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寻访民俗-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寻访民俗-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寻访民俗-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zip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寻访民俗-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325992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8-14
45
文币
资源描述:
3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寻访民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微能力 2.0 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4目录一、单元信息.1二、单元分析.1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3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3五、课时作业.4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33七、单元学习自我评价与反思.375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基本信息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社统 编教材民俗与文化单元组织方式团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序 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走南闯北,展开民俗风情画卷单元导读2踏上平桥,初探江南水乡情韵社戏3走进圣地,领略黄土高原风情回延安4驻足陕北,欣赏安塞腰鼓魅力安塞腰鼓5结缘灯笼,体悟民族文化底蕴灯笼6寻访民俗,力学笃行彰显自信参与民俗实践7手绘民俗,叙事传情巧用描写探究描写手法8融情入境,笔随心动写意民俗9推敲评赏,精雕细琢传承文化写作:学习仿写课时信息10锤炼思维,锦心绣口学习应对口语交际:应对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在使 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阅读与鉴赏: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 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 语言。-1-63.表达与交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 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 的表达方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4.梳理与探究:掌握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自主组织文学活动,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 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为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俗与文化”为人文主题,以“体会多 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为语文要素。下设四篇 课文、一次写作课和一次口语交际。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包括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它们或表现各地的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从社 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这四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民俗 风情画卷,从中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并更好地理解民俗的 价值和意义,感受作者对乡土民风的情感态度。社戏是鲁迅写于 1922 年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 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 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 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 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回延安用民俗的方式(信 天游)表情达意,既有民俗内容又有革命精神,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 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作品,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 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灯笼一文,寄寓 了作者赤诚的情感,用典雅含蓄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既 展现了真切而鲜活的民俗现象,又蕴含深刻的文化意义。社戏和灯笼都展示了当时的村风民俗,作者既善于概述景象,又着 力描写细节;回延安和安塞腰鼓都是表现当代民风生活的作品,偏重在 生活景象、思想内容的外在显现和热情洋溢的描述。本单元“写作训练”为“学 习仿写”,仿照学习过的课文或其它课外优秀的文章进行写作,学习它们所运用 的体裁、题材、结构、表现手法等,以提高写作水平。“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应 对”,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应对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增强应对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但是对文化的理解有待进一步 深化,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参与有待深入。具备一定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 思维等思维能力,但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需要进一步培养。能感受美、发现美,在审美意识的培养上有待加强,需要着重培养如何运用语言 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在书面表达上基本能够做到叙事流畅、-2-7条理清晰,但如何在记叙中根据需要综合运用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刻画细节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八年级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基本能做到流畅、自然,但在准确判断对方态度,积极做出有效应对的能力上,需要得到提升。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1.文化自信: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增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2.语言运用:了解并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积 累本单元重点字词;强化默读与朗读训练;学习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3.思维能力:把握文章的脉络,概括主要内容;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应对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和品质。4.审美创造: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联系具体生活 实践,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能自主欣赏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 的审美观念。【单元作业目标】1.巩固本单元重点字词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借助课文预习 提示和课后阅读提示进行自主学习。2.发展对多种表达方式的理解、体会能力;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作 者寄寓的情思。3.发展学生根据文体特点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式的能力,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描摹人物、景物、场景等内容的写作能力。4.在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深入 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5.学会仿写,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文化、生活的感 悟,完成一篇描写民俗风情的记叙文。提升应对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学段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和本 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确定单元学习目标,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通过 课文赏读、以读促写、民俗参与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以完成“意写杂志民 俗与文化专栏稿件征集”的真实任务为单元学习任务。依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作业目标。根据单元作业目标设置课前预习发 挥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课时作业 和单元检测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初步打通知识迁移运用。课时作业包括基础性作 业、拓展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基础性作业以课时为单位,巩固课堂教师所授内 容,达成本单元重点字词句的积累,实现语言运用与迁移,诊断与新课相关的内 容。拓展性作业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学习打下基 础。拓展性的设置始终坚守语文学科性质,注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学科 素养。个性化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做,提升综合素养。精 心设计作业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起,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3-8具体设计思路考虑如下:编写原则:以结构化思维设计单元作业,注重作业类型、难度、目标等的合 理设置。落实“双减”要求,提高作业质量。坚持以生为本、分层设计、拓展延 伸、开放创新、联系生活。充分考虑学情,坚持书面与非书面,传统与创新相结 合;坚持课堂与课后、课本与校本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硬性与弹性相结合;坚持学科与综合,短程与长程作业相结合。以作业应用促进教学内容巩固,以作 业应用拓展教学时空,以作业促进教学、评价优化。题量考量:严格控制作业数量,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 刻的学习体验。预习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新课内容,服务新课教学。课时作业题 型包括选择题、主观题(包括基础题和选做题)。单元检测作业针对重难点和课 时作业没有涉及到的作业目标,题型多样化,体现分层性;主观题的设问间有思 维进阶和角度多元(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等)的考虑,体现作业 的梯度、深度和温度。评价设计:突出评价的重要价值,重视评价的过程性与整体性,着眼于对学 生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素养发展的全面考量。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除教师评价外,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 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在激发兴趣、诊 断问题、改进教学、促进成长等方面的作用。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走南闯北,展开民俗风情画卷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与同学交流,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家乡民俗?2.时间要求:(交流分享)3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准确说出家乡民俗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俗文化生活,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开展作业 2 和语文实践活动打好基础。作业 21.作业内容:(预习)初识民俗文化“推荐人”“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每个作家的世界里都装着一份厚厚 的乡情。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不仅能够学习精彩的内容,还可以了解他们故乡 的民俗文化。请大家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教材中的作家介绍,补充完整“作家卡片”或“作家小档案”,并选择一位作家写一段 50 字左右推荐词。-4-9(1)最美家乡“传唱人”鲁迅、吴伯箫江南水乡带着似水的柔情,温暖了鲁迅先生的童年。那独具江南民俗特色的 社戏蕴含着一个少年对自由、快乐时光的无限留恋。不仅社戏如此,连一只小小 的灯笼竟也藏着旧中国、旧时代所特有的山东农村风俗,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让我们走近最美家乡“传唱人”鲁迅、吴伯箫。(2)精神和时代的“歌者”贺敬之、刘成章陕北高原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地。延安更是红色革命的根据地,是“延安精 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这片红色土 地上更是日新月异,迸发出无限的活力。你看那排排整齐楼房的延安新城,你听 那“安塞腰鼓”舞出的隆隆巨响。陕北这块古老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已经成 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让我们走近 精神和时代的“歌者”贺敬之、刘成章。你选择的作家是 ,你的推荐词是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4 分钟 (交流分享)2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人物简介书写正确准确代表作品书写正确推荐的理由言之有理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优选课内外资源,对作家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补充-5-10完成作家卡片或小档案等方式,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程度,作业内容和 形式便于操作。撰写推荐词,不仅让学生对作家有深刻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作业 31.作业内容:以下是本单元老师认为容易出错的生难词语,请大家用楷书认 真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看完本单元,如果你认为还有哪些易错词语,请你抄 写在另一行田字格内。查阅工具书,写出你找出词语的拼音、释义,课堂上与大 家分享。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3 分钟 (交流分享)1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找出生难字词并正确注音找出生难字词并正确解释书写美观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教师示范生字词学习方法,先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重点词汇,并为它们注音、释义,强调八年级行楷书写要求,为本单元阅读学习初步扫清字词障碍。同时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找出其他生难词语,参考老师提供的字词学习方法,与同学交 流分享。【游戏活动】朗诵达人秀1.作业内容:组织学生展开朗诵大比拼,声情并茂地朗诵以下语段。游戏之 后,大家一起细细品味它们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a.社戏第 11 自然段 b.回延安第 1 节c.安塞腰鼓第 7、8 自然段 d.灯笼第 1、2 自然段游戏规则:-6-11(1)全班分为四组,以小组为单位积分,总积分最多的小组获胜,获胜组将 得到老师送出的小礼品。(2)每小组派出两名队员为代表进行比赛。(3)将四个课文片段编号为 a、b、c、d,然后让每组代表队员上台随机抽签。(4)游戏采取举手投票制,一票一分。本组选手上台朗诵,本组人员不参与 评价投票。由其他三组队员举手投票,最后计算每组两位选手的总得分。2.时间要求:(比赛展示)10 分钟 (交流分享)3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正确:吐字清晰,准确完整地朗读课文内容流利:熟练流畅,语速适中情感:感情真挚、充沛仪态:表情自然,仪态大方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境,创 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本 题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这一要求。通过游戏的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课堂参 与朗诵活动的积极性。诵读这些精彩的语段,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 语言审美能力。三、拓展性作业【民俗文化我推广】1.作业内容:尝试化用课文,为四种民俗写介绍词。请从本单元涉及的民俗“社戏”、“信天游”、“安塞腰鼓”、“灯笼”中,选择你最想了解的一种民俗文化形式,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资料,收集相关知识,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 专题展示。期待你在课堂的精彩分享。2.时间要求:(交流分享)4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利用书籍、网络有效查找资料结合图片等介绍具体、清晰体现不同民俗文化的特色元素总体评价结果:_-7-12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设 计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本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 过查找资料,整合信息,进行专题汇报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里的“民俗文 化”元素,开阔学生眼界。推广多样的民俗文化,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民俗文 化的理解,增强文化理解,培养文化自信。第二课时 踏上平桥,初探江南水乡情韵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预习作业 1)(选做)鲁迅先生,更多时候在人们心中是一个战士的形象。他以笔为刀,通过 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一系列作品,剖析当时病态社会中各层民众的精神 病苦,以猛烈的批判唤起民众的反省。但他的社戏一文却是一篇洋溢着温 情的作品,42 岁的鲁迅以自己儿时经历为蓝本,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讲述了 “我”在外婆家消夏和小伙伴们一起钓虾、看戏的经历。小说再现了江南水乡 典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请大家观看 CCTV10 跟着书本去旅行第 471-472 集鲁迅的绍兴岁月,联系以往所学内容,全面了解鲁迅的儿时生活。为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做准备。附:(1)CCTV10跟着书本去旅行第471集https:/ 472 集https:/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积极主动围绕视频和已学内容谈收获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整合学习资源,利用优质视频资料,帮助学生领略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加深对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了解。联系旧学新知,为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做准备。-8-13作业 21.作业内容:(预习作业 2)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兼具音、形、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现代汉字由甲骨文、金文等长期演变而来。汉字里蕴含 着中华文化,请你查阅资料,理解“社戏”中“社”字的演变及文化内涵,找出 它的相关义项并分别组词。结合课下注释,了解“社戏”这一民俗活动。课堂上 期待着你的精彩展示。附参考资料:许慎说文解字 新华字典 辞海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张代敏在社戏里的“社戏”中说:“社戏里 的社原指土地神社又是古代划分地区的一个小单位从顾炎武日 知录中的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看,社便是村。绍兴至今尚保留着阮社谷社这样的村名。每个社有社庙一土地庙,庙里供着土地神,祭社 的日子叫社日。”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一种奉祀社神风俗的戏艺活动,有着酬神祈福、文 化娱乐或商业相关的意义。代表地区有绍兴社戏、黄冈社戏、安顺地戏等。CCTV10跟着书本去旅行第 472 集:绍兴的社戏 https:/ https:/videoid_XMjcy 2.时间要求:(收集整理时间不计)(交流分享)4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准确了解“社”的演变 及文化内涵根据“社”的不同义项 正确组词了解社戏及蕴含的民俗 文化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利用字源对“社”字进行解析,通过组词理解“社”的文化内涵和不同义项,不仅让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同时让学生掌握了识字与写字的方法;通过整合多种 形式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全面了解社戏及民俗文化。-9-14作业 31.作业内容:通读全文,参照课后习题一表格示例,试着用几个字概括本文 所写的几件事。小组合作探讨,将这几件事做详写和略写归类。详写的是:略写的是: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3 分钟 (交流分享)2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信息提炼精准内容清晰、概括性强事件的详略分类准确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和概括,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更直 观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相关情节,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文 章选材的详略。二、选择性作业1.作业内容:“诗中有画”是古人文学创作的艺术追求。细致精巧的描写,仿佛有着某种魔力,让读者身临其境,沉浸其中。课文中一些精彩片段也极具画 面感。请你从以下几幅插图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幅,品读文章对应内容,谈谈 鲁迅先生在画面感的营造上运用了哪些高超的描写手法。2.时间要求:(交流分享)5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10-15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根据图片内容,准确找 出对应语段准确判断描写手法并加 以品析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上面三张图片分别是“夏夜行船图”“船头看戏图”“月下偷豆煮豆图”,都是小说中重点描绘的精彩片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文章语言的画面美和 小说中天真烂漫的童趣。探讨构筑画面美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段的 品析,并为后一阶段的写作学习做准备。三、提升性作业1.作业内容:阅读课文第 3138 段,关注人物的对话描写,感受乡村少年 应答的智慧和淳朴的人情,并试着分析人物形象。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4 分钟 (交流分享)3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准确分析人物形象准确分析人物应对技巧 和方法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将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有机承接。双喜和六一公公,是小说中人物个 像的典型。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描写,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这也是小说人物形象 分析的策略之一。同时,这个练习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应对,提供典型的 文本素材与情境。四、拓展性作业1.作业内容:本文是中年鲁迅以儿童视角构筑的一篇回忆性小说,链接原文 片段,试着从成人视角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深意。思考真正让“我”怀念的是 什么?链接社戏原文片段: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 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至 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 岁。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 那夜似的好戏了。-11-162.时间要求:(交流分享)5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准确理解“好戏”“好 豆”的内涵准确理解小说主旨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社戏的深刻之处在于回忆过去是建立在对当下的不满基础上,所以不能 将本文简单地理解成一场少年的游戏,而是应回到成年人的视角来看儿童时代,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怀念之情。“好戏”之“好”并不在戏本身。通过与原文开 头段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了戏之外的、立体直观的乡土人情,更深层次地感受 文章里江南水乡独具特色的“环境美”“民俗美”“人情美”,是对中年鲁迅最 美的慰藉。第三课时 走进圣地 领略黄土高原风情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预习)(1)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民族圣地、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在中 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 1935 年到 1948 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 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 贵财富。请同学们观看 CCTV10跟着书本去旅行第 303-305 集我要去延安,结合下列图片,查阅相关资料,选择表格中的一个方面了解延安,用一段文字做 简单介绍,80 字左右。历史延安革命延安风情延安(2)一方水土养一方风情,黄土地孕育了“信天游”这朵艳丽的山间野菊。查阅资料,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和代表曲目,和大家一起交流。资料助学:CCTV10跟着书本去旅行第303-305集https:/ 分钟 (交流作业)2 分钟。3.作业评价设计:采用学生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1)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主题明确内容准确语言表达条理清晰,书 写准确总体评价结果:_(2)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准确说出信天游的特点准确列举信天游代表曲目语言表达流畅、得体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1)意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快速建立起对延安的了解,三个角度的自 由选取可以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字介绍旨在考察学生的信息筛选、整合 和语言表达能力。(2)意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样式的特点,对代表曲目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直观的认识。交流分享在促进学生合作学 习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业 2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1)回延安朴实的诗句,炽热的情感是否已经深深地感染了你?请你 自己给诗歌找一段合适的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大家一起在班级展示 吧。(2)请在深情地朗读课文后,结合课堂讲解,回答下面问题。A.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 出有关诗句。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 _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 _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 _ _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 _ _B.诗中运用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请摘抄诗歌中的叠词,说说它们分-13-18别属于哪一种。2.作业时间:(1)(诵读作业)3 分钟 (2)(书面作业)5 分钟3.作业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能根据题目提示找到正确答案并归类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1)意在让学生通过选取音乐素材,配乐诵读课文,深入感知和理解课文 内容。(2)意在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通过品析方言特色 词语,深化对信天游民歌特点的了解。附:学生纵天妤优秀朗读作品展示二、提升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1)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A.请概括节选部分主要内容:_ _。B.“母亲”是指_,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_的深厚感情。C.理解下列诗句。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提示:这两小节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母亲怎样的关系?)(2)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 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对照贺敬之的这首诗,结合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红星照 耀中国的阅读收获,请你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资料助读:莫耶 延安颂祁念曾 延安,我把你追寻-14-19曹靖华 小米的回忆2.作业时间:(1)(书面作业)3 分钟 (2)(拓展作业)10 分钟。3.作业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 选择正确的答案语言表达流畅、得体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1)发挥作业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功能,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进行复习巩固。(2)“延安精神”的传承具有积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课文的学 习和资料助读,使学生在理解贺敬之对延安怀有的深厚感情基础上,能尝试着感 知这种具有“大我”的革命感情和“延安精神”的内涵。实现新旧知识的承接,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作业 21.作业内容(书面作业)(1)“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宋代朱熹解释:“比者,以彼物 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 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请 同学们试着判断下列诗句歌词中的“比”和“兴”。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C.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D.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惟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 个)兰花花好。(2)请用比兴手法开头,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对某一现象或事 物的认知与感悟。示例: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惊叹于苍鹰那苍劲有力的飞翔时,是否想到了它那双强有力的翅膀?没有翅膀,苍鹰恐怕是永远飞不高的。而人是智 慧的,他的心灵长着一对翅膀,凭着那对翅膀,穿梭在茫茫人海中,不至于迷茫,不 至于失望,也不至于众叛亲离,在漫漫人生路途中寻找生命的真谛,那双翅膀便是 诚信,拥有它,你便拥有超然豁达的人生;拥有它,你就不会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 迷失自己;拥有它,你就不会在色彩缤纷的社会中迷失方向。我没有见过断翅的 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活得辉煌灿烂。2.作业时间:(1)(交流作业)3 分钟 (2)(书面作业)10 分钟3.作业评价设计:(1)-15-20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总体评价结果:_(2)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主题明确运用比兴手法,内容充实语言表达条理清晰,书写 准确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这一作业与本单元写作训练学会仿写相关联,旨在通过片段练习,使学 生掌握比兴手法,并熟练地应用于写作之中。第四课时 驻足陕北,欣赏安塞腰鼓魅力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预习作业)观看安塞腰鼓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的艺术魅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模仿朗读,明天课堂上同学们互听互读,然后推荐同学为 大家展示朗读。附:https:/ 分钟 (交流分享)3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朗读字音准确口齿清晰、声音洪亮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总体评价结果:_-16-21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文是一篇诗化的散文,课前通过观看名家朗读视频,引导学生体会安塞腰 鼓震撼人心的力量,感受蓬勃生命的律动。调动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为走进文 本铺设良好的情境。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安塞腰鼓的特点。作业 2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下列一组句子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比较它们与平时的比喻句,在语序上 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妙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3 分钟 (交流分享)3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准确判断语法现象能分析这一类修辞手法的妙处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这项作业设计意在让学生品读课文时,注意本文修辞手法的独特之处 喻体前置,先给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 印象更为强烈。引导学生精准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提升鉴赏能力。二、提升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一篇好文显一地风情。”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经典 作品,各有魅力。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安 塞腰鼓展示了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粗犷、雄浑的风格与陕北风情浑然一 体。两篇文章写作对象均涉及表演,但写作技巧各有侧重、语言风格迥异。请同 学们对比这两部作品,完成下列表格。社戏安塞腰鼓文 体抒发情感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特色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3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17-22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概括准确、全面情感表达准确、充分主要修辞手法判断准确语言特色把握精准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文体、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同时关注写作对象均为“表演类”民俗的作品,所呈现 的不同语言特色,体会文字背后作者所寄寓的不同情思。作业 21.作业内容:(拓展作业 选做)我校第三届毕业生姜玲慧,毕业后先是加入了淮北豫剧团,后转行专攻淮北 大鼓表演。今天她来我校参加“戏曲进校园”活动,表演在第十届安徽曲艺展演 中的获奖曲目茶馆里的故事,校报社要做一期“家乡文化传承人”的专访,你作为校报记者去采访学姐,请设计 35 个问题,并拟写采访提纲。(图为姜玲慧表演照片)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5 分钟 (交流分享)3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问题设置合理、指向明确问题内容涉及不同方面提问用语得体、贴切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打通文本与现实,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唤醒 学生的情感体验,去关注身边文化传承的典型事例。使学生融入多彩的民俗文化、-18-2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营造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第五课时 结缘灯笼,体悟民族文化底蕴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预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神龛 kn B.怅惘 mng C.锵然 qing D.褪色 tu(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争讼 B.思慕 C.静穆 D.星火辽原(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斡旋:飞快地旋转。B.熙熙然:温暖美好的样子。C.人情世故:为人处事的道理。D.幽悄:幽深寂静。2.时间要求:3 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选择正确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查字音字形及词语的理解,特别关注“惘”“燎”“人情世故”等字词。意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本文容易读错、写错字词,积累重点字词。作业 2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作者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这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现了灯笼对于他乃 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本课通过灯笼这一小小器物,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展 现的是真切而鲜活的民俗现象和蕴含的深刻文化意义。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 21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 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氛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探究灯笼文化的来历和寓意,制作灯笼文化手抄报。附:CCTV10 探索发现 之手艺第八季莞灯千角 https:/ 分钟左右3.教师评价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呈现灯笼的来历与寓意、文化价值图文并茂、版面设计整洁、美观-19-24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蕴 含着深刻文化意义。作业意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制作手抄报的 形式,深入了解灯笼文化。二、提升性作业 作业 11.作业内容:认识灯笼在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分析 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的构图要素和形象寓意。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构图要素提取准确、完整寓意表达清晰合理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雪容融的整体设计与其灵感来源于灯笼,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并 传达出美好寓意。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共同关注热点问题,训练学生图文转换能力。三、拓展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正月十五元宵节逛花灯,请围绕“灯笼”,结合右图内容,拟写一副对联。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主题内容合理对仗工整,符合对联要 求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通过拟写对联,巩固已学知识。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迁移-20-25运用的能力。四、选择性作业 作业 11.作业内容:观看 CCTV10 跟随书本去旅行中的第 58 集“趣味灯谜”视频,借助身 边资源自制灯笼和灯谜。https:/ 象,谜底与谜面匹配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了解灯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拟写灯谜,培养学生 的联想与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附:跟随书本去旅行中的“趣味灯谜”视频和学生自制灯笼图片。趣味灯谜视频 班级学生展示自制灯笼及灯谜第六课时 寻访民俗,力学笃行彰显自信一、基础性作业1.【家乡民俗大盘点】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 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 风尚、习俗。查阅资料或者询问老人,盘点家乡淮北的民俗,把你知晓的家乡民俗写下来,看谁写的又多又好。我了解到家乡民俗有:-21-26民俗项目民俗时间风俗习惯及特点信息来源1.2.3.2.时间长度:10 分钟3.作业评价:评价指标优良合格信息准确度信息完整度总体评价结果:_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家乡民俗文化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当地文化生活,深入理 解民俗文化的地域特点及作用意义,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多角度搜集信息、整理 信息的能力,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通过对家乡民俗信息的盘点,为下一阶段学习提供支持。二、拓展性作业作业 11.作业内容:【调查研究看民俗】临涣古镇,又名古茶镇,这座昔日被称为皖北地区三大名镇之一的古镇,如 今更多了些许市井气息和人间烟火。古镇因涣水而得名,是一座有近三千年历史 的文化名镇,被誉为“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乡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临涣是淮北民间文化的缩影,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北方传统民俗。班级计划举行 民俗实践研究活动,分组探寻临涣的饮茶习俗、民间艺术、饮食习俗和地方文化,请根据分组开展实践活动。小组实践任务单饮茶文化组:临涣茶文化简史、茶文化的形成原因、茶文化的现状、茶文化的意义等。饮食文化组:临涣饮食文化盘点、临涣烧饼、酱菜制作流程、临涣 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原因。地方文化组:临涣的文化名人简介、实地探寻临涣文昌宫、城隍庙 在临涣地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情况。民间艺术组:临涣民间艺术形式盘点、现存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化艺术的开发和利用。2.作业时长:一周左右3.作业评价:评价指标优良合格实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寻访民俗-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zip》由用户(ZLPD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能力 中学 年级 语文 第一 单元 寻访 民俗 中小学 作业 功课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年版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寻访民俗-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5992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