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汇编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265106
  • 上传时间:2022-08-14
  • 格式:PPT
  • 页数:75
  • 大小:32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汇编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合作 工学 结合 人才培养 模式 汇编 课件
    资源描述:

    1、基于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基于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一)纠正对(一)纠正对“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狭隘理解的狭隘理解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短期实现不能短期实现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三年或四年的有限时间)2“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在相对封不能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实施闭的空间实施(学校和企业的有限岗位)3“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人才的不能与人才的成长轨迹完全吻合成长轨迹完全吻合(量身定做是一种乌托邦理想,甚至是臆想)包起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78级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发明创造了多种高效、安全的装卸

    2、工具和装卸工艺。(业余时间读完大学)李斌,上海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自动化控制本科毕业,开发五种类型共17台进口数控机床的加工功能,开发新产品55项,公关项目162项。(半脱产读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越是细密,越要质疑其合理性(教育者的介入越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弱;教育者的主观性越强,误导和偏向的可能性越大)(二)何谓(二)何谓“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整个学制阶段针对学生发展所作的改革性安排,是对整个培养设计的概括性提炼,是对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界定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一个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几个方面:可以从几个方面:一是从管理的角度:课程的安排、学

    3、生的管理、制度的设计二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与课程体系的差别在于,这一界定更为宏观,主要突出工学结合、做学结合三是从人的发展规律的角度:每一阶段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认知水平与教学训练的关系(三)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三)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认识认识1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特征(时间、空间、跨学科、跨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岗位要求的跨领域学习)2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性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性特征(新陈代谢,不断追踪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3人才培养模式的归纳性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归纳性特征(不断对新的技术和操作进行规范文本的转化)4人才培养模式的弹性特征(法无定法,有较大的选择和创造的空

    4、间)二、校企合作的意义和特征印证正二、校企合作的意义和特征印证正确的确的“人才模式观人才模式观”(一)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一)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意义1从办学模式来看从办学模式来看必须根据就业需求决定招生规模,安排教学内容,必须开辟较为畅通的就业途径。2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需要几个基本条件:(1)要决定怎样的技能才是企)要决定怎样的技能才是企业岗位所需要的业岗位所需要的既是企业所需,也是学生就业所需(岗位待遇等适合毕业生)(2)技能的教学是靠训练来完成的职业学校必须营造能够训练技能的环境(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组织和设计本身,也需要有丰富实际

    5、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来参与。兼职教师和带教师傅是一支不可少的师资力量。(二)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局限1企业资源流动性与教育教学企业资源流动性与教育教学稳定性的矛盾稳定性的矛盾决定了校企合作难以持久,项目目标难以达到2企业资源片断性与教学内容企业资源片断性与教学内容和过程完整性的矛盾和过程完整性的矛盾决定了单一企业能够提供的资源很有限,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3企业资源粗放性与教育教学企业资源粗放性与教育教学精细化的矛盾,精细化的矛盾,决定了对企业教育资源很难不做提炼地直接搬取(三)从校企合作的局限(流动性、片断性、粗放性)看培养模式的四性特征(开放性、发展性、归纳性、弹性)的合理性1“开放性开放

    6、性”摆脱校企合作的流动摆脱校企合作的流动性和片断性的局限性和片断性的局限用更广泛的交流和更多的资源来充实培养模式的基础材料,补救流动和片断的问题2“发展性发展性”不断解决片断性不断解决片断性和粗放性的不足和粗放性的不足不断完善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实现全面性和精细化3“归纳性归纳性”不断去除片断性和粗不断去除片断性和粗放性的弊端放性的弊端把培养模式逐步上升成为更为规范、更为理性、更为条理的形态4“弹性化弹性化”直指校企合作的直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有效性 弹性化是克服校企合作种种不足的润滑剂,蕴含了更多的因地制宜的适应性、应对特殊困难权变性和自主创新性。三、工学结合是人才模式中最富三、工学结合是人才模

    7、式中最富创新力的部分,也是最需要谨慎创新力的部分,也是最需要谨慎对待的部分对待的部分(一)工学结合在整个模式中是(一)工学结合在整个模式中是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性;学校与工厂两个类型的基本划分;教学模式的规范性、有效性、普适性和可控制性都有待验证工学结合只能是全部学习过程中工学结合只能是全部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环节或几个片段。的一部分环节或几个片段。(二)根据专业设计合适的工学(二)根据专业设计合适的工学结合方法结合方法1.设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的三个要素三个要素时间要素(学制安排)场所要素(校内校外两个类型的实训条件)方式要素(做学结合、

    8、做学一体、项目教学、教学型实习)【企业要素的融入(岗位、技能、行业特征、企业要求、文化环境)】2.从三要素看几种模式构建从三要素看几种模式构建模式举例模式举例时间要素时间要素场所要素场所要素方式要素方式要素1汽车专业巴斯夫涂装“2+1”模式三年教学中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践企业提供校内实训设备,提供企业生产性实训岗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成两个部分2汽车机电工程的“双元制”模式主要在第三、第四学期开展,一周内分为两部分,或周之间交替有固定的训练场所,一般设在校内。在训练车间配有一体化教师学习和劳作的“双交叉”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小班化、模块化、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第三、第四学期校内实

    9、训基地,有一些生产性实训基地小团队、知识与技能结合模块、生产项目模式举例模式举例时间要素时间要素场所要素场所要素方式要素方式要素4建筑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阶段实习:第一年两周认识实习、第三年上半年作业型实习、第三年下半年就业实习教学性实习内容集中在校内,就业型实习在校外。突出作业型实习5会计专业“411”人才培养模式前四个学期校内学习实训短时段交叉,第五学期长时段校内实训,第六学期校外定岗实训校内训练场所为主,校外企业以订单班为基础项目教学6证券投资与 管 理 专 业“3111”人才培养模式前3个学期理论教学,第四学期校内实训,第五学期理论教学、第六学期校外实习校内有完备的实训实施,校外

    10、有较大的合作企业,并有就业项目的合作。项目教学7.税务专业“131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期,课堂教学为主,第二三四学期,课堂教学与实训各一半,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干,税务机关提供有限的实习岗位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3.在一个大模式下的细化模式在一个大模式下的细化模式(一个学校构建涵盖各个专业的(一个学校构建涵盖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广州机电“三个中心、三层递进”的培养模式主线模式名称模式名称时间要素时间要素场所要素场所要素方式要素方式要素1机电一体化专业形成基于三个中心的“项目三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年第二阶段,主要在第二学年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实训中心实

    11、践中心技术中心训练中学工作中学科研中学2.数 控 技 术 专 业“实践导向、能力本位、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年第二阶段,主要在第二学年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实训中心实践中心技术中心基本能力,中级工工艺应用能力工艺开发能力3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站+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学习站工作室技术开发中心岗位技能为主职业素质为主技术开发为主4.在一个专业中的细化模式在一个专业中的细化模式上海大众工业学校汽修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名称模式名称时间要素时间要素场所要素场所要素方式要素方式要素1.引企入校,合作培养模式。贯穿两个学年一个汽车销售企业一个汽车维修企

    12、业每班、每周分别有四位学生到两个企业实习,不断轮回交替2.重视专项培训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开始,企业提供奖学金第二学年,企业参与教学第三学年,提供有技术的实习岗位先是企业到学校,参与教学然后学校教师到企业学习最后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就业企业参与编制课程和教材,每年免费安排两次教师培训,两名兼职教师授课3.“三明治”式工学交替1.第一第二学期2.第三学期3.第四、第五学期4.第六学期1.在校学习2.进入企业学习3.回学校继续学习4.顶岗实习第一次到企业是轮岗实习第二次到企业是顶岗实习第二次到学校是考取证书反例1:“一体两翼三同步”人才培养模式(一体指培养“技文双馨、和谐发展”的人“两翼”,

    13、就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以培育人文修养为底蕴;“三同步”,就是对接当地产业与融合地方文化同步,改革专业课程与建设校园文化同步,技能实训和社会实践同步。)没有时间、场所和方式的设计。没有时间、场所和方式的设计。反例2:“一机、两翼、三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三驱动:课程的四个衔接、校企深度合作、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没有提出时间设计;没有提出场所设计;课程四衔接,很抽象。没有提出时间设计;没有提出场所设计;课程四衔接,很抽象。反例3:“四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四”指“四育人”工程: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第一个“三”:三个面向锻造职业素质服务三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第

    14、二个“三”:开展三自教育,提升基本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第三个“三”:建设三个载体,奠基持续发展后劲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创新平台、优化船业基地)没有时间、场所和方式的设计。没有时间、场所和方式的设计。(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程项目为导向,做中学、学中做,完成“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双循环的学习过程。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过程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结合职业关键能力由若干能力单元项目组成,通过学校实训和企业工程项目锻炼培养,并按模块化方法进行加强;每个能力单元项目包含明确的建设目标任务和教学目

    15、标任务,按“教、学、做”三位一体方法进行训练;按四阶段进行“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双循环的学习。第一和第二阶段完成第一轮工学交替,第三和第四阶段完成第二轮工学交替。四个阶段的安排第一阶段(1、2学期及第3学期前十周)在学校学习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嵌入部分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第3学期后十周)主要以针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为主;第三阶段(第4学期)在学校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由兼职教师上课;第四阶段(第5学期)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就业为目标,选择相应职业岗位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就业实习,前十周在校内实训场进行专业操作技能训练,后十周到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熏陶、行业标准和规

    16、程学习、工程施工及管理训练、就业讲座和指导等,最终完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评注:第四阶段,前十周也在学校进行实训,后十周也并不完全是“顶岗实习”,符合目前校企合作不完全依靠企业的实际)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建筑行业为目标,以工程建设项目引导人才培养;每个职业岗位(群)需若干职业关键能力,通过若干工程建设项目培养;每个项目由若干单元项目组成;每个单元项目包含明确的建设目标任务和教学目标任务;教学目标任务与工程项目目标任务密切结合关键是怎么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第一学期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二至五学期采用“学校+企业施工现场,专任教师+企业工程

    17、技术人员”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完成所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第六学期,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强化职业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评注:项目只要在学校完成,都应该是可行的。而如果是在企业完成,这些项目就要质疑其可行性,有没有教学性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几个质疑点:其一,是什么项目,适应教学吗?学生能学到东西吗?其二,技术人员作为教师或师傅,是怎么带教的。其三,顶岗实习的岗位是怎么安排的?有没有技术含量?)3数控专业“工学结合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从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再到校企合作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技能教学实训,然后再到校外基地进行工学结合

    18、的专项岗位能力实习,最后回到校企合作基地通过专业能力认证。四个阶段的交替循环学生从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开始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学、实验、实训,再到校企合作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专业技能教学实训,然后再到校外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专项岗位能力实习,最后回到校企合作基地通过专业能力认证。(评注:其一,校企合作的校内基地,可以进行基础训练,但仍然要质疑其提供的训练项目的丰富性和技术含量。其二,到校外基地即企业进行专项岗位实习,这些岗位是怎样的,企业真能提供有技术含量的岗位、能够轮岗的训练条件吗?)4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立“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订单”培养;2)企业和学校共同制

    19、定人才培养计划;3)校企双方共同提供教育资源;4)校企双方实施培养和管理;5)参与质量评价;6)根据协议落实学生就业。三个阶段第一、第二学年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指导生产性实训,通过单项职业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安装、调试、运行和检修的专业技术,完成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职业基本技能培养;第五学期专业学习主要在企业进行,分配给每位学生定量的真实任务,学校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实施现场教学,进行具体的实习、职业训练;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把几个关键点:(1)把现代教育技术纳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广泛运用数控仿真等软件以及网络课程,模拟企业现场,

    20、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检修,为实训操作之前的必要准备。(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交替穿插培养,并且淡化实践与理论的界线,理论教学现场化。(3)将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全面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行“双证制”教育。要求学生参加钳工、装配工、调试工、维修工等职业资格认证,并取得相应证书。(评注:把资格认证纳入教学中,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使用仿真模拟条件,也是可行的。质疑:其一,订单班的协议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毕业生照单全收,如果不是,学生的退出机制怎么设计。其二,企业真能委派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吗?其三,企业分给的定量任务进行现场教学,到底是怎么回事?)5应用电子技

    21、术专业“工学结合-产品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构建“工学结合-产品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从职业需求分析入手,按照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构建课程体系。实训项目开发与实际产品生产流程相对应,完整再现产品模块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等关键环节,形成相应的技能培养体系和过程考核机制。(评注:所谓产品模块的开发、生产、管理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而如果是真实的,那么,大量实践表明,教学与产品之间有很大距离)6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一专业、分阶段、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前阶段的二年,按纺纱技术和机织技术实施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纺纱和机织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打下纺织的基础

    22、平台,后一阶段的一年,实施专业方向教学,根据市场需求,根据学生意愿,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分为纺纱和非织造、机织和针织、纺织品设计以及检验与贸易技术四个方向。把握的几个关键点(1)将学生的顶岗实习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力争三年二次到企业顶岗实习,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交替进行。(2)由于顶岗实习就是直接从事生产,学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要求企业给学生生活补助,写出书面鉴定。(3)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实习鉴定放入学生个人档案,并作为评定奖学金的依据。(4)学生的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和第五学期,时间不少于半年,不超过一年,并探索出学生去企业的最佳时间段和次数。(5)在企业的顶

    23、岗实习期间,以实习为主,教学为辅,实施以企业工程师为主要师资,学校教师为辅助教师的现场教学。(质疑直接从事生产能够达到实习的目的,创造经济效益与掌握全面技能真能结合起来吗?小企业、小作坊,实习的内容丰富,也许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但可能很有限;大企业的流水作业,几乎学不到什么东西.)(四)需要通过实践不断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几个实践中的问题:探索多,验证少;文本多,实践少;“成果”多,成效少)四、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想愿景四、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想愿景(一)为贯彻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更好地校企合作环境(解决流动性、片断性、粗放性)1合作的核心对象从广泛的企业群体转变为先进企业及其核心部门(更系统、更先进、更

    24、精细)2从无偿合作转变为购买或补偿性合作(可以遴选、监控、培育)3从校企单线合作转变为集团性、集聚性合作(集团形成了多家企业和多家学校的多头合作,有利于合作的稳定、系统和精细化)4从使用企业资源为主转变为学校自己储备和集聚资源为主(学校自主的资源是稳定的,也可能实现全面系统化和精细化)5从院校贯彻标准转变为制定和发布标准(学校应该成为标准的制定和发布者,前提是掌握最系统、最先进的企业资源)(二)人才培养模式的长线规划(通过职后学习融入企业因素和岗位因素)最有效的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环节,就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所以要提倡和推广弹性学制、累计学分、职后职业教育。学生是有一定生产经验的从业人员,学校提供集中的基础学习和典型技能训练。(三)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设计(主体意识和实践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效应(一切成功的培养都有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以及主体因素,这些提供了具体的范例)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汇编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6510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