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森林生态的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263625
  • 上传时间:2022-08-14
  • 格式:PPT
  • 页数:49
  • 大小:42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森林生态的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森林 生态 环境监测 效益 评价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第14章章 森林生态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本章首先介绍了森林生态环境监本章首先介绍了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和测方法,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和指标内容;阐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指标内容;阐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4种方法,种方法,重点介绍了计量经济评价的方法重点介绍了计量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还简述了森林生和步骤。另外,还简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法和补偿机制。态效益补偿方法和补偿机制。第1页,共49页。v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森林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为森林的合理经营,并进行宏观调控,实

    2、现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v另一方面,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第2页,共49页。14.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v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结果可用于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v 鉴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上的复杂性,时间序列上的多变性,生长发育过程的周期性和环境反应的滞后性等特点,森

    3、林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3页,共49页。(1)定位监测和半定位监测方法。定位监测和半定位监测方法。v 定位监测:定位监测:在一定的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环境类型,设固定监测点,进行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测与研究。v半定位监测:半定位监测:相对于定位监测而言,通常由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位观测站数量有限,对于一些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相对短期的、不连续的观测和研究,作为对定位观测站的补充。第4页,共49页。(2)宏观监测、微观监测、重点宏观监测、微观监测、重点地区监测和典型区域监测。地区监测和典型区域监测。v宏观监测:宏观监测:研究地域至少应该在区域生态

    4、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v宏观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第5页,共49页。v 微观监测:微观监测:研究地域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v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v 重点地区监测:重点地区监测:对重点预防防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进行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分布、面积、治理程度、治理效益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v典型区域监测:典型区域监测:如对泥石流、滑坡、崩岗、汛期等进行监

    5、测预报。第6页,共49页。(3)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 v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在已有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扩充、完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变更调查,全面监测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利用遥感手段,定期监测重点地区(尤其是国家级监测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并核查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详实性。第7页,共49页。v 日常监测:日常监测:随时监测有关洪水、违法用地、毁林砍伐、毁草开荒、乱占滥用土地等突发事件。v 专项监测专项监测:在国家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地区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的监测,主要包括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草原区等

    6、。第8页,共49页。14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与内容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与内容v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极大,森林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特点。因此,在选择监测指标时要因地制宜,体现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优势和生态过程的特点。第9页,共49页。14.2.1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v(1)代表性原则代表性原则v(2)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v(3)简易化原则简易化原则v(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v(5)分类实施的原则分类实施的原则第10页,共49页。1422 监测指标与内容监测指标与内容v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

    7、6062019),现列出主要监测指标与内容。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监测目的等,可从下列指标与内容中选择适宜的观测指标。第11页,共49页。v(1)气象常规指标气象常规指标v 各类观测指标见各类观测指标见 表表141 气象常规指标气象常规指标v(2)森林土壤的理化指标森林土壤的理化指标v各类观测指标见各类观测指标见 表表142 森林土壤的理化指森林土壤的理化指标标v(3)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v各类观测指标见各类观测指标见 表表 143 森林生态系统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第12页,共49页。v(4)森林水文指标森林水文

    8、指标 各类观测指标见各类观测指标见 表表 144 森林水文指标森林水文指标v(5)森林的群落学特征指标森林的群落学特征指标 各类观测指标见各类观测指标见 表表145 森林的群落学特征指标。森林的群落学特征指标。第13页,共49页。143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1431评价对象评价对象 v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就是对森林所固有的生态功能与效益的评价,即对所谓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评价,而不是对所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第14页,共49页。1432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v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和定量

    9、评价方法。纯粹的定性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不多见,但在用来评价无法量化的指标上(或缺乏观测、调查资料)仍不失为一种评价手段,目前常用的是后两种方法。第15页,共49页。(1)历史比较评价法历史比较评价法v 借助历史资料,对森林生态系统建立前后或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益,按照统一指标逐项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v 刘爱娟等对大运河宝应段圩堤防护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运用历史比较法即通过造林前(19491965)和造林后(19661991)圩堤修筑土石方量的不同,说明防护林在保持水土、减轻土壤侵蚀方面的效益(表14-6)。第16页,共49页。v表表14-6 宝应段运河圩堤防护林营造前后修筑土石方量比较宝应

    10、段运河圩堤防护林营造前后修筑土石方量比较v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十分直观,易于操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十分直观,易于操作。第17页,共49页。v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十分直观,易于操作。v由于指标间通常没有相同度量因素,影响指标变化(即前后土石方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未必完全是由森林生态环境功能带来的。v尽管如此,这种方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变化趋势,且易于掌握,因而在基层应用较普遍。第18页,共49页。(2)直观的整体评价方法直观的整体评价方法v 直观的整体评价方法是一种借助于农民和专家的经验知识,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v这种方法的一般过程是:这种方法的一般过程是:v选择评价项目。

    11、v设计出几个等级并量化 v找若干有经验的农民和有关专家、行政管理人员,让他们单独选择。v将他们的评价结果汇总,进行平均,得单项分数,再通过适当的累计法求出总分数。v总分数越高生态环境效益越好,反之,总分数越低则生态环境效益越差。第19页,共49页。v总分数的累计方法有:总分数的累计方法有:v加法评分法:v连乘评分法:v加乘评分法:v加权评分法:v具体采用哪种累计方法视评价精度及评价指标的性质而定。第20页,共49页。(3)分级评价方法分级评价方法v根据已有的国家或地方分级标准,或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状况对研究的指标进行分级,从而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的前期工作与上一种方法相同,即也要根

    12、据评价对象、目标,制定评价指标并进行测定,但在理论分析上与前者不同,也就是利用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第21页,共49页。v这些标准一般分为46级,如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将土壤侵蚀强度分为微度侵蚀(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每一级都有具体明确的数量指标。v在已有全国或区域评价分级标准的基础上,只要在野外测出各指标数值,就可对号入座,给出森林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功能和效益定性评价结果。第22页,共49页。(4)计量经济评价方法计量经济评价方法v 用统一的货币尺度,将森林生态环境不同性质功能的效益,运用计量经济评价法,将森林的生态效益以等量的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使人

    13、们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识更直观化。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货币化方法,不同性质效益的货币化问题一直是生态经济学界讨论的焦点,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是否被接受和承认。第23页,共49页。v在对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计量评价时,必须根据评价目的、要求,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选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因子作为指标,才能对环境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和经济评价。第24页,共49页。效益的表达方式效益的表达方式 v林业生产活动的效益可用下列几种表达方式:v 绝对效益:又称净效益、净收益,可以用来说明林业经营活动有无效益和效益大小。v 净效益=收益一成本v 相对效益:又称成本效益、产

    14、投比、效益费用比等,不仅说明有无效益,而且还表示取得效益的水平高低。第25页,共49页。v资金生产率:指资金的使用效率,可用资金利用率来表示。v投资回收期(R):v另外,内部收益率(经济报酬率)也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其含义是当绝对效益为零或相对效益为100时,该林业生态工程可以获得的投资回报率。内部收益率越大,投资效果越好,所取得的效益越大。第26页,共49页。评价方法:评价方法:v根据费用效益分析原理评价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具体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v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又称等效益物替代法、比较替代法、替代价值法等。它是当前生态环境效益经济评价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用另一种也

    15、可以产生同样效益的费用估算环境效益的货币值。第27页,共49页。v相关计量法:相关计量法:林业经营活动的成果既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又有间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前者可以通过市场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后者具有非市场型的特点,不能通过现行的价格制表现出来,从而被社会无偿占用。可以设想,在评价时如果能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在已知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求出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值。就不同情况,可作如下处理:v第一,在生态、社会效益数据难以取得的条件下,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应用专家(包括有关社会各界权威、决策者)调查法,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收益的比例关系,从而得到生态、社会效

    16、益的相关货币值。v第二,若历史上或相近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社会效益数值比较完整,则可以先求出其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货币值,再求出经济收益与它们的比例关系或相关方程式。v这样,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收益,利用已求出的关系就可以很容易推知生态和社会收益,即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第28页,共49页。v补偿变异法:补偿变异法:世界上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难以用货币衡量,但有时又必须予以衡量,以保证这些东西被使用和破坏后,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如企业对工伤者的补偿,虽然难以与生命的价值完全等效,但从心理平衡的角度看这笔补偿十分必要。v v 随机评估法:随机评估法:这是一种直接调查法,对于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服务,如森

    17、林游憩、野生动物资源等,可通过直接访问或发放调查问卷直接询问消费者对环境这一特殊商品愿意支出的最大量。第29页,共49页。计量经济评价的步骤计量经济评价的步骤 v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确定评价对象,如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的生态效益评价,并确定评价的目的、要求。v效益的分解:效益的分解: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作用和社会效果均不同,研究方法各异,因此必须分别计量和估价。第30页,共49页。v效益的计量:效益的计量:对分解出的各项效益分别采用适当方法和合适的量纲进行测定。v单项效益的经济评价:单项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有多种生态效益,

    18、其意义各不相同,量纲各异,无法直接比较和累计。为了便于比较,必须将效益换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v生态环境效益的总体评价生态环境效益的总体评价:在各种效益单项评价的基础上,将它们的价值累加求和就能得到某项所要评定的生态效益的总值或整个森林生态效益的总值。第31页,共49页。v必须注意,这种简单的累加,忽略了各项效益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使整体效益增大;或忽视了各项效益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整体附加效益而使整体效益减少。v然而,要确切地对它们进行计量和评价,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困难,这也是目前生态经济学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第32页,共49页。v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了大量研究,获

    19、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v日本19711973年曾评估出全国森林生态效益总值为128 000亿日元,相当于1972年日本全国经济预算总值;芬兰森林一年生产木材的价值为17亿马克,而生态环境效益总值高达53亿马克;v另据研究,美国森林生态效益总值为木材价值的9倍。v因此,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森林生态效益均比木材价值大得多。第33页,共49页。144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v由于任何指标都有特定作用和适用范围,有其局限性,只能反映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某一侧面。因此,在实际评价时必须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简明扼要的指标体系,以便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反映其效益。第3

    20、4页,共49页。v 设置指标体系需要把握以下原则:设置指标体系需要把握以下原则:v 设置的指标意义明确,数据容易得到,便于计算、比设置的指标意义明确,数据容易得到,便于计算、比较和分析。较和分析。v 设置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便于计算和分类设置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便于计算和分类使用。使用。v 要考虑指标的适用范围。根据各地区特点,应建要考虑指标的适用范围。根据各地区特点,应建立一套适用于不同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规范化立一套适用于不同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规范化指标,而在实际应用中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指标,而在实际应用中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v 对计量经济评价而言,指标体系

    21、中各项指标既要相对计量经济评价而言,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既要相互联系,又不能重叠,而且能够全面反映系统的功能与互联系,又不能重叠,而且能够全面反映系统的功能与效益。效益。第35页,共49页。1441生态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v(1)涵养水源指标涵养水源指标v(2)水土保持指标水土保持指标v(3)提高土壤肥力指标提高土壤肥力指标v(4)防风护田和固沙指标防风护田和固沙指标v(5)调节气候指标调节气候指标v(6)改善大气质量指标改善大气质量指标v(7)提高土地自然生产力指标提高土地自然生产力指标v(8)森林分布均衡度森林分布均衡度*(E)第36页,共49页。1442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v社会效益是

    22、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一部分,由于它比生态效益更难于在货币尺度上加以定量评价,因而人们对其认识也不统一,无论社会功能子项目的设立,还是相关指标的选择,都有待进一步研究。第37页,共49页。张建国等学者的观点,将社会效益分成张建国等学者的观点,将社会效益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以下几个方面:v(1)社会进步系数社会进步系数v(2)增加就业人数增加就业人数v(3)健康水平提高健康水平提高v(4)精神满足程度精神满足程度v(5)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改善v(6)社会结构优化社会结构优化v(7)犯罪率减少犯罪率减少()第38页,共49页。v应当指出,在具体计量评价时,有些指标作用微弱甚至根本就没有意义,可舍之

    23、不计量;有些指标不够详细或没有设立,则应酌情补充。总之,应按评价的具体目的、要求,当地的林情和社会经济特点,对以上指标加以适当的增减取舍。第39页,共49页。145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v森林既可以向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可以向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服务,以改善人类生存和生产条件。然而,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和政策上的失误,我国现有的各类生态公益林只能保护,不能采伐,经营单位在经济上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大多是负债经营。第40页,共49页。v因此,在对森林物质产品消长变化分析的同时,还应该对森林环境资源进行量化研究,在价值方面提出一套较完整的核算方案来进一

    24、步反映森林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以便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根据市场经济原则,通过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向直接受益者收取补偿费用,以解决森林经营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第41页,共49页。1451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概念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概念 v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狭义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则专指对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的补偿,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

    25、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补偿费用。第42页,共49页。145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方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方法 v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已明确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这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和资金保障。目前,重要的是尽快保证这一制度的真正建立和实施。从实际情况来看,公益林建设的重点大多为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很难再为公益林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筹集这笔资金,应从国力、省情及地方实际出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多层次的公益林补偿渠道。目前可考虑以下几个途径:第43页,共49页。目前可考虑以下几个途径目前可考虑以下几个途径v(1)财政投入财政投入v(2)设置森

    26、林生态补偿税费设置森林生态补偿税费v(3)征收生态补偿费征收生态补偿费v(4)林业部门补偿林业部门补偿v(5)社会公众补偿社会公众补偿 v(6)社会捐赠社会捐赠第44页,共49页。v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确定补偿方式,其次实行分类补偿,即根据目前生态公益林的状况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可考虑对处在江河源头、水库、河流两岸、坡度大的地块的生态公益林给予较多的补偿,普通的生态公益林或处在中幼林阶段的公益林可酌情降低补偿标准;最后对补偿经费的使用要加强管理。第45页,共49页。145.3 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v 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

    27、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思想得以长期、稳定实施的核心环节。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些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渠道,但由于机制不到位,补偿不能完全依法进行,出现了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脱节的问题。此外,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规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体系,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收费标准也缺乏科学根据,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而,为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46页,共49页。v第一,加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立法工作,推进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的出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应逐步通过立法使补偿标准得以

    28、明确界定,使效益补偿的区域统一性、检查验收的规范性等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日趋完善。v 第二,统一征收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税。抓紧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的生态效益补偿税,消除部门交叉、重叠收费、资金使用效益低的现象,统筹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问题。第47页,共49页。v第三,将发展重点地区的替代产业、替代能源和生态移民问题纳入重点支持范畴,以提升生态补偿地区的产业竞争实力。v 第四,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国家在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时,应当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特别是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作为计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第48页,共49页。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v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的方法有哪些?v2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是什么?v3森林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有几种?每种方法的含义是什么?v4森林生态环境计量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v5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含义是什么?v6如何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v7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第49页,共4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森林生态的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6362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