学基础知识、文采词章、经学理论、政论见解等,还有一些专门知识,如律令、算学等。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宋朝考试内容一直有变化。在宋朝废止了行卷和公荐,实现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宋朝考卷实行

    34、“糊名弥封制”和“誊录法”。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同考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采用公务员制度。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荐任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得不到严格执行

    35、。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注:1946年3月召开)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南京国民政府选官制度的新变化。(9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科举始于隋唐时期,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士子自幼习诵儒学经典,皆以科考为目标。到了清朝,科举考试内容仍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中后期,工矿企业大量出现,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逐步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度支部、法部、邮传部等新机构。1

    36、905年,清政府颁布谕令,规定自次年起停止科举取士制度。1915年,民国政府公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等法令。材料二19世纪,英国政府除了国防、财政、税收、社会治安等传统事务外,还要管理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新事务。当时国王、贵族仍主导着文官的任用,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曾任驻华领事馆翻译的密迪乐提出,英国应该采用中国科举制公开竞争的原则,面向全体国民,实行考试录用官员的制度。18501870年,许多杂志介绍中国科举制的选官程序和方法。1855年,英国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确立考试竞争和择优录用原则。1870年,英国完成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职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1)列

    37、举隋唐之前中国的选官、授爵制度。(4分)(2)19世纪以来,英国借鉴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文官制度的改革,20世纪初,中国废除科举取士,推行新式教育体制。试评析这一现象。(8分)1答案:B解析:汉朝实行的察举制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故选B项;军功爵制主要是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主要以门第为标准选官,排除C项;科举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排除D项。2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寒人”指庶族地主,“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说明庶族地主地位上升,世家大族的势力日趋衰落,D项正确。3答案:D解析:钱穆认为科举制的选拔标准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

    38、政治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士族的势力,故D项正确。4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朝廷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舞弊现象,故B项正确;A项“开始”说法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考试内容和南北方对科举考试的态度,故C、D两项错误。5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仅涉及御史的弹劾职能,未体现监察机构职能的扩展,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皇帝对此事的态度,B项错误;题干材料仅仅涉及李恪遭到弹劾,没有涉及如何处理,与司法制度无关,C项错误;李恪作为皇子,受到御史弹劾,说明御史的弹劾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D项正确。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清朝对各地巡视御史有诸多限制,旨在减少其与被监

    39、察地方官吏的接触,这一做法有利于各地巡视御史秉公行使监察职能,提高监察效果,故B项正确;这一做法可减少贪腐现象,但不可能杜绝贪腐现象,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对各地巡视御史巡视地方的限制,没有扩大御史权力,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清朝钦定台规对巡视御史的限制,并未反映监察制度的转型,故D项错误。7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政党分肥制”下的典型案例,“政党分肥制”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其存在的弊端,B项正确。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A项“直接导致”说法错误。“政党分肥制”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题干材料中的事件并未引发美国政局的激烈动荡,C

    40、项错误。两党之间的矛盾与南北矛盾无关,D项错误。8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这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B项正确。贫富差距扩大与文官制度无关,A项错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政党政治的形成都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C、D两项错误。9答案:B解析: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确立了文官制度。189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使政府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提高,B项正确,A项错误。调整文官分类并不能遏制官僚习气,C项错误。社会等级制度与文官等级无关,D项错误。10答案:A解析:“利用报酬来鼓励雇员”和“保护揭发政府

    41、工作缺点和弊端的人不受打击”都是为了调动文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改变官僚体系中僵化的习气,A项正确。11答案:D解析:文官制度影响美国的政党政治,但并不影响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构和三权分立体制,A、B两项错误。美国实行两党制,文官制度改革不能削弱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C项错误。文官是由考试选拔产生的,一般具有专业能力,且文官制度不受政党轮换的影响,有利于政府管理的科学化,D项正确。12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若学堂不读经书中国必不能立国矣”,可知此章程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故A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开办了新式学堂,故B项错

    42、误;清末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是戊戌变法的发展,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烙印,故D项错误。13答案:A解析: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较短,其颁布的法律文件也基本停留在纸面上,但是这些法律文件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A项正确。14答案:C解析: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是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不是中国文官制度的特点。中国当时处于国民党专制统治之下,这一简单模仿西方的规定没有实际意义,C项正确。15答案:D解析: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对干部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完善,而不是废除,排除A项。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是在1993年,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通过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排

    43、除B项,D项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6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家经典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示例二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加快。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南方文教事业

    44、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人占据优势,明朝为平息北方士人的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三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自唐朝到明朝,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朝时期,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礼教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科举考试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和没落。17参考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

    45、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主政治的发展。18参考答案:(1)两党制形成后,美国政府和司法部门的职务成为党派谋取私利的工具,导致政治腐败现象发生;官员更换频繁,政府工作缺乏连续性,行政效率低下,引起社会不满。(2)公务员考试选拔,体现了相对公平和公正性,有利于防止党派借机谋取私利,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选拔的公务员具有一定的才能和知识,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法律规定了公务员不得因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革除职务,保持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利于社会发展。1

    46、9参考答案:(1)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体系化、规范化;程序日益严密。(2)评价:受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逐步法治化;初步建立了公务员体系,有利于人才选拔;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的专制统治;社会动荡,法令无法严格执行,腐败现象严重。20参考答案:(1)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示例: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开展,出现了大量近代工厂和新的政府部门,需要更多的新式人才。然而,科举考试的内容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出现也冲击了科举制度。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有利于新式教育的发展和新式人才的培养,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考试选官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6单元+综合共7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676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