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1.docx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3267587
  • 上传时间:2022-08-1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8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1.doc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1 教师 招聘 考试 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大约从()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A.有意识记B.多种感官参与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D.画线4.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5.学生学习

    2、“功一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6.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A.沃尔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伯尔7.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A.桑代克B.加里培林C.加涅D.巴甫洛夫8.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A.自我预期B.成败经验C.自我归因D.期待9.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10.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以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

    3、认知水平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A.社会性认知B.社会性情感C.社会性行为D.社会性交往2.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动机可分为()。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高尚的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A.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B.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

    4、的心理特征C.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D.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可分为()。 A.模拟练习B.实际练习C.集中练习D.心理练习5.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示范的有效性?()A.示范的场合B.示范者的身份C.示范的准确性D.示范的时机6.以下属于学习者练习曲线的特点的是()。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高原期C.后期进行慢D.一直是进步的7.以下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A.了解活动的结构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D.教师示范要正确8.多动症儿童行为有哪些特征?()A.活动过多B.注意力不集中C

    5、.冲动行为D.交往困难9.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A.教育治疗B.家庭治疗C.心理治疗D.社会治疗10.记录方式有哪些情况?()A.项目检核表B.评定量表C.轶事记录D.观察记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智力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来体现的。2.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_和_。3.教育心理学是_的一种,是介于_、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4.动机性遗忘理论最早由_提出。5.原理学习的两种形式是_和_。6._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7.研究发现,_岁是继

    6、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8.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_与_。9.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手段是_。10.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认同2.认知失调3.操作的模仿4.原型操作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2.教师如何利用群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3.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六、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2分)论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低年级儿童对

    7、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三年级开始不再无条件服从信任教师。2.D【解析】小学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3.C【解析】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4.D【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5.D【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的关系。6.A【解析】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认为各种心灵的官能可以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因此被称为形式训练说。7.B【解析】加里培林从20世纪50年代

    8、开始从事心智动作形成的研究,并于1959年正式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8.B【解析】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9.B【解析】横向迁移,即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题干中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故属于横向迁移。10.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二、多项选择题1.AD【解析】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交往两方面。2.AD【解析】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动机可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ABC【解析】略。4.ABD【解

    9、析】根据练习途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5.BCD【解析】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但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示范者的身份、示范的准确性、示范的时机等。6.ABC【解析】练习曲线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7.ABD【解析】C项为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 8.ABC【解析】交往困难属于学习困难综合症。9.ABD【解析】儿童厌学症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10.ABC【解析】记录方式通常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

    10、表、轶事记录三种。三、填空题1.群体差异 个体差异2.教材 课程3.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4.弗洛伊德5.发现学习接受学习6.观察7.788.健康模式 疾病模式9.倾听10.寻求发展四、名词解释1。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2.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3.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4.原型操作: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1)丰

    11、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结合起来。(2)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3)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概念、道德理论,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4)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5)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2.【答案要点】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第四,引导集体讨

    12、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3.【答案要点】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问、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当然,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笔记和写提要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常用的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主要包括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主要包括一览表、双向表等。六、论述题【答案要点】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

    13、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依从阶段的特征表现为:行为、观点是受外界影响而被迫发生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阶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1.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6758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