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 三四 单元 教学计划 全部 教案 下载 _一年级上册(旧)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数一数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2.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3.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单元教材分析:“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上课时应尽量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出示课件:随着“美丽的校园”画面的展开,以“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让学生说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促使学生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让学生
2、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由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到提出任务去观察,看的是同一幅图,活动要求不同,学生有新鲜感、有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逐步产生观察的兴趣。单元学情分析:“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数。让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领悟观察的方法。教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让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的观察。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这些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把良好学习习惯融入数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习惯的教育。单元教学重点:数1-10,感知10以内的数。单元教学难点:通过实践、
3、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课题:数一数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题 主备人:许珂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教材主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这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第一次接触的数学内容。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数,初步接触110各数,为后面的认数和计算做一些准备。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10以内数的已有认识,从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供依据。教材首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数数素材,儿童乐园是儿童喜欢的游乐场所,选择这个场景中的人或物让学生数一数,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主动参与
4、观察数数等活动。其次,在场景下面把同类物体或人用“小图”呈现出来,并用点表示相应的个数。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又能使学生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体会数的抽象过程,并能营造出初步的数学学习氛围。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往往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数一数”也是计数和数数的基本方法。教材呈现的场景中,物体和人的数量分别可以用110各数表示。让学生依次数一数,可以使学生初步接触110这10个数,初步学习数数的方法,并学会用数来说明物体的多少。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教材中了解学生数数的已有基础,便于确定数学教学的起点。儿童乐园场景图下面的10幅小图是按110各数顺序呈现的儿童乐园里的人或物的数量,一是因
5、为学生还没有正式学习认数,所以不宜把相应的数写出来;二是为了让学生在物、人与点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初步体会数的抽象过程。2学生分析学生在幼儿园小班就已经会从1数到10了,数数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给出一幅图,让孩子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人或物的数量,对部分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观察,选用合理的数数方法。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3.激发学习兴趣,初
6、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伸出双手:从1数到10。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在数学课上将会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游乐园去玩一玩,不过,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同桌伸出双手,互相数一数。熟手活数,利于了解点数的方法。以到儿童游乐园去玩引入课题,能很好的调动兴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核心推进1初步感知提问: 仔细观察这幅图,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2数数交流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想一想,
7、怎样数的又对又快!3总结方法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边数边做标记等)反馈: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有多少个?追问:怎样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来呢?4抢答练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5点子图表示数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探索:这里还有3幅圆点图,你知道它们各可以用来表示儿童乐园里什么的个数吗?请小朋友先数一数每幅圆点图中圆点的个数,再到儿童乐园图里去找一
8、找。6.按顺序数数。7.找数活动: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或教室里藏着物体的个数? 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如:我家有3口人8用“点子”表示数的结果。如:出示6枝粉笔,9游戏:看物体拍手。(有几个物体几下手)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学生接2架秋千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说一说为什么分别用4、5、6、9个圆点来表示。让学生充分地说。看着点子图从1数到10。找到后与同桌交流。指名到黑板上画。学生相应拍手。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习惯。有利于对1到1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的整体感知。安排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
9、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开放延伸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2. ( ) 在小组内说说。学生观察、寻找规律,动手画一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反思重建第二单元 比一比单元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
10、和轻重。本单元重点内容是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它有着让人们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单元学情分析:比长短、高矮,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情境着手进行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一比,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体会比较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
11、较的结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短、高矮情况,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意识和观察、判断、推理能力。单元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单元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课题:比一比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7题主备人:许珂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要求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教材从校园生活场景中发现学生熟悉的事物,直接要求学生对相应人或物的长短、高矮和轻重作
12、出判断,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生对长短、高矮和轻重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比较的经验。因此,让学生通过独立的观察、思考,并进行比较和判断,进而获得正确的知识是可行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比较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一方面,教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比较方法,如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用简易天平作为比较的工具等。另一方面,注意通过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如:“想想做做”第6题中比较1个红萝卜与一个胡萝卜的轻重,就需要进行简单的推理才能作出判断。2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这是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能通过观察,联
13、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判断,获得结论。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学生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积极参与学习,对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有一定的兴趣,能从熟悉的生活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乐于解决。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出示一根小棒,问:这根小棒长还短?再拿出两根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根小棒。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数一数,猜一猜
14、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什么本领?猜测。观察。指名说一说。体会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才能比较长短。培养猜测能力,调动学习兴趣。核心推进1.比较长短提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明确:要把物体的一段对齐,然后看另一端是否对齐,再比较。练一练:第4页跳绳图。指名读题,做这题要注意什么?汇报:谁能说一说比的结果?你怎么看出来。“红跳绳比黄跳绳长”,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指名回答)2.比高矮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俩要比一比谁的个子高,你有什么办法吗?指定二人到讲桌前背靠背站直,全班学生观察。提问:谁能说说比的结果?指名读题,做这题要注意什么?3比轻重。谈话:出示水果图。这是什么?出示题目:大的画“”
15、小的画“”。提问:这两幅图,除了可以比较出大小,还想比较什么?怎样比较:石榴和柿子哪个重,哪个轻。掂一掂。练一练:掂一掂自己的文具,比较结果,说出轻重。称一称。谈话:掂一掂是个好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出示天平)练一练:第5页水果图。指名读题。4在情境图中找出其他的物体进行比较。5“想想做做”第1题。先请大家玩一个比铅笔的游戏,怎么玩呢?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指导孩子比的时侯,一定要一端对齐。6“想想做做”第2题。观察图,说说小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近呢?为什么?7“想想做做”第3题。8“想想做做”第4题。你喜欢推车的小女孩吗?为什么?你怎么知道坐车的小朋友比推车的小朋
16、友高?怎想的?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9“想想做做”第5题。哪个杯子水最多,最少呢?说说你的理由。10“想想做做”第6题。提问:你为什么在这里画“”?你为什么在萝卜下面画“”?11“想想做做”第7题。教师找五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到教室前面,让他们自己从高到矮排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一说,互相说一说。同桌讨论,指名发表意见。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指定讲桌前掂一掂。学生操作后,指名回答。同桌讨论后,指名回答。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言。读题,学生自主练习。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